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園園媽育兒日記
很多家長想把寶寶培養成更優秀的人,就會從小鍛鍊孩子的獨立性,從讓寶寶自己吃飯開始,有很多家長聽說讓寶寶自己吃飯,對寶寶有好處,於是不再餵孩子吃飯,讓寶寶自己動手,但是這樣做的家長會發現,寶寶吃完飯,就像戰場一樣。
芹芹的寶寶快2歲了,芹芹從寶寶出生後就給寶寶照顧的無微不至,而且還經常看一些育兒的文章,吸取一些專家在育兒方面的經驗,還學習了很多寶寶吃的輔食,既簡單操作又營養健康,寶寶也非常健康的成長。
這天芹芹看到有個專家說,讓寶寶自己吃飯,能鍛鍊孩子的獨立能力,而且還能鍛鍊孩子的動手能力,芹芹看著寶寶1歲多了,也該自己動手吃飯了,再過一段時間上幼兒園了,就需要孩子自己照顧自己了,提前培養也許是一個不錯的方式。
於是芹芹晚上在做飯之前,跟寶寶商量著,告訴寶寶今天晚上要自己吃飯,寶寶聽完還很高興的接受了,於是芹芹做好了飯菜,端到了寶寶的小桌子前,寶寶第一次自己吃飯,表現的也非常興奮。
但是寶寶是不會按照套路出牌的,芹芹給準備的小勺子小筷子寶寶視而不見,直接上手抓,芹芹還擔心寶寶會燙到,但是一想到要鍛鍊寶寶的獨立能力,就自顧自的吃飯,沒有管寶寶有沒有吃飽,有沒有遇到困難。
雖然芹芹表現得漠不關心,但是內心還是非常擔心的,芹芹吃完飯以後,轉過頭看寶寶,差點背過氣去,寶寶壓根不怎麼吃飯,大部分菜和飯撒的哪都是,不僅桌子上狼狽不堪,寶寶的衣服褲子都沾著飯粒,甚至頭髮上都有。
飯到處都是不說,寶寶還拿著菜葉,量著菜葉的長度,量完了還要往嘴裡送,芹芹深吸了一口氣,畢竟怎麼說都是自己親生的,摸摸收拾殘局就好,而且是寶寶第一次自己吃飯,以後慢慢就好了。
其實寶寶在成長的過程中,需要學習的有很多,學習吃飯也需要有一個過程,雖然寶寶很開心,但同時也非常令寶媽頭疼,本以為做輔食就是一個很困難的事了,沒想到有一種災難,叫做「寶寶自己吃飯」。
其實寶寶在玩飯的同時,是學習的過程,寶寶通常是通過物體的形狀來進行判斷和記憶的,對於固體的東西,寶寶更容易掌握一些,而且寶寶在「玩飯」也是在探索的過程,在寶寶自己動手的同時,也是在鍛鍊寶寶的協調能力。
不僅鍛鍊寶寶的動手能力,也能鍛鍊寶寶的思維以及社交能力,這些看似需要培養的能力,實則是寶寶在「玩」中逐漸學習到的,畢竟愛玩是孩子的天性,而且寶寶在不同的階段,表現都是不同的。
寶寶在1歲以前,還是比較小的,對很多事情都產生好奇,而且身體還正在發育中,很多動作都不熟悉,也不協調,在寶寶一歲左右,寶寶就會使用勺子吃飯了,但是勺子的使用並不會很準確,通常勺子裡的飯比掉下去的飯要少,而且看著家長把掉在地上的食物在撿起來,寶寶覺得很有趣。
寶寶自己吃飯確實是一大難題,所以家長在鍛鍊寶寶吃飯的時候要特別注意,根據寶寶的實際情況來幫助寶寶學會自主吃飯,家長也要多一些耐心收拾好寶寶的「戰場」。
今日話題:你家寶寶自己吃飯的時候是什麼狀態呢?歡迎評論區留言討論。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