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有效閱讀一本書?

2020-09-03 雨媽閱讀成長之路

今年7個月閱讀了126本書,輸出書評90多篇,從一天閱讀一本書,到現在2小時左右閱讀一本書。

當然,會有人質疑,你閱讀這麼快,能學到重點內容嗎?能夠內化知識嗎?

其實,閱讀方法是否有用,從兩個方面就能體現,那就是效率和效果。



能夠提升效率的方法才是好方法

大家都知道,很多大咖牛人都能夠每天閱讀一本書,就像李欣頻,張萌等等。

她們真的會一目十行?閱讀速度快嗎?

其實並不是,因為提升閱讀速度屬於技術,需要每天花大量時間去練習眼球轉動速度,視野廣度等等。

成年人想要在閱讀速度上提升,至少練習1年才有效果,這顯然不是適合普通人的。

那些大咖牛人之所以閱讀快,是因為他們邏輯思維能力強,閱讀理解能力強,還有就是底層思維知識體系健全。

在閱讀的時候,遇到的知識點都熟悉,自然速度就快了。

這就好比,你去閱讀一篇小學生作文,和一篇心理學論文,速度自然不一樣。

所以,建立底層邏輯思維體系,才是高效閱讀的有效的方法。



發現底層邏輯讓閱讀變得輕鬆

在閱讀過程中,你會發現同主題下的書籍,所表達的觀點卻不一樣,大量閱讀以後你會發現,其實,它們的底層邏輯都是一樣的,區別就在於切入點不一樣。

就拿思維緯度的《金字塔原理》《思辨與立場》《一分鐘經理人》這三本書來說。

《金字塔原理》講的是如何通過改變我們的思維,從而改變行動,它講的是邏輯思維,作者建議我們我們平時,表達要自上而下,思考要自下而上。

也就是說,說話表達先重點再解釋,思考需要從根本往上推理。

《思辨與立場》提出通過學習提升思維質量,讓你能夠分辨出,到底做什麼事,才能幫你達成目的。

它要解決的是,如何提升思維質量,養成批判性思維。

《一分鐘經理人》看起來像是管理學書籍,實際它表達的是,掌握工作效率的底層思維邏輯,你就能夠用少時間做大量工作,提升效率。

所以,這三本書,本質上都是在講思維對人的影響,只不過切入點不一樣,分別是邏輯思維,批判性思維和底層思維邏輯。

當你能夠清楚分辨出書籍的分類,自然能夠輕鬆掌握書中內容。

能夠清楚分類,是建立底層邏輯思維體系的基礎。



掌握一本書的脈絡,提升閱讀效率

了解了知識體系的重要性和基礎,下面就要進行最重要的一步,那就是閱讀。

當你拿到一本書,你會怎麼閱讀?是一口氣從頭讀到尾嗎?

結果一般就是,讀完了,合上書,然後大腦迴蕩著一句話:這本書說了啥?

其實,這就是我去年的一個學習狀態。

閱讀完,很快會忘記書中內容,為啥呢?

因為這種閱讀方法,是被動輸入,即便你做了筆記,摘抄了內容,依然沒有作用。

這讓我想起大閨女學習分成,那天大閨女興高採烈的跑回來告訴我,今天學習了1-5的分成,然後噼裡啪啦的背了一遍。

然後我就問她:2➕3等於幾?大閨女立馬傻眼了。

我們閱讀也是一樣的,被動輸入不僅容易忘,還導致不理真正含義,無法應用。

一本書的寫作方法,其實和一篇自媒體文章沒啥區別,都是有一個主題,有一個觀點,然後有解決方法。

看一本,首先要看的是書的封面,書名,這裡面就會找到作者想要表達的觀點。

然後看推薦序或是自序,在進行驗證,你找的是否正確。

接著就要看目錄和開頭結尾,你會大概總結出作者解決問題的方法。

帶著這些問題,你再去閱讀這本書,不僅能夠提升邏輯思維能力,還能夠提升理解能力。

有效閱讀一本書的前提,就是開啟你的思考力。

後記:

運用思考力去分析書中重點內容,切記急於求成,越是著急,越是找不到問題的答案。

刻意練習才是根本,只要每天堅持運用思考力去閱讀,你會發現,你的邏輯思維能力和閱讀理解能力會不斷提升。

而是隨著底層思維知識體系的健全,你的閱讀效率也會越來越高。

這才是有效閱讀的正確打開方式。

相關焦點

  • 如何有效地閱讀一本書
    大家好,我是你們的朋友Jackyiming,歡迎關注我的專題:《如何閱讀一本書》。毫無疑問,閱讀一些和自己工作息息相關的書籍,一定可以幫助提高你的工作能力。不管你現在在哪個公司從事什麼崗位的工作,只要你選擇正確的書籍,通過閱讀這些書籍,結合你的實際工作經驗,一定讓你受益匪淺,從而提高你的工作能力。第二個問題:怎樣有效地閱讀一本書?
  • 如何有效閱讀一本書——讀書筆記在閱讀中的使用
    閱讀是件讓人愉悅的事。今天讀了奧野宣之的《如何有效閱讀一本書》,對如何閱讀又有了新的認識。通過做筆記吸取書中營養,讓書中的知識轉化為自己的「智慧」,這才是讀書的真正的意義。《如何有效閱讀一本書》我認為是專門為了解決功能性閱讀的方法的書。書中談到做筆記,而且還強調是用紙質的筆記本。這個我不是特別認可,我認為一款好的筆記本軟體要勝過紙質筆記本太多了。就像我現在用的OneNote,簡直是學習讀書的好幫手。我最近在用OneNote做讀書筆記,發現確實好用,尤其是在功能性閱讀上。
  • 如何有效閱讀一本書?(附思維導圖)
    鑑於平時工作生活繁忙,很難有機會復讀一本書,加上對新知識的渴求,新舊書堆在書架上久而久之成為心理的負擔。我曾問過很多高效率朋友如何整理自己的讀書筆記(包括金句),大家的反饋都是用手機APP或者筆記隨手記錄,但對於如何整理和應用比較迷茫。
  • 看了就忘,怎麼辦——《如何有效閱讀一本書》
    我的床頭通常都有很多本書,至少三本以上吧。在閱讀中,當我讀不下去時,就換另一本調劑。小說是斷不會有的,不能一口氣讀完的算不上好小說,就算艱難似《百年孤獨》,我也是囫圇吞棗,一氣呵成。至於想不起來的內容,反正書在呢,有空再翻唄。
  • 《如何有效閱讀一本書》:筆記大神分享簡單高效的讀書筆記妙法
    如果你也認同這樣的觀點,那《如何有效閱讀一本書:超實用筆記讀書法》這本書就能派上用場啦。《如何有效閱讀一本書》封面《如何有效閱讀一本書》的作者奧野宣之畢業於新聞學專業,曾就職於出版社和報社,在利用新聞出版經驗進行網絡與雜誌專欄撰稿外,他還以「筆記本作家」的身份活躍在媒體節目和論壇中
  • 《如何有效閱讀一本書》如何利用筆記本輕鬆寫出書評
    一、簡介《如何有效閱讀一本書》的副標題是:超實用的筆記讀書法,開門見山地指出了本書的主要講述的是如何利用筆記本幫助閱讀書籍的,也可以說是如何用筆記本把讀過的書變成自己的精神糧食和為自己所用。本書作者的筆記本讀書概括下來就是三個步驟:1、準備一個筆記本準備一本專門記錄書評的筆記本,這是讀書的一種儀式感,也是讓自己更快地養成邊讀邊寫讀書筆記的習慣的重要步驟之一。把筆記本帶在身邊,隨時隨地記錄自己的突發感想,任何都可以,想讀的書,突然想起的事情等等。
  • 如何走出讀書無用的怪圈,這本《如何有效閱讀一本書》分享給你
    結果,得到的回答往往是,以前確實讀過這本書,但現在卻想不起來了。有些同學能說出一些書中的內容,但是要完整回答這四個問題,能做到者少之又少。明明讀過了卻什麼也沒記住,這不就跟沒讀過一樣嗎?正如奧野宣之在《如何有效閱讀一本》中所寫,「讀完每一本書,都能有紮實的收穫」。
  • 《如何有效閱讀一本書》:閱讀五步法,學會與書共處,親測有效的方法送給你
    如果你還不知道怎麼樣把閱讀當作系統工程來對待,那麼我推薦你閱讀《如何有效閱讀一本書》。作者是日本作家奧野宣之,他以對讀書法的大量研究和經驗而聞名於日本,並被稱為"筆記本作家"。在該書中,作者提出,要認真選擇每一本能滿足自己需求的書,然後真摯地與每一本書對話,努力從書中學到知識吧。
  • 《如何有效閱讀一本書》:讀了這本書後才知道,以前的書都白讀了
    如果有人問你最喜歡哪本書,你也許能回答對方一個書名,說「我還是學生的時候讀過這本書,它對我有很大的幫助」,而當對方問起下面的問題:·這本書講了什麼內容?·你最喜歡書的哪一部分?·這本書對你有什麼影響?估計大多數的人都記不住了,只知道這本書很好,然而好在哪裡?說不出一個所以然來。2.有效吸收書中的知識,給工作學習帶來幫助自從我看了《如何有效閱讀一本書》—超實用筆記讀書法,才知道,我以前讀的書都白讀了。
  • 《如何有效閱讀一本書》:3個方法提高寫作能力
    如果你也像我一樣,不再滿足於只把書看完即可,那就一定要看看這本書:《如何有效閱讀一本書:超實用筆記讀書法》。本書作者奧野宣之,以具有獨創性的信息整理術及&34;聞名。他堅持以筆記記錄生活、工作及閱讀,在日本引起較大的反響與追捧。
  • 《如何有效閱讀一本書》記筆記的方法,如何使用讀書筆記|乾貨
    《如何有效閱讀一本書》作者(日)奧野宣之1在這個網絡發達的時代,我們已經被一些短資訊圍繞,這確實節約了我們的時間成本,想要知道什麼在網上隨便一搜,就會出現一堆觀點,好像根本不用讀書。沒有看《如何有效閱讀一本書》之前,我就是,到了書店往往看到精美的書皮,一衝動就買下,回到家裡翻了幾頁,內容和書皮上的文案大相逕庭。這時我們需要一份購書清單。可以用手機備忘錄,隨時記錄自己看到的書名,等有時間的時候,到網上去查查這些書的書評,篩選一下真正適合自己的。
  • 《閱讀的層次》怎樣有效閱讀一本書
    wang'tu這周看的書是《如何閱讀一本書》,作者為[美] 莫提默·J. 艾德勒、查爾斯·范多倫。事實上這本書我早有耳聞,曾經不少朋友鼓吹其如何驚人,但是我看看它的名字,實在沒有看的欲望。現在想來,真是被名字耽誤的好書。那時不看,興許是過於想當然和自大 。無論如何,我在這周一又注意到它了,並且決定寫一些感想。它的內涵實在廣袤,推薦自己認真看看,當然,先看我的總結也不錯。 我先講我讀它的第一篇,閱讀的層次時的所感所得。
  • 一本關於讀書的使用說明——《如何閱讀有效一本書》讀後感
    今天突然想起了我幾個星期前的讀過的一本書——《如何與有效閱讀一本書,超實用筆記讀書法》。本著有輸入就要有輸出的原則,今天對這本書做一個小總結,算是對這本書的一個交代吧。本書作者對於怎麼樣才叫讀完一本書是這樣理解的:讀完一本書時要把書裡的內容記在腦子裡,這樣在幾年後甚至十幾年後,這些內容也還能繼續發酵,還會因為目前正在經歷的事情而被重新回憶起來,讓人們在受到一次感動,甚至還想在讀一次那本書。如果能這樣與一本書來一次「深刻交流」,那就再理想不過了。
  • 如何閱讀一本書
    如何閱讀一本書文/雨晴2021年第一本難啃的的書終於看完了,2020年無數次拿起這本書,翻翻又放下
  • 《如何有效閱讀一本書》:會讀書的人是怎麼做到的?
    所以朋友向我推薦奧野宣之的《如何有效閱讀一本書:超實用筆記讀書法》的時候,我是持懷疑態度的。直到近幾個月真正開始寫長書評,寫到無比艱難的時候,打開了這本放置了已久的書,深為之前的淺薄感到羞赧。就像作者在前言中所說,這本書介紹的讀書方法並不是多麼與眾不同的讀書技巧,而是誰可以馬上實際應用起來的方法。
  • 如何深度閱讀一本書?
    閱讀這件事說起來簡單,但是想要深入閱讀又是件難事。我非常喜歡看書,相較於買衣服買包我更捨得在書上花錢。而且這是項長期投資,只要堅持輸入,等到輸出的時候肯定會有回報。起初,我拿起一本書沒有目的和技巧地從頭讀到尾,讀完就扔一邊。但慢慢地我發現,我對讀過的書都沒有印象,更別提實際性的回報,閱讀這件事好像變成了一項任務。
  • 讀書記不住,筆記來幫助,日本筆記作家告訴你如何有效閱讀一本書
    或許即便是真的記不住書中的內容也能夠受到這本書潛移默化的作用,但是總是覺得能夠更多地記住書中的內容,看這本書所得到的收益會更加實在一些,對於這本書的閱讀也能更加有效果一些。怎樣做才能夠有效地閱讀一本書,更多的記住書中的內容呢?
  • 《如何有效閱讀一本書》:讀懂這10個字,就夠了
    今天讀了奧野宣之的《如何有效閱讀一本書——超實用筆記讀書法》,讀完有一種醍醐灌頂的感覺。《如何有效閱讀一本書》所講的讀書方法有以下內容:1.如何選書:怎樣選擇自己真正想讀的書。2.如何購書:怎樣買到對自己真正有益的書3.如何讀書:怎樣加深理解,深入思考4.如何活用:怎樣運用從書中獲得的知識。
  • 《如何有效閱讀一本書》3個方法,讓你從購書到應用不再愁
    原因很簡單,據統計,每個月就會有幾百本新書問世,那麼,每本書讀百遍,顯而易見是相當不現實的一件事情。那麼如何閱讀一本書呢?奧野宣之在《如何有效閱讀一本書:超實用筆記讀書法》一書中已經給出了答案:買自己需要的書;讀自己需要的內容;應用書中的內容,給自己生活帶來的幫助。
  • 《如何有效閱讀一本書》超實用筆記讀書法
    本書就是為了回答這樣的問題而存在的。讀完一本書,測試一下記住多少內容,可以問自己以下幾個問題。1、這本書講了什麼內容?2、你最喜歡書的那一部分?3、這本書對你有什麼影響?4、它的優點又在哪裡?本書所講的讀書方法包括以下四部分內容:1、如何選書:怎樣選擇自己真正想讀的書2、如何購書:怎樣買到對自己真正有益的書3、如何讀書:怎樣加深理解、深入思考4、如何活用:怎樣運用從書中獲得的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