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薦讀」「交待你的事辦完了,就不能回個話麼?」

2020-12-16 人民日報

一個人靠不靠譜,其實就看這三點:「凡事有交代,件件有著落,事事有回音。」

1

不回復,靠不住

一天上班後,領導讓小王給上級部門送一個材料。

一個小時過去了,沒有回覆。兩個小時過去了,還沒有回覆,直到中午領導在樓道裡看見了他。

領導問他材料送到了嗎?他說送到了,又問他怎麼送的?他說那個人不在,只好委託辦公室的人轉交了。

領導一聽,腦海裡馬上浮出了三個字:靠不住。此後,領導再也不會輕易委託他去辦重要的事了。

這麼小的事,不回復就是「靠不住」了嗎?

想想自己年輕的時候,別人交代諸如此類的小事,你有回覆嗎?在普通人的意識裡,做了就行了,還要回復嗎?而且也沒有人因為沒回復而來質問你。

後來你委託別人辦事的時候,才會有這種強烈的感覺。原來那時很難得到他人的重託,跟自己不主動回復也會有很大關係。

2

大事看能力,小事看品格

讓你放心的人,但凡遇到重要的事,你一定就會想起他來。因為不用擔心,你委託的事他一定會放在心上,盡心盡力,隨時回復,絕不讓你焦急等待。

對這樣的同事和朋友,你也會以禮相待,並以同樣的重視對待對方託付的事。這就是共事雙方的默契。

事畢不回復,就像任務完成了99%,只有這1% 沒落實,雖然就差這麼一丁點,事情卻還是沒有做到位。

設想一下,你給你的同事發了一個信息,如果對方沒有回覆,你是什麼感覺?同樣道理,他給你發的你不回,是你不想,還是不屑?這不是無所謂的問題。

無論是誰,除非你確有原因,都應給予回復,這是一個尊重自己和尊重別人的問題。

事畢回復,說來簡單,做好不易。送信送材料只是表面上的事,根子上還是職業品格的問題,這和承諾與誠信有關。

3

再熟悉的人,也要及時回復

你有沒有過這樣的習慣,每次出遠門都會給家裡人報個平安。

有一次出去旅遊,要坐很長時間的火車,家裡十分擔心路途的安全,一直催問。結果到了目的地,玩得太多興奮,把報平安這事兒拋到腦後。

等想起時,撥通電話想解釋一下,卻先挨了母親的一頓批評。

可能當時你不能理解為什麼要多此一舉,覺得不耐煩,完全不放心上。但現在想想,家人需要的是你詳細的匯報嗎?只是一句簡單的「平安」,就是他們最想要的答案了。

只有關心你的人,才在意你的回覆。學會不讓人擔心,也是一種教養。

別冷漠了這種關心,小事不小,回復的不是一件事,而是家人對你的愛。及時,這份關愛才不會冷下來。

4

是否靠譜,就看這三點

很多企業招聘中最關鍵的一條要求,永遠都是——靠譜。

你問一個人理想中的戀愛對象是什麼樣子的,答案裡一定有一條是靠譜。對朋友家人,想的和說的一致;對工作,說的和做的一致。

一個人靠不靠譜,其實就看這三點:「凡事有交代,件件有著落,事事有回音。」有些人就是這樣,他跟你說「好」,你不會覺得他是在敷衍你。

回憶起當年一位特別喜歡且令人尊敬的老師。他教的班級很多,但是他記得每一個人的名字。

無論你什麼時候跟他討教問題,即使當時他忙不過來,但不管多久也總能記得回答。

給他發郵件,永遠在12小時內答覆,或者他會自動留言:「不好意思,我在xxxx,你的郵件我將在x月x日答覆」,他回郵件的時間永遠是約定那天的上午。

和有智慧的人交流,和情商高的人談戀愛,和靠譜的人共事,和幽默風趣的人同行。人生若能如此,風景無限好。

成功和幸福沒有捷徑,這個世界也沒有一條道路可以通往靠譜,因為靠譜本身就是一條道路。

生活中遇到哪些不會「及時回復」的人,希望這篇文章能給他們一些啟發。也希望大家生活中都養成「及時回復」的好習慣。

來源:《秘書工作》雜誌(作者:張建),綜合共青團中央。原文略有刪節

本期編輯:崔鵬、石磊

覺得好看,請點這裡↓

相關焦點

  • 「交待你的事辦完了,就不能回個話麼?」
    推薦閱讀文章:「交待你的事辦完了,就不能回個話麼?」一個人靠不靠譜,其實就看這三點:「凡事有交代,件件有著落,事事有回音。領導一聽,腦海裡馬上浮出了三個字:靠不住。此後,領導再也不會輕易委託他去辦重要的事了。這麼小的事,不回復就是「靠不住」了嗎?想想自己年輕的時候,別人交代諸如此類的小事,你有回覆嗎?在普通人的意識裡,做了就行了,還要回復嗎?而且也沒有人因為沒回復而來質問你。後來你委託別人辦事的時候,才會有這種強烈的感覺。
  • 交待你的事辦完了,就不能回個話麼?
    如果在有能力和靠得住的兩種人當中只選一種,你會選擇哪一種人呢?讓你放心的人,但凡遇到重要的事,你一定就會想起他來。因為不用擔心,你委託的事他一定會放在心上,盡心盡力,隨時回復,絕不讓你焦急等待。對這樣的同事和朋友,你也會以禮相待,並以同樣的重視對待對方託付的事。這就是共事雙方的默契。
  • 【借鑑】交待你的事辦完了,能回個話嗎?
    我一聽,腦海裡馬上浮出了三個字:靠不住。此後,我不會輕易委託他去辦重要的事了。這麼小的事,不回復就是「靠不住」了嗎?讓你放心的人,但凡遇到重要的事,你一定就會想起他來。因為不用擔心,你委託的事他一定會放在心上,盡心盡力,隨時回復,絕不讓你焦急等待。對這樣的同事和朋友,你也會以禮相待,並以同樣的重視對待對方託付的事。
  • 交待你的事辦完了,能回個話嗎?
    我一聽,腦海裡馬上浮出了三個字:靠不住。此後,我不會輕易委託他去辦重要的事了。這麼小的事,不回復就是「靠不住」了嗎?我想到了自己年輕的時候,別人交代我諸如此類的小事,我一般是不回復的。在我的意識裡,認為做了就行了,還要回復嗎?而且也沒有人因為我沒回復而質問我。
  • 羅家德「複雜思維」:在不確定時代建立長期性穩健系統|吳聲薦讀
    「吳聲薦讀」如何在一個不確定的時代,熟悉新的社會法則,學會看待「不合理」的複雜現象,並進一步從中獲益?作為一個老師,不斷有學生、家長問我有哪些專業能讀,因為好多人說未來50%的職業會消失,辛辛苦苦考上大學,很可能四年後畢業就失業了,這是第一個焦慮。第二個焦慮是從去年開始,所謂的資本寒冬、產業寒冬,越來越寒。從戰略、營運手段,再到組織架構,都讓管理者充滿了焦慮。
  • 「薦讀」面膜,真正的作用就這一個
    面膜,可以說是護膚界經久不衰的「經典產品」。不但不衰,它還「歷久彌新」,現在市面上已經有了各種功能的面膜,什麼美白的、祛痘的、抗皺的……五花八門。這就像是你冬天穿了件大棉襖,積蓄了點熱量,但是一脫掉,就又散失到空氣中了。撐不過多久,皮膚就又被打回原形了。
  • 遇到「真空獨白」的男生,「已讀不回」不是很好的選擇
    接著,A 馬上就傳來一封問候簡訊,「你好嗎?記得我嗎好像看過你。」我覺得他好像沒有什麼重要的事情要講,所以聊沒幾句就沒繼續回復了。沒想到從那天開始,A 開始每天發一條短消息過來,「你在幹嘛」、「你很漂亮」、「希望下次會見到你」,一條又一條,在空蕩的白色聊天背景上看起來又孤獨又倔強。
  • 感動的最終回,いときち「我家浴缸的二三事」正式完結
    感動的最終回,いときち「我家浴缸的二三事」正式完結 動漫 178動漫原創 ▪
  • 男生為何「已讀不回」?堅守5+5=10關係法則處於愛情不敗之地
    男生「已讀不回」的五大原因英國約會專家馬修赫西(Matthew Hussey)對感情問題有著自己的一套看法,他推出的新書《Get the Guy》當中也會解決情感關係中的各種「疑難雜症」。其中,許多女士都曾遭遇心儀對象突然「搞消失」的情況,到底為什麼你想要的男人卻對你沒有興趣,發生這種令人失望的狀況,可能是因為以下這5個原因!
  • 被蔡阿嘎已讀不回 結婚7個月二伯怒喊「離婚」
    記者田暐瑋/綜合報導網路紅人蔡阿嘎(蔡緯嘉)和二伯是著名的可愛夫妻檔,去年底更邀請了廣大的鄉民一起參與婚禮,不只他們彼此相親相愛,兩家人的感情也很要好;他15日在臉書貼出夫妻倆的對話截圖,只因為超過半小時沒有回覆訊息,就被老婆警告「離婚」,讓他大呼冤枉。
  • 日語中的「何」讀「なん」還是「なに」?
    一定語境下,「なに」還可以表示感到驚訝或不解。日語中「何」的訓讀有兩種發音,除了以上提到的「なに」之外還有「なん」。那麼你知道「何」在什麼情況下讀「なに」,又在什麼情況下讀「なん」嗎?首先給大家看一看三個帶有「何」的例句,大家可以猜一猜每句中「何」的發音。
  • 「讀經」姊妹篇—「一日一書運動」
    其實要養成一個人的讀書習慣,要改善社會的風氣並不是很困難的。只要我們把現在的教育觀念稍作反省,改變一下,提出一個可行而有效的方法就可以了。  我建議的方法是:「兒童一日一書運動」。  所謂「一日一書」,就是「一天看一本書」。所以稱為「運動」,就是「希望讓每個兒童都能如此,以形成風氣」。
  • 【華影趣味】「已讀不回」的信息,妹子只是跟你曖昧下!教你如何規避危險聊天用語!
    你經常被已讀不回嗎?和女孩有了一點點曖昧,想發個微信、玩個陌陌聊聊天,結果竟然沒聊幾句就開始已讀不回!
  • 已讀不回落伍了《日本女高中生流行不讀不回》每天讀空氣實在太煩了……
    文章來源:宅宅新聞用LINE或其他社交軟體聊天最尷尬的就是碰上人家「已讀不回」的情況,然而日本的女高中生最近卻決定乾脆「不讀不回
  • 小學當班長,90後從不在黑板上「記名字」,終被班主任「撤職」
    老師說,「讓你做班長,就是讓你管人的,你不記名字,老師怎麼知道誰表現不好?這樣對那些表現好的同學公平嗎?」我答不上話,支支吾吾半天,說自己以後會記。後來,我還真嘗試記名字。那些自習課講話的,和同桌聊天的,我看到了,就記在黑板上。
  • 「薦讀」知乎上60個有趣回復,很精闢,建議收藏
    6、怎麼反駁「你行你上啊」的邏輯?天涯名句「我評論個電冰箱,自己還得會製冷啊?」7、你最希望你年輕的時候本該知道哪些道理或者懂得哪些事情?內心的感受比外面的大道理重要。8、為什麼部分人會產生「聰明智慧的姑娘都被憨憨的小夥兒搞定了」的印象?
  • 向來會「讀空氣」的日本人為什麼還被認為不靠譜?
    ,裡面就聊起了在日本人的眼中,有哪些舉動或行為會讓他們覺得「此人不靠譜」。最常見的一些舉動其實對於很多中國人而言,也是一種「不靠譜」的表現,比方說經常把「我只告訴你」這句話掛在嘴邊的人,肯定也會對千千萬萬個人說這種話,這種人必定不會幫人保守秘密。
  • 淺析日語助數詞「回」和「度」的區別
    小編在之前的一篇文章裡介紹了助數詞「本」的用法,今天我們來聊一聊助數詞「回」和「度」。「回」和「度」在日語中都可以用來表示次數,有的時候二者可以互相替換,有的時候替換後又感覺不合適,那麼二者到底有什麼區別呢。
  • 偷偷告訴你如何正確使用「まで」「さえ」「すら」~
    「さえ」和「すら」意義相同,但「さえ」既可以用於積極事項也可以用於消極事項,而「すら」則含有輕視、蔑視的感情,所以多用於消極的事項。意為:連~都~;不僅~而且~。例句:1.一年も日本語を勉強していながら、カタカナすら読めないのか。都學了一年日語了,難道連片假名都不認識嗎?2.なぜ黙っている?
  • 可能是你睡覺的「姿勢」錯了
    為什麼不能有把中文想法直接轉換成電腦程式的編程呢?你說的這種玩意叫「乙方」。你只要端個杯子開個會,說「我要一個 APP,大概和 xxx 有關,具體有哪些東西我也不知道,反正你們先做一版給我看看」然後「乙方」就會根據中文想法自動編程了,非常貼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