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資訊時代的不斷發展,電子產品已經滲透到了我們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電子產品是把「雙刃劍」,用好了能夠帶來好多意想不到的好處,如果用不好也會後患無窮。現在的孩子幾歲開始就會用手機,而且玩的「很溜」,據調查顯示,初、高中是學生玩手機上癮的高發期,如果無人監管,讓學生玩手機遊戲成癮,成績肯定會直線下降,給家長和老師造成很大的負擔。我們應該如何應對學生玩手機成癮的問題呢?下面一起來探討。
首先,我們要看學生是如何玩手機上癮的,有的是通過同學或者是家長玩遊戲,帶動了孩子玩遊戲,從而無法自拔;有的是在寒暑假期間,在家裡玩手機,家長疏於監督,接觸了遊戲,導致成癮;還有的是學習成績不好,對學習失去了興趣,在接觸手機的時候,找到了興奮點,導致玩手機上癮,等等各種各樣的原因,導致學生玩手機上癮。作為奮戰在一線近十年的老師,對於學生玩手機上癮,沒有絕對有效的辦法,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多方面發力,慢慢然學生從成癮中解脫出來,手機成癮就好像病來如山倒,祛病如抽絲,急不得。以下幾點是經過實踐檢驗的有效措施,供家長和老師參考。
一、校園內禁止攜帶手機;
學生在校園內嚴禁帶手機,這一條相信家長和老師都知道,全國幾乎所有的學校都是這樣要求的,部分省份已經立法了。這是最簡單粗暴的措施,但也是非常有效的方法,如果想讓孩子杜絕玩手機,首先要讓他接觸不到手機。雖然失去手機後短時間內非常不習慣,但隨著時間的延長,慢慢就會習慣。
我帶的班級裡面,就發現過幾位同學帶手機,只要是帶手機的學生,成績好的很少。與家長溝通後發現,家長也不知道是怎麼回事,孩子是從哪裡找的手機帶回學校了?經過深入調查發現,是學生利用家長給的零花錢,攢著,然後偷偷買的手機。還有的是親戚的二手手機不想用了,讓學生給要走了。
對於學生不帶手機,相信家長和老師都能做到。但我們也不要低估學生的智商,現在的孩子都是非常聰明的,家長一定要嚴防孩子從其他渠道獲得手機,給零花錢的時候一定要問幹什麼,學習用品儘量不讓孩子自己買,零食也要控制,最好的方法就是不讓孩子帶錢,家長把各種物品都準備好,這是最保險的方法。高中生可能會涉及到住校,給生活費,但家長一定要計算好,不要給多了,可以定期去學校看望孩子,帶點營養品,肉食等。
高中住校生,就要靠老師的嚴格管理了,發現一次學生攜帶手機,直接收回交給家長或老師自己保存。一定不要給學生機會,杜絕學生的僥倖心理,只要這樣才能杜絕學生帶手機。
二、家長要給孩子樹立好榜樣;
孩子在家裡,主要靠家長來管理。手機成癮的孩子回到家肯定是第一時間玩手機,這時候家長要合理引導不讓孩子玩手機,但前提是家長不能玩手機,如果家長拿著手機在孩子面前激情四射的玩遊戲,讓孩子怎麼想。所以,家長一定要給孩子樹立正確的榜樣,不要給孩子創造接觸手機遊戲的機會。
周末或者是寒暑假,孩子合理用手機家長也應該允許,前提要和孩子約定好不能玩遊戲,比如查詢一些信息,視頻聊天,聽音樂等正確的玩手機的方式,不要讓孩子粘上上癮的網聊和遊戲,家長要監督好。
三、開展多種活動,轉移孩子的注意力。
孩子周末回家會,如果一直玩手機,家長也不要出現過激的行為。要合理引導,比如一家人一起做親子遊戲,一起做家務,一起運動,看電影逛街等方式,轉移孩子的注意力。家長陪孩子的時間多了,孩子就沒有時間玩手機了,久而久之孩子就會脫離手機,回歸正途。
老師也要扮演好正確引導的角色,一般玩手機成癮的孩子學習成績都不太好。老師也要做好心理輔導,建立孩子學習自信,多鼓勵孩子。在學習上取得一點點成績,班主任和老師一定要大力鼓勵孩子,課堂上把一些簡單的問題讓孩子去回答,多方面提高孩子的自信心,慢慢就會進入正軌。
總之,孩子玩手機成癮,要雙管齊下,老師和家長一起努力才能讓孩子擺脫成癮,走上學習道路。但針對上癮問題,重在預防。
我是大通,致力於解答教育過程中的難題,突出問題。歡迎分享正能量的信息,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