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十五鬧元宵
明天就是正月十五了,各位準備好」鬧「了麼。
不管您準備好沒,我這有個問題,也鬧了這麼多年的元宵節了,各位誰知道好好的元宵佳節為什麼要「鬧」呀?「鬧」給誰看呀?
不管您懂不懂,反正我是不懂的。
不懂就要問。所以我問完"度娘"問「谷歌」,終於匯總出了一份答案,請各位來看吶。
一、"鬧"給誰看鬧元宵是古老的漢族節日民俗活動。起源於漢代。正月是農曆的元月,古人稱夜為「宵」,所以稱正月十五為元宵節。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也是一元復始,大地回春的夜晚,人們對此加以慶祝,也是慶賀新春的延續。元宵節又稱為「上元節」。
關於鬧元宵的來由版本有三(嫌長的直接下拉看結論啦)。
傳說在很久以前,兇禽猛獸很多,四處傷害人和牲畜,人們就組織起來去打它們, 有一隻神鳥困為迷路而降落人間,卻意外的被不知情的獵人給射死了。天帝知道後十分震怒,立即傳旨,下令讓天兵於正月十五日到人間放火,把人間的人畜財產通通燒死。
天帝的女兒心地善良,不忍心看百姓無辜受難,就冒著生命的危險,偷偷駕著祥雲來到人間,把這個消息告訴了人們。眾人聽說了這個消息,有如頭上響了一個焦雷。嚇得不知如何是好,過了好久,才有個老人家想出個法子,他說:在正月十四、十五、十六日這三天,每戶人家都在家裡張燈結彩、點響爆竹、 燃放煙火。這樣一來,天帝就會以為人們都被燒死了。
大家聽了都點頭稱 是,便分頭準備去了。到了正月十五這天晚上,天帝往下一看,發覺人間一片紅光,響聲震天,連續三個夜晚都是如此,以為是大火燃燒的火焰,心中大快。人們就這樣保住了自己的生命及財產。為了紀念這次成功,從此每到正月十五,家家戶戶都懸掛燈籠,放煙火來紀念這個日子。
另一個傳說是元宵節是漢文帝時為紀念「平呂」而設。漢高祖劉邦死後,呂后之子劉盈登基為漢惠帝。惠帝生性懦弱,優柔寡斷,大權漸漸落再呂后手中.漢惠帝病死後呂后獨攬朝政把劉氏天下變成了呂氏天下,朝中老臣,劉氏宗室深感憤慨,但都懼怕呂后殘暴而敢怒不敢言.
呂后病死後,諸呂惶惶不安害怕遭到傷害和排擠。於是,在上將軍呂祿家中秘密集合,共謀作亂之事,以便徹底奪取劉氏江山。
此事傳至劉氏宗室齊王劉囊耳中,劉囊為保劉氏江山,決定起兵討伐諸呂隨後與開國老臣周勃,陳平取得聯繫,設計解除了呂祿,「諸呂之亂」終於被徹底平定.
平亂之後,眾臣擁立劉邦的第二個兒子劉恆登基,稱漢文帝.文帝深感太平盛世來之不易,便把平息「諸呂之亂」的正月十五,定為與民同樂日,京城裡家家張燈結彩,以示慶祝。從此,正月十五便成了一個普天同慶的民間節日——「鬧元宵」。
這一則傳說與吃元宵的習俗有關:相傳漢武帝有個寵臣名叫東方朔,他善良又風趣。有一天冬天,下了幾天大雪 ,東方朔就到御花園去給武帝折梅花。剛進園門,就發現有個宮女淚流滿面準備投井。東方朔慌忙上前搭救,並問明她要自殺的原因。原來,這個宮女名叫元宵,家裡還有雙親及一個妹妹。自從她進宮以後,就再也無緣和家人見面。每年到了臘盡春來的時節,就比平常更加的思念家人。覺得不能在雙親跟前盡孝,不如一死了之。東方朔聽了她的遭遇,深感同情,就向她保證,一定設法讓她和家人團聚。
一天,東方朔出宮在長安街上擺了一個佔卜攤。不少人都爭著向他佔卜求卦。不料,每個人所佔所求,都是「正月十六火焚身」的籤語。一時之間,長安裡起了很大恐慌。人們紛紛求問解災的辦法。東方朔就說:「正月十三日傍晚,火神君會派一位赤衣神女下凡查訪,她就是奉旨燒長安的使者,我把抄錄的偈語給你們,可讓當今天子想想辦法。」說完,便扔下一張紅帖,揚長而去。老百姓拿起紅帖,趕緊送 到皇宮去稟報皇上。
漢武帝接過來一看,只見上面寫著:「長安在劫,火焚帝闕,十五天火,焰紅宵夜」,他心中大驚,連忙請來了足智多謀的東方朔。東方朔假意的想了一想,就說:「聽說火神君最愛吃湯圓,宮中的元宵不是經常給你做湯圓嗎?十五晚上可讓元宵做好湯圓。萬歲焚香上供,傳令京都家家都做湯圓,一齊敬奉火神君。再傳諭臣民一起在十五晚上掛燈,滿城點鞭炮、放煙火,好像滿城大火,這樣就可以瞞過玉帝了。 此外,通知城外百姓,十五晚上進城觀燈,雜在人群中消災解難」。武帝聽後,十分高興,就傳旨照東方朔的辦法去做。
到了正月十五日長安城裡張燈結彩,遊人熙來攘往,熱鬧非常。宮女元宵的父母也帶著妹妹進城觀燈。當他們看到寫有「元宵」字樣的大宮燈時,驚喜的高喊:「元宵!元宵!」, 元宵聽到喊聲,終於和家裡的親人團聚了。
如此熱鬧了一夜,長安城果然平安無事。漢武帝大喜,便下令以後每到正月十五都做湯圓供火神君,正月十五照樣全城掛燈放煙火。因為元宵做的湯圓最好,人們就把湯圓叫元宵,這天叫做元宵節。
結論:「鬧元宵」是「鬧」給天上的神仙看的。張燈結彩,火樹銀花,騙過天上的神仙以為地上已經滿城大火,以求平安。
二、別人怎麼「鬧」元宵當然了,現在元宵節或許又多了種鬧的理由。現如今,元宵節不再是國家的法定節假日,是中國的傳統節日,所以元宵節不!放!假!小夥伴們不要難過,我們的甄嬛娘娘、男神何律師,還有duang—duang—的成龍大哥有話說,告訴你不放假的元宵節怎麼「鬧」才最潮,小微說實話,聽到這三個人名,就已經醉了。
農曆正月十五是元宵節。若是能在一年中的第一個月圓之夜,瞧見天上明月高懸,地上彩燈點點,想必定是極好的。今日本宮特命小廚準備了元宵給各小主品嘗。若要備齊這些食材著實費了本宮一些心思呢。其一:熬煮元宵的水是今年下的一場雪,命宮女只採集乾淨未落地的雪;其二:元宵的糯米粉可是本宮特求了皇上從江南運來當年的第一茬,可新鮮著呢!其三:元宵中的餡料也是外藩進貢的特選食材。雖辛苦些倒也不負本宮對各位小主的心意。瞧著,光顧著說話了,快給各位小主上元宵!
元宵節,作為一個歷史悠久的傳統節日,它習俗繁多,如猜燈謎、放天燈、逛燈會等等,但是在一枚吃貨的眼中,它的活動只有一項:吃元宵!喲~喲~切克鬧,看甄嬛娘娘好水煮元宵,甚合小微的胃口呢。
當我知道2015年元宵節是周四還需要上班的時候,其實我是拒絕的!因為我覺得……呀……你不能叫我元宵上班、元宵上班,第一,我要看花燈,我要看舞龍,我又不敢說……你說一年才一次多難得啊,那麼多人看,要搶好角度,拍完後加特技,才是元宵節。結果接連翻了好幾年的日曆發現元宵節都是不放假的duang—我整個人都duang—duang—duang—是拍照的特效,是特效的拍照,duang—今年元宵節就過藍黑色的元宵節,後來我想興許老闆一高興呢……也許duang的一下,元宵那天就放假了呢!
聽完大哥的話,我整個人duang地來了精神,開始安心上班了!
男神何律師:元宵節放假,我是瘋了才會這樣對你朝思暮想我勸你不要和國務院辦公廳討論元宵節放不放假的問題。放假,就是僱傭雙方在不平等自願的基礎上建立的中途休息關係。我從來沒有想過正月十五還能放假,你為什麼要來招惹我?
最後何律師無何奈何:如果世界上曾經有那個放假的元宵節出現過,其他元宵節都會變成將就,我不願意將就。可是我輸了,經過那麼多年,除了讀書時遇過元宵節放假,其他元宵節都要上班,我輸了,輸得一敗塗地。
當然了,這不是最悲傷的故事,最悲傷的是你連過都沒過,還得騙自己說:不就是元宵嘛!還不放假!
別急,關注時事的小編我再給你聯繫點別的新聞,展望下未來。保證讓你的心情變的萌萌噠。
三、「鬧」元宵的未來?節假日話題亦成為今年全國兩會的熱點之一。不少代表委員提出建議,應該將元宵節、重陽節、國家憲法日設立為法定假日。
全國政協委員、二炮文工團副團長、著名歌唱家陳思思表示,希望通過自己的調研和論證,在會議上提出一個關於適當延長春節法定假期的建議。
全國政協委員、重慶師範大學音樂學院院長張禮慧建議,元宵節和重陽節應列為國家法定假日,「這樣能更好弘揚中華民族的民俗文化,豐富我們的精神文明和人文情懷,也是彰顯國民經濟發展、百姓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和讓全民共享經濟社會發展成果的一種重要方式。」
全國人大代表、浙江奉化滕頭村黨委書記傅企平也建議,把重陽節設立為法定假日,放假一天,引導年輕人「常回家看看」。
全國政協委員、中山大學食品與健康工程研究院院長劉昕建議,將每年12月4日國家憲法日設立為法定假日。他表示,將國家憲法日通過一種文化儀式進行渲染和體現,更容易起到產生共鳴的效果。世界上有20多個國家設有憲法節之類的節日,如丹麥、西班牙、日本等將憲法日作為國家的憲法節,全民放假休息。
廢話不多說,直接上圖
這麼看來再過一個月,假期又要來啦!是不是看完還是有點小激動。
吃著元宵猜著燈,看著晚會哼著歌相信今年各位一定能鬧個「羊氣」的元宵啦!
新華網原創,轉載註明出處
本期編輯:高宇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