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在生活中,總是嚮往更高,更新的境界生活,所以,新的一年我們意味著新目標,新希望,新成就,新作為的一個開始。我想這應該是所有眾生共同的心理訴求。但真正的事實上,我們的生活中有一個真理——念頭和念頭之間的每一刻,(念頭和念頭之間是非常快的),每一秒和每一秒之間,以及每一小時、每一天和第二天之間。
念念常新在佛教中叫無常,無常只是一個詞語,我們也可以說無常是沒有舊的,因為我們無時無刻都在變化著。對此,孔子還說:「逝者如斯夫。」就是和無常一個意思。孔子也在談論無常,或無舊,或是新的生活真理。你總是在念念常新的,但為什麼我們渴望新的一年或者是新的開始呢?
這是因為我們的心有所住的,只要我們的有所住著和有所執取,我們執取心中的一個欲望所求,然後去擴大它,我們可能會執取一個自我。當然,這種自我是由大量的執取組成的,包括思想、觀點、情感和物質對象,所有這些都是維繫著執取和住著,所以就構成了自我。由於執著和執取構成我們的自我,我們實際上無法與生活新的開始切合。那麼修行就是讓我們看到構成這種自我假相的把握,然後學會放下。
當我們把執取和住著放下時,我們的心就活起來的。活起來,並不是字面上的活起來,而是我們把它會恢復到原本的念念常新的真實狀態中,在這種狀態下,我們的心就會放射出光芒,每一天都會受到心發給你的一條簡訊,內容是心光燦爛。金剛經中講「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六祖慧能大師壇經中講「心不住法,道即通流」,都是這個意思。
我們的心,其實有很多種,有執取,有住著,還有思想,觀念,妄想,目的等等,色聲香味觸法也包括在內,它就是一個執著心,當我們把這些都放下的時候,心也是通暢了。趙州祖師語錄中,有一個非常經典的對話。書生問趙州禪師:「在十二時中該怎麼樣用心?」趙州祖師說:「汝被十二時辰轉,老僧使得十二時。」他的意思是,你們都是被十二時所使,意思是我們都是時間的奴隸。
老僧使得十二時又是什麼意思?意思是我是時間的主人。那麼趙州祖師如何才能掌握時間,我們又如何成為時間的奴隸呢?我們要去修行,這是我們的練習。 在理解上,就像我前面說過的,我們成為時間的奴隸,因為我們的心停留在我們持有的許多物體上,或者換句話說:我們的心有很多停留,很多執取,很多住著,很多在乎,很多關心,當這些執取,執著,關心、放下,我們才可以成為時間的主人。
我們經常說:我沒有時間做一件事。有時候我告訴居士,你每天都要加持念心經。他們經常說:我沒有時間。所以修行,我們更應該深入地去觀察一個問題:時間在哪裡?如果我們能在每一刻提高我們心中的正念,我們就有無限的時間。而這種內在的自我觀照並不需要時間——不斷地放下內心的執念和包袱。這種不需要時間的真理,有時是以「安住當下」的方式來表達的。
有時候佛法告訴我們「把握當下」,這兩個詞就是我們說的念念常新的真相。今天把這個想法分享給大家,想要提醒各位,在我們生命中,不要忘記這麼一件重要且偉大的事情,過去,現在,未來,不管是在哪一年,或者是哪一天,我們的問題都在那,不要忘記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