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睛長在頭部兩邊,兩隻眼睛不能協同工作,只能單獨的作用,因此也被稱為單眼視覺。而如果眼睛長在前邊,兩隻眼睛就會協同工作,這被稱為雙眼視覺,主要看到的都是同一副畫面、這樣會更加的有立體感。最典型的就是我們看電影時候用的3D眼鏡,光經過偏振篩選後,進入左右兩隻眼睛中的光線是不同方向的,簡單的理解就是人為的把我們兩隻眼睛之間的距離變大。
單眼視覺的優勢:觀看的視線非常的廣,兩隻眼睛單獨作業,稍微的左右轉頭就可以實現360度視線無死角,但看到的畫面沒有立體感都是平面的;
雙眼視覺的優勢:兩隻眼睛協同工作,從不同角度看同一副畫面,這樣兩隻眼睛接收到的信息都會打包傳遞給大腦,會在我們大腦中形成立體感很強的畫面。
從上邊我們可以看出來眼睛長在頭部兩邊,就放棄了立體感,希望得到更大的視角,時刻警惕著周圍的情況,因此一般草食性動物眼睛都長在頭部兩邊,低頭吃草的時候會不時的轉動頭部,就可以掃到360度無死角,時刻警惕著周圍的環境。沒辦法對於草食性動物,不小心點就要被獵食者吃了。例如牛科下的動物都是如此,尤其是生活在非洲大草原上的草食性動物,每天都要警惕著獅子、花豹、鬣狗等,稍有風吹草動立刻開始狂奔。
而作為肉食性動物例如獅子老虎等,它們在自然界中屬於頂級掠食者,吃飽了之後大家趴在一起打個盹,沒有哪個不開眼的動物會來打擾的。因此它們的眼睛主要長在前邊,尤其是高速和奔跑的動物需要集中力和立體感,它們只需要向前盯著獵物就好了,不需要四處去觀察。當然這些主要針對的都是哺乳動物,並且也並不絕對。
總之眼鏡長在兩側和前邊,最終都是為了讓自己更好的生存,或者更準確地說是被自然所選擇遺傳下來的這些性狀都能很好地適應環境。靈長類例如我們人類,眼睛不需要長在兩邊,生活在現代社會我們安全的很,即使在遠古時期人類都是群居在一起,團隊合作相互為對方的眼睛。而例如一些猴子它們的眼睛也是長在前邊的,因為在樹上生活需要立體感。
對於食草動物那些眼睛長在前邊的,只顧著低頭吃草的都被食肉動物吃沒了,基因也辦法遺傳下來;而那些眼睛長在兩側的獵食者,不容易去捕食,最終餓死了,基因也沒有遺傳下來,最終就造成了這種局面,當然並不絕對。有些肉食者,它的獵物很好獲取,但是它自己也容易被其它獵食者捕殺,因此即使是肉食者眼鏡也進化到長在兩側。
文/科學黑洞,圖片來源網絡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