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各位寶爸寶媽,歡迎來到「童趣發現」。今天我們要和大家討論一個特別有趣的問題:在家裡面到底是不是需要一個人扮黑臉、一個人扮紅臉呢?這個很多家長都在採用的育兒「策略」究竟是對還是錯呢?
首先,我們需要先準確定義什麼叫做黑臉和紅臉?大多數時候我們會想當然的認為黑臉就是說不可以的那個人,而紅臉當然就是說可以的那個人。其實這對於家長來講是一個很錯誤的教育方面的認知!通常我們講在一個大環境裡面無論是黑臉或紅臉,家裡每一個人都應該遵守著共同的規範和標準,絕對不可以在同一件事情面前一個人就說不可以行,而另外一個人就說可以。這個不叫黑臉白臉,這個叫「走後門」、「沒原則」,如果家長總是這麼做的話對孩子規則的養成、自律的形成會帶來非常大的傷害。
所以正確的黑臉跟紅臉的定義應該這樣的:當做黑臉的那個人太嚴厲的時候,另外一個做紅臉的那個人要負責緩和收拾「殘局」的那個人,這個對於父母來說應該是必須的。
因為無論是爸爸或者是媽媽,我們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有時候都會遇到自己有情緒沒有辦法控制的時候,在這個時候如果我們生氣,就需要有另外一個人能夠幫助我們舒緩情緒、控制行為,這樣不會因為情緒一發不可收拾到最後傷害了孩子、傷害了自己。所以基於上面的這個立足點,黑臉與紅臉是必須的。父母需要做的就是要彼此來討論並且達到共識,當我看到你出面的時候,我自己就知道自己已經有點過火,提醒我收斂。
在孩子的教育過程中,建立規範、規則且保持一致性非常重要,而對於孩子來講養成這些規則規範、建構完整人格最重要的一個人是——主要的照顧者。而這個主要照顧者的定義就是最多時間陪伴孩子的那個人(比如寶媽等)。
許多時候很多非主要照顧者,比如說是親戚、鄰居、或爺爺、奶奶、姥姥、姥爺、甚至爸爸等會因為一時心快口快給孩子一些建議,可以會破壞主要照顧者跟孩子之間建立規範,這會影響主要照顧者在孩子心目中信任感、進而產生質疑(為什麼不一樣呢)。所以要提醒主要照顧者,當孩子在和你互動的時候不要讓非主要照顧者直接給孩子提建議,一定要告訴他們單獨和你溝通,由你來傳遞給孩子。
歡迎關注和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