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閱讀一本書》:不僅要學會如何閱讀,更要實現心智的成長

2020-12-12 王可讀書

在社交媒體時代,讀書似乎成了很難的一件事情。一方面,大家工作很忙,也習慣了碎片化閱讀,導致很多人的閱讀能力下降,有時甚至連一篇萬字長文都讀不下去。當然,這在很大程度上是時代的原因。另一方面,就是缺乏好的閱讀技能,讀完就忘了,沒什麼收穫。

廣受好評的經典書籍《如何閱讀一本書》,就剛好適合欠缺閱讀技能的閱讀苦手。事實上,我本人也是一名閱讀苦手,前兩年才開始慢慢培養閱讀習慣和技能,現在也不敢說自己很懂閱讀。不過,在我苦惱於如何閱讀的時候,找到了這本廣受讀者推薦的書。

《如何閱讀一本書》

本書最早出版於1940年,一經出版就成為了暢銷書,後來被翻譯為多種文字。1972年再版,同時也補充了很多內容。一本距今已有70年時光的老書,今天仍然能夠給人們帶來很大的幫助和啟發,足以證明其價值。

作為一本實用書籍,掌握其中的全部閱讀技巧實屬不易,所以我反覆閱讀了多次。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下面,我就結合個人的閱讀經驗,將這本書的核心乾貨介紹給大家。但有時間的話,希望大家一定要自己找來讀一讀。

01閱讀的目的

本書總結了閱讀的三種目的:娛樂、獲取資訊、增進理解。

為了娛樂而閱讀這種閱讀跟看電視劇、電影差不多,都是放鬆消遣一種方式,就不多講了。

為了獲取資訊而閱讀這種閱讀是指我們在閱讀報刊雜誌等讀物時,很自然的就理解了其中的內容,毫不費力。這當然可以增加我們的信息量,但不能增進我們的理解力。

為了增進理解而閱讀如果把「獲取資訊」比作散步的話,那麼「增加理解」就是健身了,需要花費一定力氣。當讀物的水平高於讀者,讀者需要調動自己的思考和聯想等能力才能讀懂。當我們憑藉自己內心的力量,慢慢提升自己,從只有模糊的概念到更清楚地理解這本書所講的內容時,我們的理解力就提升了。

02我們該如何閱讀?

作者提倡的是主動閱讀。所謂主動閱讀,是指帶著問題去讀。那麼,怎樣才算是帶著問題去閱讀呢?作者告訴我們,一定要通過閱讀,儘量回答四個主要問題。

(1)這本書整體在談些什麼?

你一定要想辦法找出這本書的主題,作者如何依次發展這個主題,如何逐步從核心主題分解出從屬的關鍵議題來。

(2)作者細部說了什麼,怎麼說的?

你一定要想辦法找出主要的想法、聲明與論點。這些組合成作者想要傳達的特殊訊息。

(3)這本書說得有道理嗎?

是全部有道理,還是部分有道理?除非你能回答前兩個問題,否則你沒法回答這個問題。在你判斷這本書是否有道理之前,你必須先了解整本書在說些什麼才行。然而,等你了解了一本書,如果你又讀得很認真的話,你會覺得有責任為這本書做個自己的判斷。光是知道作者的想法是不夠的。

(4)這本書跟你有什麼關係?

如果這本書給了你一些資訊,你一定要問問這些資訊有什麼意義。為什麼這位作者會認為知道這件事很重要?你真的有必要去了解嗎?如果這本書不只提供了資訊,還啟發了你,就更有必要找出其他相關的、更深的含意或建議,以獲得更多的啟示。

03閱讀的層次

這本書的重點內容,就在於介紹了閱讀的四個層次。這四個層次是依次遞進的關係。

基礎閱讀這是最基本的閱讀層次,只需要會識字斷句即可。

檢視閱讀檢視閱讀的方式有兩種:一種是有系統化的略讀或粗讀,另一種是粗淺的閱讀。

略讀不需要花太多時間,可以按照書名頁、序、目錄頁、索引、出版者介紹、跟主題相關的篇章、隨便翻看的順序,快速地翻看。

粗淺的閱讀,就是從頭到尾先讀一遍,碰到不懂的地方也不要停下來查詢或思考。

檢視閱讀的目的是快速了解一本書的架構和內容,同時判斷這本書是否值得做到第三層次的分析閱讀。

分析閱讀分析閱讀,也稱精讀。唯獨有價值的書,才配得上精讀。這本書花了大量的篇幅講解分析閱讀,這部分也是全書的重中之重。

作者將分析閱讀分為了 3 個階段:

1. 找出一本書在談些什麼

(1)依照書本的種類與主題作分類;

(2)用最簡短的文字說出整本書在談些什麼;

(3)按順序和關係,列出全書的重要部分;

(4)找出作者提出的問題,或想要解決的問題。

2. 詮釋一本書的內容

(1)詮釋關鍵字,與作者達成共識;

(2)從最重要的句子裡抓住作者主旨;

(3)找出作者的論述,重新架構這些論述的因果關係,以明白作者的主張;

(4)作者解決了哪些問題,哪些還沒解決。

3. 評論一本書的規則

(1)除非能詮釋透徹,否則不輕易批評;

(2)不爭強好勝;

(3)區分得出事實和觀點;

(4)若想表達不同意見,需要做到以下幾條之一,證明作者知識不足、知識有誤、邏輯錯誤、分析與理由不夠完整。

主題閱讀主題閱讀是閱讀的最高層次。通過閱讀跟該主題相關的多本書籍,分析後建立全面客觀的觀點。

1. 找到相應的章節:運用檢視閱讀的方法,找到自己關心的主題。

2. 帶引作者與自己達成共識:使用自己的詞彙語言,與作者達成共識。

3. 釐清問題:可以自己提出一些問題,看作者們是否能回答這個問題。

4. 界定議題:針對同一個問題,幾位作者給出了不同的回答。根據回答的差異,判斷出問題的價值。

5. 分析討論:將整理過的議題和回答進行綜合分析,力求在這個領域有更深的理解。

04如何閱讀不同類型的書籍?

作者分別介紹了 7 種具體類型的書籍,以及相應的閱讀技巧。這裡的內容相當豐富,但篇幅受限,只能做一個大概的介紹。

1. 實用型的書

實用型的書有兩種。一種是闡釋規則的,另一種是說明規則及其包含的原理的。

閱讀實用型的書,要了解作者的目的,找出作者的主旨和達成目的的方法。

2. 想像文學

閱讀想像文學,必須要將文學作品分類,然後用一兩句話概括劇情,了解情節的架構。

如果要詮釋小說,則需注意三點:1)熟知每個事件與人物的細節;2)在這個想像的世界賓至如歸;3)跟隨角色完成冒險。

3. 故事、戲劇、詩歌

要把這些文學作品讀通,你唯一要做的事就是去感受與體驗。

4. 歷史書

每本歷史書都有特殊的且限定範圍的主題,我們要弄清楚作者談到和沒談到的是什麼,要知道作者是用什麼方法來說故事的。

在了解了全書的意義之後,如果描述的不夠逼真,我們可以批評。

最後,還要明白這段歷史跟自己有什麼關係。因為歷史會告訴我們人類過去所做的事,也經常引導我們做出改變,嘗試表現出更好的自我。

5. 科學與數學

作者這裡只討論兩種形式的書:一種是偉大的科學與數學經典之作,另一種是現代的科普著作。

閱讀科學經典名著,要注意作者最初的假設,然後把 ta 的假設與經過論證之後的結論作個區別。

科普著作是為了大眾而寫的,書中的結論常常對我們的生活有重大影響,要儘可能多讀這方面的書籍。

6. 哲學書

在閱讀哲學書時,我們除了思考以外,什麼也不能做。

7. 社會科學

閱讀社會科學書籍的容易之處在於,絕大部分社會科學的作品都是取材於讀者所熟悉的生活經驗,看起來比較容易閱讀。另一方面,對於社會科學的問題,我們都會有自己的意見。

而困難之處在於,社會科學中熟悉的術語及觀念難有統一的解釋和定義。

因此,在閱讀社會科學書籍時,關於一個主題通常需要讀好幾本書。其次,社會科學家為了跟上時代,必須不斷推陳出新,重新修訂作品,過時的論述也不斷被淘汰。

05閱讀與心智的成長

前面大致介紹了本書的核心乾貨,但作為一本工具書,細節同樣重要,如果想要更好的實踐書中的方法和技能,我依然強烈建議大家找來看一看。

書中有這麼一句話,「我們的身體是有限制的,心智卻沒有限制」。

人類到了 30 歲,身體狀況即達到頂峰。之後隨著時間推移,身體狀況只會不斷下降,但我們的頭腦卻能夠無限地成長和發展下去。

我們的心智就跟肌肉一樣,如果不常鍛鍊就會萎縮。

《如何閱讀一本書》就像一位健身教練,教給我們鍛鍊的方法,為我們糾正姿勢。我們需要做的,就是運用其中的閱讀方法,讀好書。通過不斷的思考,慢慢理解每本書中的內容,就是給心智最好的鍛鍊。

作者介紹:@王可讀書,專注於分享優質的信息、書籍、遊戲等內容,感興趣請關注我。

相關焦點

  • 英語閱讀分享:《How To Read A Book》如何閱讀一本書?
    要理解這一點只需要去看看各大網站的評論區:有多少人連作者表達的意思都沒讀懂就貿然開始評論?閱讀文字本身是一件很簡單的事情,但要正確理解作者意思並且有所收穫並不容易。達到這一點需要我們對閱讀理解能力進行刻意訓練。怎樣刻意訓練呢?或許你可以讀一讀 How To Read A Book(如何閱讀一本書)。
  • 如何閱讀一本書
    一本好書,就像一棟好房子,每個部分都要很有秩序的排列起來,但每個部分又有其獨特性。 還有就是找出作者要問的問題,並且嘗試去回答或者找出作者的答案。 在日常的閱讀中我們習慣於評斷一本書,那麼怎樣的評斷方法是正確的呢?
  • 《如何閱讀一本書》⑦:閱讀的終極目標
    之前,我們介紹了一系列閱讀方式,都是在講如何閱讀一本書,或一篇文章。但在生活中,我們經常需要圍繞一個主題,去搜集不同的書、文章、網站裡面的相關內容,比如寫論文,專題報告,自媒體文章等,又或者你想要提升自己某一方面的能力,就會閱讀大量相關的書籍。這個時候,我們就要用到【主題閱讀】裡的閱讀方式了。
  • 《如何閱讀一本書》讓你少走閱讀的冤枉路
    你會閱讀嗎?「當然!」很多人會不假思索地回答。在很多人看來,閱讀這件事小學生都會。其實不然,閱讀是有方法,有技巧的。只有當我們了解了作者說的內容,做讀書筆記,吃透一本書,能把書中的主旨表達出來,並且深入思考有自己獨到的見解這才算是真的會閱讀!如何閱讀一本書呢?
  • 《如何閱讀一本書》:一本有關閱讀的永不褪色的經典
    說的更具體一點,這本書是為了那些想把讀書的主要目的當作增進理解能力的人而寫的。編輯者說:你一定要用一雙X光般的透視眼來看這本書,因為那是你了解一本書、掌握其骨架的基礎。不懂閱讀的人,初探閱讀的人,讀這本書可以少走冤枉路。
  • 時讀拾智《如何閱讀一本書》精讀01
    推薦理由《如何閱讀一本書》它告訴我們閱讀的好處和閱讀的技巧,閱讀,是為了防止心智萎縮、延緩心智衰老的最有效的手段。作者所謂「如何閱讀一本書」,主要是指的就是第二種數,在本書看來,一個好的讀者應該更多去讀那些鍛鍊他的心智的書。讀者是否合格,首先必須主動,主動的讀者會從閱讀中獲得很大的收益。一個主動的讀者,打開一本書之前,必須牢記這是個問題:第一,整體來說,這本書到底在談些什麼?第二,書中的細節,作者是怎麼談的?第三,這本書說的有道理嗎?是全部的都有的道理還是部分有道理?
  • 《如何閱讀一本書》:03 利用主題閱讀,輕鬆吃透很多本書
    今天為你解讀的書是《如何閱讀一本書》的第三個知識點:利用主題閱讀,輕鬆吃透很多本書。相信大家都知道,閱讀一本書對一個人而言,在困難也很容易。但是,我們為什麼需要將很多本書「吃透」呢?其實啊,因為這是快速掌握某個領域知識的最佳方法。
  • 如何閱讀一本書?掌握這些方法和技巧,讓你事半功倍
    人們在讀一本好書的時候會打瞌睡,並不是他們不想努力,而是因為他們不知道要如何努力。 如果你有讀書時提出問題的習慣,那就要比沒有這種習慣更能成為一個好的閱讀者。 俗話說:「你必須讀出言外之意,才會有更大收穫。」 要真正完全擁有一本書,必須把這本書變成你自己的一部分才行,而要讓你成為書的一部分最好的方法,就是要去寫下來。
  • 你知道閱讀的四個層次嗎?解讀《如何閱讀一本書》
    今天為您解讀的這本書叫做《如何閱讀一本書》,本書中文版共計20萬字,我會用5期的內容為您來講解本書的精髓,本期是講解的第1期。本書第一版的作者是莫提默·J·艾德勒,他以學者、教育家、編輯人等多重身份在美國享有盛名,因為擔任1974年《大英百科全書》的編輯而聞名於世。1940年,他發表了《如何閱讀一本書》。
  • 《如何閱讀一本書》:基礎閱讀、檢視閱讀、分析閱讀、主題閱讀
    學會讀書,便是點燃火炬;每個字的每個音節都發射火星。——雨果你會讀書嗎?有的人遲疑,有的人自信滿滿,有的人坦言不會。不論你的回答是什麼,相信你在看完《如何閱讀一本書》之後,會對閱讀有一個全新的認識,很可能之前已經看過很多書的讀者,會禁不住感嘆一句:以前的書都白看了!
  • 如何有效地閱讀一本書
    大家好,我是你們的朋友Jackyiming,歡迎關注我的專題:《如何閱讀一本書》。目標當我們確定好讀書的目標之後,我們必須思考一個重要的問題:究竟我們要如何閱讀一本書?我用黃金圈思維羅列了三個問題。之前我給大家講過閱讀的目標分為兩種:純娛樂性閱讀和吸取知識性閱讀。我們排除純娛樂性閱讀目標,以下講的閱讀目標都是針對吸取知識性閱讀。2、解決閱讀前存在的問題。我們要做到有效的閱讀一本書,首先要確定閱讀這本書的目的是什麼?
  • 如何快速地閱讀一本書,一天可看一本書!
    讀書不僅可以使我們收穫知識,開拓我們的視野,還能淨化心靈,修身養性。你讀一本書,需要花費多少時間?一個小時?一周?還是一個月也無法讀完。這或許就是大多數人不願意讀書的原因:覺得花費很多時間讀完一本書,結果卻不記得自己讀了什麼,是一件挺不划算的事情。如何化快速閱讀一本書呢讀一本書之前,要看這本書值不值的讀,花大量的時間讀一本不值得書,不僅沒有獲取新的知知識和見解,還浪費了大量的時間,真實罪過!
  • 如何正確且快速閱讀一本書?
    針對性的去閱讀或優先閱讀哪些你不清楚但你想了解的部分,把時間先花在值得探索的地方。  相比較文字,人更喜歡看圖片,也最容易被可視化的東西吸引。 所以,看一本書之前,可以先花點時間瀏覽圖片,或數據圖表。讓我們更快速且直觀的找到這本書的關鍵詞。
  • 閱讀與寫作的映照,《如何閱讀一本書》,教你如何寫論說文
    於是學會五種技能、四招對策、三分創意、兩把刷子或一門學問之類的寫作輔導書也就應運而生,層出不窮。寫作離不開生活,更離不開閱讀,閱讀與寫作總是互相映照。如何通過閱讀一本書,來提高自己的寫作水平呢?《如何閱讀一本書》一書對閱讀方法做了十分詳盡的介紹,並將閱讀技巧延伸至論說文的寫作訓練上。
  • 閱讀與寫作的映照,《如何閱讀一本書》,教你如何寫論說文
    於是學會五種技能、四招對策、三分創意、兩把刷子或一門學問之類的寫作輔導書也就應運而生,層出不窮。寫作離不開生活,更離不開閱讀,閱讀與寫作總是互相映照。如何通過閱讀一本書,來提高自己的寫作水平呢?《如何閱讀一本書》一書對閱讀方法做了十分詳盡的介紹,並將閱讀技巧延伸至論說文的寫作訓練上。作者美國人莫提默·J.
  • 豆瓣8.4《如何閱讀一本書》:四個閱讀層次,助你提高理解力
    今天為大家推薦的書籍是《如何閱讀一本書》。這本書首次出版於1940年,書籍一經出版便佔據美國圖書銷量排行榜榜首一年多之久,被翻譯成多種語言廣泛印刷發行,並被譽為閱讀領域的「聖經」,其在閱讀領域的地位至今未被撼動。我們為什麼要閱讀?
  • 《如何閱讀一本書》 | 該怎樣讀書和思考?
    艾德勒 / 查爾斯·范多倫《如何閱讀一本書》初版於 1940 年,1972 年大幅增訂改寫為新版。本書全面而系統地介紹了閱讀的方法、技巧以及閱讀所應具備的廣闊視野讀書是有方法、技巧的,閱讀是需要訓練的。在閱讀日趨碎片化的當下,認真研讀一下這本有傳世價值的經典之作,必定能喜獲「磨刀不誤砍柴工」之效。
  • 陪孩子讀好書 || 《如何閱讀一本書》教會孩子如何與智者對話!
    弗蘭西斯·培根曾經說過:「有些書可以淺嘗即止,有些書是要生吞活剝,只有少數的書是要咀嚼與消化的。」什麼書可以快速閱讀,什麼書值得深入思考,都可以從這本書中學習到。書中講述了我們在閱讀時會遇到的各種難題與解決辦法,比如在閱讀一本書時,讀者一定要問自己四個問題:第⼀,這本書在講什麼?第⼆,這本書的細部說了什麼?怎麼說的?
  • 如何有效閱讀一本書?
    今年7個月閱讀了126本書,輸出書評90多篇,從一天閱讀一本書,到現在2小時左右閱讀一本書。當然,會有人質疑,你閱讀這麼快,能學到重點內容嗎?能夠內化知識嗎?其實,閱讀方法是否有用,從兩個方面就能體現,那就是效率和效果。
  • 為什麼六歲之前的孩子要通過閱讀提高心智呢?
    安徽的兩個孩子,五歲半了,他們的媽媽說,要準備上學了,學會閱讀提高心智能力,鍛鍊專注力!閱讀不僅可以提高孩子的心智,讓孩子學會搜索汲取更多更新的知識,而且還有助於擴大孩子的視野,提升孩子的獨立自學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