紙橋能承重410斤、紙飛機能飛得比四層教學樓還高……9月27日,濟南山大附中洪家樓校區舉辦了《無敵小紙人》假期項目式作業遊園會。今年暑假,山東山大基礎教育集團初一學生拿到了一本名叫《無敵小紙人》的小冊子,裡面沒有任何死記硬背的內容,取而代之的是項目式學習方式,在完成「小紙人」項目探索的同時,也鍛鍊了他們的創造力、團隊協作能力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
基於有趣的情境
用故事代替傳統作業
「愛打太極的小紙人戰風神、火神、水神……」《無敵小紙人》的開篇一下抓住了學生的注意力。原來,這本80多頁的小冊子引入7個故事,假設他們「穿越」到當今社會,看到初中生手中的作業本和大街上的宣傳單,展開了與這種怕水、怕火、承重小、易撕碎的「小紙人」之間的「戰鬥」。如何運用自己的「腦洞」讓「小紙人」絕招對戰,成了這本暑假作業的基本脈絡。
整個作業分三章,分別是「決戰之日」「戎馬丹心」和「橫掃千軍」,分別指向數學、語文、英語、物理、生物、化學、體育、美術等所有學科。舉例來說,題目「決戰『無窮大』之巔」,指向數學學科中的「莫比烏斯帶」,需要學生自己動手製作;「小紙人七十二變」涉及物理「力學」相關知識,要求學生建造一個可以承重的紙橋;「千裡傳音」涉及英語學科,需要學生製作聽筒,且通過聽筒明辨單詞發音……
「我們告別了傳統習題式的作業形式,採用項目式學習,讓學生融入故事當中。」山東山大基礎教育集團「假期項目式學習」相關負責人介紹,他們結合孩子們開學後要學到的知識,將這些核心內容設計成一個個項目,逐漸提升他們的創造力、團隊協作能力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
多種項目腦洞大開
A4紙橋承重410斤破紀錄
遊園會現場,紙橋承重、紙上飛火、穿越A4紙、無敵風火輪、小紙人隱身遁形……27日下午,山大附中《無敵小紙人》假期項目式作業遊園會上,腦洞大開而又精彩的項目不斷呈現在大家眼前,吸引了眾多師生的關注。
「5、4、3、2、1——成功!」在「紙橋承重」項目的現場,隨著主持人倒計時的結束,學生陳子卓和馮遠博用10張A4紙製作的紙橋達到了410斤的承載重量,打破了去年300多斤的最好成績。在規則中對橋面跨度、橋洞大小都有要求,而且只能使用A4紙和固體膠,不能使用其他物體加固,這對於孩子來說並不簡單。陳子卓介紹說,經過多次嘗試和失敗,自己總結出橋面要簡單,不給橋墩太多的重量,橋墩用紙卷相對堅硬,能承受更多的重量,橋墩下一張薄紙的設計為橋墩增加接觸地面的面積。
在無敵風火輪現場,2018級12班的沈涵冰、劉奕霄正在和隊員們一起緊張的進行「風火輪」的製作。據她們介紹,此項目是將大量的報紙鋪在地上粘起來,圍成一個大圓環,比賽時,小組所有成員在圓環內走,最終最後一名隊員通過終點線最早的隊伍即為勝利,中間如果圓環出現破裂,就要等粘好後才能繼續比賽。「既考驗我們團隊協作能力,考驗速度,也考驗我們製作的『風火輪』的質量。」 沈涵冰說道。
此外,在小紙人隱身遁形的現場,學生用各種各樣的方法製作「密函」,有的圖上自製的藥水,有的將紙放到火上烤,紙上的字一點點顯示出來;學生運用壓強原理做的「紙上飛火」現場試驗發射得比四層教學樓還高……
據悉,整個《無敵小紙人》假期項目式作業學生以自我探究或團隊協作的形式完成,旨在讓他們未學知識就能有一定資料積累,在未來真正學習這些知識時,他們腦海中就能結合自己的操作實際有個初步認識。
學校老師介紹,這份作業的設計是師生共同研發而來,每個學科至少有一位骨幹老師參與項目設計,還選取了部分優秀學生參與設計,很多連環畫便出自學生的手筆,學生們還為這期項目式作業的插畫為背景,製作了布包等假期項目式作業的文創產品。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潘世金 實習生 郭夢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