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複習】中考物理第一輪複習專題專題11.2 動能、勢能和機械能(原卷版)

2021-02-18 初中物理學苑

專題11.2 動能、勢能和機械能講和練

1.了解:機械能概念。

2.會:解釋生活中利用動能或勢能的現象。

3.理解:動能和勢能的概念。

4.掌握:影響物體動能和勢能大小的因素;機械能守恆定律。

1.(2017•廣元)如圖甲所示是小張「探究物體的動能與哪些因素有關」的實驗裝置。

(1)小張讓大小不同的實心鋼球從同一斜面上相同的高度處由靜止滾下,在水平面上運動並推動木塊移動,是為了探究動能大小與      的關係;

(2)同班同學小紅髮現,木塊被鋼球撞擊後移動的距離沒有其他同學的明顯,認為是木塊太重導致滑動摩擦力過大的原因造成。為了驗證猜測,小紅設計了如圖乙所示「探究滑動摩擦力與壓力大小關係」的實驗,當接觸面粗糙程度不變,用彈簧測力計拉動木塊勻速直線運動時,通過多次實驗得到了表格中的相關數據,請你根據表中數據幫她分析並得出,滑動摩擦力f與壓力F之間的數量關係式為       。

實驗次數

1

2

3

4

5

木塊對木板壓力F/N

2

3

4

5

6

彈簧測力計讀數f/N

0.6

0.9

1.2

1.5

1.8

2.(2017•揚州)揚州城區的高層建築越來越多,但高空拋物卻存在巨大的安全隱患,因為高處的物體具有較大的(  )。

A.彈性勢能  B.重力勢能  C.體積  D.阻力

3.(2018·臨沂)如圖所示,單擺中的小球在ABC間不停地往復運動,如果不考慮阻力的影響,以下說法錯誤的是(  )

A.小球在A、C處的勢能最大;

B.小球在B處只受重力作用;

C.小球由A到B過程中,重力勢能轉化為動能;

D.小球運動到C處時,如果受到的外力全部消失,將保持靜止

4.(2018·濰坊)某同學在探究彈性勢能大小與形變量的關係時,猜測彈性勢能可能與形變量x成正比,也可能與形變量的平方x2成正比。用如圖裝置進行探究,將彈簧套在光滑豎直杆上且底端固定在水平面上,刻度尺與杆平行,進行了如下操作:

①彈簧處於自由狀態時,讀出其上端距水平面的高度h0;

②將中間有孔的小鐵塊套在光滑杆上放於彈簧上端,豎直向下按壓鐵塊,讀出此時彈簧上端到水平面的高度h1;

③釋放小鐵塊,當鐵塊上升到最大高度時,讀出鐵塊下端到水平面的高度h2;

④改變彈簧的壓縮長度,重複步驟②③,將測出的數據記錄在表格中,並計算出彈簧的形變量x、形變量的平方x2和小鐵塊上升的距離△h

實驗次數

h0/m

h1/m

h2/m

x/m

X2/m2

△h/m

1

0.50

0.40

0.55

0.40

0.01

0.15

2

0.50

0.30

0.90

0.20

0.04

0.60

3

0.50

0.20

1.55

0.30

0.09

1.35

4

0.50

0.15

2.00

0.35

0.12

1.85

(1)實驗中彈簧的形變量x=          (用所測物理量符號表示);

(2)本實驗中,彈簧彈性勢能大小是通過      來間接反映的;

A.h1        B.h2         C.h2﹣h0           D.h2﹣h1

(3)該同學根據表中數據分別做出圖甲△h﹣x和圖乙△h﹣x2圖象,由此得到的結論是彈簧彈性勢能的大小與               成正比

5.(2017•眉山)如圖所示,人造衛星沿橢圓形軌道繞地球運行,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衛星在近地點時,動能最大,機械能最大;

B.衛星在遠地點時,勢能最大,機械能最大;

C.衛星從近地點向遠地點運行時,動能逐漸減小,勢能逐漸增大,機械能不變;

D.衛星從遠地點向近地點運行時,動能逐漸減小,勢能逐漸增大,機械能不變

6.(2017•廣州)電梯勻速上升過程中,電梯的(   )。

A.動能保持不變  B.機械能保持不變  C.重力勢能保持不變  D.動能轉化為重力勢能

7.(2017•綿陽)2017年4月20日19點41分在文昌航天發射場,長徵七號重型運載火箭搭載天舟一號貨運飛船發射升空。該型號火箭以液氧煤油為燃料,在火箭加速上升過程中(  )。

A. 液氧煤油燃燒放出的熱量全部轉化為火箭和天舟一號的機械能;

B. 液氧煤油燃燒放出的熱量全部轉化為火箭和天舟一號的動能;

C.天舟一號的動能和重力時能都增大;

D.天舟一號的動能轉化為重力勢能

一、動能

1.什麼是動能:物體由於     而具有的能。如圖(1)所示,物體都具有動能。

圖(1)運動的物體

2.影響動能的因素

物體動能的大小與兩個因素有關:一是物體的     ,二是物體運動的    大小。當物體的質量一定時,物體運動的速度越大其動能    ,物體的速度越小其動能       ;具有相同運動速度的物體,質量越大動能     ,質量越小動能     。

3.動能是「由於運動」而產生的,一定不要把它理解成「運動的物體具有的能量叫動能」,不運動的物體也具有能量,但不具有動能。例如在空中飛行的飛機,不但有動能而且還具有其它形式的能量。

二、勢能

1.重力勢能:物體由於被舉高而具有的能量,叫做          。

(1)重力勢能的大小與     和     有關。物體的質量越大,被舉得越高,則它的重力勢能    。

(2)重力勢能是「被舉高」這個原因而產生的,一定不要把它理解成「被舉高的物體具有的能量叫重力勢能」,被舉高的物體具有重力勢能,同時也具有其他形式能量。例如在空中飛行的飛機,不但有重力勢能而且還具有其它形式的能量。

2.彈性勢能:物體由於發生彈性形變,而具有的能叫做         。如圖(2)所示,撐杆跳高時彎曲的杆、拉開的弓箭都具有彈性勢能。

彈性勢能的大小與彈性形變的程度有關;形變程度越大,其彈性勢能     。

撐杆跳高

拉開的弓箭

三、機械能及其轉化

1.動能、重力勢能和彈性勢能統稱為      。

2.動能與勢能的相互轉化

(1)在一定的條件下,動能和重力勢能之間可以         。如將一塊小石塊,從低處拋向高處,再從高下落的過程中,先是動能轉化為重力勢能,後又是重力勢轉化為動能。

(2)在一定的條件下,動能和彈性勢能之間可以         。如跳水運動員,在起跳的過程中,壓跳板是動能轉化為彈性勢能,跳板將運動員反彈起來是彈性勢能轉化為動能。

(3)機械能守恆:如果一個過程中,只有動能和勢能相互轉化,機械能的總和就保持不變,這個規律叫做             。

(4)水能和風能的利用:自然界的流水和風能都是具有大量機械能的天然資源。利用水能發電,一定量的水,上、下水位差越大,水的重力勢能越大,能發出的電就越多。利用風能發電,在風力資源豐富的地區,可以同時安裝幾十臺到幾百颱風力發電機,組成「風車田」聯在一起供電。

考點一:動能

【經典例題】(2019·濰坊)無人機已被應用於諸多領域,如圖所示是一款四翼無人機。在無人機勻速上升過程中,對其分析正確的是(  )。

A.質量增加

B.動能增加

C.重力勢能增加

D.機械能不變

【趁熱打鐵】

1.(2019·綿陽)2019年1月3日,嫦娥四號實現了人類探測器首次成功在月球背面軟著陸。嫦娥四號探測器在距離月球表面100米高處懸停,對月球表面識別,並自主避障,選定相對平坦的區域後,開始緩慢地豎直下降,最後成功軟著陸。從距離月球表面100米到軟著陸在月球表面的過程中,嫦娥四號探測器的重力勢能________,機械能________。(選填「增加」或「不變」或「減少」)

2.(2019·湖州)打網球已成為我國青少年喜歡的體育運動項目,如圖甲為快速飛行的網球遇到迎面而來的球拍時的三個瞬間,圖乙為用頻閃相機拍攝的網球離開球拍後在空中飛行過程的照片。

(1)網球遇到球拍時,球和球拍都變形了,這說明______(寫兩點)。

(2)球遇到球拍後的某一瞬間,網球的速度剛好變為零,則該瞬間網球所受的力是否平衡?______

(3)網球表面比較粗糙,在空中飛行時所受空氣阻力不可忽略。圖乙中,網球從A點經過最高點B飛行到C點的過程中,下列說法正確的是______(選填序號)。

①在A、B、C三點,網球在A點機械能最大

②位於最高點B時,網球的動能為零

③在該飛行過程中,網球的勢能先增大後減小

3.(2018•南京)2018年5月21日凌晨,「鵲橋」號中繼星在我國西昌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升空(如圖所示)。「鵲橋」號中繼星在隨火箭加速上升過程中,重力勢能   (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下同),動能   。

4.(2019·白銀市靖遠縣中考二模)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物體的內能與溫度有關,只要溫度不變,物體的內能就一定不變;

B.用水平推力推桌子,桌子沒動,是因為推力等於摩擦力;

C.做勻速圓周運動的物體受到平衡力的作用;

D.運動的物體所具有的能叫動能

5.(2017•紹興)探究「水平拋出物體飛行的距離a與物體質量m、拋出高度H、拋出時的速度v的關係」時,設計並進行了如圖甲實驗。

實驗一:質量不同的A、B球在斜面同一高度處由靜止滑下,下落到不同高度的地面。

實驗二:質量不同的A、B球在斜面不同高度處由靜止滑下,下落到同一高度的地面。

實驗得到表一、表二兩組數據:

表一

mA=100克,mB=50克,h=0.2米

次數

桌面離地高度H/米

落地點與拋出點水平距離s/米

1

A

0.5


2

A

1.0

0.74

3

A

1.5

0.90

4

B

0.5

0.53

5

B

1.0

0.74

6

B

1.5

0.91

表二

mA=100克,mB=50克,H=1.2米

次數

桌面離地高度H/米

落地點與拋出點水平距離s/米

1

A

0.1

0.59

2

A

0.2

0.81

3

A

0.3

0.99

4

B

0.1

0.58

5

B

0.2

0.81

6

B

0.3

1.00

(1)如圖乙所示,是A球從斜面高h=0.2米處下落時,測量球落地點與拋出點水平距離的示意圖,該距離是          米。

(2)實驗一,球在斜面的同一高度靜止釋放,是為了保持小球離開桌面時的            相同。

(3)根據實驗數據,可得出的結論是                                   。

6.(2019·保定市初三模擬衝刺追補)如圖所示。小球A靜止在木塊上。將鋼球B從高為h的位置由靜止釋放,與木塊發生碰撞,木塊向右運動,小球A落到正下方。鋼球B下落過程中動能________(選填「增大」、「不變」或「減小」);木塊被撞出後,由於小球A由於具有________沒有隨木塊一起運動。 

考點二:勢能

【經典例題】(2019·綿陽)2019年1月3日,嫦娥四號實現了人類探測器首次成功在月球背面軟著陸。嫦娥四號探測器在距離月球表面100米高處懸停,對月球表面識別,並自主避障,選定相對平坦的區域後,開始緩慢地豎直下降,最後成功軟著陸。從距離月球表面100米到軟著陸在月球表面的過程中,嫦娥四號探測器的重力勢能________,機械能________。(選填「增加」或「不變」或「減少」)

【趁熱打鐵】

1.(2017·深圳)關於功和能,下列描述正確的是( )。

A.機械錶上發條是增加了發條的彈性勢能;

B.深圳大亞灣核電站是把電能轉化為核能;

C.汽車加油後,以原來的速度繼續勻速行駛它的動能會降低;

D.「飛流直下三千尺」中水的動能轉化為重力勢能

2.(2019·天津)小明同學在探究重力勢能的大小與什麼因素有關時,提出了如下猜想:

猜想一:物體的重力勢能與物體的質量有關

猜想二:物體的重力勢能與物體所在高度有關

為了驗證上述猜想,他計劃利用小桌、沙子、質量不同的鐵塊和刻度尺進行實驗:如圖所示,將小桌桌腿朝下放在平整的沙面上,把鐵塊從距桌面某一高度由靜止釋放,撞擊在桌面的中心部位,記錄桌腿進入沙子的深度。

按上述方案進行實驗,其實驗數據如下表所示。

實驗序號

鐵塊質量m/g

鐵塊距桌面高度H/cm

桌腿進入沙子的深度h/cm

20

20

1.9

20

30

2.9

20

40

3.8

30

20

2.9

40

20

4.1

(1)實驗中通過比較______來判斷物體重力勢能的大小;

(2)為了驗證猜想一,需選擇表中______(填實驗序號)三組數據進行分析;

(3)分析表中①②③的實驗數據,可得出的結論是:______。

3.(2019·泰安市新泰市中考一模)如圖是小朋友玩跳跳床的情景,對他們在上升和下落過程中分析正確的是(  )。

A.小朋友在空中上升的過程中動能轉化為重力勢能;

B.小朋友從接觸跳跳床到下落到最低處的過程中彈性勢能轉化為動能;

C.小朋友從空中下落,是由於慣性作用;

D.小朋友被跳跳床彈起時,若以地面為參照物,小朋友是靜止的

4.(2019·武漢市武昌區中考一模)如圖,是高空跳介運動員跳傘表演中下降過程中的一個畫面,跳傘運動員從飛機上跳出,經過一段時間加速後,在離地面7km時開始以5m/s的速度勻速下降至地面。在運動員從7km高空下落至地面的過程中,______能轉化為______能,需要時間______S。

考點三:機械能及其轉化

【典型例題】(2017•龍東)(多選題)為了更好的推進習總書記提出的「一帶一路」發展戰略,我國計劃發射十八顆通信衛星,為沿線國家提供服務。下列關於人造衛星說法中,正確的是( )。

A.衛星運動到近地點時,動能最大,重力勢能最小;

B.衛星運動到遠地點時,動能最大,重力勢能最小;

C.衛星由近地點向遠地點運動,重力勢能轉化為動能;

D.衛星由遠地點向近地點運動,重力勢能轉化為動能

【趁熱打鐵】

1. (2018·聊城)2018年2月12日13時03分,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以「一箭雙星」方式成功發射第二十八、二十九顆北鬥導航衛星,如圖所示的衛星沿橢圓軌道繞地球運行,離地球最近的一點叫近地點,最遠的一點叫遠地點,它在大氣層外運行,不受空氣阻力,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衛星從遠地點運行到近地點,重力勢能減小,動能增大,機械能守恆;

B.衛星從遠地點運行到近地點,重力勢能增大,動能減小,機械能守恆;

C.衛星從近地點運行到遠地點,重力勢能增大,動能增大,機械能不守恆;

D.衛星從近地點運行到遠地點、重力勢能減小,動能減小,機械能不守恆

2.(2018•玉林)2018年世界盃正在俄羅斯舉行,如圖所示,是正在加速下降的足球,在此過程中,對其機械能的變化情況,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

A.動能增大,重力勢能減小       B.動能減小,重力勢能增大

C.動能增大,重力勢能增大       D.動能減小,重力勢能減小

3.(2018•淄博)如圖所示,彎曲的跳板把人彈至高處,這個過程中人的動能和重力勢能的變化情況是(  )。

A.動能減小,重力勢能增大;        B.動能增大,重力勢能減小;

C.動能先增大後減小,重力勢能增大;D.動能先減小後增大,重力勢能減小

4.(2019·遂寧)如圖是老師設計的探究機械能轉化的實驗裝置,將一彈簧下端固定於帶槽的斜面底端,彈簧上端處於斜面A點處;將一小球從斜面頂端釋放,小球經過斜面A點後壓縮彈簧,在斜面C點停止;然後在彈力的作用下小球再向上運動到斜面的D點,接看再向下運動;如此往復幾次後小球在斜面的B點靜止,那麼小球第一次下降經過斜面的______(選填「A「「B「「C」「D」「O」)點時動能最大;小球上升時不能再回到O點的原因主要是小球克服摩擦做功,將部分機械能轉化成了______。

5.(2019·濟南市歷城區中考一模)如圖1所示,小明在玩蹦蹦杆,在小明將蹦蹦杆中的彈簧向下壓縮的過程中,小明的重力勢能、彈簧的彈性勢能的變化是(  )。

A.重力勢能減小,彈性勢能增大;B.重力勢能增大,彈性勢能增大;

C.重力勢能減小,彈性勢能減小;D.重力勢能增大,彈性勢能減小

6.(2019·臨沂市平邑縣中考二模)圖所示是一種在少年兒童中廣泛流行的有趣玩具﹣﹣「悠悠球」(也稱「溜溜球」),它實際上是滾擺的變形。當「悠悠球」由最低點上升時,它的(  )。

A.動能轉化為勢能,速度越來越小;B.動能轉化為勢能,速度越來越大;

C.勢能轉化為動能,速度越來越小;D.勢能轉化為動能,速度越來越大

7.(2019·貴港市覃塘區中考一模)2018年12月8日,嫦娥四號探測器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隨後,嫦娥四號成功在月球背面著陸,嫦娥四號減速著陸過程中其機械能     (選填「增加」、「減少」或「不變」);月球車「玉兔二號」到達月面開始巡視探測。2019年1月11日,嫦娥四號著陸器與玉兔二號巡視器完成兩器互拍,互拍的影像利用     (選填「超聲波」「電磁波」)發送回地球,達到工程既定目標,標誌著嫦娥四號任務圓滿成功。

 

 

點擊「閱讀原文」進入下載,提取碼:8a5q

相關焦點

  • 中考物理專題複習(十三)——浮力、浮力的應用
    答案:7、20、增大、下沉;8、8800、2;9、A;10、D;11、【中考物理專題複習】中考物理專題複習(一)——聲現象中考物理專題複習(二)——物態變化中考物理專題複習(三)——光現象(光的直線傳播、反射)中考物理專題複習(四)——光現象(光的折射)中考物理專題複習(五)——透鏡、凸透鏡成像規律中考物理專題複習(六)——透鏡的應用、眼睛和眼鏡
  • 2019英語中考第一輪複習專題:時態
    小編給學生們整理了2019英語 第一輪複習專題:時態內容,以供大家參考。 2019英語中考第一輪複習專題:時態 一、一般現在時: 概念:經常、反覆發生的動作或行為及現在的某種狀況。 基本結構:had +done 否定形式:had +not+done 以上是2019英語中考第一輪複習專題:時態內容,希望輔助大家中考複習,更多內容請關注教育網。
  • 2018中考物理知識點:機械能和內能的區別
    新一輪中考複習備考周期正式開始,中考網為各位初三考生整理了各學科的複習攻略,主要包括中考必考點、中考常考知識點、各科複習方法、考試答題技巧等內容,幫助各位考生梳理知識脈絡,理清做題思路,希望各位考生可以在考試中取得優異成績!下面是《2018中考物理知識點:機械能和內能的區別》,僅供參考!
  • 2018中考物理知識點:機械能守恆
    新一輪中考複習備考周期正式開始,中考網為各位初三考生整理了各學科的複習攻略,主要包括中考必考點、中考常考知識點、各科複習方法、考試答題技巧等內容,幫助各位考生梳理知識脈絡,理清做題思路,希望各位考生可以在考試中取得優異成績!下面是《2018中考物理知識點:機械能守恆》,僅供參考!
  • 【在線學習】中考物理複習小專題50《電功率的範圍》
    第一環節  中考物理系列複習小專題50《電功率範圍》微視頻講解認真聽講和思考,必要時記筆記哦!視頻是可以回放的! 第二環節  中考物理系列複習小專題50《電功率的範圍》過手練習準備好專用的筆記本和草稿本,把正確答案按題號順序寫在筆記本上!
  • 中考前一定要搞懂的物理易錯知識點——功和機械能
    本篇文章介紹初中物理第十一章:功和機械能易錯知識點,同學們在中考前一定要把這些知識點弄清楚,免得考試的時候丟分。 如需免費電子版的初中物理七百講知識點總結,可關注並私信我。
  • 【在線學習】中考物理複習小專題44《電能、電功、電功率》
    第一環節  中考物理系列複習小專題44《電能 電功 電功率》微視頻講解認真聽講和思考,必要時記筆記哦!視頻是可以回放的! 第二環節  中考物理系列複習小專題44《電能 電功 電功率》過手練習準備好專用的筆記本和草稿本,把正確答案按題號順序寫在筆記本上
  • 中考物理磁場、電磁波、能量專題總結
    在初中物理知識中,磁場、電磁波、能量這部分內容在中考理科綜合試卷中佔有相當的分值,是中考物理總複習的重要內容。同時,這部分內容也是高中物理的重點內容,學好了這些內容,也能夠為高中物理打下很堅實的基礎。另外,磁場、電磁波、能量這些內容之間也可以「互相交織」。
  • 中考前一定要搞懂的物理易錯知識點——功和機械能(可下載列印)
    本篇文章介紹初中物理第十一章:功和機械能易錯知識點,同學們在中考前一定要把這些知識點弄清楚,免得考試的時候丟分。如需免費電子版的初中物理七百講知識點總結,可關注並私信我。回答:物體由於受到重力並處在一定高度時所具有的能叫做重力勢能。影響重力勢能的因素有物體的質量和物體的相對位置。物體的質量越大、相對的位置越高、做的功越多,從而使物體具有的重力勢能越大。(可參考動能)機械能轉化過程中,是否守恆怎麼判斷?
  • 初中物理機械能的相關知識點匯總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初中物理機械能的相關知識點匯總,希望對同學們複習有所幫助,僅供參考。:能量轉化及應用 點擊查看 2 中考物理知識點:動能和勢能 點擊查看 3 中考物理知識點:正確理解機械能
  • 班主任直言:中考物理複習彙編,尤其這七大專題,佔考卷65%分值
    班主任直言:中考物理複習彙編,尤其這七大專題,佔考卷65%分值絕大多數中考複習都會緊扣考點,物理也不例外,根據考卷中常考的題和常考的知識點整理出相應的考點,學生就能利用這份資料進行複習,查漏補缺,取得一個優異的考試成績。
  • 2020中考物理知識點總結:機械能和內能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2020中考物理知識點總結:機械能和內能,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1.一個物體能夠做功,這個物體就具有能(能量)。   2.動能:物體由於運動而具有的能叫動能。   3.運動物體的速度越大,質量越大,動能就越大。   4.勢能分為重力勢能和彈性勢能。
  • 2021年高三物理複習講義及對應課後練習(word/教育機構專用)
    A版全部同步講義及課件2021學年高考複習高分套路系列——導數專題初中數學/物理/化學/英語近幾年真題及真題彙編2021高考總複習優化設計 二輪複習數學講義備戰2021年中考幾何壓軸題分類導練最新新高考專項-2021屆高三精準提分專題經典高考數學壓軸難題專題匯總2020-2021全國最佳模擬試題彙編文理各
  • 2019中考總複習第一輪物理電學
    物理電學知識點是 常出題目,下面 網小編給大家準備了 總複習第一輪物理電學歸納部分,幫助同學們做好一輪複習。 2019中考總複習第一輪物理電學 1.電功(W):電流所做的功叫電功, 2.電功的單位:國際單位:焦耳。常用單位有:度(千瓦時),1度=1千瓦時=3.6×106焦耳。
  • 高考物理中,機械能守恆定律,彈簧專題中的重力勢能、彈性勢能
    彈簧(2)考查知識點:機械能守恆定律、重力勢能、彈性勢能、動能、彈簧特徵屬性、彈力、重力、受力分析、裡的平衡方程。2C、A力從一開始運動到B剛好離開地面的過程中,C、A、彈簧組成的系統機械能守恆,設彈簧彈性勢能的變化量為
  • 【中考複習】中考物理第一輪複習專題專題07 力講和練(解析版)
    4.(2019·巴中市巴州區中考一模)如圖所示,用24N的水平拉力F拉滑輪,可以使重20N的物體A以0.2m/s的速度在水平地面上勻速運動,物體B重10N,彈簧測力計的示數為5N且不變。若不計輪重、彈簧測力計重、繩重和軸摩擦,則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 中考物理複習之功和機械能,幫助初三學生構建知識框架圖,高效!
    距離中考還有四個多月時間,每一秒的時間都是寶貴的,為了提高同學們的複習效率,老師建議每個人都要構建屬於自己的知識框架圖。五、機械能1、動能物體由於運動而具有的能量叫做動能,運動的物體具有的能量叫做動能對嗎?很顯然是錯誤的,運動的物體含有的能量形式可以有很多,比如內能、勢能等。
  • 九江三中初三年級中考備考複習建議
    根據考試說明及本年級學生的實際情況,制定一套詳實周密的計劃,其中包括時間的劃分與內容的安排、複習的方法與鞏固的手段。預計3月上旬到5月上旬結合「中考新評價」可以完成第一輪專題複習。建議在第一輪複習之前就讓學生接觸近幾年的中考真題,明確江西省中考題型及考點,找到自己的薄弱環節,方便在接下來的兩輪複習中,學生制定並實施消滅弱點的計劃。
  • 中考數學|有理數高頻考點+知識點+專題訓練,複習必備
    2020中考數學輕鬆備考,唐老師帶你專題專攻,節省時間,直擊考點,在時間緊迫的前提下,也能乘勝追擊,節節攀升。有理數的專題,是中考數學專題中幾乎算是最簡單的內容之一,大家花費的時間也是比較少的,但是涉及的內容和考點比較的瑣碎,繁多,計算只要稍有錯誤,就會導致滿盤皆輸,所以大家在複習時要多注意計算的細節。涉及的知識點布局都在下面這張思維導圖上了,剛開始複習,大家就要總體瀏覽一遍,心理也有個準備。
  • 【中考物理二輪專題複習——問題解決與設計製作題】九年級《每日闖關(110)》
    【中考物理二專題輪複習——問題解決與設計製作題(青島物理中考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