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是人生的轉折點,所以我們才對狀元、學霸格外的關注。
對於偏遠地區和農村地區的孩子而言,高考不僅是個人人生的轉折,更是整個家庭的希望。
這幾天一個農村留守女孩火遍了網絡,因為她太勵志了,在如今農村孩子越來越難上重點大學的環境下,她以676分的高分順利考入北大,贏得了網友的讚賞。
7月23日,湖南耒陽,留守女孩鍾芳蓉家裡非常熱鬧,學校裡的校長和50多名老師帶著禮物,連夜報喜,因為鍾芳蓉以676分進入了北大,村民們激動的放起了鞭炮,專門從工地回來的爸爸也眼含熱淚,這個家終於有了新的希望。
爸爸除了驕傲,也帶有一絲慚愧。因為要外出打工,孩子一直是爺爺奶奶在帶,夫妻倆都沒有管過孩子的學習,多年下來,團聚次數屈指可數,能有今天的成績,完全是她自己的努力。
當然,聞風而動的還有北大清華的招生組。
清華大學招生老師希望鍾芳蓉能夠報考清華大學,北大招生組也給她做工作。
鍾芳蓉原本已經被清華大學說服,準備報考清華,沒想到北大一番工作做下來,鍾芳蓉又決定報考北大。
至於選擇什麼專業?她已經堅定了選擇考古專業。
因為她平時就喜歡關注考古的東西,更是對曾經敦煌研究院院長、我國考古學泰鬥繁錦詩教授崇拜有加。
但沒想到就因為選擇考古專業,卻引來了爭議。
很多網友覺得她太天真了。作為窮人家的孩子,好不容易通過高考,擁有了難得的改變人生的機會,為何不選擇一個在未來薪資高、就業好的專業呢。
也有網友說,整個家庭的希望就寄托在你身上,不應該只顧自己的興趣愛好,應該多考慮考慮如何讓整個家庭的生活質量變高。
對於鍾芳蓉整個家庭而言,考上北大原本是喜事,但網友的態度讓這件事蒙上了陰影。
網友的言論是一種自以為是的審判。
窮人家的孩子就不配談夢想了嗎?就不配擁有詩和遠方嗎?
面對孩子的選擇,鍾爸爸很豁達。他說,孩子從小學習他們都很少過問,選擇權在她自己手中,只要她喜歡,我們就會支持。
的確,考古專業是一個冷門專業,正因為冷門,報考的人少,各地考古所、博物館都需要相關的人員,就業並不像網上所說的那麼困難。
更何況,鍾芳蓉以繁錦詩教授為榜樣,會在考古方面深造,將來一定能夠成為我國考古界的新星。
物質可以用貧窮或富有定價,但夢想卻無法用金錢來衡量。無論我們貧窮,亦或者富有,都有追逐夢想的權利。
鍾芳蓉的身體從小被留守,但夢想一直在遠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