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的時候,是學生手機上癮的高發期,即便是重點高中,也有很多學生抵制不了手機遊戲,如王者榮耀、「吃雞遊戲」的誘惑,而一旦玩手遊上癮,成績必會一落千丈!所以,高中生,必須有頑強的自控力,低質這些「精神鴉片」,但是難度,是非常大的。要想幫助孩子徹底戒掉網癮或者有度的使用手機,認真分析原因,是最根本的。
一、高一的學生,為何會手機成癮?
高一,確實是學生玩手機的高發期,是手機的泛濫期,很多學生因為處理不好和手機的關係,導致高一成績一落千丈。高一為什麼會是手機成癮的高發期?
1、手機遊戲的刺激:手機和網絡越來越普遍,遊戲越來越成績,玩手機遊戲已經成了一個非常普遍的現象。不管是大人還是小孩,不管是男孩還是女孩,經常聚在一起,玩起聯機遊戲,玩的不亦樂乎,這在中小學生中,更加普遍。
2、中考結束後的放縱:中考結束了,無論是學生還是家長,都會出現放鬆心理,以前孩子玩手機,家長還會制止,孩子還會比較有節制。但是,中考結束後,手機遊戲成了家長給孩子的「獎勵」,成了孩子給家長討價還價的「砝碼」,大家都覺著這個時候玩手機遊戲,是合理的,殊不知,一旦成癮,就很難再把孩子的心收回來。
3、高一學生的放鬆:高一階段,沒有初三的壓力,沒有高考的緊迫感,很多學生經過短暫的努力,在同學們相互熟悉之後,就變得懶散起來,經歷了中考的緊張激烈的角逐,他們作為勝利者,在這個時候也有放鬆自我約束的心理,總覺著高一玩玩還可以,到高三再拼命學,一樣可以考上大學,在老師眼裡,那些高考失利的學生,都是「高一懶、高二散、高三慘」的學生。
4、學習的吸引力下降:學生迷戀玩手機,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學習不能再給他帶來樂趣和信心,你想,如果他玩遊戲,每次都被人虐的很慘,他同樣不會再玩這個遊戲,問題是他能經常贏,所以輸了就不服氣,尤其是那些「半生不熟」的孩子,更容易上癮,因為人家打的好的,早就已經沒有了對手,看穿了一切。同理,如果孩子每做出一道題,都能找到成就感,找到樂趣,你還愁他被遊戲迷惑了?真正的學霸,就是那種以學習為樂趣的學生,以刷題為樂趣的學生,以考試為樂趣的學生。所以,當學習對孩子沒有那麼強的吸引力時,一些別的東西,就會乘虛而入,即便不少手機,也可能時網癮、貪戀愛、迷戀籃球、玄幻小說等等。
二、孩子有手機癮,家長如何做?
說實話,對待這個問題,沒有絕對的統一的放之四海而皆準的處理方式,有的處理方式,對這個學生管用,對另外一個學生未必管用,有的學生在家長的強制下戒了手機,有的學生則在家長的逼迫下選擇了自殺。所以,任何處理方式,都要因人而異,不斷變化,與時俱進。
1、堅決禁止孩子帶手機進校園!
這是原則性問題,沒有討價還價的可能,這應該是家長最堅定的立場。現在各個中小學,都禁止學生帶手機,尤其是智能機進校園,山東省在這個問題上, 已經明確立法。不管出於什麼目的,都不要慣孩子,如果你要害孩子,就給他一部手機吧。
高一分班不久,我就查到兩個學生使用智能機,一個是女生,手機主要用於聊天;一個是男生,手機主要用於玩手機遊戲。這兩個學生都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成績一蹶不振,所以才在高一選科時,選擇相對容易的政史地組合。
另外,這兩個學生,還有一個共同點,就是欺騙老師和家長,其中一個學生,謊稱帶手機和家長聯繫,家長給她一個老年機,然後她「偷梁換柱」,自己又買了個智能機,就這樣一直偷偷使用智能機,最終在課堂上使用,被我收走。
另外一個,也是家長屬於管理,自己偷偷買了個手機模型放在家裡,躲避家長的檢查,把家長蒙蔽了很長時間,才被家長不經意間發現。
所以,孩子一旦帶手機進校園,不僅危害自己,也危害別人,如果一個宿舍或者一個班級有幾個學生帶了手機,這幾個學生的學習,基本上就廢棄了。
2、在家裡引導孩子適度使用手機!
有的孩子,在學校裡沒有手機,但是周末回家,就一刻不能放下手機,這個時候,家長處理起來,不能過激,也不能不管,孩子雖然有網癮,但是也只是在家裡周末使用,影響相當小些,如果玩遊戲,也就是到了學校相互交流一下,沒有手機,無法「切磋」,所以成癮的可能性不是很大。
所以,家長在家裡,要引導孩子正確使用手機,要有度的使用手機,和孩子一起約定好時間,如果孩子到點就能放下手機,則問題不大;如果孩子不放下手機,就容易成癮,家長可以通過其他方式, 比如外出吃飯、看電影、散步、逛街等方式,把孩子「騙出去」,家長陪孩子的時間多了,手機陪孩子的時間就少了。
3、家校合作,才能徹底解決孩子手機成癮的問題!
如果孩子玩手機成癮,單純依靠家長或者老師,都無法從根本上解決問題,這個時候,必須要家校合作去解決。我高一這一個學期,就成功地解決了這麼一個問題。
學生小劉是從鄉鎮私立初中考到高中的學生, 中考成績優秀,在班級前幾名,但是家長長期不在家,疏於管理,溝通不暢,導致孩子比較內向。其實,他初中就有比較大的網癮,只是在成績的刺激下,依然堅持學習。
到了高中,第一次考試,成績就有了明顯的下滑,之後每次都下滑,一度到了班級的中下遊。起初我還以為是私立學校學生學習方式的問題,適應起來比較慢,後來發現,原來這孩子私自帶智慧型手機,我跟家長交流,家長一口咬定,沒有帶手機。
終於在一次大休的時候,家長在他的被子裡發現了智能機,這才知道,他背著家長,買了一部二手的智慧型手機,這才想到和老師一起解決問題。
我們約定,家長唱白臉,老師唱紅臉,共同解決,家長把孩子狠狠兇了一頓,把手機沒收,老師則在他返校後,假裝不知道這個問題,跟他談心,問他學習中存在的問題和困惑,通過分析,得知他就是因為自我定位不準和在高中課程的打擊下,出現了逃避的心理,才開始玩手機的。
找準原因,我跟各科老師商定,要提高這個孩子學習的自信心,在課堂上,更加關注這個孩子,適時的把一些難度較小的問題,拋給給他回答,就這樣,他在課堂上表現的機會多了,自信心也逐漸恢復,在之後的考試中,成績逐漸回升到原有的水平。
所以,解決孩子手機的問題,要找準原因早預防,一旦成癮,要早發現早治療,對待手機問題,要有原則有立場有手段,家校合作,軟硬兼施,標本兼治,才能挽救孩子。
我是「贏在高三」,專注教育,用心解答教育問題,如果對你有幫助,歡迎點擊右上角【關注】按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