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帶孩子去圖書館,在親子會館讀了宮達西也的霸王龍系列繪本之一,沒想到因為繪本太感人,差點在館裡大哭。
怕嚇到孩子,也有大人在館裡,當下實在沒好意思,就把眼淚憋回去了。
我覺得太尷尬了,回來後就發了條動態,令我沒有想到的是,評論區一片炸鍋都是說有類似經歷,原來不是因為老母親淚點低啊。
隨便截選幾個評論,大家來自行感受一下這哭聲一片的畫風。
看完近乎一百條的評論以後,我不僅意識到不是老母親淚點低的問題,而是大師的作品的確震撼人心啊。
同時也有很多媽媽的反饋讓我再一次思考關於選讀繪本的那些事,今天我們就來一起掰一掰吧。
先說說那本讓老母親都淚流滿面的作品
一開始我知道宮達西也是日本很棒的繪本作家,但是我們一直沒有讀過他的作品,這次去圖書館是第一次讀他的繪本。
霸王龍系列是很著名的一套,我們讀的是《遇到你,真好》。
為什麼會讓媽媽們感動哭,來感受一波這個厲害的繪本:
這本故事主要講的是在海邊的紅果樹林,棘龍寶寶來摘紅果子,遇到了來捕食的霸王龍。霸王龍張開大口撲向棘龍寶寶時,一陣地動山搖,大地裂開了,他們被困在了分裂出去的小島上。一段被迫的海上漂泊,使一對狹路相逢的天敵變為了孤島上的互助夥伴。單純善良的棘龍寶寶一點點地軟化著、溫暖著霸王龍叔叔。最後的淚點就是反轉的高潮:他們終於有機會逃離那段小島了,可是霸王龍為了給棘龍寶寶摘紅果子,不顧自己的安危重新回到小島把紅果子樹咬斷想給他帶回陸地。但他沒有成功回到陸地,而是沉到了海裡。
看看原文,一字一句讀完會讓你覺得很真實,極具畫面感,讓人淚流滿面一點都不誇張啊!
看到那麼多媽媽都有共鳴,我去了解了一下這位作者和這本繪本。終於明白為什麼這本繪本能引起那麼多媽媽,甚至是小寶寶的共鳴。
首先是作者本身就是從事藝術工作的,其次他也是4個孩子的爸爸,他非常了解孩子的心理。知道孩子的思維是怎麼跳躍的,深諳給孩子講故事的技巧。
所以很多繪本創作靈感都來源於他心底的童年記憶和4個孩子的育兒經驗。
因此他的作品溫馨、詼諧、結構曲折,畫風大膽、有力。而且擅長於在故事的終結,每每都有出乎意料的轉機,一波未落再接一波。
所以不僅僅直擊心靈,讓孩子很喜歡。大人也會覺得被震撼、感動、溫馨而有力。就像我們這次讀的《遇到你,真好》!
當然,在評論區我也看到有些媽媽評論說,現在的繪本質量參差不齊,這點我一直很認同,所以作為爸爸媽媽,如何挑選繪本也很重要。
其實挑選繪本找準三個方面也很簡單
1、分年齡
因為大概在我們家女兒2歲左右,我就完全陷入了「我想讓她讀什麼」的魔咒!完全是大人的思維和視角。
女兒的語言發育比較早,我覺得她的邏輯思維都比同齡孩子超前一些些。所以我潛意識買很多繪本都是從科普、知識、好習慣、情緒管理這些方面入手。
我儼然忘記了她還是一個2歲孩子的事實,忽略了更符合她理解能力、符合她的視角、能讓她覺得有趣、有意思、有共鳴的故事。
(不是說抓這幾個關鍵詞選繪本不對,而是僅僅是這個方法讓我更多的忽略了對2歲孩子來說的可讀性)
所以,按年齡挑選合適閱讀的繪本真的很重要。
因為有時候孩子能聽懂你講的故事,但是他不覺得有趣,不能聽到他的心裡、腦海裡,這個繪本讀下來的意義就並不能發揮到最大。
比如我們家大概八個月開始講《小雞球球》系列,那種眼裡放光、每天都希望你給她講故事的樂趣,作為媽媽是能清晰捕捉到的。
還有後來一周多接觸到的《從頭到腳》也是樂此不彼。這種超興奮、超燃的樂趣我是直到最近給她讀《波西與皮普》才重新找到。
所以,也算是自己挖了個坑,然後踩了很久才醒悟過來!
2、記作者
從一些渠道了解到的優秀作者,或者自己買過覺得這位作者的繪本很不錯,就可以考慮多入手幾本這個作者的書。
比如剛剛前文提到的《從頭到腳》的作者,艾瑞.卡爾,我女兒一歲多的時候真的是喜歡的不得了。
後來我們還買了《棕色的熊、棕色的熊,你在看什麼》,都沒有失望,而且老母親也很愛給她讀——因為每次讀這兩本繪本,我都覺得好輕鬆啊!
卡爾爺爺還有一套很多媽媽和寶寶一定都看過並且很喜歡的——《好餓的毛毛蟲》,也很有代表性。
其他作者比如法國的埃爾維杜萊,很多媽媽一定買過他的《變變變》《點點點》,我們家兩本都買了,作為色彩類和互動類的繪本,也是再經典不過。
還有前文提到的宮達西也,肯定也有很多繪本是媽媽們再熟悉不過了,比如《永遠永遠愛你》《你看起來很好吃》等。
當然優秀的繪本大師不只有這三個,媽媽們在某寶採購的時候也會看到一些頁面推薦會介紹作者,為此可以特別關注一下。
3、看獎項
我覺得選「獲獎」作品和作者其實都差不多,這些有「標籤」的繪本的確會讓我們更容易挑選到好的作品。所謂有口皆碑肯定是有理由的。
比如英國格林威大獎、美國紐伯瑞獎、國際安徒生獎,還有美國凱迪克大獎。其中美國凱迪克大獎被稱是繪本屆的「奧斯卡」。媽媽們一定買過《大衛,不可以》系列。
當然,挑選繪本的方法也不止這些,比如按出版社來挑選也不錯,很多優秀出版社的童書都不會讓你失望。比如我們家很多都是信誼的(明天出版社)、還有蒲蒲蘭繪本館、樂樂趣品牌(立體書、翻翻書很厲害)。
另外,也可以根據孩子的年紀挑選一些適合習慣培養、常識了解、情緒認知類的繪本。例如我們家女兒刷牙習慣、自主如廁訓練都是有藉助繪本導入。
寫在最後,
好的繪本能夠直達孩子的內心,調動孩子的情感,激發孩子的大腦。就像前文提到宮西達也的作品、因為真實、溫暖、情感熾烈,輕易就讓我們產生共鳴。所以作為媽媽,我們能夠給孩子挑選出好的繪本的確很重要。
但是更重要的是如何與孩子共讀。
再好的繪本都不如有媽媽給他們繪聲繪色地講繪本有趣、有意義。
因為媽媽們堅持給孩子讀繪本不僅僅是教會他們語言、學習知識,更重要的是在媽媽獨一無二的聲音與陪伴中理解各種各樣的情緒、獲得成長的技能和智慧,收穫快樂和幸福。
您是如何給孩子挑選繪本的呢,或者聊聊您是否也曾有被繪本故事感動得淚流滿面的經歷!歡迎您一起分享親子共讀中那些溫暖、有趣的小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