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待你的事辦完了,能回個話嗎?

2020-12-15 陝西法制網

一個人靠不靠譜,其實就看這三點:「凡事有交代,件件有著落,事事有回音。

做了就忘了?

一天上班後,我讓小王給上級部門送一個材料。

一個小時過去了,沒有回覆。兩個小時過去了,還沒有回覆,直到中午我在樓道裡看見了他。

我問他材料送到了嗎,他說送到了,我問他怎麼送的,他說我要他找的那個人不在,他就委託辦公室的人轉交了。

我一聽,腦海裡馬上浮出了三個字:靠不住。此後,我不會輕易委託他去辦重要的事了。

這麼小的事,不回復就是「靠不住」了嗎?

我想到了自己年輕的時候,別人交代我諸如此類的小事,我一般是不回復的。在我的意識裡,認為做了就行了,還要回復嗎?而且也沒有人因為我沒回復而質問我。

好多年以後,還是後來我委託別人辦事的時候,才有這種強烈的感覺。原來那時很難得到他人的重託,跟我不主動回復有很大關係。

階段性的進展也要及時報告

所謂事畢回復,說的是該回復就要及時回復。

我們經常有一些應急的任務,比如一個幹部臨時受命趕赴目的地,到了嗎?有什麼情況?如泥牛入海,一去不回,一直到要返回了才想起回復。他自以為沒有必要及時回復,卻不知我們很期望得到他的消息。

如果我追問,實際上就是批評他了,這個分寸不好把握。

實際上,工作中,往往不能等任務全部完成了再回復,階段性的進展也要及時報告。

一方面要讓領導和同事放心,另一方面及時反饋情況能為正確決策提供依據。

有人說,回復不回復,要看領導的好惡,有的領導就不喜歡回復。

我問怎麼回事,原來領導讓他去找另一個部門的領導,他回覆說要找的人不在,被領導訓斥「不要回復,找見再說」。找人沒找到,這算回復嗎?還有人可能會說,有些事畢不回復的人,可能他的能力很強,只是不拘小節、不屑小事罷了。

可是,小事都靠不住,大事還敢託付嗎?

如果在有能力和靠得住的兩種人當中只選一種,你會選擇哪一種人呢?

大事看能力,小事看品格

大事看能力,小事看品格。讓你放心的人,但凡遇到重要的事,你一定就會想起他來。因為不用擔心,你委託的事他一定會放在心上,盡心盡力,隨時回復,絕不讓你焦急等待。

對這樣的同事和朋友,你也會以禮相待,並以同樣的重視對待對方託付的事。這就是共事雙方的默契。

事畢不回復,就像任務完成了99%,只有這1% 沒落實,雖然就差這麼一丁點,事情卻還是沒有做到位。

有人問,不同的領導可能要求不一樣,怎麼把握這個尺度呢?我想這和領導沒有關係,而是職責範圍內應該做的。

該回復就回復,根據事情的輕重緩急做出回復。等到上級催問了,說明你的回覆已經不及時了,再次催問就已經表示對你不放心了。

現在的通信手段如此發達,以至於常常到了回復不過來的程度。但在工作上,只要是和你崗位職責有關的事,都要及時回復。

設想一下,你給你的同事發了一個信息,如果對方沒有回覆,你是什麼感覺?同樣道理,他給你發的你不回,是你不想,還是不屑?這不是無所謂的問題。

無論是誰,除非你確有原因,都應給予回復,這是一個尊重自己和尊重別人的問題。

事畢回復,說來簡單,做好不易。送信送材料只是表面上的事,根子上還是職業品格的問題,這和承諾與誠信有關。

大家都知道《把信送給加西亞》的故事吧。在19 世紀美西戰爭中,美國總統有一封書信急需送到古巴盟軍將領加西亞手中,可是加西亞正在叢林作戰,沒人知道他在什麼地方。

一位叫羅文的美國陸軍中尉挺身而出,不講任何條件,歷盡艱險,徒步三周後,身臨危機四伏的國家,把信交給了加西亞。

羅文送的是一封信嗎?不全是。他送的還是一個戰士的忠誠和信譽,體現了羅文自我犧牲、臨危受命的品格,閃耀出人性的光輝。

這正是這個故事在全世界廣為流傳的魅力所在。

來源領導幹部高參

相關焦點

  • 【借鑑】交待你的事辦完了,能回個話嗎?
    我問他材料送到了嗎,他說送到了。我問他怎麼送的,他說我要他找的那個人不在,他就委託辦公室的人轉交了。我一聽,腦海裡馬上浮出了三個字:靠不住。此後,我不會輕易委託他去辦重要的事了。這麼小的事,不回復就是「靠不住」了嗎?我想到了自己年輕的時候,別人交代我諸如此類的小事,我一般是不回復的。在我的意識裡,認為做了就行了,還要回復嗎?
  • 「交待你的事辦完了,就不能回個話麼?」
    推薦閱讀文章:「交待你的事辦完了,就不能回個話麼?」一個人靠不靠譜,其實就看這三點:「凡事有交代,件件有著落,事事有回音。領導問他材料送到了嗎?他說送到了,又問他怎麼送的?他說那個人不在,只好委託辦公室的人轉交了。領導一聽,腦海裡馬上浮出了三個字:靠不住。此後,領導再也不會輕易委託他去辦重要的事了。這麼小的事,不回復就是「靠不住」了嗎?想想自己年輕的時候,別人交代諸如此類的小事,你有回覆嗎?
  • 交待你的事辦完了,就不能回個話麼?
    一方面要讓領導和同事放心,另一方面及時反饋情況能為正確決策提供依據。有人說,回復不回復,要看領導的好惡,有的領導就不喜歡回復。我問怎麼回事,原來領導讓他去找另一個部門的領導,他回覆說要找的人不在,被領導訓斥「不要回復,找見再說」。找人沒找到,這算回復嗎?還有人可能會說,有些事畢不回復的人,可能他的能力很強,只是不拘小節、不屑小事罷了。
  • 「薦讀」「交待你的事辦完了,就不能回個話麼?」
    領導問他材料送到了嗎?他說送到了,又問他怎麼送的?他說那個人不在,只好委託辦公室的人轉交了。領導一聽,腦海裡馬上浮出了三個字:靠不住。此後,領導再也不會輕易委託他去辦重要的事了。這麼小的事,不回復就是「靠不住」了嗎?想想自己年輕的時候,別人交代諸如此類的小事,你有回覆嗎?在普通人的意識裡,做了就行了,還要回復嗎?
  • 男人真正的愛上你,才會對你有這五個交待
    我的這些要求,過分嗎?梅娘,你說,我該怎麼辦?梅娘解惑:雖然說戀愛中不管男人還是女人,智商都會降低,但男人還是比較理性的,尤其是在他沒有真正的愛上這個女人之前,做的事情還是很理智的,他對你肯定還是有很多的保留的,不會什麼事情都向你和盤託出。
  • 我問你個事:你是神仙派來的嗎
    我也是昨天才開始看,真的是太逗了,難道這就是我們一直說的緣分嗎。範閒從小在儋州長大,現在父親要接他回府,路上趕車的馬夫要上廁所,將馬車停在了一處寺廟,出於好奇範閒走了進去,還張狂的說他從來就不信佛,話正說到半截,桌子底下一聲響,哈哈,可嚇著他了呢。
  • 與領導相處「三種事不能問、三種話不能接」,說的太對了
    小編給的建議就是以不變應萬變,先要管好自己的嘴,平時工作把握好分寸,少管閒事,牢記下面一些基本原則,有些事不要問,明白就行,有些話不要去接,心裡有底就可以了。一、有三種事不能問:1、領導正在惱火的時候不能問。
  • 這些年,你說過最假的客氣話有哪些?
    麵條啊,吃這麼清淡,等哪天我請你,烤肉還是火鍋都行啊,哪天一起吃飯,就這麼愉快的決定了?「啊哪天啊?」「你看你這人還這麼較真我就隨便那麼一說嗎?你就隨便那麼一聽就完了唄,客氣話聽不出來嗎」?此刻尷尬……! 今天有這麼一個討論的話題,挺有意思,說是那些年,這些年,你說過的最假的客氣話有哪些?
  • 兒媳婦,你都抱著孩子結婚了,還要什麼彩禮,給你發個88元紅包吧
    -01-「兒媳婦,你都抱著孩子結婚了,還要什麼彩禮啊,給你發個88元紅包吧!」這是我婆婆給我說的原話。我跟我老公魏青已經領證一年多了,可我們由於工作的關係,並沒有回老家來辦婚禮。是,我們現在寶寶都生了,可按我們這兒的風俗,沒有辦酒席,沒有宴請親友就不算真正的結婚。我和魏青都各自把公司裡的事調整了一下,我們想一塊回來補辦個婚禮,對父母對自己也算是個交待。可等我爸媽提出彩禮的事時,婆婆居然就給我了這麼一句話。
  • 朱學勤:小凱的囑託與我的交待
    我們兩個人跟他見面,這就看得出,同樣從「文革」的叛逆思潮走出來的人,最後有沒有反思能走到多遠。       王希哲見到我們,首先問我,你「文革」當中經歷如何?我說,「文革」的時候我還小,不過是一個觀眾。他又問,「文革」的時候你在群眾組織當中擔任什麼職務?我說,什麼職務都沒有。他就覺得沒什麼話可說的了。
  • 浙江:國內首個《用藥交待規範》地方標準發布
    《用藥交待規範》作為全國首個此領域的地方標準,填補了國內藥事管理領域的標準空白,明確了用藥交待的適用範圍、基本要求、用藥交待方式;制定了具體的用藥交待流程、用藥交待內容、用藥交待質量監控機制、內容和方式;提出了培訓與考核的內容與要求。該標準是繼《處方審核規範》地方標準後,浙江省在藥事管理領域的又一標準貢獻。
  • 廣東話百科:聽講(你知道「聽講」的意思嗎?)
    廣東話百科:聽講  點樣讀:  聽講(teng gong)  乜意思:  「聽講」是聽說的意思。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點造句:  聽講聽日會落雨,你出門記得帶遮。(聽說明天會下雨,你出門記得帶傘。)
  • 收到請回復,凡事有交待
    看到一個熱評是這麼說的:「嗯」、「哦」、「啊」,這三個字是聊天中最敷衍的回覆。一個人再想找你聊天也會因為這三個字而絕望。語言能傳達出態度,而態度在職場環境裡很大程度上代表了你的能力。看上去微不足道的一個小細節,卻往往能成為決定別人如何看待你的關鍵。
  • 辦完酒席後,女方悔婚男方索還彩禮,花了的錢是否能全部要回?
    辦完酒席後,女方悔婚男方索還彩禮,花了的錢是否能全部要回?在現代,有些地方把彩禮叫作納徵,徵是成功的意思,即是送彩禮之後,婚約正式締結,一般不得悔婚,所以不少年輕人都是先辦酒席後採取領的結婚證。王先生和夏女士舉行了婚禮但沒領證,由於對領證日期不能達成一致,女方一氣之下還回到了娘家居住,死活不同意再回婚房,並提出分手。
  • 劉忻:給夢想一個交待
    她對亮子說,「你能把大偉找來嗎?」同為哈爾濱人,大偉是如雷貫耳的痛仰樂隊的鼓手,也是哈爾濱搖滾音樂人心目中的標杆。「我們身邊有很多做音樂的朋友都被生活打敗了,到了一定年紀就會向生活妥協。但是大偉是不論怎麼辛苦,他都一直紮根在自己的行業裡。他的那份執著是很多人羨慕的,但很少有人能做得到。」主唱劉忻,吉他手亮子,鼓手大偉,最後劉忻找來她的學弟大牛來當貝斯手,樂隊就這樣成軍了。
  • 交代你辦的事,你做完不回復,那這件事就等於沒完成
    交代你辦的事,你做完不回復,那這件事就等於沒完成不知道你們有沒有遇到這樣的情況,你讓別人幫忙辦個事,結果時間過去了好久,他並沒有給你回復。直到你問他了,他會告訴你,其實已經辦完了。在別人交代你做某些事的時候,你一般,做完了以後你會怎麼做呢?你是否會給他一個回復告訴他,你把事情辦好了。在我們潛意識裡,會認為說我做了不就等於完成了嗎?我們會忘記要回復那個委託我們做事的人。
  • 一個人帶孩子還被說:不就是帶個孩子嗎?這時候你就這樣懟回去
    不就是生個孩子嗎,別的女人不跟你一樣生……相信這是很多寶媽都會聽到的一句話,這句話可能出自婆婆的口中,但也可能是出自自己老公的口中,之所以說出這種話,是他們從來沒體會到,生一個孩子有多累。除此之外,寶媽們最長聽到的一句話,和上一句相似:「不就是帶個孩子嗎?能有多累。」每當我們聽到這句話的時候,內心的委屈就不由自主的生出來。「對,帶孩子不累,可是你們帶過嗎,沒帶過就敢說不累,那你還是個合格的丈夫嗎?」很多男人都無法理解,在家帶娃能有多累,能有上班賺錢累嗎?
  • 金爵獎最佳影片《德蘭》導演劉傑:「我的事情辦完了,你愛看不看」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偶遇他時,他正抽著煙和組委會的後勤人員通電話,確定回北京的送機時間。做電影24年、當導演16年,48歲的劉傑已憑此前的三部文藝片《馬背上的法庭》《透析》《碧羅雪山》在國內外斬獲了大大小小數十個獎項。幾年前,劉傑和侯孝賢導演一起吃飯,在聊到獎項時,侯孝賢突然問他:「你拿了多少獎了?」劉傑回答道:「30多個。」侯孝賢笑著說:「那你和我拿的獎已經差不多了。」
  • 「交代」與「交待」的不同-中新網
    「交代」與「交待」的不同 2013年10月14日 11:22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其中的「交待」是否應寫成「交代」?  安徽讀者 杜一喬   杜一喬:  「交代」主要有4個意思:  1、把自己經管的事情交給接替的人。例如:  (1)你把工作交代一下,明天就到團裡報到。  (2)趕快把手頭的幾件事情交代給老劉,明天上午出發。  2、把自己的意圖或囑咐告訴別人。
  • 碰到上級交待自己去辦某事,一定要學一學顏回,立即去辦,不要拖拉...
    9.20子曰:「語之而不惰者,其回也與!」【筆者注】本章講的是人們對於上級、尊長交辦的事情應該採取的態度。孔子這裡稱讚顏回,不是稱讚顏回的學業、成就,也不是稱讚顏回的聰明、努力,而是稱讚顏回對待老師交待的事情的態度。顏回非常聰明,非常努力,學業好,成就大,但顏回從不恃才傲物,從不翹尾巴。老師交待他一件事,他立即就去辦,一點也不拖拉,一點也不怠慢。孔子對顏回滿意,這是一個重要原因。孔子希望其他人也能學習顏回的做事態度。這樣的人,孔子覺得用起來順手,用起來放心,用起來滿意。所以,孔子喜歡這樣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