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朋友可能都有過這樣的經歷,特別是有些朋友在蹲下突然站起的時候,經常會出現頭暈,眼前發黑的症狀,但多數情況下,都可以在短時間內恢復,這種情況到底是不是正常呢?是不是什麼疾病的先兆呢?我們今天就來聊一下這方面的話題。
偶爾的頭暈眼前發黑,並不能代表身體健康出了問題
之所以出現頭暈、眼前發黑等症狀,其基本原理其實很簡單,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就是因為腦部的供血出現了不足,腦部缺血,從而導致產生頭暈,甚至是眼前發黑的感覺。有的朋友在蹲著的時候,猛然快速站起來,我們的身體本來會發出指令,通過自主神經的調節,增強心臟供血的力量,加強腦部供血,但如果身體對於這個指令的反應速度,比我們站起的速度更慢,那麼就有可能會導致我們出現一過性的頭暈、眼前發黑的症狀,但通常都可以在很短的時間內恢復正常。
對於偶爾出現這種情況的朋友,出現這種情況又有一定的可能原因的情況下,比如突然的體位變化,或長時間的飢餓狀態等,或者短期內身體比較虛弱的朋友,在某些情況下,都有可能出現一過性的頭暈,眼前發黑的症狀,如果能夠及時恢復,在消除相關因素後,也不再經常發生,這種問題就屬於生理性的問題,真的不必過分擔心或糾結。
但如果經常出現眼前發黑,即使在短時間內也可以恢復正常,但原因並不明確,而且發生頻率有增加趨勢的話,我們也要多注意可能存在的健康問題,以下幾個方面,就是值得我們重點考慮的。
體位性低血壓和餐後低血壓
這種情況,在老年高血壓患者當中更為常見。體位性低血壓,是指在體位發生變化時,身體的血壓出現降低,且降低幅度較大的一種常見的老年性血壓波動情況,比如由臥床的狀態,到站立,或者久坐後忽然立起,有體位性低血壓問題的朋友,都可能會出現血壓降低而導致的頭暈,眼前發黑的狀況。
之所以會出現體位性低血壓的問題,與身體對於血壓調節的反應能力下降有密切的關係,體位性低血壓不但會引起頭暈眼花,還有可能造成摔倒受傷的風險,以及引起心跳加快等問題,加大心血管風險,因此,老年高血壓患者應該格外注意這方面的血壓波動風險。
預防體位性低血壓引起的頭暈眼前發黑,首先要從生活上多加注意,比如起床或起身的時候,都可以儘量的慢一點,起床前也可以先喝杯水,注意均衡飲食營養和加強活動鍛鍊,都是減少體位性低血壓發生的重要方面。
除了體位性低血壓以外,餐後低血壓也是常見的一種情況,餐後低血壓常出現在餐後1~2小時內,血壓的下降幅度可達到20mmhg以上,如果餐後出現低血壓情況的朋友,也有可能會出現頭暈,眼前發黑的症狀。在老年人血壓波動較大的患者身上,出現餐後低血壓的比例比體位性低血壓還要高。對於餐後低血壓,通過少食多餐,餐後適度運動等方法,也可以有效減少風險。
頸動脈硬化狹窄
腦供血不足的問題,還有可能是頸動脈的硬化狹窄造成的。
頸動脈斑塊是很多朋友都存在的問題,而頸動脈斑塊如何造成頸動脈狹窄的程度較為嚴重,已經影響了頸動脈對於腦部的供血,就有可能會出現頭暈、眼前發黑等腦供血不足的症狀。通常因為頸動脈狹窄導致出現這種症狀的朋友,頸動脈狹窄的程度都比較嚴重,狹窄程度可能會超過70%以上甚至更多。
對於頸動脈斑塊問題,首先還是推薦保守藥物控制的方式,如果通過合理的血壓血脂調節,能夠有效地改善頸動脈供血不足的問題,發生頭暈,眼前發黑的機率也大大減少,就繼續做好相關風險慢病的調理控制,儘量的減少心腦血管疾病風險就好;而如果通過一段時間的藥物調理幹預,生活上也已經做到了嚴格自律,頸動脈硬化狹窄導致的相關症狀無法改善,風險也無法消除,則可以考慮通過手術的方式來改善腦部的血管,頸動脈內膜剝脫術或支架都是可以治療的方式,具體通過哪種,可以經過合理的評估來確定。
心臟供血出現了問題
低血壓問題是壓力不夠造成的腦供血不足,頸動脈硬化狹窄是通路變窄導致的供血不足問題,而作為人體血液循環的發動機,心臟本身出現問題,也有可能會導致出現頭暈、眼前發黑的問題。
比如說有些朋友心臟在長期的相關疾病影響下,出現了心衰的問題,心臟的射血能力不足,同樣也會導致腦部供血不足而出現缺氧,引起頭暈,眼前發黑等症狀的出現。對於心臟問題導致的腦供血不足的問題,就應該結合實際情況,積極地調理和改善心臟功能,儘可能的恢復心臟射血能力,儘量減少心臟問題導致腦供血不足,引發不適的風險機率。
貧血
各種各樣原因引起貧血的問題,會導致血液中血紅蛋白減少,血紅蛋白攜帶氧氣的能力自然也就會下降,對於這種有貧血問題的朋友,往往會經常出現頭暈的症狀,甚至有時候會眼前發黑而暈倒,這都是貧血問題導致腦供血供氧不足而導致的相關症狀。
對於貧血的調理,也要結合病因來進行,導致貧血的原因有很多,缺鐵可以導致貧血,缺乏一些其他的維生素,如葉酸,維生素B12等,也有可能導致貧血,腎臟健康問題,溶血等,也都有可能導致貧血的發生,因此,改善貧血導致的頭暈,首先應該明確病因,合理地對症治療。
說了這麼多,其實對於這種問題,有很多朋友可能都經歷過,如果是偶爾發生的,而且是有明確生理原因引起的,我們大可不必太過擔心,而如果發生頻率較高,而且可能與某些疾病有一定關聯性的頭暈症狀,也要積極重視,及時就醫診察治療為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