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留守女生高考676分填報北大這個專業引爭議,大咖紛紛寫賀信

2020-08-22 教育好文
  • 原標題:留守女孩考高分選考古專業帶來教育啟示:讓人越來越優秀的3個詞


幸運之神贈予你成功的桂冠之時,往往會用逆境嚴峻地考驗你,看看你的耐力與勇氣是否足夠!」我想把這句話送給那些在逆境中沒有父母陪伴的留守兒童重樹拼搏進取的信心和勇氣!

湖南湘妹子鍾芳蓉,是一位耒陽的留守女孩。在農村有大量的留守孩子跟她一樣,父母在城裡務工,自己跟著爺爺奶奶一起生活,學習上沒有人在家裡輔導,也沒有參加任何的課外補習班,全靠自己努力拼搏。就是這樣一個農村女孩在今年高考中考出了676分的高分成績,「知識改變命運」「學習成就未來」再次讓無數生活在底層的人們看到了教育公平的力量!

一個農村女孩的命運也將被改變,村民們燃放起鞭炮慶賀,因為這樣的成績在當地可以說完全能夠上清華北大,在填報志願的時候,她選擇了北京大學的考古專業,作為家庭條件不夠好的農村女孩,大家都看好她能夠改變自己的命運,改變家庭的生活,通過報考金融專業,經管學院等,走向富足的人生。但是,她的選擇在網上被一些人噴沒「錢」途,覺得這個專業選擇很錯誤,辜負了老師和家人,不能幫她改變命運。


近日,留守女生考上北大選考古專業當事人鍾芳蓉在微博發文回應報考北大考古專業:大家好,我是報考北京大學考古專業的鐘同學,謝謝大家的關心!沒想到這麼多人對我報考的考古專業感興趣,我從小就喜歡歷史和文物,受到樊錦詩先生的影響,所以報考了考古專業。非常感謝微博上考古界老師們對我的鼓勵,希望以後能在這裡多和大家一起交流,多多學習。

樊錦詩是誰?她是浙江杭州人,曾任敦煌研究院院長,現任敦煌研究院名譽院長、研究館員,蘭州大學兼職教授、敦煌學專業博士生導師,是一位優秀的教師,共和國改革先鋒。樊錦詩是出身優渥的上海嬌小姐、北大畢業的高材生。人生本可以有無數條路,她卻選擇了最艱難的一條:在大漠深處,爬進黑黢黢的洞窟,在敦煌一待就是54年。可以說,沒有樊錦詩,就沒有今天人們看到的莫高窟。


樊錦詩用她的執著和堅守,譜寫了一個文物工作者的平凡與偉大;她在敦煌文化遺產保護、研究和管理等領域的開拓創新,讓世界同行為之驕傲。「敦煌的女兒」樊錦詩,甘願用生命守護敦煌。

正是看了樊錦詩先生的事跡,留守女孩鍾芳蓉選擇報考考古專業。


不僅如此,敦煌研究院名譽院長樊錦詩也給留守女生送去口述自傳《我心歸處是敦煌:樊錦詩自述》一書,並寫信鼓勵她「不忘初心,堅守自己的理想,靜下心來好好念書」。


隨後全國考古姐的「大咖名流」紛紛寫賀信,送禮物,鼓勵這位湖南女孩。

四川博物院:川博出版的文博小工具書——《常見文物生僻字小字典》。川博考慮到小姐姐讀考古肯定要涉及到生僻字,這本字典就是用得上的工具書。

山西省考古研究院:贈《山西珍貴文物檔案9》一本+山西省考古研究院t恤一件

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贈《系列叢書》一套 +湖南文物貼布繡一套

天津市文化遺產保護中心,國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遺產保護中心:贈《再見經遠—2018中國水下考古「經遠艦」調查工作紀實報告》作者籤名蓋章版一本

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贈江口沉銀三件套 《江口沉寶》文物圖錄+定製版手鏟+同款衝鋒衣

瀋陽博物院:贈《新樂文化論文集》一本+新樂遺址史上第一款木雕鳥的鑰匙扣

廣東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李巖:送出《解讀南海I號-打撈篇》一本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贈《黃淮七省考古新發現2011-2017》《考古河南》+定製標尺1套,手鏟1把

甘肅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贈《早期秦文化系列考古報告之二:清水劉坪》《西戎遺珍:馬家塬戰國墓地出土文物》一本

湖北省博物館 :贈方勤館長籤名本《曾侯乙》圖錄一本

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贈《吳城——1973-2002年考古發掘報告》一本,《五色炫曜——南昌漢代海昏侯國考古成果》一本

廣州考古:贈送《廣州考古六十年》和《廣州出土珠飾研究》各一本

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認為留守女孩考高分選考古專業帶給教育有三點啟示。這三點啟示包括三個關鍵詞,其中包含讓一個人變得越來越優秀的3大能量:

第一個關鍵詞:自信

自信屬於一個人最重要的內在能量。偉大的佛祖釋迦牟尼出生時,上指天下指地,語出:「天上地下唯我獨尊」。「天生我才必有用」,我們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個體,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那份榮光與驕傲,都有內在的能量所屬,像樊錦詩之於敦煌,像鍾芳蓉之於考古……每個孩子,每個人要在自己的生命歷程裡發現最擅長的那個領域,做自己喜歡的事情,用才華,勤奮、拼搏立足於世、自強於世,造福於世。


第二個關鍵詞:寧靜

寧靜致遠,寧靜的品質代表了一個人的思維能量。安靜的時候最適合思考。「我思故我在」「靜心常思己過」。留守兒童是孤獨的,有人被孤獨打敗,選擇了自我封閉、自我逃避,選擇了對父母的埋怨,而有的人如鍾芳蓉一樣選擇了默默努力,在寧靜總超越自我。「要麼孤獨,要麼庸俗」,「從來虎豹皆獨行」,孤獨正是在安靜中磨礪意志,產生智慧的大好時機,讓我們在孤獨中迸發出強大的思維能量吧!

第三個關鍵詞:美好

我們心向美好,教育更要心懷善意,傳播正能量,現代社會為什麼越來越美好?網絡的力量功不可沒。「舉頭三尺有神明」,我們的每一個言行將來會越來越多被鏡頭和數據記錄下來。浙江大學強姦犯被留校查看消息一經發布,網上一片譁然,後來浙大再出通告宣布開除該生學籍,吉林公安廳常務副廳長著書《平安經》一經網絡披露網上好不熱鬧,處理結果:停職!鍾芳蓉選擇北大考古系雖有人嘲諷,但畢竟是少數,大多數人都是讚美與肯定。網絡讓世界越來越美好!

結束語:

我向女兒講述鍾芳蓉的選擇,女兒問我:考古是什麼?我說:考古是最難被人工智慧取代的事業,能在豐厚的學識支撐下與歷史展開對話,能在安靜中解讀千萬年前人類的活動,能在世事的繁華外獨享內心的美好與從容……

考古就是探尋人類的精神寶藏!其實我們每個人的內心深處都有無盡的寶藏……孩子,不要讓你的才能與天賦埋藏在心裡,給他們一個面對生活考驗的機會吧!讓自信、寧靜、美好常伴你的左右!

無論過去怎樣,未來都是嶄新的!祝福鍾芳蓉,願夢想者、學習者、跋涉者、執著者找到畢生之所愛!

打字不易,且看且點讚轉發

教育不易,且行且關注收藏

相關焦點

  • 一歲成留守女生高考676分,報北大考古專業,是留守孩子的榜樣
    一歲成留守女生高考676分,報北大考古專業,是留守孩子的榜樣各省市高考成績均已放榜,而一位留守女生高考考出676分的好成績受到了許多網友的關注,大家稱她是留守孩子的榜樣。這位高分留守女生準備填報北京大學考古專業。
  • 留守女生高考676分,選擇北大考古專業引發熱議,甚至慘遭嘲諷
    前言2020年的高考志願填報已經在如火如荼的進行中,很多省份的報考工作也都已經接近尾聲。今年有這樣一位女生,她的高考分數為676分,熱度甚至蓋過了考700多分的同學,還受到了記者的專訪,關注度居高不下,具體情況我們一起來看一下吧。
  • 留守女生高考676分,選擇北大考古專業引發熱議,甚至慘遭嘲諷
    前言2020年的高考志願填報已經在如火如荼的進行中,很多省份的報考工作也都已經接近尾聲。今年有這樣一位女生,她的高考分數為676分,熱度甚至蓋過了考700多分的同學,還受到了記者的專訪,關注度居高不下,具體情況我們一起來看一下吧。
  • 考676分老師報喜的留守女生,報了北大考古專業,弟弟把她當偶像
    湖南耒陽,留守女孩鍾芳蓉考出文科676分的成績,校長帶著50多位老師連夜進村報喜,受到千萬網友祝福。鍾芳蓉說,受樊錦詩先生影響,她報了北大考古專業,以後想讀研深造做研究。鍾芳蓉說,弟弟把她當成偶像,見到誰都要說「我姐好厲害」。
  • 湖南留守女孩高考676分,報北大考古專業引熱議,她的選擇正確嗎
    但有這樣一位考生,卻別出心裁,選擇了非常冷門的專業,也引發了不小的爭議。考生名叫鍾芳蓉,來自湖南,在2020年高考中,她考出了676分的好成績。鍾芳蓉大方地回答了大家關心的問題,說自己選擇了北大的考古專業,以後的打算是紮根這個專業,深入鑽研。
  • 留守女生高考得分676分!志願上北大考古系,父親卻直言很內疚
    高考過後到現在也接近了快一個月的時間了。隨著時間的推移,很多地方的高考成績開始到了可以查詢的時候,在之前江蘇省拿下了文科第一的白湘菱,就因為個人選修沒有達到了分數等級,遺憾錯過了清北等國內高校。這對於她自己來講,也是人生裡的一個遺憾了啊。
  • 湖南留守女生高考676分報考考古專業,熱愛是初心,值得大家學習
    近日,湖南耒陽留守女生鍾芳蓉同學@契珩 以文科高考676分的成績報考北京大學考古專業,引發全網關注。網友擔憂專業冷門、難就業。 對此,考古界大V紛紛在微博留言,對鍾同學表示支持和鼓勵。湖南、四川等10省市的考古所、博物館曬出禮單向她祝賀。
  • 留守女孩高考676分,想報考北大考古專業,卻被網友質疑沒出息
    今年高考成績一出,我們認識了很多逆轉人生的寒門學子,其中來自湖南耒陽的鐘芳蓉同學最令人感到驕傲。作為貧困農村地區的留守學生,她憑藉個人的辛勤努力在高考中考取了文科676的高分。校長和五十名老師更是親自帶隊進村向鍾芳蓉同學一家帶去了這個好消息,一時之間村裡也是熱鬧非凡。大家稱這才是真正的全村希望,對此,網友們也是獻上了自己最真摯的祝福。
  • 留守女生676分,北大清華都找上門,她選的考古專業,不好就業嗎
    高考成績出爐後,對於各省的文科、理科狀元們來說,可算遇上喜事了,高考「金榜題名」了,被清華北大錄取是板上釘釘的事情。湖南省耒陽有一位考生,引起了網友們的巨大關注。她叫鍾芳蓉,今年考了676分,其中語文130分,數學146分,外語133分,綜合267分。作為一名文科生,鍾芳蓉的高考成績是非常不錯的,清華北大都可以隨便選。對於她來說,同樣感受到了「金榜題名」的喜悅。
  • 留守女孩676分考入北大,選擇考古引爭議,窮孩子不配談夢想嗎
    高考是人生的轉折點,所以我們才對狀元、學霸格外的關注。對於偏遠地區和農村地區的孩子而言,高考不僅是個人人生的轉折,更是整個家庭的希望。這幾天一個農村留守女孩火遍了網絡,因為她太勵志了,在如今農村孩子越來越難上重點大學的環境下,她以676分的高分順利考入北大,贏得了網友的讚賞。
  • 湖南留守女孩高考676分,全省文科排名第4,卻選擇北大考古學專業
    今年,湖南耒陽的高考狀元鍾芳蓉就刷爆了朋友,鍾芳蓉除了是農村家庭的孩子,還有一個特殊的身份——留守學生。在2020年湖南省高考中,鍾芳蓉以676分的成績排在全省文科第四名,同時也摘下耒陽市文科高考狀元的桂冠。在第一時間,鍾芳蓉所讀高中的校長帶領該校50餘名老師連夜趕到了她的村莊報喜,村裡人更是放鞭炮慶祝。
  • 留守女生選考古專業惹爭議,北大終於回應:整個考古圈寵起來
    文 |小陳教育說(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前言最近,各個省份的高考志願已經填報完畢,每個省的高考狀元填哪所學校引起廣大網友的關注。雖然自己沒有這個實力成為輿論的中心,但是不妨礙我們討論這個中心。近日,湖南耒陽的一名留守女生考入北大考古專業引發熱議,很多網友認為這個專業沒有「錢」途。留守女生選擇考古專業,北大回應了!
  • 留守女孩676分報考北大考古專業被網友噴,北大發話了
    在今年的高考成績發布後,湖南耒陽留守女孩鍾芳蓉考出676分的好成績,獲湖南省文科第四名。為了慶祝這個來之不易的成功,50多名老師扛著鞭炮和煙花連夜趕到鍾芳蓉的村子裡熱烈慶祝。村民們也紛紛放鞭炮慶祝,整個村子簡直比過年還熱鬧。
  • 留守女生高考676分選北大考古專業,網友:不合適
    一、留守女生分高不易大部分留守孩子因為種種原因學習成績並不是很好,例如受教育的環境、資源、啟蒙晚、心理素質等等,要麼是早早的輟學打工主動放棄受教育權利,要麼就是成績並不是那麼好。但是湖南耒陽的留守女孩高考考了676分成功的吸引了我們的注意,其中最吸引人的眼球的就是留守的高分女生選擇了北大的考古專業合不合適的問題,引起了廣大網友的熱議,下面就和小編一起探討一下留守女孩高分選擇北大的冷門考古專業合不合適的問題。
  • 留守女生高考成績676分,選擇北大的考古系,網友:這分數浪費了
    近日,留守女生鍾芳蓉以文科676分的成績報考北大考古專業引熱議。有的人覺得高考考這麼高的分數,可以選擇北大一個熱門的專業,沒有必要報考一個這麼冷門專業,而且這個專業男多女少,女生不適合報考;也有的人覺得無論報考什麼專業只要感興趣就行。
  • 寒門出貴女,湖南留守女孩高考676分,為何選擇北大冷門專業
    留守在老家讀書的她,在2020年高考時,考出了文科676分,湖南省第四名的好成績。為慶祝這來之不易的成功,學校50多位領導和老師,連夜乘坐了9臺車,抱著煙花炮竹走了30多裡來報喜。留守女孩鍾芳蓉,考出676分的好成績,一下子就火了。「十年寒窗無人問,一舉成名天下知!」作為國內頂尖的高校,清華大學招生辦老師和北京大學招生辦老師也是相繼登門拜訪。希望鍾芳蓉同學能到他們的大學,繼續深造。當清華大學招生的老師,得知鍾芳蓉已經填了志願,更是當場急得拍大腿。
  • 留守女孩高考676分,卻選擇北大考古學專業,這個專業怎麼樣?
    2020年高考成績早已公布,各地高考狀元也相繼出爐。其中,湖南省耒陽市的文科狀元——鍾芳蓉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甚至登上了各大熱搜榜單。鍾芳蓉以農村留守兒童的身份打破了人們對「寒門難出貴子」的看法,為無數農村學生樹立了榜樣,她的事跡理應受到宣傳。2、鍾芳蓉放棄熱門專業出乎了人們的意料。在鍾芳蓉成為當地的文科狀元後的第一時間,清華大學和北京大學的招生人員便來到了她的身邊,為她選擇專業提供幫助。
  • 考676分老師報喜的留守女生報了北大考古專業
    湖南耒陽,留守女孩鍾芳蓉高考考出文科676分的成績,校長帶著50多位老師連夜進村報喜,受到千萬網友祝福。鍾芳蓉說,受樊錦詩先生影響,她報了北大考古專業,以後想讀研深造做研究。鍾芳蓉說,弟弟把她當成偶像,見到誰都要說「我姐好厲害」。(沸點正能量)
  • 676分報考北大考古專業引爭議,現在整個考古圈實力「護犢子」
    留守女生鍾芳蓉收到了9家考古所、博物館寄來的禮物。 9個包裹重近50斤,堆了滿滿一桌子! 曾經,她以676分的成績報考北大考古專業引熱議。 現在,她是一個把夢想當作事業的考古圈新晉「團寵」! 還記得之前《湖南留守女孩高分考上北大,選擇最冷門考古專業》被推上熱搜嗎?
  • 留守女孩報北大考古系引熱議「冷門專業」不是真的「冷」
    來源:湖南民生網近日,湖南留守女孩鍾芳蓉以文科676分的高考成績,報考北京大學考古專業一事,成為大家關注的熱點話題。一方面,有人憂心「頗為冷門的考古專業沒『錢』景,還可能不好就業」;另一方面,則是眾多文博界的專家學者力挺,並紛紛贈送禮物和鼓勵,使這位留守女孩儼然成為「團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