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11.2 動能、勢能和機械能講和練
1.了解:機械能概念。
2.會:解釋生活中利用動能或勢能的現象。
3.理解:動能和勢能的概念。
4.掌握:影響物體動能和勢能大小的因素;機械能守恆定律。
1.(2017•廣元)如圖甲所示是小張「探究物體的動能與哪些因素有關」的實驗裝置。
(1)小張讓大小不同的實心鋼球從同一斜面上相同的高度處由靜止滾下,在水平面上運動並推動木塊移動,是為了探究動能大小與 的關係;
(2)同班同學小紅髮現,木塊被鋼球撞擊後移動的距離沒有其他同學的明顯,認為是木塊太重導致滑動摩擦力過大的原因造成。為了驗證猜測,小紅設計了如圖乙所示「探究滑動摩擦力與壓力大小關係」的實驗,當接觸面粗糙程度不變,用彈簧測力計拉動木塊勻速直線運動時,通過多次實驗得到了表格中的相關數據,請你根據表中數據幫她分析並得出,滑動摩擦力f與壓力F之間的數量關係式為 。
實驗次數
1
2
3
4
5
木塊對木板壓力F/N
2
3
4
5
6
彈簧測力計讀數f/N
0.6
0.9
1.2
1.5
1.8
2.(2017•揚州)揚州城區的高層建築越來越多,但高空拋物卻存在巨大的安全隱患,因為高處的物體具有較大的( )。
A.彈性勢能 B.重力勢能 C.體積 D.阻力
3.(2018·臨沂)如圖所示,單擺中的小球在ABC間不停地往復運動,如果不考慮阻力的影響,以下說法錯誤的是( )
A.小球在A、C處的勢能最大;
B.小球在B處只受重力作用;
C.小球由A到B過程中,重力勢能轉化為動能;
D.小球運動到C處時,如果受到的外力全部消失,將保持靜止
4.(2018·濰坊)某同學在探究彈性勢能大小與形變量的關係時,猜測彈性勢能可能與形變量x成正比,也可能與形變量的平方x2成正比。用如圖裝置進行探究,將彈簧套在光滑豎直杆上且底端固定在水平面上,刻度尺與杆平行,進行了如下操作:
①彈簧處於自由狀態時,讀出其上端距水平面的高度h0;
②將中間有孔的小鐵塊套在光滑杆上放於彈簧上端,豎直向下按壓鐵塊,讀出此時彈簧上端到水平面的高度h1;
③釋放小鐵塊,當鐵塊上升到最大高度時,讀出鐵塊下端到水平面的高度h2;
④改變彈簧的壓縮長度,重複步驟②③,將測出的數據記錄在表格中,並計算出彈簧的形變量x、形變量的平方x2和小鐵塊上升的距離△h
實驗次數
h0/m
h1/m
h2/m
x/m
X2/m2
△h/m
1
0.50
0.40
0.55
0.40
0.01
0.15
2
0.50
0.30
0.90
0.20
0.04
0.60
3
0.50
0.20
1.55
0.30
0.09
1.35
4
0.50
0.15
2.00
0.35
0.12
1.85
(1)實驗中彈簧的形變量x= (用所測物理量符號表示);
(2)本實驗中,彈簧彈性勢能大小是通過 來間接反映的;
A.h1 B.h2 C.h2﹣h0 D.h2﹣h1
(3)該同學根據表中數據分別做出圖甲△h﹣x和圖乙△h﹣x2圖象,由此得到的結論是彈簧彈性勢能的大小與 成正比
5.(2017•眉山)如圖所示,人造衛星沿橢圓形軌道繞地球運行,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衛星在近地點時,動能最大,機械能最大;
B.衛星在遠地點時,勢能最大,機械能最大;
C.衛星從近地點向遠地點運行時,動能逐漸減小,勢能逐漸增大,機械能不變;
D.衛星從遠地點向近地點運行時,動能逐漸減小,勢能逐漸增大,機械能不變
6.(2017•廣州)電梯勻速上升過程中,電梯的( )。
A.動能保持不變 B.機械能保持不變 C.重力勢能保持不變 D.動能轉化為重力勢能
7.(2017•綿陽)2017年4月20日19點41分在文昌航天發射場,長徵七號重型運載火箭搭載天舟一號貨運飛船發射升空。該型號火箭以液氧煤油為燃料,在火箭加速上升過程中( )。
A. 液氧煤油燃燒放出的熱量全部轉化為火箭和天舟一號的機械能;
B. 液氧煤油燃燒放出的熱量全部轉化為火箭和天舟一號的動能;
C.天舟一號的動能和重力時能都增大;
D.天舟一號的動能轉化為重力勢能
一、動能
1.什麼是動能:物體由於 而具有的能。如圖(1)所示,物體都具有動能。
圖(1)運動的物體
2.影響動能的因素
物體動能的大小與兩個因素有關:一是物體的 ,二是物體運動的 大小。當物體的質量一定時,物體運動的速度越大其動能 ,物體的速度越小其動能 ;具有相同運動速度的物體,質量越大動能 ,質量越小動能 。
3.動能是「由於運動」而產生的,一定不要把它理解成「運動的物體具有的能量叫動能」,不運動的物體也具有能量,但不具有動能。例如在空中飛行的飛機,不但有動能而且還具有其它形式的能量。
二、勢能
1.重力勢能:物體由於被舉高而具有的能量,叫做 。
(1)重力勢能的大小與 和 有關。物體的質量越大,被舉得越高,則它的重力勢能 。
(2)重力勢能是「被舉高」這個原因而產生的,一定不要把它理解成「被舉高的物體具有的能量叫重力勢能」,被舉高的物體具有重力勢能,同時也具有其他形式能量。例如在空中飛行的飛機,不但有重力勢能而且還具有其它形式的能量。
2.彈性勢能:物體由於發生彈性形變,而具有的能叫做 。如圖(2)所示,撐杆跳高時彎曲的杆、拉開的弓箭都具有彈性勢能。
彈性勢能的大小與彈性形變的程度有關;形變程度越大,其彈性勢能 。
撐杆跳高
拉開的弓箭
三、機械能及其轉化
1.動能、重力勢能和彈性勢能統稱為 。
2.動能與勢能的相互轉化
(1)在一定的條件下,動能和重力勢能之間可以 。如將一塊小石塊,從低處拋向高處,再從高下落的過程中,先是動能轉化為重力勢能,後又是重力勢轉化為動能。
(2)在一定的條件下,動能和彈性勢能之間可以 。如跳水運動員,在起跳的過程中,壓跳板是動能轉化為彈性勢能,跳板將運動員反彈起來是彈性勢能轉化為動能。
(3)機械能守恆:如果一個過程中,只有動能和勢能相互轉化,機械能的總和就保持不變,這個規律叫做 。
(4)水能和風能的利用:自然界的流水和風能都是具有大量機械能的天然資源。利用水能發電,一定量的水,上、下水位差越大,水的重力勢能越大,能發出的電就越多。利用風能發電,在風力資源豐富的地區,可以同時安裝幾十臺到幾百颱風力發電機,組成「風車田」聯在一起供電。
考點一:動能
【經典例題】(2019·濰坊)無人機已被應用於諸多領域,如圖所示是一款四翼無人機。在無人機勻速上升過程中,對其分析正確的是( )。
A.質量增加
B.動能增加
C.重力勢能增加
D.機械能不變
【趁熱打鐵】
1.(2019·綿陽)2019年1月3日,嫦娥四號實現了人類探測器首次成功在月球背面軟著陸。嫦娥四號探測器在距離月球表面100米高處懸停,對月球表面識別,並自主避障,選定相對平坦的區域後,開始緩慢地豎直下降,最後成功軟著陸。從距離月球表面100米到軟著陸在月球表面的過程中,嫦娥四號探測器的重力勢能________,機械能________。(選填「增加」或「不變」或「減少」)
2.(2019·湖州)打網球已成為我國青少年喜歡的體育運動項目,如圖甲為快速飛行的網球遇到迎面而來的球拍時的三個瞬間,圖乙為用頻閃相機拍攝的網球離開球拍後在空中飛行過程的照片。
(1)網球遇到球拍時,球和球拍都變形了,這說明______(寫兩點)。
(2)球遇到球拍後的某一瞬間,網球的速度剛好變為零,則該瞬間網球所受的力是否平衡?______
(3)網球表面比較粗糙,在空中飛行時所受空氣阻力不可忽略。圖乙中,網球從A點經過最高點B飛行到C點的過程中,下列說法正確的是______(選填序號)。
①在A、B、C三點,網球在A點機械能最大
②位於最高點B時,網球的動能為零
③在該飛行過程中,網球的勢能先增大後減小
3.(2018•南京)2018年5月21日凌晨,「鵲橋」號中繼星在我國西昌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升空(如圖所示)。「鵲橋」號中繼星在隨火箭加速上升過程中,重力勢能 (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下同),動能 。
4.(2019·白銀市靖遠縣中考二模)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物體的內能與溫度有關,只要溫度不變,物體的內能就一定不變;
B.用水平推力推桌子,桌子沒動,是因為推力等於摩擦力;
C.做勻速圓周運動的物體受到平衡力的作用;
D.運動的物體所具有的能叫動能
5.(2017•紹興)探究「水平拋出物體飛行的距離a與物體質量m、拋出高度H、拋出時的速度v的關係」時,設計並進行了如圖甲實驗。
實驗一:質量不同的A、B球在斜面同一高度處由靜止滑下,下落到不同高度的地面。
實驗二:質量不同的A、B球在斜面不同高度處由靜止滑下,下落到同一高度的地面。
實驗得到表一、表二兩組數據:
表一
mA=100克,mB=50克,h=0.2米
次數
球
桌面離地高度H/米
落地點與拋出點水平距離s/米
1
A
0.5
2
A
1.0
0.74
3
A
1.5
0.90
4
B
0.5
0.53
5
B
1.0
0.74
6
B
1.5
0.91
表二
mA=100克,mB=50克,H=1.2米
次數
球
桌面離地高度H/米
落地點與拋出點水平距離s/米
1
A
0.1
0.59
2
A
0.2
0.81
3
A
0.3
0.99
4
B
0.1
0.58
5
B
0.2
0.81
6
B
0.3
1.00
(1)如圖乙所示,是A球從斜面高h=0.2米處下落時,測量球落地點與拋出點水平距離的示意圖,該距離是 米。
(2)實驗一,球在斜面的同一高度靜止釋放,是為了保持小球離開桌面時的 相同。
(3)根據實驗數據,可得出的結論是 。
6.(2019·保定市初三模擬衝刺追補)如圖所示。小球A靜止在木塊上。將鋼球B從高為h的位置由靜止釋放,與木塊發生碰撞,木塊向右運動,小球A落到正下方。鋼球B下落過程中動能________(選填「增大」、「不變」或「減小」);木塊被撞出後,由於小球A由於具有________沒有隨木塊一起運動。
考點二:勢能
【經典例題】(2019·綿陽)2019年1月3日,嫦娥四號實現了人類探測器首次成功在月球背面軟著陸。嫦娥四號探測器在距離月球表面100米高處懸停,對月球表面識別,並自主避障,選定相對平坦的區域後,開始緩慢地豎直下降,最後成功軟著陸。從距離月球表面100米到軟著陸在月球表面的過程中,嫦娥四號探測器的重力勢能________,機械能________。(選填「增加」或「不變」或「減少」)
【趁熱打鐵】
1.(2017·深圳)關於功和能,下列描述正確的是( )。
A.機械錶上發條是增加了發條的彈性勢能;
B.深圳大亞灣核電站是把電能轉化為核能;
C.汽車加油後,以原來的速度繼續勻速行駛它的動能會降低;
D.「飛流直下三千尺」中水的動能轉化為重力勢能
2.(2019·天津)小明同學在探究重力勢能的大小與什麼因素有關時,提出了如下猜想:
猜想一:物體的重力勢能與物體的質量有關
猜想二:物體的重力勢能與物體所在高度有關
為了驗證上述猜想,他計劃利用小桌、沙子、質量不同的鐵塊和刻度尺進行實驗:如圖所示,將小桌桌腿朝下放在平整的沙面上,把鐵塊從距桌面某一高度由靜止釋放,撞擊在桌面的中心部位,記錄桌腿進入沙子的深度。
按上述方案進行實驗,其實驗數據如下表所示。
實驗序號
鐵塊質量m/g
鐵塊距桌面高度H/cm
桌腿進入沙子的深度h/cm
①
20
20
1.9
②
20
30
2.9
③
20
40
3.8
④
30
20
2.9
⑤
40
20
4.1
(1)實驗中通過比較______來判斷物體重力勢能的大小;
(2)為了驗證猜想一,需選擇表中______(填實驗序號)三組數據進行分析;
(3)分析表中①②③的實驗數據,可得出的結論是:______。
3.(2019·泰安市新泰市中考一模)如圖是小朋友玩跳跳床的情景,對他們在上升和下落過程中分析正確的是( )。
A.小朋友在空中上升的過程中動能轉化為重力勢能;
B.小朋友從接觸跳跳床到下落到最低處的過程中彈性勢能轉化為動能;
C.小朋友從空中下落,是由於慣性作用;
D.小朋友被跳跳床彈起時,若以地面為參照物,小朋友是靜止的
4.(2019·武漢市武昌區中考一模)如圖,是高空跳介運動員跳傘表演中下降過程中的一個畫面,跳傘運動員從飛機上跳出,經過一段時間加速後,在離地面7km時開始以5m/s的速度勻速下降至地面。在運動員從7km高空下落至地面的過程中,______能轉化為______能,需要時間______S。
考點三:機械能及其轉化
【典型例題】(2017•龍東)(多選題)為了更好的推進習總書記提出的「一帶一路」發展戰略,我國計劃發射十八顆通信衛星,為沿線國家提供服務。下列關於人造衛星說法中,正確的是( )。
A.衛星運動到近地點時,動能最大,重力勢能最小;
B.衛星運動到遠地點時,動能最大,重力勢能最小;
C.衛星由近地點向遠地點運動,重力勢能轉化為動能;
D.衛星由遠地點向近地點運動,重力勢能轉化為動能
【趁熱打鐵】
1. (2018·聊城)2018年2月12日13時03分,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以「一箭雙星」方式成功發射第二十八、二十九顆北鬥導航衛星,如圖所示的衛星沿橢圓軌道繞地球運行,離地球最近的一點叫近地點,最遠的一點叫遠地點,它在大氣層外運行,不受空氣阻力,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衛星從遠地點運行到近地點,重力勢能減小,動能增大,機械能守恆;
B.衛星從遠地點運行到近地點,重力勢能增大,動能減小,機械能守恆;
C.衛星從近地點運行到遠地點,重力勢能增大,動能增大,機械能不守恆;
D.衛星從近地點運行到遠地點、重力勢能減小,動能減小,機械能不守恆
2.(2018•玉林)2018年世界盃正在俄羅斯舉行,如圖所示,是正在加速下降的足球,在此過程中,對其機械能的變化情況,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
A.動能增大,重力勢能減小 B.動能減小,重力勢能增大
C.動能增大,重力勢能增大 D.動能減小,重力勢能減小
3.(2018•淄博)如圖所示,彎曲的跳板把人彈至高處,這個過程中人的動能和重力勢能的變化情況是( )。
A.動能減小,重力勢能增大; B.動能增大,重力勢能減小;
C.動能先增大後減小,重力勢能增大;D.動能先減小後增大,重力勢能減小
4.(2019·遂寧)如圖是老師設計的探究機械能轉化的實驗裝置,將一彈簧下端固定於帶槽的斜面底端,彈簧上端處於斜面A點處;將一小球從斜面頂端釋放,小球經過斜面A點後壓縮彈簧,在斜面C點停止;然後在彈力的作用下小球再向上運動到斜面的D點,接看再向下運動;如此往復幾次後小球在斜面的B點靜止,那麼小球第一次下降經過斜面的______(選填「A「「B「「C」「D」「O」)點時動能最大;小球上升時不能再回到O點的原因主要是小球克服摩擦做功,將部分機械能轉化成了______。
5.(2019·濟南市歷城區中考一模)如圖1所示,小明在玩蹦蹦杆,在小明將蹦蹦杆中的彈簧向下壓縮的過程中,小明的重力勢能、彈簧的彈性勢能的變化是( )。
A.重力勢能減小,彈性勢能增大;B.重力勢能增大,彈性勢能增大;
C.重力勢能減小,彈性勢能減小;D.重力勢能增大,彈性勢能減小
6.(2019·臨沂市平邑縣中考二模)圖所示是一種在少年兒童中廣泛流行的有趣玩具﹣﹣「悠悠球」(也稱「溜溜球」),它實際上是滾擺的變形。當「悠悠球」由最低點上升時,它的( )。
A.動能轉化為勢能,速度越來越小;B.動能轉化為勢能,速度越來越大;
C.勢能轉化為動能,速度越來越小;D.勢能轉化為動能,速度越來越大
7.(2019·貴港市覃塘區中考一模)2018年12月8日,嫦娥四號探測器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隨後,嫦娥四號成功在月球背面著陸,嫦娥四號減速著陸過程中其機械能 (選填「增加」、「減少」或「不變」);月球車「玉兔二號」到達月面開始巡視探測。2019年1月11日,嫦娥四號著陸器與玉兔二號巡視器完成兩器互拍,互拍的影像利用 (選填「超聲波」「電磁波」)發送回地球,達到工程既定目標,標誌著嫦娥四號任務圓滿成功。
點擊「閱讀原文」進入下載,提取碼:8a5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