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八姐最近發現,有個事情還是蠻有意思的。在八姐的印象裡,哈佛商學院那可是高大上的世界級名校,那講課的內容肯定也得是高大上、艱深厚重的啊。而像《王者榮耀》、《QQ炫舞》還有《慶餘年》都是我等普羅大眾天天在玩的、在看的。那麼,當高大上的哈佛商學院居然在上課時講起了《王者榮耀》、《QQ炫舞》和《慶餘年》,這是不是就有些讓你訝異了?但,別說,這還就是真的。
那麼,到底是怎麼回事呢?事情是這樣的,前兩天,《騰訊:科技與文化的融合》商業案例被哈佛商學院收錄並正式進入商學院高管教育課程。根據介紹該案例由哈佛商學院歷時一年半撰寫完成,系統闡釋了騰訊新文創在數字文化內容生產方式、打造中國文化符號上的模式與實踐。
而在這其中,《王者榮耀》、《QQ炫舞》和《慶餘年》就作為三個主要的案例,成為了哈佛商學院授課的重點。
這門課也已經開始上了。1月14日,哈佛商學院市場系聯席負責人Elie Ofek教授通過騰訊會議,為哈佛商學院全球校友、中國商學院教授及來自網絡文學、動漫、影視等領域的100餘位行業人士進行了首次授課。愛馬,不得不說,雖然是高大上的哈佛,這授起課來卻是這麼地接地氣和快速,這跟中國熊孩子們上網課用的APP都是一樣一樣的。
八姐覺得吧,哈佛商學院的這一動作表明,人家的確是在擁抱最流行的線上教育、在關注中國。不過,為什麼哈佛商學院這次要選擇騰訊旗下如此普羅大眾的項目作為重點分析案例呢?遊戲和網文、電視劇真的這麼值得研究嗎?
對此,哈佛商學院的Elie Ofe教授是這樣解釋的: 「中國數字內容產業在先進網際網路技術的驅動下正在快速發展。在此背景下騰訊新文創利用強大的業務生態和數位化能力,開啟了一種全新的文化生產方式。其戰略意義不但對企業產生深遠影響,而這也正是構成一個精彩哈佛商學院案例的基礎。新文創案例將成為對於哈佛商學院,以及全球其他頂尖學院一個有價值的教學資源。」
簡單給你們「翻譯」下,俺覺得,主要原因就是如下。
首先,中國是全球第二大經濟體,擁有廣大的用戶市場,而在科技和網際網路方面,中國確實也是全球領先的。而且,中國公司早已不是一二十年前被質疑只模仿矽谷的存在了,現在中國誕生了許多有本土特色、令美國人想不到的模式,因此,這個市場上的新科技特色,也會引發哈佛的關注。換句話說,中國可能會誕生下一個漫威或者迪斯尼,哈佛能不關注嗎?
其次,和美國不同,中國有著悠久的傳統文化,而恰好中國又處於一個大國崛起的語境和心態中,現在中國的年輕人的民族自豪感以及對傳統文化的認可都處於最高峰。
綜合上述因素,騰訊的新文創恰好就是在這樣特殊的歷史語境中,最順應趨勢的探索,騰訊又擁有中國最大體量的年輕用戶,而且,別說,這些新文創的動作效果還不錯,所以,哈佛開課來講騰訊的新文創看起來其實也是很正常的。這才是「擁抱」當下。
哈哈,別說我就會YY,來,咱來看看人家哈佛都是如何關注的這些案例的。人家看重的就是《王者榮耀》們是如何在IP和與傳統文化結合方面創新的。
比如,《王者榮耀》團隊與敦煌研究院合作的「飛天」皮膚,最終設計的每一個環節,從姿勢、顏色、服裝到身體比例都可追溯到莫高窟的真實原型。皮膚上線後即達到了4000萬用戶使用量。這種合作一方面可以讓更多年輕人在玩遊戲的同時感受傳統文化的價值與魅力,另一方面也能用戶參與到支持莫高窟等文物的數位化保護中。2018年至2019年,騰訊與敦煌合作共推出了11款產品和服務,包括九色鹿動畫劇和備受歡迎的敦煌詩巾等。
再比如,《QQ炫舞》的孔雀舞版,是家喻戶曉的孔雀舞表演者楊麗萍的指導下完成的,一經上線就受到玩家的歡迎和好評,相關的話題微博閱讀量超過了3億。而這是騰訊與雲南政府合作的成果。2019年5月,騰訊與雲南當地政府宣布達成戰略合作,將整個雲南省打造成新文創IP,發展文旅,騰訊的9個部門攜手在騰訊平臺上推出了13種不同的產品和服務,從電視劇、到人氣漫畫系列的服裝衍生品牌、到基於雲的遊客服務門戶、再到QQ表情符號等,通過科技幫助區域文化IP打造。
而《慶餘年》則是IP新實驗的最好研究範本。 《慶餘年》是貓膩創作的一部網絡小說,騰訊對《慶餘年》IP進行了重新創作,電視劇2019年11月上線後廣受觀眾好評,成為年度收看人數最多的電視劇之一,進入2020年,播放量更是增長至130億。騰訊對《慶餘年》邁出堅持IP長線打造的第一步,目前正在籌備電視劇第二季,同時它的手遊、動畫等其他形式也在開發中。
當然啦,對於哈佛商學院而言,這些案例值得研究,而推動並實現這些案例成行的騰訊,作為一個公司,其底層邏輯和戰略思考也是值得研究的。
實際上,騰訊的這些做法不是拍腦袋想出來的短期行為,而是經過深思熟慮甚至理論化的長期布局。
早在2011年,騰訊就提出「以IP為核心」的泛娛樂戰略,將IP作為文化生產的基本單位。2017年,騰訊董事會主席兼CEO馬化騰正式提出「科技+文化」為騰訊未來戰略。2018年,騰訊集團副總裁、閱文集團執行長、騰訊影業執行長、騰訊動漫董事長程武就提出了騰訊「新文創」的概念。根據他的闡述,所謂新文創,是基於網際網路的共融共生,以IP構建為基礎手段,通過強化產業價值與文化價值的相互賦能,創造具備全球影響力的中國文化符號的文化生產方式。作為」泛娛樂「的升級版,新文創是騰訊基於」科技+文化「基礎戰略,在文化維度上的一個系統性的戰略構思。
而「新文創」的「新」主要體現在三方面:
1、 關注對象的升級:不僅關注作品,更關注系統、長線、有秩序的IP建設。在打造優質作品基礎上,還要有秩序地打造具有長線生命力的IP。
2、 關注層次的升級:對於文創企業的生產,提出更高要求與目標。在給用戶提供數字文化體驗基礎上,還要打造文化符號,推動產業「升級」。
3、 協作主體的泛化:連接一切與文化生產關聯的事業與業務。不僅關注商業主體間的協作,也注重如敦煌研究院、政府等非商業主體的參與。
總而言之,《慶餘年》、《王者榮耀》們寫入哈佛課程,可能現在我們覺得新鮮,但可能站在十年後看,這可能非常平常非常主流的了。畢竟,中國真的有希望成為下一個漫威和迪斯尼的孕育地。在這其中,騰訊新文創的整個發展過程可能還真的值得長時間跟蹤關注並作為商業案例進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