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初心再出發 無愧時代響清華 ——殷昭俐清華大學深情講述...

2020-12-22 大眾網

不忘初心再出發  無愧時代響清華

——殷昭俐清華大學深情講述「齊魯三賢」

(季羨林、任繼愈、歐陽中石)的家國情懷

(陳益恆報導)值舉國同慶紀念改革開放四十周年之際,為激勵廣大同學在黨的指引下砥礪奮進、刻苦學習,清華大學學生馬克思主義學習研究協會經管學院分會(TMS協會經管分會)日前組織黨員、預備黨員和入黨積極分子舉辦黨建工作總結大會,並邀請老學長季羨林先生生前同鄉摯友殷昭俐老師講述「齊魯三賢」季羨林、任繼愈、歐陽中石先生的家國情懷。殷昭俐清華大學第三場專題報告會——「齊魯三賢」,賢在治學之勤,賢在愛國之誠,賢在黨性之堅。聽罷殷昭俐老師深情講述的「齊魯三賢」,經管學院的同學們心潮激蕩,志氣昂揚,聽黨話,跟黨走,愛黨愛國的赤誠之心愈發堅定,學習和奮鬥的熱情也更為高漲。同學們紛紛表示:不忘初心再出發,建功新時代,無愧新時代,奮鬥的青春最榮光!

圖1:殷昭俐清華大學第三場專題報告會

      講座伊始,殷昭俐老師盛讚水木清華優良的學風與深厚的歷史積澱。殷老師指出,清華是很多大師先賢,求學攻讀的母校,清華對前輩們來說,是青年時代最難忘的一段記憶;先賢們對清華來說,又是校史上最光輝的印記。季羨林先生是清華的老學長,也是清華最優秀的校友之一。任繼愈、歐陽中石先生與清華園機緣多多。殷老師深情回憶道,多年來,能夠和先生相識,得到先生的教澤,分享他們的慈光春暉,實是三生有幸。

圖2:殷昭俐於上世紀九十年代到北大朗潤園季羨林先生寓所請教

      談及季先生連同任繼愈先生、歐陽中石先生,殷老師不禁仰之敬之。殷昭俐指出,三位先生是他最為尊敬的三位學界前輩。三位先生對他教誨最多,恩同再造,他們都是山東人,「亦師亦友亦鄉親」。他們是學界受人尊敬的前輩,也是景行行止的「齊魯三賢」。由此出發,殷老師為大家分享他對幾位先生的認識,深情講述了三位先生的家國情懷。

圖3:殷昭俐到國家圖書館任繼愈先生辦公室請教

      殷昭俐老師過去一直稱季老任老「先生」,其實嚴格來講,黨內應該互稱「同志」,因為據他所知,季羨林、任繼愈先生是五十年代,準確說是1956年入黨的老黨員。(歐陽中石是無黨派人士,但他是我黨的親密朋友,中央文史館員,全國政協連續五屆委員)當時季先生的入黨介紹人是北大東語系的黨總支書記。二老黨齡逾半世紀,是當之無愧的老黨員。那個年代,正處於「三大改造」基本完成,國家剛踏入社會主義門檻的歷史關頭。在這樣的背景下,為了祖國的繁榮富強和個人的成長進步,他們要求加入中國共產黨,是莊嚴而神聖的選擇。在以後的歲月裡,尤其是在特殊年代中,他們也與大多數知識分子一樣,遭到不同程度的迫害,但他們並沒有動搖作為一個共產黨員的理想信念。改革開放的春風吹來後,他們雖已邁入老年,卻仍做出非同尋常的貢獻,這是人文學者的執著追求,也是共產黨員的崇高責任。儘管二老在日常言談中很少提及自己的政治身份,但他們在行動上無愧於共產黨員的光榮稱號。殷昭俐老師指出,過去談對季先生任先生的認識,很少有人提到二老的共產黨員身份,幾乎沒有人從一個黨員的角度來談這兩位先生,對他們進行考量,這是以後我們需要著力的地方。事實上,二老的黨性與其家國情懷共在,互交互融,其堅潔品行令人肅然起敬。

圖4:殷昭俐到歐陽中石先生家中徵求《中華傳統美德警句名言》樣書意見

      三位先生有很多相同之處,都是山東人。季羨林先生是聊城市臨清官莊人;任繼愈先生是德州市平原縣城人;歐陽中石先生是泰安市肥城縣人。僅以求學經歷為例,三位先生都曾在濟南上過小學,讀過中學,在北京讀過大學。季羨林先生的小學校長王大牛,也就是山東教育界的先驅王祝晨,可又是歐陽中石先生的小學班主任。他們又是高中校友,都畢業於山東省立一中。後來,季先生放棄國外執教的機會毅然回到祖國,到北大工作;1952年院系調整,歐陽先生又轉入北大學習邏輯。任繼愈先生小學畢業後,因為戰亂回到老家平原,1934年考入北大哲學系,又在西南聯大讀研究生,畢業後投身教師職業。任老是北大文科研究所的第一批研究生(一共招過兩屆,他是第一屆)。到1964年中國科學院成立世界宗教研究所,任老因而調離北大,但仍在北大兼任教學工作。在求學和工作方面,三位先生有很多共同的師承。

      三位先生都是教師,他們最喜歡的稱謂是「讀書人」。季先生曾經寫過一篇文章,記述自己的求學經歷和感悟,題為《一個老知識分子的心聲》。他晚年辭掉「大師」、「國寶」等幾個帽子,君子反求諸己,寄情於學問和道德品行,輕鬆而無念。季老淡泊名利的高潔品行由此可見一斑。

圖5:「齊魯三賢」季羨林、任繼愈、歐陽中石先生為《中華傳統美德叢書》題詞

      任繼愈先生在學問上的成就亦是有目共睹。毛主席六十年代曾經有一個批示:「任繼愈發表的幾篇佛學的文章,已如鳳毛麟角。」後來主席親自在家接見任繼愈先生,談了關於哲學和宗教學的問題,並批示成立宗教研究所。對於這件事,任先生很少提及。任先生的一位學生曾在和任先生見面時問及此事,任老聽後未置一言。和毛主席見面的經歷,很少見諸任老的文字。直到任先生去世,家人整理他的資料,才發現了當時他給學校寫的見面情況,亦不過寥寥數語。先生正是這樣,不慕名,不逐利,但求是。

圖6:殷昭俐老師深情講述「齊魯三賢」的家國情懷

       歐陽中石先生的年紀比其他兩位先生要小,嚴格來說是季老任老兩位先生的學生。季先生米壽即88歲生日之時,歐陽先生給季老畫了一張水墨荷花,落款是弟子中石  拜。建國前,季老執教北大東語系,1952年院系調整,歐陽先生從輔仁大學來到北大,據歐陽先生回憶,當年任先生喜歡穿長衫,同學們愛開玩笑,稱任老「長衫書生」。歐陽先生對中國的書法學科的開設付出過很多心血,構建了一個完整的教學體系。殷老師回憶道,有一次陪歐陽先生和夫人回老家,歐陽先生看到歡迎他的電子屏幕,因為視力不太好,就問上面寫了什麼。殷老師告訴先生,上面說的是「歡迎全國政協委員、中央文史館館員、著名學者歐陽中石先生」。先生聽完,執意讓殷老師與接待方溝通,讓他們將「著名學者」改為「學習者」。先生謙恭自省之品格令人敬仰。

       三位先生都對祖國充滿了深厚的情感。他們淡泊名利,但愛國從來不甘居人後。季先生曾經說過,我有兩位母親,一位是生我的母親,一位是祖國母親,我對他們充滿同樣真摯的情感和敬意。他是這樣說的,更是這樣做的。季老留德十年,放棄了國外的執教機會,選擇回到自己祖國。「七七事變」後,北大、清華、南開三所大學南遷長沙,組成「臨時大學」,後來又遷往昆明,變為著名的西南聯大。當時任繼愈先生跟隨聞一多先生,同240位師生一起,從長沙徒步行至昆明,步行1300多公裡,歷時68天。樂觀幽默的任繼愈先生將堅強的師生團隊稱為「湘黔滇旅行團」。後來,任繼愈先生深情回憶道:「我深信,探究高深的學問,不能離開哺育我的這塊災難深重的中國土地。從此,我帶著一種沉重的心情來探究中國傳統文化和傳統哲學。」

       三位先生不論是求學還是治學,都把自己的研究與國家和民族緊緊相連。季羨林先生畢生致力於文化研究工作,他為弘揚中華文化與東方文化,促進東西方文化交流作出了卓越貢獻。季老在東方學、語言學、中外文化關係、印度學、美學、比較文學等領域著作等身,被譽為學界的楷模;任繼愈先生在宗教學和哲學方面的研究成果被譽為「鳳毛麟角」;歐陽中石先生則在哲學、書法教育和傳統文化等方面有著深入的研究和探索。

       三位先生雖然研究方向各有側重,但他們在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上有著高度的一致。他們在上世紀九十年代未,共同發起了中華傳統美德的系統梳理和研究工作,在青少年中普及和推廣傳統美德教育。季羨林、任繼愈、歐陽中石先生領銜編纂的《中華傳統美德叢書-警句名言》卷,系統梳理歷代典籍中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講仁愛、重民本、守誠信、崇正義、尚和合、求大同的美德警句經典,這本書的成人版、學生版分別榮獲「全國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優秀讀本」「2013年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向全國青少年推薦百種優秀圖書」等榮譽稱號。2017年中辦國辦下發的《關於實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的意見》是一部關於文化傳承的綱領性文件,文件第一次界定了中華文化的內涵,包括核心價值理念、中華傳統美德、人文精神。三位先生對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視體現了他們的學術前瞻性。

       2005年,季羨林先生因身體不適「二進宮」。在301醫院療養康復期間,季老委派殷昭俐以他們的師承和交友為主線,編纂《人文中國》叢書。季羨林、任繼愈、歐陽中石三位先生,都有在濟南的求學經歷,其中兩位還是濟南一中的校友,又同在北大有過學習或者工作的經歷,所以有很多共同的師承。他們的老師都是人文社科領域的大家。季羨林先生在清華讀書的時候旁聽過陳寅恪先生的佛經翻譯學,而當時清華國學院的四大導師王國維、梁啓超、趙元任、陳寅恪,堪稱中國學術的泰山北鬥。北大的胡適之、湯用彤、傅斯年等這些學者,更是極一時之盛。《中華傳統美德叢書》主編殷學仁在三位先生的指導下,大型叢書《人文中國》——《世紀學人》卷得以結集出版。這套書以三位先生的師承為主線,系統梳理了上世紀百年中國出現的大師巨子和學術精英,記錄他們的嘉言懿行和道德文章。在這套叢書的獻詞中,殷昭俐寫了這樣的幾句話:上世紀的百年歷史,是中華民族一部艱苦卓絕的奮鬥史。在這場偉大的歷史進程中,出現了一批卓犖不群的大師巨子和學術精英,他們以精深的舊學功底,恢宏的家學淵源,嚴謹的治學精神與輝煌的學術成果享譽中外。他們的學術成就與道德文章,是繼先秦子學、兩漢經學、魏晉玄學、隋唐佛學、宋明理學、乾嘉樸學之後的又一座學術高峰。《人文中國》叢書《世紀學人》卷,旨在通過記錄百年學人的嘉言懿行和學術成就,弘揚優秀的中華文化和彰顯崇高的人文精神。我們看到,三位先生在多年前就已經在中華傳統美德、中國人文這兩個領域取得了重要成果,不能不感佩這幾位先生在文化傳承上的前瞻性和擔當精神。談及此,殷昭俐老師深情道:能夠得到幾位先生的認可,有幸追隨他們參與具體的工作,他為此永遠心存感激。

       作字行文,文以載道,以書煥彩,切時如需。這是歐陽先生的書學教育理念,切時如需,就是文章合時而著,就是要符合時代的需要。《中華頌》就是一部這樣的詩集。歐陽先生早年師從金嶽霖先生,專攻中國邏輯思想史,後來從事文化與教育工作,為中國書法教育之發展篳路藍縷,殫精竭慮。詩文書法之於先生其實是餘事,然而餘事也是卓然自立。殷老師過去積累過一些先生不同時期創作的讚頌祖國大好河山優秀文化的詩,當殷老師把這些素材拿給先生看的時候,他自己也很驚訝,因為他寫這些,純粹是自我感懷的抒發,從來沒想結集出版。殷老師告訴先生:這些內容不但有很強的的可讀性,而且很有教育意義,對學生很有幫助,聽過這些,先生才同意出版。當時殷老師把詩稿帶給原外長李肇星先生,李部長在航班上寫了一篇很長的序言。在黨建工作總結會的現場,殷老師帶來了這本詩集,讓同學們領略到老先生的文筆,欣賞歐陽先生的書法作品。

圖7:清華大學經管學院黨建工作總結會

      在交流互動環節,殷老師回答了同學們關於齊魯三賢的提問,並代表《中國傳統美德》叢書編委向同學們贈送了由季羨林、任繼愈、歐陽中石、李肇星領銜主編的《中華傳統美德》叢書和歐陽中石先生的墨寶《中華頌》。TMS協會經管分會也向殷老師回贈了禮物。

圖8:殷昭俐老師贈送《中華頌》

       在會議最後,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趙冬青、郭朝暉老師,TMS協會經管分會會長馬洪彪組織同學們觀看了經管TMS分會的黨建工作總結視頻。講座結束後,趙冬青老師與馬洪彪會長分別感謝了殷老師的深情分享,並指出「齊魯三賢」的家國情懷催人奮進,值得經管學院的每位學子認真學習深刻領悟。在奮進的新時代裡,同學們應意識到自己肩上的責任,自覺傳承和踐行中華傳統美德,為建設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強國貢獻自己的力量。改革開放四十年,不忘初心再出發!建功新時代,無愧新時代!清華學子要努力錘鍊自己,成為國之棟梁!

圖9:殷昭俐老師與清華大學經管學院部分師生合影

      文案 | 陳益恆

      圖片 | 殷昭俐老師

      編輯 | 陳益恆

建功新時代,我們在行動!

相關焦點

  • 殷昭俐清華大學深情講述「齊魯三賢」
    不忘初心再出發 無愧時代響清華  ——殷昭俐清華大學深情講述「齊魯三賢」  (季羨林、任繼愈、歐陽中石)的家國情懷  值舉國同慶紀念改革開放四十周年之際,為激勵廣大同學在黨的指引下砥礪奮進
  • 殷昭俐深情講述《季羨林的家國情懷》
    在贈書儀式上,殷昭俐主編代表《中華傳統美德叢書》編委會向學校捐贈《中華傳統美德警句名言》50冊,學校黨委書記馬廣水代表學校接受贈書;馬廣水書記為殷昭俐先生頒發「圖書捐贈證書」。  隨後,殷昭俐主編做了《季羨林的家國情懷》的報告,在報告中,他首先介紹了自己與國學大師季羨林「亦師亦友亦鄉親」的親密關係;接著,從砥礪品學、家國情懷、躬身美德、學貫中西、盡忠報國五個方面深情地講述季羨林先生的感人事跡,中間穿插講解了在他向季老學習和交往中
  • 《揚帆紅船再遠航》——殷昭俐、呂遠先生創作《奮鬥新時代》側記
    10月2日,「學習強國」學習平臺獨家發布了《奮鬥新時代》系列歌曲前10首,歌詞慷慨激昂、旋律悠揚,激勵人們「奮鬥新時代、建功新時代、無愧新時代」;「在黨的指引下,揚帆紅船再遠航,劈風斬浪奔前方……」呂遠先生(中)和作詞殷昭俐(右)、殷仁子共同創作《揚帆紅船再遠航》。
  • 勇做新時代「挑山工」 幸福生活靠攀登,殷昭俐、呂遠創作《奮鬥新...
    雖然每首歌的主題都不盡相同,但都有一個深刻的主題和內涵:奮鬥新時代、建功新時代、無愧新時代。呂遠先生作曲手稿《奮鬥新時代組曲》是由90歲高齡的著名音樂家呂遠先生作曲,《紅旗畫刊》原總編助理、中共山東省委黨校「中華傳統美德研究中心」主任兼首席專家殷昭俐攜手青年教師殷仁子共同作詞,由歌唱家王宏偉、楊洪基、吳碧霞、曲丹、閻維文和著名合唱團亞洲愛樂樂團等深情演唱。
  • 不忘初心再出發!江北新區研創園黨工委開展主題黨日活動
    「不忘初心再出發,拼搏無愧新時代」。園區機關支部的3位黨員代表分別分享了自己在園區工作生活的感悟。隨著一面手印牆的「揭幕」,主題黨日活動掀起高潮,手印來自於研創園全體員工,這是一雙雙敢於把握時機、勇於拼搏的手,也是一雙雙伸向未來的手。從零起步,披荊斬棘、創新突破。
  • 校友故事 | 清華MCFO學生張文雯:不忘初心深耕耘,不懼前方再出發
    清華校訓「自強不息,厚德載物」貫穿於她的職業生涯。她認為,工作中面臨的最大的挑戰其實是自己。「其實就是『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永遠和優秀的人同行,就能學習他身上的優點,不斷提升自己,看到不正確的事情,也能警醒自己」,張文雯解釋道。她堅信態度決定成敗,要敢於「摸著石頭過河」,深入了解環境,快速調整自我,就一定能把工作做好。
  • 貴州省關工委30周年:三十而立再出發 不忘初心踐使命
    三十而立再出發,不忘初心踐使命。2020年是貴州省關工委成立30周年,為集中展示全省3萬多個關工委組織和21萬餘名五老為青少年健康成長服務的工作成效,12月1日起,省關工委聯合多彩貴州網持續推出「三十而立再出發」系列報導,講述全省各級關工委和廣大五老在時代舞臺上老有所為、發光發熱的故事。
  • 腳踏實地謀發展,不忘初心再出發
    吳浩校長對在座的老師們寄予厚望,新老相攜,共同奮鬥,光正旗下濰坊校區定能再創輝煌。 在講話中,吳浩校長首先對行政班子提出了「三大要求」,以及牢固樹立「八大意識」,勉勵大家勤奮進取,迅速成長,早日獨當一面,為學校發展貢獻力量。
  • 青藍工程再出發,不忘初心共發展
    青藍工程再出發 不忘初心共發展 ——東湖小學「青藍工程」師徒結對活動啟動儀式速報新聞棗莊訊(記者 張明 通訊員 王秋豔 )為進一步加強師資隊伍建設,充分發揮優秀骨幹教師的引領作用,使青年教師在教育教學方面脫穎而出,實現我校教師隊伍素質的動態提升。
  • 不忘初心再出發,立德樹人建新功!2020年德州「最美教師」「教書...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齊魯網·閃電新聞9月5日訊 9月5日,由德州市委宣傳部、市教育和體育局聯合主辦的2020年「德州最美教師」頒獎典禮舉行,進一步弘揚人民教師立德樹人、愛崗敬業、為人師表頒獎典禮現場,10名「德州最美教師」走上領獎臺,講述在三尺講臺上的動人故事。他們將職業堅守融入到平凡歲月,用理想守護青春,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詮釋著師者大愛和育人初心。「不忘初心再出發,立德樹人建新功。」現場,2020年「德州最美教師」、「德州市教書育人楷模」及教師代表共約80人集體宣誓——「我宣誓,忠誠黨的教育事業,貫徹黨的教育方針,恪守職業道德,履行育人職責。
  • 「黨建領航·優教彭州」不忘初心,再出發謀發展
    分管行政分別就德育、安全、人事、教學、後勤等工作做了詳細安排,同時還學習了《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和《新時代中小學教師職業行為十項準則》,要求教師敬畏紀律,嚴守師德紅線,不得有違反教師職業道德的行為,以及對全校教師加強意識形態教育。
  • 初心永在 放歌祖國——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舉行「不忘初心...
    9月5日晚,「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誦讀音樂會在北校區禮堂隆重舉行。本次誦讀音樂會由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中國電視藝術家協會共同主辦,由校(院)主題教育領導小組辦公室、圖書和文化館、中國文聯電視藝術中心承辦。
  • 2019,初心依舊 | 那些溫潤人心的「金句」
    馮佳琪 年金終句編者按2019年,清華人一起度過了新中國成立70周年的歡慶時刻,一起接受了「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的洗禮,通過「學風建設年6月3日-7日,清華大學校長邱勇率團訪問俄羅斯期間,與聖彼得堡國立大學校長尼古拉·克羅帕切夫交換兩校《關於共建「清華大學俄羅斯研究院」的合作協議》,並在聖彼得堡國立大學發表演講。12月5日,清華大學俄羅斯研究院正式成立,致力於為中俄兩國的戰略合作與發展「開闢一片更加明亮而深遠的天空」。2「不忘初心,方得始終;持之以恆,使命必達。」
  • 初心不改,愛鑄師魂 ——大同一中北校舉行「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校園好故事迎新演講比賽
    和「使命」的本質內涵,激發全校教職工回望初心、踐行使命,詮釋腳踏實地、奮發作為的工作態度,進一步推進我校各項建設,一中北校於12月31日舉辦了「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校園好故事迎新演講比賽。全體北校人要站在學校發展和個人事業的高度,以社會的期待、學生的成長為出發點,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新春奮進正當時。八位來自初二和初三級部的參賽教師用結合自己教育教學的親身經歷和感受,暢談了對教育事業的忠誠和責任,講述了對學生的熱愛、關心和幫助。他們以飽滿的熱情,從不同的角度闡述了對「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的理解,他們富有激情、聲情並茂的演講獲得臺下教師的陣陣掌聲。
  • 「思想的洗禮 心靈的震撼」四院舉辦「不忘初心 牢記使命」延安...
    在全黨上下深入紮實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紀念中國共產黨成立98周年之際,作為院主題教育的特色活動之一,6月25日晚,由陝西省委融辦、陝西省延安精神研究會和四院黨委共同主辦的「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弘揚延安精神,奮力追趕超越」主題宣講報告會,在四院園區文化廣場舉行。
  • 清華大學開學,哈爾濱倆"學霸"代表新生發言 | 聽聽他們都講了啥
    哈師大附中的董佳林、蘇子彧在今年的高考中分別以693分和689分考上清華大學電子信息大類和機械航空與動力大類。他們分別在清華大學的開學典禮和院系的開學典禮上代表新生發言。他們講述了自己的故事,分享了自己與清華的「緣分」。
  • 扶溝高中舉行「新徵程、再出發」2020年高招表彰會
    8月31日上午,扶溝高中舉行「新徵程、再出發」為主題的2020年高招表彰會,縣領導張穎波、崔衛國、姜永來縣委書記張穎波強調,這個新徵程,是扶溝高中再創輝煌的新徵程,要不忘初心、瞄準一流再出發!扶溝高中高招再傳捷報,一本上線率44.12%、二本上線率99.05%,單留陽同學勇奪全市文科桂冠,6名學子考入清華、北大,希望你們不忘初心,再創輝煌,在辦學上瞄準一流,在改革創新上走在前列、在特色辦學上走在前列、在內涵發展上走在前列,讓扶溝高中叫響河南、走向全國。
  • 不忘初心 牢記使命
    原標題:不忘初心 牢記使命   1.《共產黨員如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 本書系統論述了「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深刻內涵和重大意義,總結提出了共產黨員「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主要途徑和具體著力點,對廣大黨員幹部準確把握「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精神內涵,自覺用黨的創新理論武裝頭腦,繼承和發揚黨的優良傳統,不斷提高個人思想政治素質,始終保持共產黨人的先進性和純潔性,永葆接續奮鬥、砥礪前行的內在動力,具有非常實用的學習參考價值。
  • ...小學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優秀教師先進事跡報告會
    10月23日早晨,青西小學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優秀教師先進事跡報告會。為弘揚人民教師高尚師德,激勵廣大教師爭做「四有好老師」,做好「四個引路人」,全面加強師德師風建設,在道德浸潤中引領時代風尚,弘揚新風正氣。
  • ...重整行裝再出發——市婦聯聯合銅花社區開展主題黨日活動
    不忘初心擔使命 重整行裝再出發——市婦聯聯合銅花社區開展主題黨日活動 2020-06-24 03:1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