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贏商網報導)一個月之前的2016年12月,北京五棵松的卓展購物中心牌匾悄然變更為藍色港灣SOLANA購物中心(簡稱藍港五棵松店),至此,北京有了第二個藍色港灣,是為藍色港灣五棵松店,這個曾經命運多舛長達10年的大型MALL似乎迎來了新生的希望。
根據爆料,藍色港灣的管理團隊自2016年3月接手該項目已近一年,商場定位下調,進行了適應性調整,但由於投資方經營方向未定、歷史包袱的長期積澱、競爭對手的強勁,它看起來仍然前途未卜,因為「項目股東性質、管理權歸屬都未定」。
京西商業已陷入分割戰,多次開業失敗的北京卓展購物中心更名為藍色港灣後,它能起死回生?
北京卓展購物中心已更名為藍色港灣
歷史:多次變更投資方與運營方
藍港五棵松店位於五棵松地區,南臨長安街,西臨西四環中路,總建築面積超過30萬平方米。
該項目是北京五棵松文化體育中心的一部分,五棵松文化體育中心由五棵松體育館(現冠名為樂視體育生態中心)、寫字樓、大型綜合購物中心、商業街等構成,最初物業的開發者是華熙國際投資集團,其中的購物中心就是目前的藍色港灣,該商場最早的歷史要追溯到2007年,近10年來商場換了三輪投資方、六輪操盤團隊。
資料顯示,2007年華熙國際投資集團開始籌備該商場,當時項目命名為「華熙長安MALL」,定位為「京西奢侈品消費中心」,華熙國際請來曾操盤過杭州大廈、深圳萬象城等知名項目、被譽為「百貨一姐」的厲玲擔任項目總經理,計劃2008年年底開業,但未能實現。
隨著厲玲的掛印而去,2009年,以鄔揚明為首的運營團隊接手該項目,更名為華熙樂茂購物中心,項目定位調整為京西娛樂、休閒的集中地,成為家庭體驗式消費中心,招來主力店太平洋百貨,實現部分開業。
但好景不長,2010年,華熙樂茂第三次更換運營團隊,項目由王新民為首的「賽特系」新團隊接管,雖然商場新引進耀萊成龍影城主力店,但經營一直未能進入正軌。
2012年,大本營位於東北的卓展集團收購華熙樂茂,正式進入北京市場,但「北京版」卓展購物中心始終難以複製在東北市場的成功,2012年和2013年,卓展購物中心先後兩次宣布開業,都未能實現整體開業。
根據中國商業地產聯盟副會長兼秘書長王永平的分析,卓展購物中心當時要做成北京西邊的新光天地,但2012年以來在反腐敗政策的影響下,北京奢侈品消費急劇下滑,卓展高端零售業態的客群受到嚴重衝擊,加上項目所處的區位條件並不理想,周邊缺乏甲級寫字樓和金融商務區,不具備做成奢侈品購物場所,業績自然無法保證。
在這種情況下,卓展集團在市場上尋求將項目出售,2015年底,由藍色港灣母公司接盤北京卓展購物中心的消息得到坐實,藍色港灣成為了該項目的主人。
在亞太商業不動產學院院長朱凌波看來,藍港五棵松店此前換了好幾波投資方和管理團隊,多年來一直半死不活、項目運營失敗,成為北京商業地產知名的負面案例,此前的操盤團隊共同特點是以傳統百貨為主題,做法較為保守,卓展接手後的改革是漸進式的創新,也沒有顛覆性創新,在購物中心高速發展、運營推陳出新的情況下,無法重塑商業、起死回生,所以很難生存。
藍色港灣五棵松店中庭
現狀:疑惑重重的接盤方藍色港灣
藍色港灣母公司接手卓展之前,其唯一主打的商業項目是朝陽公園藍色港灣國際商區,規模約15萬平方米,被譽為是中國首家Lifestyle Shopping Park,是京城為數不多的開放體驗式商業標杆項目之一。
蹊蹺的是,自2015年底接手卓展購物中心以來,藍色港灣方面一直未對外公布該項目的動態和正式聲明,卓展出售項目的具體金額是多少,藍色港灣是全資收購該項目,還是注入資金控股,抑或只是託管該項目,均不得而知,疑惑重重。
朱凌波表示,在操盤團隊多次變更、項目本身有硬傷,前期有許多負面案例、消極情緒積累的情況下,藍色港灣接手後業內很關注這個項目,「到底這個項目還有沒有機會翻身,能不能化腐朽為神奇」。
據藍色港灣內部員工透露,雖然接手了卓展購物中心已經一年,但是藍色港灣老闆對該項目操作的大方向、大方針還沒有定,內部沒有理清思路,項目的股東性質、管理權的歸屬也都未定,事情十分複雜,且藍色港灣派出的首位總經理上任不久即被撤換,第二任總經理去年3月緊急上臺處理事務。
不過,目前有兩件事得到確定,一是該項目已更名為藍色港灣,二是項目招商、現場管理以藍色港灣的團隊為主導,卓展的團隊已經不在項目現場辦公。
該人士表示,藍色港灣派出的管理團隊於2016年3月進駐項目,「接手時場子基本上是倒閉狀態,3層和5層已經空置,沒有商戶,為保證商場能活下來不倒閉,管理團隊採取了一些補救措施,作了一些適應性改動,6月底開始招商,調整了部分品牌,為商場的持續經營打下了基礎,但仍無法對1樓的品牌進行調整」。
兒童品牌嘉文樂園於2016年6月進駐該項目,嘉文公司董事長張豔彬告訴筆者,目前商場的開業率約為60%,周一至周五的日均客流量是5萬人次。
朱凌波認為,北京西部居住著大量IT、大學、政府公務員等高淨值人群,消費能力較高、消費品類追求時尚,消費客群是存在的,但北京西部一直缺少一個中高端的綜合類商業項目,目前西部的中關村購物中心、華聯社區mall、華潤五彩城等都以傳統業態為主,創新性項目很缺乏。
「藍港有創新的理念基礎,他們接手的話很期待,藍港可能是計劃在北京擴大規模,所以接手,希望藍港能以新的空間場景營造和服務創新打開局面」,朱凌波說。
藍色港灣五棵松店一樓多家櫃檯已經撤櫃
藍色港灣五棵松店一樓多家櫃檯已經撤櫃
藍色港灣五棵松店二樓空置的店鋪和斑駁裸露的牆面
未來:北京西部激烈的商業分割戰
筆者於1月23日由五棵松地鐵站進入商場時發現,藍港五棵松店內有耀萊成龍影城主力店、優衣庫、H&M、GAP等快時尚品牌,嘉文樂園、大白鯨世界等兒童品牌,跨境電商體驗店以及雲海餚、西貝等多家餐飲品牌,卓展時代的GUCCI、萬寶龍、COACH、VERSACE、BURBERRY、MAX MARA等奢侈品品牌仍在營業,業態組合十分傳統,整體經營較為穩定,但是一樓多家櫃檯已經撤櫃,一樓二樓和五樓眾多店鋪空置。
張豔彬告訴筆者,藍色港灣去年接手卓展後,將三層改為兒童業態,並在五樓增加了餐飲業態,增強了對家庭客群的吸引力,跨境電商體驗店人氣不錯,但一樓二樓的眾多零售店鋪空置,影響了商場的人氣。
王永平認為,藍色港灣接手項目後放棄了高端定位,轉型為家庭生活MALL,並保留了奢侈和輕奢業態,調整的思路是增加體驗業態,通過暫時犧牲租金收益的方式培育人氣,逐漸形成集客效應。
但藍港五棵松店不可避免地會受到五棵松商圈整體萎靡的影響。筆者探訪時發現,與五棵松地鐵站相通的998商業街處於空置狀態,行人出地鐵經過昏暗無人的998商業街走上10分鐘才能到達商場B1層,另外,在地鐵口另一方向,華熙自持的HI-UP商業街僅開業宜家訂貨中心和若干餐飲店,招商艱難使HI-UP商業街的客流十分稀少。
998商業街處於空置狀態
本身所處商圈的不樂觀,藍港五棵松店同時還要面對外部強勁的競爭對手,即距離項目僅8公裡、車程僅15分鐘的世紀金源購物中心。金源購物中心建築面積達68萬平方米,位於海澱區遠大路1號,地鐵10號線長春橋站西北出口,是北京最大的單體商業項目,擁有燕莎友誼商城、餐飲天地、娛樂天地、兒童天地、運動天地等完善的業態組合,吸客作用十分明顯。
王永平認為,藍港五棵松店打造的兒童業態規模(2.4萬㎡)雖然不及金源購物中心(3萬㎡),但更有體驗性和特色,吸客力會更強,另外,聯想旗下果蔬好生鮮超市已確定進駐商場,對標金源購物中心的易初蓮花超市,會更有吸引力。
京西商業正陷入分割戰,世紀金源購物中心、石景山萬達廣場、房山首創奧特萊斯等都在想方設法拉走屬於自己的消費客群,藍港五棵松店面臨的壓力不小,打造京西的商業標杆,或許不是簡單的業態和品牌調整就能成功。
「藍港接手後,如果能從體驗空間的營造、業態與品牌的布局、營銷新理念的傳達、線上線下一體化服務等方面去創新和調整,學習大悅城、K11、太古裡的新型理念,突破傳統思路創造消費新增量、新需求,打造標杆購物中心的機會是有的」,「藍港的規模足夠大,給了操盤團隊去嘗試的機會,但是商業的培育需要時間,做這個項目給團隊特別是主力操盤手的壓力是非常大的」,朱凌波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