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科學消息】 據英國《每日郵報》報導,南極科考科學家在南極冰下已經發現了一處驚人的古山脈,位於南極冰下4千米深處,形狀和大小都類似於阿爾卑斯山脈,這一發現為科學家們提供了有關南極巨大冰蓋的新線索。據稱,這座山有著高聳的山頭,還有河流和山谷。其中一個湖有300千米長,在大小上與北美洲的安大略湖十分相像。目前,一些科學家正在南極測繪地球上這個未被勘測過的冰下山脈。
科學家使用雷達和引力傳感器對甘布爾澤夫(Gamburtsev)冰下山脈首次進行了仔細勘測,並繪製出了其首批詳細地形圖。
科學家原本以為會發現一處平坦的高原,不料卻發現了山峰堪比於阿爾卑斯勃朗峰的山脈。參加這次測繪工作的英國南極調查局的地球物理學家法斯託·弗拉西利說:「令人驚異的事情是,這些山脈不僅面積大小和阿爾卑斯山脈相當,而且形狀也與阿爾卑斯山非常相像,都有高峰和山谷。」如果冰蓋是形成緩慢的話,這些山脈將可能已被夷為平地了。但是,此高聳的山峰存在可能意味著南極冰蓋形成很快,以至於把這一風景埋藏在冰下4千米的地方。測繪地圖是了解冰蓋行為方式的相關新書的首頁,能有助於我們預測全球變暖會對南極冰蓋造成什麼樣的影響。
來自澳大利亞、英國、加拿大、中國、德國、日本和美國的專家組還利用測繪飛機發現了此冰蓋下有水。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拉蒙特-多爾蒂地球觀測站的羅賓·貝爾說:「我們營地的溫度徘徊在零下30攝氏度左右,但在我們下面3.2公裡處的冰蓋底部能看到山谷中有液態水。」的確, 近年來科學家在南極洲發現了很多冰川下的湖泊。
甘布爾澤夫冰下山脈並不是新發現,早在1958年,蘇聯地震專家小組首次發現南極冰層下的這一山脈,並被稱為南極冰層下深埋的「阿爾卑斯山」和南極冰蓋的誕生地,也是地球上的「最邊界」。甘布爾澤夫冰下山脈位於南極洲的中心,遠離溫和的海洋空氣,海拔高度達3000-4000米。這意味著3500萬年前當南極冰蓋開始形成時,此山脈就已經很冷了。
然而,科學家對此山脈的規模與形狀知之甚少。科學家也不清楚此冰蓋形成的速度有多快,是否導致形成了此崎嶇山脈。目前,有關甘布爾澤夫冰下山脈的形成原因有三種主要的不同觀點:一種觀點稱是冰蝕讓地層變薄,巖漿衝擊使其抬升;另一種觀點則認為2.5億年前的遠場壓縮創造了這些山脈;而第三種理論則認為是火山特有的「熱區」抬升了這些山脈,正如熱區創造太平洋夏威夷群島一樣。
有些地質學家稱,像阿爾卑斯山或者喜馬拉雅山之類的山脈是由大陸板塊相互碰撞時巖脊隆起形成。南極洲最近一次發生的這種衝擊大是在5億年前。弗拉西利說:「神秘之處在於,阿爾卑斯山脈只有5000萬-6000萬年歷史,而南極洲的山脈可能有5億年歷史。」
目前此國際南極科考小組要完成的使命就是尋找甘布爾澤夫山脈的形成線索,並為今後的冰心鑽探活動尋找最佳地點。首先完成第一個重要工作就是繪製出此冰蓋下的這一神秘山脈景象,並利用冰探雷達等一系列國家級技術手段來建立這個神秘世界前所未有的三維圖。同時,科考組還將探尋它過去氣候變化的詳細情況,為科學家預測未來氣候變化提供重要依據和幫助。
南極洲被冰雪覆蓋了大約3500萬年,如果南極洲的冰全部消融的話,那麼全球海平面會大約上升57米。即使是一小部分冰蓋的融化也會影響全球海平面。聯合國氣候變化小組稱,溫室氣體主要來自燃燒化學燃料,溫室氣體會帶來更多酷暑期、洪水和乾旱,導致海平面升高。(元元)
(責任編輯:羅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