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0-26 05: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魅力電臺
Radio
忙,是一種福分
朗讀者:徐慧琳
小的時候,常聽媽媽說她自己不是一個會享福的人,因為她總是閒不下來。只要一閒下來,就感覺整個身體腰酸背痛,在家閒著不如讓自己忙活起來過得痛快。
或許曾經的自己是年幼無知,身邊又沒什麼事情可以操勞,天天盼望著媽媽沒活可幹,這樣媽媽就可以呆在家裡,這樣我們就可以免去家務活。
後來隨著年齡的增長,才知道,一個人能忙起來,就是一種福分。
忙,讓我們成長
德國哲學家康德說:「我們越是忙碌,越能強烈地感受到我們是活著的,越能意識到我們生命的存在」。
是的,對於一個活著的人來說,忙碌,有事可做,就是最大的福分。
我們無法在無聊發呆中創造出價值,無法在無所事事中尋找到生活的意義,只有在忙碌中,我們才能體會到自身更多的價值。
忙,讓我們心態更好
村上有個老人,八十多歲了,但身體一直都很好,每次看到她,都能從她臉上看到她內心的寧靜,感受到從眼神裡流露出的慈祥,及對生活的熱愛。
我甚是驚訝,一是她年紀這麼大了,還樂意到上山去,一點也沒有倚老賣老;二是,她家根本就不缺柴火,家裡早已普及了熱水器,電飯煲,煤氣灶。
她說,沒事,就當鍛鍊身體,反正也沒事幹,忙起來更快樂一些。
忙碌,總能讓我們回歸到一個好心態上。
有不少老人,跟著子女進城居住,但一段時候後,發現很不適應,一是語言溝通不暢;二是沒有親朋好友在身邊;三則是城裡住總是太閒,沒鄉下村裡活兒多。
在村裡,光一個菜園,就有足夠多的活兒給他們忙,同時,他們在忙中也不知不覺中忘卻了身邊的煩惱,在忙中感受著生活的美好,在忙碌中感受到了自己的價值所在。
這份忙碌,讓他們失去了在城市裡的無聊,鬱悶,發呆。
正是這樣的忙碌,他們心情開朗了,心態變好了,整個人也精神了。
正如英國的一句諺語:
「忙碌的人沒有掉眼淚的時間」。
別再抱怨自己的忙碌,因為,這份忙碌就是一種福分,它驅趕了我們的內心的恐懼,無聊,鬱悶,我們更是在這份忙碌中成就自己,在這份忙碌中體現著自己的價值,在這份忙碌中發現生活更多的美好。
來源:新華社
掃二維碼
下載客戶端
魅力霍林河
霍林郭勒融媒體中心
魅力霍林河微信公眾號
郵箱:meilihuolinhe@126.com
電話:0475—7966565
原標題:《忙,是一種福分》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