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最最最韓流
徐賢時隔兩年終於復工出演新劇《你好,德古拉》和新劇是同性題材這兩個消息同時被我的大腦接受到時,驚喜這個詞完全可以拆分理解為「又驚又喜」。
在韓國厭女恐同的大環境下,願意出演敏感的百合題材,真的是一件非常需要勇氣的事情。
但做出這個選擇的是徐賢,好像又不是那麼令人感到意外了。
畢竟她是眾所周知的讀書少女,美貌與頭腦並存,曾說出過「不想讓別人覺得愛豆就是腦袋空空」,即使工作再忙,也要擠時間去上學的人,並且大學四年按時畢業的徐賢啊。
在曾經的推文中,我說她是清醒而自持,熱情地接受挑戰,能夠堅守自身,活出自我的徐賢。現在我想加一句,她還是有野心的並有勇氣去付諸實踐的。
在我看來徐賢為劇中她所扮演的安娜這一角色賦予了特別的意義,她是韓國國民女團少女時代的成員,作為大勢愛豆出演百合劇就足夠吸引大眾的目光,用自身的熱度讓大家關注到被大眾刻意忽視到的甚至是被主流媒體迴避的少數群體,用自己的影響力去影響他人。
她的思想,她的的眼界其實比我們想像中更加的有深度。
她曾說的想要挑戰自己,並不是說說而已。
事實上,徐賢也並沒有讓我們失望,豆瓣評分8.5的高分也說明了這是一部被大多數認可的好劇。
沉澱了兩年,臺詞功底令人驚喜,愈發成熟自然的演技能很容易讓人沉浸在劇情中,徐演員的成長真的很迅速。
再來說一說這部在有線電視臺JTBC播出的同性題材的獨幕劇《你好,德古拉》。
2集的長度比起電視劇,大家也可以把它當做一部電影來看。
電影質感的文藝片式清冷色調,細膩感與壓抑感並行。
精妙的構圖。
極具層次感光與影的對比。
要我用一句話來形容的話,《你好,德古拉》這是一部溫暖的致鬱片。(以下內含少量劇透)
溫暖與致鬱看起來似乎是一對反義詞,相互矛盾,但這部劇就是從矛盾中展開。
劇情一共分為了三條線,主線是同性戀女兒與媽媽的故事,一開始就從母女之間對話展開,沒有衝突和爭吵但也可以從此段對話看出兩人之間思想上的矛盾。(以下字幕cr.@TSKS鳳凰天使韓劇社 @神跡字幕組 @韓迷字幕組)
安娜只是想要自己換個燈泡,而母親卻認為如果什麼都自己能幹的話,就要孤獨終老了。
但安娜真的需要一個男人來依靠才能度過一生嗎?
說這是一部百合劇,但其實徐賢與李清娥兩人同框的GL戲份並不多,更多的是通過母女之間的衝突來展現安娜生活中的痛苦——母親的不理解與控制,交往八年但沒結果的愛。
比起旁人的偏見或者是歧視,LGBT群體更加無法接受或者說會受到更大的傷害是來自父母的不理解。
安娜的母親宋美英是一名單親媽媽,是有名的劇作家,她的自尊心和愛不願意自己的孩子是一個在別人眼裡的「怪物」。儘管不止一次的表達過自己不喜歡男人,但母親依舊自我欺騙式的認為是安娜過於挑剔。
但她卻忽略了安娜因為在幼年時目睹父母的爭吵,那些傷人的話語在安娜的心裡已經留下了傷痕。
她對安娜說安娜對她而言是最珍貴的,她會保護好她的。
她傾盡全力的對女兒好,為給安娜找爸爸,帶著小安娜結婚又離婚。
媽媽這種自我感動式的犧牲,對於安娜來說,卻是「媽媽把我關進安全的棺材裡,從那個時候我開始強顏歡笑。」
媽媽想要保護女兒,卻不是女兒想要的方式。
作為從小到大沒有讓媽媽操過心的乖女兒,安娜做過最「叛逆」的事情,大概就是她喜歡的是女孩子。
初中時與女同學在房間裡偷偷接吻,被女同學家長發現了,拽著她們到教堂下跪向上帝贖罪。
安娜的媽媽趕過來保護她,甚至和那個女生的家長打了架。但在回家路上,媽媽卻對安娜說,媽媽上學的時候也喜歡過學姐,等你長大以後就好了,你小時候還喜歡過隔壁的小男孩,所以媽媽一點也不擔心...
當安娜問出如果這輩子都是這樣呢時,母親沉默了。
明明知道女兒的性取向但卻選擇避而不談,安娜也明白母親接受不了,兩人都選擇用沉默來粉飾太平。
這樣令人窒息的相處模式下,母親先受不了了,急切的想要尋找解決母女倆僵硬關係的方法,最終在某個夜晚爆發,母親質問安娜為什麼吃安眠藥,卻逃避了女兒與女朋友分手的事實。
母女之間爭吵,最終一定是兩敗俱傷。母親自以為的理解,女兒不願意接受真實的自己,兩人都想要爭取對方的關注,卻用錯誤的方法在忍耐中折磨自己,折磨著最愛的人。
這部劇不只是同性之間的愛情,除了主線外,還穿插著在現實面前對夢想的懷疑以及在階級面前敏感的友誼。
在安娜所工作的小學兼職課外音樂老師的地下歌手徐燕在和男朋友五周年紀念日那天被甩了。
原因是男朋友認為她一直堅持著音樂夢想很不切實際。
除了與男朋友的分手外,徐燕還面對著自己的樂隊瀕臨解散,而自己的音樂不但沒人聽甚至在和男友分手後連歌都寫不出來。
在麵包與夢想衝突的現實面前,徐燕開始對自己堅持夢想的想法產生了質疑,常常問其他人的夢想是什麼。
在無人支持的追夢道路上,她也覺得疲憊。
小孩子間的友誼單純而真摯,宥拉與智亨在牙科相遇成為了彼此最好的朋友,在不上學的日子裡兩個人也會一直黏在一起玩。
但智亨的媽媽卻不這樣認為,她告智亨宥拉和他不住在一個小區,要先和離得近的小朋友一起玩。
其實沒有直白告訴智亨的是,選擇朋友也要選擇和自己階層一樣的。
與懵懂純真還不理解為什麼的智亨相比,宥拉就要早熟的多,她早已懂階級之間的差距,所以在智亨邀請宥拉去他家玩時異常敏感,在看見爸爸裝快遞時立刻裝過身去,貧窮令小小年紀的她感到羞恥。
劇名中的德古拉是安娜媽媽寫過的劇本中一個讓人們心中最想逃避的東西,但又是真實存在的傷痛,對於安娜來說它是母親的不理解,是交往八年的女友突然的分手,對於宋美英來說它是女兒的性取向,對於徐燕來說它是因為因男友的分手對夢想產生的懷疑,對於宥拉來說它是階級差距而產生的自卑。
發炎的智齒隱隱作痛,但也不能因為害怕而假裝它不存在,遲早都是要拔掉這顆無用的煩惱,而在糾結與猶豫中所經歷的陣痛,是成長過程中無法避免的。
很痛啊,但也不是那麼無法忍受,只是面對痛苦,我們都會下意識的選擇逃避。
雖然劇情的過程充斥了悲傷,但結局總歸還是回歸了溫情,四人在大雪紛飛的紅綠燈下相互扶持的畫面令人動容,每個人都選擇像下定決心拔掉智齒一樣勇敢的去試著和自己和解,和自己心中的「德古拉」和解。
讓德古拉消失的最好方法就是面對德古拉,就像是拔智齒一樣,在過程中會有猶豫會有恐懼,但我們總要勇敢走出那一步去面對。牙科醫生說,每個人都會有需要挺過去的機會,給我們自己這樣的機會吧。
看完整部劇最後卻能在眼淚中笑著感到釋懷,大概是因為這部劇還折射出了我們大多數平凡的人的悲傷。
面對父母那句「我有什麼對不起你的」的無力與愧疚,無法坦率的面對自己接受自己,在現實面前對於夢想的妥協,在貧富階級差異下產生的自卑。
如果你也有這樣的悲傷,看完這部劇,或許也能感同身受,說不定也能試著與自己和解。
最後放一段安娜對女友素靜說的話:
如果沒有你
我的二十代不會變得特別
謝謝你
沒有你的三十代
我也會好好過
按我自己想要的那樣
希望每個人都能活成自己想要的樣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