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行為,是家庭的一面鏡子

2020-08-27 家庭研究院


孩子的行為,是家庭的一面鏡子,種下什麼樣的因,就會結什麼樣的果,孩子身上藏著父母最真實的品行。

當很多人急於通過名包、名表、跑車來炫耀自己的富足時,卻不知教出一個有教養的孩子,才是最高級的炫富。



看一個孩子是否有教養,看他平時做事的細節便一目了然了。

前段時間,去參加一個朋友的家庭聚會,我就遇到了一個奇葩的孩子。

朋友為這個聚會一直在忙碌,到了吃飯的點,大家坐在桌子前面,朋友把菜一盤盤端上來,有2個人去搭把手,其他人也就邊聊著天邊等著他們。

而這期間有一個孩子一直拿筷子敲著碗碟,不停跟他媽媽抱怨著肚子好餓,這裡不好玩之類的,叮叮噹噹的聲音也實在影響到大家。

這時候朋友端上了一盤烤雞腿,他就大喊著:媽媽媽媽,我要吃雞腿!!!

他媽媽也不顧其他人都還在等著主人入座,就站起來幫孩子夾了個雞腿,一邊解釋著說:小孩子就是這樣,你們見笑了!

朋友聽到便打著圓場說:「沒事,孩子在長身體呢,多吃點兒。」

孩子邊吃著邊跟他媽媽說要看電視,他媽媽就給他夾了一碗菜讓他去看電視,孩子也沒吵沒鬧,媽媽就安心跟大家吃飯聊天。

吃完飯大家走到客廳才發現,她的孩子把茶几弄得亂七八糟,沾滿菜湯,孩子的媽媽一邊笑呵呵地拿著抹布過去擦桌子,一邊說著:孩子還小,不懂事,我擦一下就好了。

整個過程下來,孩子的媽媽不停地為孩子擦屁股,打圓場,而她也沒有覺得絲毫不妥,總覺得孩子還小。

可是,孩子再小,總要長大的。

那頓飯,朋友的這位親戚還是很盡興的,對旁人異樣的眼光也毫無察覺。

沒有人會告訴你,你家孩子真沒禮貌。

但是所有人都會討厭你家孩子。



孩子的行為,是家庭的一面鏡子,種下什麼樣的因,就會結什麼樣的果,孩子身上藏著父母最真實的品行。

當很多人急於通過名包、名表、跑車來炫耀自己的富足時,卻不知,一個有教養的孩子,成了最高級別的炫富。



前段時間,跟朋友在餐廳吃飯。

鄰桌有幾個大人領著三個小孩,看樣子是三個家庭在聚餐。

其中一位濃妝的中年婦女,將有著碩大LOGO的包放在桌子最顯眼的位置,一邊塞著飯,一邊興奮地講話,嗓門奇大,附近幾桌都不得不被迫聽她各種買買買的事情,言語間滿是優越感。

在她身邊,一個八歲左右的小男孩,不停地爬上爬下,把餐桌上的轉盤當玩具玩,見沒有人制止,越轉越嗨,轉盤轉得越來越快,結果轉盤上的茶壺滑出,燙傷了旁邊一起吃飯的一位女士。

人群一陣騷動,大家急著打120,這位眉飛色舞的媽媽終於停下,幽幽地說了一句:「開水壺是自己滑出來的,這根本不關我們的事。」

讓人突然想到一句話,孩子是好孩子,但是什麼樣的娘就教出什麼樣的孩子。

你的教養藏在你最真實生活中,孩子便是自己教養的最高體現。




在網上曾看到這樣一則故事讓人非常憤怒。

一個帶著孩子的婦女上公交車,坐在座位上面的農民工見狀趕緊起身讓座。

本來是一件好事,沒想到這個中年婦女,一把將孩子揪過來,大吼一聲:「不稀罕你讓座,滿身細菌。」

當時氣氛非常尷尬,農民工在下一個站就默默下車。

看到這一幕除了滿滿的心疼農民工這個特殊的群體,我更心疼的是那個母親身邊的孩子。

父母的修養就是孩子的教養,作為一個孩子的母親,自己的言行舉動讓農民工小夥尷尬寒心。

不僅自己用尖酸刻薄的語言鄙視農民工,還把這意識灌輸給她的孩子。

讓這個孩子從小就知道農民工是低人一等的,是髒的,和他們接近會得病的。

這位母親不僅讓自己受人鄙夷,用自己扭曲的心來度量他人善良和愛心。

還將錯誤的意識灌輸給孩子,在孩子幼小心靈中埋下了貴賤之分的種子。

父母像模子,孩子似泥巴,父母是什麼樣,塑造出的孩子往往就是什麼樣。

央視曾經拍過一部紀錄片《鏡子》,其中有一句孩子的自白叫人難以忘記:

我是一面鏡子,我的面孔,能照出我是如何忠實於父母,無論是外表還是內心,與他們是多麼的相似。

父母的修養,就預示著孩子以後的教養。

每一個孩子的模樣,都是原生家庭的教養。




想起一個小故事,母蟹對小蟹說:「孩子,你怎麼老是橫著爬,為什麼不直著走呢?」小蟹委屈地答道:「媽媽,我是照著您的樣子走的呀。」

是的,孩子,就是那個踩著我們腳印行走的人。

那小男孩有這般不禮貌的舉動,跟朋友親戚家自身用餐的習慣也有關係吧。

和她用餐後,我發現,只要是她愛吃的菜,她通常會夾很多,雖然嘴上不停的誇讚同學手藝精湛,但也掩飾不了她那副佔有的身態。

整個桌上,只有她的桌前是亂糟糟的,湯汁骨頭紙巾。

這跟那小男孩在客廳之作,真是如出一轍啊。

所謂家庭教育,育兒也育己。

孩子出生如白紙,這紙上繪出的所有之作,出自你手。你認真下筆,精描細繪,那麼孩子呈現的就是一幅精美的畫卷;而如果隨意塗抹,亂塗亂畫,那麼孩子呈現的就是一張髒亂的廢紙。

評價一副作品的好壞,不在於紙的劣質,在於作畫之人的功力。




有人曾說過,在人類心靈的花園中,最質樸、最美麗和最平凡的花朵便是人的教養。人們的教養往往體現於細節之中,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點點滴滴的日常行為,均能映照出品格修為。

良好的教養,與人相處會讓人不由覺得舒服。

同樣的一次聚餐,閨蜜家的孩子卻令我印象深刻。

聚餐飯局,幾個朋友都帶了自家孩子參加,聚會的地點在一家特色餐廳。

餐廳的樓梯是那種很窄的木質階梯,只能容下一人上下,大家到這裡也都自覺的排起了隊。

我看閨蜜家7歲的兒子站在樓梯口不動,問了他為什麼不上去,他淺淺笑了一下「要女士優先呀」。

這是我第一次享受被孩子優先,感覺很棒。

餐桌上,我可以觀察這個孩子,他不會越過自己面前的菜碟去夾菜,而是等著菜轉到面前,沒有輪到就安靜的等著。

當時燕子正跟我們聊著天,這時候他也吃飽了,可能想自己出去走走,見我們聊的起勁,又不想打斷我們,就做了一個示意的手勢告訴媽媽:我吃飽了,我下樓去走走。

在這個孩子身上,我看到了紳士、禮貌和素養。

我想,所謂教養,就是讓人相處起來很舒服吧。




教養,決定一個人飛的遠不遠。

孩子的班上有個小男孩,身體有些殘疾,頭腦也並不靈敏,所以他的成績並不好。

但是,他卻是班上最受歡迎的人。

出去郊遊,同學都會輪流幫他推輪椅,照顧他,生日,也會收到班上同學的禮物。

為什麼呢?

因為,他待人真誠有禮貌,也從不貪心別人的愛。

他雖有殘疾,卻從未覺得自己跟別人不一樣,也不需要別人特殊對待他,給他更多的幫助。

參加集體活動時,他常常一跛一跛的追趕著,還一邊跟其他的同學說,沒事,你們先走,我自己可以的。

只要有好吃的,他也常常會分享給大家。

因為有教養,同學們從不低看他是一個有缺陷的人,反而大家都很喜歡跟他一起有說有笑。

有次在學校遇見他在跟老師聊天,後來,聽老師說:這樣一個有素養的孩子,根本不用擔心生計,走到哪裡,都有人願意幫助他。

他或許不會有世俗人口中定義的優秀,也不一定能夠成為職場精英。但是他身有教養,將來的人際關係也不會差到哪裡去。

一個人的人際關係決定了一個人飛得高不高,一個人的教養決定了一個人飛得遠不遠。



最高境界的炫富,不是比家境顯赫,比名貴學校,而是你雖有金山銀山,但你永遠不會比我富有。

因為,我有一個有教養的孩子。

相關焦點

  • 孩子就是父母的一面鏡子
    原生家庭中的每位家庭成員也是孩子的老師!孩子的未來,藏在父母的一言一行中。01父母什麼樣子,孩子就是什麼樣子有人喜歡說,孩子的性格大都是父母的遺傳。孩子是父母的鏡子,身上都藏著父母的影子,很多好或者不好的習慣,都是從父母那裡「言傳身教」過來的。如果你想讓孩子成為什麼樣的人,就自己先去做什麼樣的人。
  • 父母就是孩子的一面鏡子
    母蟹對小蟹說:「孩子,你怎麼老是橫著爬,為什麼不能直著走呢?」小蟹委屈地答道:「媽媽,我是照著您的樣子走的呀。」這是說,母親必須正直地生活,正直地做人、行事,才能正確引導孩子。 孩子是父母的影子,孩子是父母的翻版。為了培養孩子的品德,做父母親的行為要自慎,應該處處做孩子的表率。孩子好的行為,壞的行為都是父母教育影響的結果。
  •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一面鏡子!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一面鏡子,父母的一言一行無不潛移默化的影響著孩子!這也體現了教育的引導性尤為重要,現在的小孩子可聰明了,在很多時候,小孩的很多行為習慣是受大人所影響的。我們家最近每個成員都愛刷抖音,我家姑娘看到我們在玩手機,總會時不時來看看,順便也一起刷一刷(苦笑)。
  • 每個人都是一面鏡子:新生的你才是孩子最好的原生家庭
    你是否有著來自原生家庭的困擾?美國愛荷華大學的一項研究表明,一般孩子平均每天會收到432條負面評論, 而只收到32條正面評論。你想過嗎?每個人都是原生家庭的一面鏡子每個人一生中都有兩個家「問題孩子」的背後往往有一個問題家 庭教育模式的存在,孩子是家庭的一面 鏡子,而我們每個人也都是自己原生家 庭的一面鏡子。原生家庭會給孩子 帶來怎樣的影響?
  • 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鏡子,你改變了孩子才能改變
    當一個個美好的生命呱呱落地,嗷嗷待哺,每個孩子基本都是相同的,餓了要吃奶,困了便呼呼大睡。隨著父母們的養育,有的孩子變的活潑可愛,而有的孩子變的調皮搗蛋。看到別的孩子乖巧懂事,有上進心,一看自家孩子,許多父母總會說一句:別人家的孩子怎麼樣,你看看你。其實與我們孩子朝日相處的父母則是孩子最信任的人,父母的言行舉止,孩子自然是深刻相信的,自然會去模仿。所以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鏡子。
  • 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鏡子,你的一舉一動都在影響孩子
    該怎麼培養孩子的家教呢?劉邦對此甚是不解,蕭何解釋道:如此良田美宅只會讓孩子以後好吃懶做,無所作為;這些貧瘠的土地,需要孩子們細心耕種才能有所收穫,之後的日子才不至於沒落。事實也的確如此。漢朝立國百年之後,除蕭家外大部分的家族都已經沒落。同理當下,很多家庭把孩子當做掌中寶,溺愛無度。
  • 孩子是家裡的一面鏡子
    在教育孩子的路上,我們每一個做家長的都很努力,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將來能夠好,能夠成才!可是,我們不能忽視了自己的成長,我們自己不成長,本身的一言一行會影響到孩子。孩子是我們的一面鏡子,我們或許看到孩子在學習上或成長過程中有許多的不足,但這些不足可以在我們自己身上找找,或許很多都是我們不知不覺中帶給孩子的。
  • 你是一面什麼樣的鏡子?
    你是一面什麼樣的鏡子?1我兒子去年出生,出生後我高興的發了個朋友圈,朋友都說眉毛眼睛和我長的特別像。以此我每每以一副勝利者的模樣在妻子面前炫耀。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是孩子參照學習的一面鏡子,他們會照著你生活的模樣去學去做。我們自己的生活的模樣,決定孩子們的未來。
  • 父母是孩子將來的一面鏡子——談談怎樣對孩子做到言傳身教
    我覺得有時候我們現在的言談舉止就是孩子未來的一面鏡子。父母的一言一行,無不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孩子將來的成長。因此,父母在日常生活中就要注意自己的言談舉止,做到言傳身教。那麼,父母對孩子如何做到言傳身教呢?
  • 孩子就是父母的一面鏡子!父母必看
    孩子就是父母的一面鏡子,孩子表現的好壞,都是來源自父母的影響。有些父母面對孩子的缺點毛病,只會一味地訓斥責罵,卻不知父母自己才是罪魁禍首。看完下面10張漫畫,你就會明白,孩子的這些毛病,都是父母造成的。
  • 短章| 矯正「問題少年」的特訓學校,沒有一面鏡子
    事實上,在明知這所特訓學校存在體罰和人格侮辱行為的前提下,許多家長仍舊堅持把孩子送進去。因此,不少學員都至少是「二進宮」。 原因究竟是什麼? 我想先從鏡子說起。   秩序:學員為什麼不反抗   新長徵沒有一面鏡子。
  • 父母是孩子的一面鏡子,千萬別變成照妖鏡
    隨著孩子的長大,他的力量也越來越大,有時他以為和你在玩鬧,但他卻讓對方很受傷。不知什麼時候起,孩子特別喜歡用腳蹬人,在你身上像敲鼓一樣,有時還把腳丫伸到別人的臉上。為此我和爸爸說過孩子很多次,這樣的行為非常不禮貌,我們感覺到很疼,也不喜歡他這樣。
  • 家長是孩子的一面鏡子:不要在孩子身上看到自己的原型
    愛默生曾經說過:「家是父親的王國,母親的世界,孩子的樂園。」每個家庭成員在整個家庭當中都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那作為父母而言更像是孩子的一面鏡子。作為父母,我們要以身作則正確引導孩子。首先,好的生活習慣。
  • 父母是孩子的一面鏡子,孩子的行為是家長的映射,要以身作則
    只要父母仔細觀察就會發現,孩子在處理一些問題或者表達情緒的時候,父母往往可以看到自己的身影。所以孩子很多的行為都是受到父母影響而產生的,孩子在家裡度過的時光其實就是在為他們以後的人生定基調。家庭為孩子的未來奠定基調家是孩子們夢的發源地,也是孩子最安全的港灣。
  • 孩子就是父母的一面鏡子,父母值得深思
    我們都經常說: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是父母的一面鏡子。是孩子模仿最早、最多的形象。父母對於孩子給予了過多的建議,卻給予很少的鼓勵。建議多了,會讓孩子難以取捨,反而遲遲做不了決定。鼓勵讚揚是孩子成長最好的禮物,父母不要吝嗇對孩子的鼓勵和讚美,對於孩子而言,可能是孩子成長中最好的禮物。
  • 給孩子做一面好鏡子,別讓你的言語無意中傷害了你的孩子
    而我的同學張謹與孩子相處的畫風卻與此截然不同。02張謹的兒子今年8歲,早在一周前,他就開始準備母親節的禮物了,因為老師在學校告訴孩子們,母親節這天要送禮物給自己的媽媽。張謹的兒子小心的從自己的抽屜中取出一個手工房子,牆是用長短不一的木條粘的,窗子是用4片白紙剪的,還用彩筆畫上了窗花,分別粘在了窗框上。看得出,這個禮物孩子花了不少心思。
  • CCTV12 紀錄片《鏡子》:我是一面鏡子,能照出父母的外表和內心
    果然,在家裡糾正完爸爸,「小鏡子」就沒事了!久而久之,每當對孩子的不良行為感到生氣時,我常在心中告誡自己:為人父母無證上崗,凡事務必多反思自身。而在看了央視紀錄片《鏡子》之後,這份警醒就變得更為深刻了。
  • 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鏡子,是檢驗父母水平的最好標尺,你重視過嗎
    要想孩子未來更成功,在他們成長過程中一定要賦予更多的優質環境,只有在耳濡目染下,孩子才會變得更健全和博學。父母有這樣的擔憂,也是可以理解的,但是父母的行為也是孩子成長的一面鏡子,如果在遇到問題時,父母能以這樣的方式和孩子溝通,相信所有困擾孩子和父母擔心的畫面,都能有效地避免。
  • 爸爸,你是我的一面鏡子
    當時他很錯愕,捧著稚嫩的小臉蛋,略顯委屈地對我說:『『爸爸,你是我的一面鏡子!』』頓時,我已不知所措。就好比一拳打在了軟軟的海綿上,但是我卻覺得這是多麼強有力的反擊啊!我幹嘛要因為這點小事就對他發火呢?令我陷入了反思的同時,心裡也很擔心這小子等我老了再給我拔氣管,哈哈,開個玩笑。
  • 武志紅:孩子的問題,是映射父母內在空間的一面鏡子
    其實孩子吃手指的行為本身不難理解。這是孩子內心焦慮情緒過強,卻又沒有辦法處理,於是發展出一種自我安撫的策略。 反而,她面對女兒吃手問題的激烈反應,讓我感到困惑。 幾次諮詢之後,我發現,她自己的潛意識深處,充滿了焦慮和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