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676分女孩報考北大考古系:窮人家的孩子,選專業該逐夢嗎

2020-08-15 媽咪Jane黃靜潔

一個窮苦孩子,寒窗苦讀十幾年的目的,究竟應該是追求愛好,還是報答家人和家鄉呢?

在今年的高考狀元裡,有一位考了676分高分的農村留守女孩鍾芳蓉,作為真正的「全村的希望」,高考成績發布的當晚,校長帶著50多名老師,抱著煙花和鞭炮連夜進村為鍾芳榮報喜。

一個留守女孩,靠著自己的努力考出這樣的成績,實在太不容易了,大家都為她感到高興。

然而,一切就在鍾芳蓉填報北大考古系之後,卻在網絡上引來了眾多爭議。有的人真心支持她,從小的愛好和夢想就需要努力實現,但更多的卻是質疑:

還有諸如:

「怎麼不選光華?」

「學個金融、計算機啊,畢業找個好工作!」

......

如此聲音,不絕於耳。

網友的質疑多半也是為她感到惋惜,畢竟一個留守兒童,能考出這樣的高分太不容易了,既然是「全村的希望」,那選專業怎能不考慮知識的「變現速度」呢?

考古、歷史、藝術等專業......在國內外基本都是富裕家庭孩子讀的,因為這些專業不僅專業競爭力不明顯,並且可能需要讀上十幾年才得以「大器晚成」,一個窮出身的孩子,真的「耗得起」嗎?

生活如此不易,有些人光生存就花費了全部力氣,到時還拿什麼來談興趣和理想呢?

高考作為一個較公平的「超車道」來說,是寒門子弟躍龍門的重要轉折。這些孩子背負著家族躍層的期待,甚至是「全村的希望」。

面對網友的質疑之聲,也有人會問:農村的留守兒童,就不配擁有追逐自己夢想的權利嗎?

我們並不否認藝術、考古等專業的人文價值,也堅信人人都有熱愛並追逐它們的權利,但對於窮人家的孩子來說:

藝術、歷史類專業到底是不是窮出身的孩子最佳的選擇?

1

杜蒙,北京女孩,是一位85後,從事玻璃作品製作10年了。

2010年,她進入美國羅切斯特理工大學學習玻璃專業,這個專業我們在國內甚至很少聽說。

她在美國待了6年,期間幾近崩潰,1年休學,後來在她的堅持和努力下,她的作品獲得了2016年日本金澤國際玻璃藝術大賞優秀獎。

但這個被玻璃業內認可的一個重要獎項,並沒有在她回國後給生活帶來質的飛躍。

國內3年,受到各種打擊,被現實打臉,在一個玻璃鑄造的工廠裡,天天和工人們打交道。

雖然目前在籌備自己的個人工作室,但她直言道:經濟上還是有壓力,無論做什麼類別的藝術,音樂也好、視覺藝術也好,在一個階段內是很難用這些東西養活自己的。

從杜蒙的求學經歷和家庭背景來看,至少,能在美國留學6年,她家庭經濟條件是不錯的,然而即便是來自這樣中產家庭,她們在專業變現的道路上,同樣會經歷非常明顯的「經濟的壓力」,那更遑論,一個窮人家的孩子,多年後面臨這一切,她是否真的有底氣扛過這經濟的壓力呢?

我們再來看看另一個學藝術的孩子:殷悅,她同樣也選擇了一條較為偏僻的道路。

本科考入北京電影學院,學習畫畫專業,後把畫畫與纖維結合,進行纖維手作創造。

畢業後,就一直在家裡進行創作,前3年幾乎沒有任何收入,甚至一度想過去朋友的美甲店裡工作。

她現在創作各種玩偶,一個個都像童話世界裡走出來的人物,每一寸肌膚紋理清晰可見;作品也注入了很多她自己的情感,得到越來越多人的喜愛。

但這背後,是她花了整整11年的時間,每天都堅持12個小時以上的創作,收入也很微薄更重要的是,她的老公也給了她非常多的支持和鼓勵。

進入名校大門,卻選擇冷門專業的他們,即使是小有成就,也經歷了10年+的時間,背後還離不開原生家庭和配偶「接力」的幫助和補給。

然而有著紮實經濟支持的她們,在10年+的求學時光裡,也會感到焦慮和窘迫,如果沒有家人的支持,這些學藝術的孩子,未來會在哪裡?

2

高考結束,很多家長糾結的問題就是:名校和專業,哪一個更重要?

這件事,往遠了說是高考出分數以後選專業,往近了說,可能就是當下給咱孩子選擇上樂器班還是奧數班的問題。一切都是選擇,選對方向可比努力重要得多。

前幾天華為宣布,張霽當選華為「天才少年」,獲得華為201萬年薪的offer。

隨後,網上「他肯定是個富二代、他智商很高吧?......」

但實際上不是的!他不是我們口中的天選之子,本科只是一所三本院校。

他高考考了兩年,復讀後才考入武昌理工學院,是一所三本院校,電子信息專業。

本科後,他考取了武漢郵電科學研究院學習計算機專業的研究生,繼續進修。

博士階段考入華中科技大學,攻讀計算機系統結構專業。

讀博4年:他發表在頂會的論文有8篇,被ACM SIGMOD、2020 VLDB、TPDS、ATC 2018、DAC、ICPP 2019、NEDB等頂會收錄,獲得國際國內專利7項,研究成果獲得騰訊公司2016、2017年度傑出貢獻獎,2019年度卓越運營獎。

如今,張霽剛博士畢業,就拿到華為201萬年薪的offer,未來一片光明。

非名校並非985也非211的普通本科生,因為找對了專業和方向,他的未來似乎是清晰可見的。

豆瓣有一個討論組,名字非常扎心,叫做「985廢物引進計劃小組」。

小組裡的成員他們有著相似經歷,畢業或正就讀於名校,卻因為自己選錯了專業或行業,愧對985名校的標籤。

有小組成員用「小鎮做題家」概括他們——出身小鎮或小城,「除了埋頭苦讀外啥都不會」。

與過往人們熟知的故事不同,名校沒有成為這些人通往成功之路的階梯,一旦選錯了路,人生可能很快就褪去光環,甚至淪為社會的「廢物」。

3

再回過頭來看留守女孩鍾芳容,她因為從小就喜歡歷史和文物,更是受到「敦煌女兒」樊錦詩先生的影響,所以報考了最熱愛的北大考古專業。

但考古專業跟計算機、金融、電子商務等就「變現」快速的專業比起來實在太過冷門。想要在此領域有所成就,時間、精力、金錢缺一不可。

她並沒有出身在一個富裕的家庭,「農村」「留守」「高分」「冷門專業」這些標籤,讓她的選擇看起來實在不怎麼「現實」。

我們心裡都會有疑問:

她在北大考古領域多年的深耕和研究,即使有了高起點,但能保證她出來之後可以找到一份高薪的工作嗎?留守女孩的家庭,是否有能力一直支持著她的興趣和夢想呢?

父母堂編輯部最近一直在討論這個問題,對於這個選題是否要寫也糾結了許多天。我們並非是要幹預或指責這個農村小女孩的專業選擇,但實在是為這樣一個優秀且努力的孩子感到可惜,畢竟她選擇的這條路,真的太不適合她了。

等你賺了錢,就會知道有選擇的生活是有多爽,你可以用業餘時間去敦煌旅遊,可以看很多敦煌的文獻資料,但真的有必要把你的愛好,當成未來這一生的職業選擇嗎?因為任何熱愛的東西變成專業以後,可能就不那麼「香」了。

窮人家的孩子,選專業真的還是現實一點為好!

對此您怎麼看的呢?期待大家留言區一起討論,或者分享自己當初在選擇專業時的故事。

相關焦點

  • 高考676分女孩報考北大考古系:窮人家的孩子,選專業該逐夢嗎
    一個窮苦孩子,寒窗苦讀十幾年的目的,究竟應該是追求愛好,還是報答家人和家鄉呢? 在今年的高考狀元裡,有一位考了676分高分的農村留守女孩鍾芳蓉,作為真正的「全村的希望」,高考成績發布的當晚,校長帶著50多名老師,抱著煙花和鞭炮連夜進村為鍾芳榮報喜。
  • 留守女孩676分報北大考古被嘲諷:窮人家的孩子,該早找「錢」途
    總分676。留守女孩鍾芳蓉,湖南省高考文科第四名。是的,別人家的孩子,考出了這樣的高分成績。當高考的考生,還在為高考成績失望沮喪時,考出676分的鐘芳蓉,決定報考北大考古專業。本是一個個人的決定,不曾想網友們卻炸開了鍋,紛紛議論:窮人家的孩子,應該早點找「錢」途,不要追求什麼夢想;到就業的時候就哭了,分分鐘教你做人;好不容易上了北大,為什麼不選個熱門的專業?這註定不是一個大富大貴的行業。
  • 「高考676分的女孩,選北大考古專業怎麼了?」
    高考儘管只是一場「普通」的考試,但每年高考還是能夠引起很多人的關注,因為對於不少人來說,高考也是「改變命運」的一場考試。前不久,留守女孩鍾芳蓉,高考以676分的好成績被大家關注,50多位老師連夜報喜,千萬網友送上祝福,可謂相當喜慶。
  • 留守女孩676選北大考古,網友:窮人的孩子應該學金融多賺錢!
    近期,湖南耒陽高考676分的留守女孩要報考北大考古專業一事,引起了網友們的熱議,網友們也是操碎了心,一些網友說:窮人的孩子學什麼考古,談什麼理想,應該去學計算機、金融這些專業,出來好賺錢,好撈錢,覺得女孩應該學個好就業的專業。
  • 留守女孩676分考入北大,選擇考古引爭議,窮孩子不配談夢想嗎
    高考是人生的轉折點,所以我們才對狀元、學霸格外的關注。對於偏遠地區和農村地區的孩子而言,高考不僅是個人人生的轉折,更是整個家庭的希望。這幾天一個農村留守女孩火遍了網絡,因為她太勵志了,在如今農村孩子越來越難上重點大學的環境下,她以676分的高分順利考入北大,贏得了網友的讚賞。
  • 留守女孩考676分,讀北大考古專業,網友:掙得到錢嗎?
    高考之後,大學專業怎麼選,成了最熱門的話題。選專業,對許多人來說,是一條人生的獨木舟,開始划槳,就沒有回頭路可走,而未來從事的工作,決定的不僅僅是一個人的人生。留守女孩高考676分,讀北大考古系,網友:能掙到錢嗎?雖然很功利,但對於很多家長來說,北大清華代表的意義,已經從&34;變為了&34;,似乎只要讀了北大清華的某些特定專業,就是未來CEO,未來企業創始人,人生會發生質的變化。
  • 留守女孩 676 分報考北大考古系,興趣VS 現實
    最近,高考成績出爐。然而有這樣一個女孩,她考上了北大,卻招致非議和嘲諷。留守女孩鍾芳蓉憑藉文科676分、湖南省文科第4名的成績,報考北京大學考古專業。給這個對未來充滿希望的女孩狠狠地澆了一盆冷水。有人認為,作為一名留守家庭出來的孩子,鍾芳蓉不應該學別人去做什麼詩人,理想和現實的差距是很大的,選考古這樣冷門的專業太不現實。她應該選擇金融、計算機、經管這樣畢業後能賺大錢的專業,等到有錢有閒以後,把考古當做愛好來培養也是一樣的。
  • 高考676分的女生,她選北大考古專業怎麼啦?我高考也曾選考古
    說的是湖南有一個高考女孩,今年考了676分,這個分數在湖南省文科高考排在第四名。這個女孩叫鍾芳榮。然後清華北大的招生辦老師都相繼上門,想要取得她的志願意向。於是「選清華還是北大」的問題擺在了眼前。鍾芳榮報考志願這件事成為熱點,並不是因為選擇清華北大的問題。而是,清華北大學校所有專業幾乎能隨便挑的情況下,她選擇了北大的考古專業。消息一出網上就炸鍋了。
  • 「窮人家的孩子報什麼北大考古?應該報來錢快的專業」
    7月23日,湖南省高考成績公布耒陽的留守女孩鍾芳蓉考出676分的成績,是湖南省的文科第四名大家操著一副過來人的口吻,為女孩的未來「鳴不平」好像從她決定要報考北大考古專業那一刻起,在這些網友心中,她的人生就已經失敗了家境不好你幹嘛不選能掙錢的專業
  • 留守女孩考取676分,卻報北大考古系:誰說窮人孩子就不能談夢想
    伴隨著各地考生的學習成績逐漸放榜,廣大父母們逐漸成為了一眾「學霸」的「七大姑八大姨」,幫著孩子排名、幫著孩子報志願、幫著孩子規劃前途和人生,而在這些事件中,最讓廣大父母們熱議的就是留守生報考北大考古專業這件事了。
  • 留守女孩高分考取北大考古系又被群嘲:窮人應該選點賺錢的專業
    今年高考多省市高分都被女生摘得,在這其中最多人討論的當屬江蘇白湘菱和湖南鍾芳蓉了。湖南考出676分,省內文科第四的留守女孩選擇了北大,就讀考古系。網友們同樣不安逸,以居高臨下的姿態說教,窮人家的孩子就別想著寫什麼詩,還是選點熱門專業,早點出來賺錢的好。那麼考古系真的有如此不堪嗎?我們今天一起來了解了解考古系吧!北大考古系,前些年因為一人畢業照首次引起火花。這項冷門的專業,真的這樣冷門嗎?
  • 676分的留守女孩報考北大考古專業,網友們吵翻天:怎麼不學金融?
    文|脩聿31日,湖南耒陽高考676分的留守女孩鍾芳蓉,表示將報考北京大學考古系,這一選擇在網上引發了激烈討論。30日,鍾芳蓉曾因為考出676分的高分,校長帶著50多位老師連夜進村報喜而引起網友們的關注。大家都覺得,作為一個留守孩子,鍾芳蓉能考得這麼好,是給自己的家庭爭了氣,等鍾芳蓉大學畢業參加工作之後,他們家的生活一定能越來越好。
  • 真的傻了嗎?女孩676分報考北大考古系?
    什麼樣的孩子值得父母驕傲?每個家長心中也許有著不同的答案。什麼樣的孩子會取得成功,該怎樣教育引導?每個家長或許也有很多的設想。也曾聽說過一句話「唯有熱愛可抵歲月漫長。」真的是這樣,只要是自己喜歡的,就沒有那麼多顧慮。前段時間一個湖南女孩鍾芳蓉,被推上了熱搜。
  • 湖南第四名留守女孩 676 分報考北大考古系?網友:被忽悠了
    近日,湖南耒陽,留守女孩鍾芳蓉考出文科 676 分的成績,校長帶著 50 多位老師連夜進村報喜。鍾芳蓉說,受樊錦詩先生影響,她報了北大考古專業,以後想讀研深造做研究。鍾芳蓉說,弟弟把她當成偶像,見到誰都要說 &34;。留守女孩報考北大考古系,瞬間上了熱搜。網友認為這是被北大招生老師騙了!
  • 留守女孩高考676分,想報考北大考古專業,卻被網友質疑沒出息
    今年高考成績一出,我們認識了很多逆轉人生的寒門學子,其中來自湖南耒陽的鐘芳蓉同學最令人感到驕傲。作為貧困農村地區的留守學生,她憑藉個人的辛勤努力在高考中考取了文科676的高分。校長和五十名老師更是親自帶隊進村向鍾芳蓉同學一家帶去了這個好消息,一時之間村裡也是熱鬧非凡。大家稱這才是真正的全村希望,對此,網友們也是獻上了自己最真摯的祝福。
  • 留守女孩676分報讀北大考古系遭群嘲:窮人憑什麼不配談夢想?
    01676分報考北大考古系,卻遭到群嘲前幾天刷微博,我看到了這樣一則新聞:湖南的留守女孩鍾芳蓉以文科676分、全省第四的好成績報考北京大學考古專業。得知消息後,母校50多位老師連夜進村報喜,村民們開心得放鞭炮慶祝,鄉親們在祠堂為她祝福。普天同慶!
  • 高考676分,留守女孩報考北大考古專業,北大暖心回應:願你找到畢生所愛
    每經編輯:張楊運8月2日,留守女生考上北大選了考古專業當事人契珩在微博發文回應報考北大考古專業:大家好,我是報考北京大學考古專業的鐘同學,謝謝大家的關心!沒想到這麼多人對我報考的考古專業感興趣,我從小就喜歡歷史和文物,受到樊錦詩先生的影響,所以報考了考古專業。非常感謝微博上考古界老師們對我的鼓勵,希望以後能在這裡多和大家一起交流,多多學習。
  • 留守女孩676分全省第四,遵從內心,選北大冷門專業引熱議
    湖南耒陽留守女孩「鍾芳蓉」,高考成績676分,獲湖南省文科第四名,並且最終選擇了大家眼中的北大冷門「考古」專業,引起了大家的熱議。然而,令大家意想不到的是,當面對清北這樣國內頂尖的名校,爭相向她拋出橄欖枝時,她說:「自己仍會繼續努力,並會選擇自己心儀的專業,」最後,鍾芳蓉自稱受了樊錦詩先生的影響,報考了北大考古系專業。
  • 留守女孩高考676分,有意向報考北大考古系,為何網友炸鍋了?
    耒陽女考生是一個留守女學生,即便沒有家人的陪伴,她在高考中依舊考出了「驚人一般」的好成績——676分!而且她還是一名文科生,雖然文科生的一本線往往高於理科,但文科生卻不容易得高分,畢竟文科試卷不像理科試卷,只看答案和過程,對了就是滿分;文科試卷的答案比較發散、難以捉摸,也很難考出太高的成績。
  • 當高考676分的女孩決定報考北大考古系...
    周末看到一個考了676分的湖南小姑娘鍾芳榮的故事...676分,這個是文科的成績。大概是什麼概念呢?這個分數在湖南省文科高考排名第四。 據說成績發布的當晚,校長就帶著50多名老師,抱著煙花和鞭炮連夜進村為鍾芳榮報喜。 然後就是「搶人才」的時候,清北的招生辦老師都相繼上門,想要取得她的志願意向。經典「選清華還是北大」的問題擺在了眼前。 是你你會怎麼選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