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發生的某地一職高18歲男生偷拍女廁所被批評後回家跳樓事件引起爭議。爭論的焦點之一就是學生在校犯了錯,學校該不該及時告訴家長。
家長方是這樣認為的:
學校方是這樣解釋的:
那麼學生在校犯了錯,老師是不是應該及時告訴家長呢?網友們爭議也不小。現實的大部分做法是有一點事兒就第一時間通知家長。
但也有人有不同意見:
這個問題其實也沒有分歧,學生在校犯了較大錯誤或有異常應該及時通知家長。上面的例子中學校的處理肯定有瑕疵。但為了規避風險,更多老師採取的是另一個極端,所有事情不分大小都第一時間通知家長。
嚴重的問題第一時間通知家長,不緊迫的問題擇機告訴家長,應該是處理這一類問題的原則。
學校或交易主管部門應該主動有所作為,篩選出來一些常見的嚴重錯誤或異常的類型,並制定應對預案包括通知家長的時間和形式,以及處理流程。老師只要遵照規程做,對自己也是一個保護。如考試作弊,校園欺凌,猥褻他人以及其他違法行為,上課違紀,盜竊,打架,早戀,在校玩手機被收等等,都可以作為嚴重錯誤,應第一時間通知家長,聯合解決。
學生犯了一丁點錯就叫來家長,今天上課說小話叫來一次,明天沒改掉又說了於是又叫家長來,這就有點不妥了。應該對於同一個類型的錯誤要歸併起來找一個適當的機會跟家長溝通。有些錯誤放一放,無礙大局。
最難的就是有些事情的後果難以預測,對不同學生是不是緊迫也不大相同。比如學生成績下降被老師批評了,對有些孩子啥事沒有,對有些孩子則鴨梨山大,你從外表還看不出來,壓力大的說不定還笑呵呵的。這樣的事情該不該第一時間告訴家長,這個就要考驗教師的判斷力了。
所以當教師的不易也就在這裡,強烈的責任心,細緻的洞察力,高超的思想工作技巧,豐富的心理學知識缺哪一樣能行?判斷錯了,風險很大。
侄兒對我說,他覺得自己高中快畢業了,數學題做的還行,這個水平當個初中老師應該綽綽有餘了。我對他說:你滾一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