作為學生家長,我對老師有意見,該怎麼辦呢?

2020-12-14 最新消息

作為學生家長,我對老師有意見,該怎麼辦呢?

作為家長,您是否遇到過下面這些困惑呢?

「我對老師有意見,但是又不知道怎麼說。」「我該怎麼說才不會影響老師對孩子的看法?」「我可以怎麼跟老師交流關於教育的方法?」「如何與老師保持緊密聯繫,時刻掌握孩子在學校的動態呢?」「怎樣和老師溝通才能達到最好的效果呢?」

當這些問題沒有一個很好的解決方法的時候,部分人常採取迴避思考,使用以下方法解決:

「大部分是一有動靜就單憑自己的主觀想像去找班主任或學校領導反映告狀。」「不調查就找老師大吵大鬧。」「有的一聽到孩子對老師不滿或訴苦時,就在家裡當著孩子的面數落學校、老師的不是。」「隨意附合少數人對學校、老師妄加評論。」

通常自認為情商很高的家長會採取這些方式來向老師提意見,但都無助於工作改進,相反會加深家長與學校老師的對立情緒,並使孩子接受教育的環境遭到破壞。

1、基礎是理解和認可

理解是教師與學生的相互理解,家長與孩子的相互理解,教師與家長的相互理解。特別在這個社會重託、學校競爭、家長期盼的大環境中,教師的責任顯得越發重要,孩子的壓力顯得越發沉重,家長的期盼顯得越發急躁。

所以,我們都應相互多一點理解、少一點抱怨、多一點寬容、少一點苛求,切不可求全責備。我們必須相信,教師是公平公正的,學生是刻苦努力的,家長是「望子成龍」的。但不能把孩子的一切好壞的變化都歸結於教師教育,不能要求每一個孩子做到盡善盡美,所以理解這個詞就顯得尤為重要。

認可是對教師的激勵,是對學生的鼓勵,是對家長的勉勵。作為家長,要用認可的態度看待教師的教學行為,教師都有著自己不同教育方式和教育理念,但是有一點是共通的,那就是他們的責任感、使命感,他們教育著我們的孩子,熱愛著我們的孩子,真誠的想我們的孩子好,一切為了我們的孩子,所以內心要對教師感激、認可,要對培養好、教育好我們的孩子有信心、有恆心。

2、操作方式上先當面溝通,並給予尊重

在提意見時,家長必須堅持實事求是,把要反映的情況弄清楚,並加以客觀的分析和表述,做到坦誠相見,暢所欲言。真正把自已對學校、老師的看法或建議擺到桌面上來。而不是當面與背後不統一。在節目「王牌對王牌」中,一個上百字的臺詞,傳到最後一個人時,可能剩下的一個字沒有,所以,直接溝通最有效。只要是對學生有幫助的,老師定欣然接受,感激不盡,要相信老師是愛孩子的。當然,確實遇到了家長很合理尊重的向老師提出了自己的想法,老師還態度惡劣、拒不改正的,可向相關部門反映處理,但是,這種情況是及其及其罕見的。

對學校、老師提意見,家長要以辦好學校和提高老師的威信為已任,然後出主意、想辦法。教師與家長應該是一種夥伴關係。家長要全力配合教師的教學安排,監督孩子完成各種課外任務,把孩子在家裡的表現、情況反饋給教師,以便教師心中有數。

總之,對學生的教育過程是一個學校、家庭、社會相互配合的統一的過程。哪一方面有了欠缺,都會對孩子的成長造成不良的影響。

教師作為三者的紐帶,不但要教育學生,還要耐心細緻地做好家長的工作,而家長是學校堅強的後盾,每一位家長都要全力支持教師的工作,學校的工作,為孩子營造良好空間,良好的環境,只有教師與家長形成合力,相互配合,才能達到最佳的教育效果,使孩子健康地成長。

相關焦點

  • 家長對你排的座位有意見,該怎麼辦?給新老師幾點參考意見
    和大家聊一聊我的幾點想法,給新老師作為參考。,我們該怎麼辦?我是沒有見過一上來就想和老師吵架的家長,最多的,無非是家長想講道理,但是老師接收不到,然後產生誤會、相互埋怨,最後才可能罵得不可開交。所以,我們老師,姿態要先低一點兒,家長來了,先不要講你自己的想法,要先聽家長的想法,然後見招拆招。
  • 學生和老師有了矛盾,作為家長該怎麼辦?做錯了容易毀了孩子
    學生和老師有了矛盾,作為家長該怎麼辦?做錯了容易毀了孩子在平時的生活中,經常聽到學生和老師發生矛盾的例子,有的家長會選擇隱忍,有的家長會直接和老師發生衝突,這都不是最好的解決方式,到最後受傷害的還是自己的孩子,相信這是家長最不想看到的結局,過來人分享親身經驗,值得我們去借鑑。
  • 學生說要跳樓自殺,作為老師,我該怎麼辦?
    在某個三更半夜,接到一位老師的求助信息,內容如下:學生告訴我,她心情很不好,剛剛吃掉了一個月劑量的安眠藥以及精神藥物。我不知道這樣危不危險。簡單聊了之後,通知了學生家長。學生知道後,死活不開門。還說我們報警強開,就從六樓跳下去!怎麼辦,我們很著急!!!下面是同學給我發的視頻。
  • 學生不聽話,老師讓家長管,家長讓老師教,該聽誰的有標準答案嗎
    在暑假,家長最常訓斥用語:你不是不學習嗎?你不是不想寫作業嗎?看開學以後,老師怎麼收拾你!家長會結束,我收到最多的家長溝通句式:老師,孩子不聽我的話,就拜託您了,嚴格要求,不聽話就打,我們家長沒意見的。有時候想一想,這也不是家長在推卸教育責任,看似在學校表現很好的學生,回到家裡,可能就是稱霸一方的「小霸王」,家長說的話,他聽不進去,也沒人能管得了。
  • 開學了,班裡換了新老師,作為家長和學生怎麼辦?
    又是一年開學時,新學期新年級,有些班級還換了新的老師,有些學生不太適應,家長們也開始擔心起來:新老師教學能力怎麼樣?孩子不喜歡新老師怎麼辦?孩子不適應新老師怎麼辦?……六老師作為經常從中間接班的老師,這裡給家長和同學們提供一些建議。
  • 老師:學生上課不聽講,課後不寫作業,家長又不負責該怎麼辦?
    老師:學生上課不聽講,課後不寫作業,家長又不負責該怎麼辦?相信很多老師都曾經經歷過這樣的絕望,自己班上的學生絲毫沒有學習的主動性,哪怕自己使出了渾身解數,希望能夠帶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但同學們依舊我行我素。
  • 學生在校犯錯,老師該不該告訴家長?
    爭論的焦點之一就是學生在校犯了錯,學校該不該及時告訴家長。那麼學生在校犯了錯,老師是不是應該及時告訴家長呢?這個問題其實也沒有分歧,學生在校犯了較大錯誤或有異常應該及時通知家長。上面的例子中學校的處理肯定有瑕疵。但為了規避風險,更多老師採取的是另一個極端,所有事情不分大小都第一時間通知家長。
  • 學生上課玩手機老師該不該沒收?每個家長意見不統一
    我作為一名大學生,首先我要說明的是,學生上課玩手機是不對的,在我過去的學習生涯中,學生上課玩手機有些老師會沒收,有些老師則不會。我認為身為一名學生,努力學習認真聽講是上課對老師的尊重,而背著老師玩手機則是對老師的不尊重和對自己的不負責。
  • 老師區別對待學生該怎麼辦?家長如何去有效解決?
    老師區別對待學生該怎麼辦?家長如何去有效解決?在眾多學校中都存在這麼一種現象,就是老師區別對待學生,家長對此很是苦惱,不知道該如何去解決問題。很多家長對於這樣的情況,都是會選擇直接去找老師麻煩,可是,這樣的解決方式只會把事情越搞越糟,不僅解決不了問題,而且還會讓老師更加記恨自己的孩子,更是會區別對待學生,再或者有的家長會給孩子轉學,覺得老師對孩子不好,孩子學習就容易被耽誤,換個環境讓孩子學習也許會更好,可是,這並不是最合適的解決方式,換學校很多時候都會影響孩子的學習。
  • 學生難免會出現心理壓力大的問題,班主任該怎麼辦?幾點參考意見
    現在的學生,學業緊張,一個班級裡,難免會出現一些心理壓力過大的學生。那麼,面對這些學生,班主任該怎麼辦呢?今天,我們就利用這一章,專門講一講以下幾個問題:01、遇到有心理問題的學生,班主任要注意如下幾點:02、遇到學生有心理問題,我們處理不了,該怎麼辦?
  • 家長總袒護學生怎麼辦?專家有好辦法,快轉給您的老師!
    聽他們這樣說,我在心裡忍不住想像這樣的關係:這些專家是博士生導師、教授,他的學生可能是一般高校的老師,而一般高校的老師可能又是這些班主任曾經的老師,這就出現了徒孫輩的班主任在趾高氣揚地給師爺上課的一幕。我在想,這時如果家長據理力爭,當事的班主任會不會抱怨孩子的家長在袒護孩子?
  • 老師在微信群布置作業,讓家長自己去列印,家長該怎麼辦?
    老師在微信群布置作業,讓家長自己去列印,家長該怎麼辦?一些家長對老師在微信群裡布置作業很不理解:「為什麼作業不在教室裡直接布置,而要在微信群裡『發號施令』?你以為家長有你們老師那麼閒,整天拿著個手機靜候你的『聖旨』?
  • 小學老師做微商被舉報,作為家長我是怎麼想的
    #小學老師做微商被立案查處# 剛剛在網上上看到了這麼一條消息,說浙江的一名小學教師利用網絡平臺從事微商經營活動,通過微信朋友圈推薦產品來賺取提成,被多名學生家長告到了教育局,最後該老師被立案查處。看到這個消息後,作為一個小學二年級學生的家長,我也忍不住來吐槽幾句。國家從前幾年就開始提倡「素質教育」,給學生減少學習負擔,但很多時候我總感覺,「素質教育」實際上沒有給學生減少壓力,反倒是為老師減輕了一些負擔,同時作為學生家長的我們,身上的擔子也變得越來越重。
  • 班級頻繁換老師,急壞家長,折射出教育中的3個問題,該怎麼辦?
    磨合期也被稱作陣痛期,頻繁地更換老師,會讓學生和老師都長期處在陣痛期當中,這樣的班級人心浮躁、問題頻發,紀律很難理想。你想,如果紀律都不理想了,學生的學業成績又怎麼會理想呢?在這種情況下,後面一位老師和前面一位老師稍有不一樣,就會影響學生的學習心態,嚴重的,會導致學生厭學情緒的產生。
  • 學生被打手板,家長要求老師90度鞠躬道歉!你是老師怎麼辦?
    最近看到這樣一則消息:一個學生上課的時候,不聽話,老師打了他手板,手打紅了。於是家長到學校鬧事,要求老師道歉,並要求90度鞠躬。有教師問:現在老師該怎麼教育學生,管也不好,不管又不行。該何去何從?看到這則信息,作為一名基層教育工作者,小編在喟嘆之餘,又不得不想起前段時間發生的一件事:某校新生報名,當時天氣炎熱。
  • 2021高考倒計時194天,孩子卻被老師趕回了家,家長該怎麼辦?
    文/小魚鄰居家孩子因為在教室裡玩手機被老師趕回了家,到今天為止已經3天沒上課了。家長急得團團轉,跟我們訴苦:「眼看著就要高考了,孩子卻被老師趕回家了,這可怎麼辦?」到校門口卻找不見人,打電話給老師,老師說他半個小時前就走了,連老師都急得出來幫著找。過了好大一會,學校保安給老師打電話說有個孩子蹲在大門口,大家回去一看果然是我侄子。回來後家裡人商量著想給孩子一部手機了,方便聯繫。侄子想了想說:「還是不要了,老師不讓帶進班。」徵求班主任意見,班主任也說不讓買,還要求孩子以後不要亂跑。
  • 親愛的老師,如果家長對你不滿意,你該怎麼辦?
    教師和家長之間的關係,有時候很微妙。家長對老師的工作有看法,但是又不會說出來。可是老師能夠以感覺得到。如果家長對我的工作不滿意,作為老師,應該怎麼辦呢?是不是因為自己工作不到,造成家長對自己工作的不滿。有哪些方面能夠讓家長感覺到不滿的原因呢?1.我班級的教學質量問題是否讓大家不滿意?2.我課堂上是否照顧到每一位學生?3.我是否發現孩子學習當中的不足?並能給與恰當地指導?4.我對班級的一些管理方法是否得不到家長的認同?5.孩子積極舉手了,是不是常常被我忽視?
  • 學生玩手機成癮,家長老師該怎麼辦?
    現在的孩子幾歲開始就會用手機,而且玩的「很溜」,據調查顯示,初、高中是學生玩手機上癮的高發期,如果無人監管,讓學生玩手機遊戲成癮,成績肯定會直線下降,給家長和老師造成很大的負擔。我們應該如何應對學生玩手機成癮的問題呢?下面一起來探討。
  • 老師和學生有矛盾了,該怎麼辦?可以試試這個方法
    當任課教師與班裡的學生發生矛盾時,作為班主任首先應該冷靜下來,及時向雙方了解情況,找到問題癥結的所在,對症下藥來解決。 周一開完班主任會後回到班級,幾個女同學見到我,眼神閃爍。我一看直覺班裡出事了。果然,回到辦公室,任課老師帶著情緒告訴我,班上有同學上課傳紙條。
  • 作為老師,該不該管學生帶手機?
    那麼,作為教育從業者,尤其是人民教師,除了關注月收入的數字以外,還應從網民職業和學歷數據這兩組數據中看到,中學生網民佔比較大,而手機價格低廉以及網際網路對我們的生活影響變大是造成這種情況的主要原因之一。作為90後,中學時代的我們基本都不被允許帶手機上學,只要被老師發現就是沒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