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越來越多的家長們開始注重自己孩子的安全感。尤其是這兩年安全感興起之後,作為家長,我們更是從多方面補充孩子的安全感,生怕孩子在一開始就輸掉。
那麼在大家的心裡究竟什麼樣的孩子才是富有安全感的呢?
有的家長說有安全感的孩子應該更加勇敢,也不會害怕生人。還有的家長說有安全感的孩子在家長們不在家的時候也能夠獨自處理一些事情,不會整天擔心著媽媽不會回來了。但是不管怎麼樣,在家長們的心裡有安全感的孩子都是一個特別勇敢獨立,樂觀開朗的孩子。
在平時的生活中,我們總是聽到媽媽或者爸爸在用別人家的孩子比較自己這是因為家長們都把別人的孩子看的太完美了,只看到了他們好的一面,而沒有看到他們不好的一面。
不要總是拿別人家孩子好的方面來要求自己的孩子,希望自己孩子事事都特別優秀,世界上沒有完美的孩子,家長們應該學會接納自己孩子的某些缺點。
在平時的生活中,如果你的孩子有以下的表現,那麼就說明他並沒有缺乏安全感。
一、八個月到九個月的時候,一看到陌生人就哭
在這個階段,孩子看到陌生人喜歡哭,並不是缺乏安全感,而是出於對陌生人的一種恐懼和警惕心理,而這也只能夠從側面體現出來,他們對家長們的信任。
二、十五到十八個月的時候賴著媽媽不讓媽媽走
這個時候孩子們對媽媽產生一種依賴的心理,認為對於自己而言,媽媽就是全世界最親的人。而他們現在的認知還不完全全面,如果媽媽一旦離開了,他就會錯誤的認為媽媽永遠都不會回來了,所以一刻也不想離開媽媽。
這也能體現出來,他們對媽媽的依賴和信任。並且這個時候孩子們已經形成了記憶的能力。如果家長之前曾經離開過他很長時間,那麼當家長再次離開的時候,他就會認為他又會離開自己很長時間,所以開始哭鬧。
但這並不是缺乏安全感的表現,而是孩子們在成長中的正常階段。
三、在孩子玩耍的時候總是希望媽媽陪在身邊
很多家長在照顧孩子的時候發現當孩子在玩耍的時候必須要家長在旁邊陪著才可以,如果家長一旦離開了,他也不會繼續玩耍了,反而會丟掉東西之後去找媽媽。
很多家長們擔心這是因為孩子太過於缺乏安全感。但其實事實並不是這樣的。孩子粘媽媽,並不是缺乏安全感,而是認為,只要媽媽在身邊,自己就一定是絕對安全的,而媽媽不在身邊,自己就會陷入一個危險的境地。
他們是出於害怕出於對這個世界的錯誤認知,在孩子小的階段,這些都是正常的現象,隨著孩子的逐漸長大,對世界了解的逐漸增多,這種行為也會逐漸改善。
四、孩子不想上幼兒園,不想離開媽媽
有很多孩子是非常討厭上幼兒園的,每次去都要大哭一場,不想離開家離開媽媽。
但是這只是孩子的適應性差一點而已,並不是缺乏安全感的表現,因為他們要進入幼兒園生活的時候就意味著他們要離開自己熟悉的家庭熟悉的親人人而去獨自面對一個陌生的環境,這對孩子小的時候是一個特別大的考驗。
等到孩子在不斷地學習新知識和鍛鍊中,他們就會了解到這種行為,其實是正常現象,慢慢的他們也會變得獨立起來,這都是非常常見的。
信息來源:莉莉的育兒日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