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一年畢業季,不少學子已經找到了稱心的工作,踏上新徵程。在此之前,可別忘了辦檔案!那麼有人就要問了:個人檔案有用嗎?放哪裡去保管呢?
1 學生檔案有哪些稱呼?
檔案在校時叫「學籍檔案」,學生畢業後離校,檔案改稱「人事檔案」。
2 檔案有什麼重要作用?
檔案和你接下來的工作生活息息相關。具體而言,有以下幾種作用。
①招聘和錄用:為用人單位提供應聘人員的學歷、經歷、獎懲等各類背景信息,輔助做好員工的招聘錄用。
②選拔和使用:幫助用人單位了解員工在教育培訓、工作經歷、業績考核、職稱評定、獎懲等方面的信息。
③政審和考察:為機關企事業單位提供存檔人員錄用(聘用)考察、人才引進審查、公務員招錄用審核、因公出國(境)政審,為部隊提供存檔人員參軍政審,為黨組織提供入黨政審,為學校提供錄取政審等。
④協助辦理社保和退休:辦理社會保險業務過程中,通過查閱人事檔案核實視同繳費年限等情況。
⑤出具相關證明:發揮人事檔案材料憑證、依據和參考作用,依據檔案記載為存檔人員出具相關證明。
3 檔案裡面都有什麼材料?
有高中畢業生登記表,高考報名登記表,高校畢業生登記表,學習成績單,授予學歷學位認證,碩士、博士相關材料,就業通知書,在校期間的一切獎懲材料,入團、入黨志願書,畢業生報到證等。
4 畢業了,檔案該如何保管?
根據畢業去向,檔案將由學校轉到具有檔案保管權的用人單位或公共就業和人才服務機構,常見的有以下幾種情形。
①被機關、事業單位、國企錄用的:檔案應轉到機關、事業單位、國企保管。
②到民企工作、自主創業、靈活就業的:檔案可轉到就業地或戶籍地公共就業和人才服務機構保管。
③出國留學的:檔案應轉到戶籍地公共就業和人才服務機構保管。
④離校未就業的:檔案可在學校保留2年或轉到生源地公共就業和人才服務機構保管。
5 檔案如何轉遞?
根據教育部辦公廳、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辦公廳、國家郵政局辦公室《關於高校畢業生檔案轉遞有關事項的通知》(教學廳函〔2015〕39號)等文件規定,個人不得自帶檔案,畢業生檔案應由學校通過郵政EMS專用渠道轉遞到具備檔案保管權的機構。
如果個別學校將人事檔案交給本人轉遞,畢業生必須儘快將密封的檔案交給相應的檔案保管機構,不能「私拆」和「私藏」,否則影響檔案後續使用。
6 檔案保管收費嗎?
根據中共中央組織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等五部門《關於進一步加強流動人員人事檔案管理服務工作的通知》(人社部發〔2014〕90號)規定,自2015年1月1日起,各級公共就業和人才服務機構應提供免費人事檔案保管服務。
7 報到證如何處理?
報到證又叫派遣證、通知書,一式兩聯,上聯是藍色(研究生為粉紅色),下聯是白色,叫「通知書」。畢業生須攜帶報到證去單位報到,報到單位就是你人事檔案存放的地方。
8 改派手續如何辦理?
畢業2年內,已派遣(即已有報到證)需更改派遣單位且未申請過解約及改派的學生,須帶原報到證、原派遣單位解約證明、新派遣單位接收證明等,到學校辦理改派手續(具體請諮詢畢業學校)。
9 黨組織關係如何轉移?
①已落實工作單位的:應將組織關係及時轉移到單位黨組織。工作單位尚未建立黨組織的,可將組織關係轉移到單位所在地或本人居住地的街道、鄉鎮黨組織,也可隨檔案轉移到縣以上政府所屬公共就業和人才服務機構黨組織。
②未落實工作單位的:可保留在原就讀高校黨組織,時間一般不超過2年。也可將組織關係轉移到本人居住地的街道、鄉鎮黨組織,也可隨檔案轉移到縣以上政府所屬公共就業和人才服務機構黨組織。
③出國留學的:應將組織關係保留在原就讀高校黨組織,時間一般不超過2年。
10 戶口該落在哪裡?
符合當地落戶條件的,可將戶口落在自有房產或直系親屬房產名下。暫不具備獨立立戶或親屬投靠條件時,可將戶口落在工作單位集體戶、工作單位所在街道公共集體戶或公共就業和人才服務機構集體戶。
11 檔案基本公共服務有哪些?
①檔案的接收和轉遞;
②檔案材料的收集、鑑別和歸檔;
③檔案的整理和保管;
④為符合相關規定的單位提供檔案查(借)閱服務;
⑤依據檔案記載出具存檔、經歷、親屬關係等相關證明;
⑥為相關單位提供入黨、參軍、錄用、出國(境)等政審(考察)服務;
⑦黨員組織關係的接轉。
12 如何查詢檔案保管情況?
檔案存放在機關、事業單位、國企,可以諮詢單位人事部門;檔案存放在公共就業和人才服務機構,可通過公共就業和人才服務機構電話諮詢或網站查詢。
廣東省流動人員人事檔案管理服務機構
地址和聯繫方式一覽表
↓↓↓
微信改版後,好多人都說找不到廣仔了,為了第一時間收到推送,把廣仔設為「星標★」吧~
來源:南方+客戶端
編輯:馮仕妍
校對:陳大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