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海擷貝】為什麼學佛?為什麼修行?

2021-03-03 走進大圓滿

【智海擷貝】為什麼學佛?為什麼修行?

學佛不能盲目,修行不能麻木。首先要明確目標,不要糊裡糊塗地學修。若是你沒有明確目標,不知道為什麼學佛,為什麼修行,為什麼聞法,這就是我們前面說的不善不惡、無記的狀態。如果我們沒有明確目標,不管如何努力,都是白費!結果連一個善根的種子都種不上,根本沒有善根,也沒有功德。都好好地問問自己:我為什麼要信佛?為什麼要學佛?為什麼要聞法?為什麼要修行?要先搞清楚這些,把心態調整過來。

也許剛開始是下士道的發心與動機,是為了世間的一些利益,比如有的為了家庭和睦、身體健康而學佛修行;有的為了自己與家人能夠平安吉祥而學佛修行;有的為了升官發財、事業順利而學佛修行;還有些人不僅為了今生今世的利益,還為了來世能夠得到人身,或者能升天,得到人天的福報而學佛修行。這些都是最下劣,心胸最狹隘,目光最短淺的人的想法。佛講,這是下士道的發心與動機。我們聞思修的時候,不應該有這樣的發心和動機。

即使得到了平安健康、吉祥順利、升官發財這些暫時的利益,也一樣擺脫不了煩惱,脫離不了痛苦。這些福報都是暫時的,不是永久的,而且擁有這些福報的同時,又會增加別的煩惱和痛苦。現在我們前後左右看看,暫時健康的人有很多,但是他們仍然有煩惱,有痛苦。人煩惱、痛苦的原因,並不僅僅是因為身體不健康,還有很多其他原因,但歸根結底還是因為愚痴顛倒,心量太小。凡夫就是這樣,無論做什麼,都不會選擇中道,任何事情都看不透徹,看不全面。

有的人在病魔纏身遭受病苦的時候,就會想:我現在非常煩惱、痛苦,就是因為身體有病。等我的病好了,煩惱就沒有了,痛苦也沒有了,一切就都好了,我就解脫了。身體健康,該有多快樂、多幸福啊!但是當病真的好了的時候,還會有別的事,也許事更多,煩惱更多,痛苦也更大了。我們會為自己所承受的這些煩惱與痛苦找很多理由,但令我們煩惱、痛苦的真正原因不是這些,真正的原因是我們缺乏智慧。沒有智慧,所以就有煩惱;沒有智慧,所以就有痛苦;即使具足了世間的福報,也無濟於事。

有的人家裡不是很平安,總會發生各種各樣的事情,於是他就會想:要是沒有這些事就好了,我就沒有煩惱了,我就不痛苦了。不可能!一旦這些事沒有了,別的事緊接著又來了,不會間斷的。你什麼時候放下了,什麼時候就沒有事了,你沒放下之前不可能沒有事。

有人說「我家裡事多,還要上班,等我將來退休了、老了之後,我就可以安心、專心地學佛了。」不可能!如果你放不下,即使到了七八十歲,甚至到了九十歲、一百歲的時候,你還會有事的。若是你心裡早有準備,死亡什麼時候來都是一樣的,就不會有恐懼。若是你心裡沒有準備,死亡在任何時候降臨,對你來說都是突如其來的,它一定會偷襲你,不會提前跟你打招呼,然後在慢慢折磨你的過程中,把你帶走。

有的人即使活到了八九十歲,甚至是一百多歲的時候,還會這樣想:雖然我老了,不會久留人世了,但是我今年肯定不會死。「今天死」這個概念,他連考慮都不考慮。雖然一百多歲了,但總覺得自己今天不會死,明天也不會死。雖然身體老了,要死了,但是心還沒有老,妄想和分別還沒有死——也許更多,更嚴重了。因為身體沒有能力了,只能靠想了。因此不可能沒有煩惱、沒有事。什麼時候放下了,什麼時候就沒有事了,這樣煩惱、痛苦才能結束。

有些人連晚上做夢都想發財,學佛修行就是為了賺錢、發財。如果你真的發財了,你就完了。那個時候,你內心裡的煩惱、痛苦不可想像。錢越多,事越多,心越亂,精神上的壓力越大。

龍樹菩薩說:「積財守財增財皆為苦,應知財為無邊禍根源。」如果你想追求世間的福報、暫時的利益,即使得到了,那也是修來的,而不是求來的。你想得到這些,只求沒有用,還要修行。不過,即使你通過修行得到了這些,也沒有多大意義,因為你還是擺脫不了煩惱、痛苦;而且若是你真的發財了,有實力了,你會利用這些造惡業,而且所造的惡業會更嚴重,死後會直接墮落惡趣,感受地獄、餓鬼或旁生的痛苦,難以解脫。對你的今生來世,乃至生生世世都沒有好處,只有害處。所以不能求暫時的利益,不能求世間的福報。聞法時的發心和動機,不能是為了世間的福報與暫時的利益。

有些人也許會問:「我們這些學佛修行人,是不是不要健康,不要平安,不要名氣,不要錢財了?」不是!學佛修行人所追求的是永恆不變的東西:永恆的健康,永恆的平安,永恆的錢財、名利。那是不是需要特意求,或特意修呢?不需要!你真看破、放下了,真解脫成佛了,健康、平安、名氣等世間的福報自然就有了。

如理如法地修行就像點火,火點燃了,灰自然就有了,不用特意求也有。當你只求解脫,只求為眾生成就佛果而不考慮自己的得失的時候,這些世間的福報自然就會有。只追求自己的利益、世間的福報,對自己有害無益。你真正追求解脫、追求佛果,世間的福報自然就有了,而且是恆常地有,不變地有,永遠地有,到哪裡都有。

大家聽了這些以後,心裡的那些想法、念頭該放下了吧!剛才給大家講的道理很有深義。第一,你只追求世間的福報,對自己的今生來世,乃至生生世世都有害無益;第二,我們不是不能擁有這些,不是不需要這些,但是只有在你不求的時候,才能擁有這些;只有等你解脫成佛的時候,才能自然就有,而且是恆常地有。那時你為了眾生,哪怕是到了地獄,到了餓鬼道等惡趣,這些福報依然會跟著你,和你形影不離。因為那個時候,你得到的福報都是恆常的、不變的、本具的、原有的。所以,學佛修行要放下求世間福報

的念頭,斷掉這種欲望,調整心態,只求解脫成佛。

通過修行,你能達到解脫成佛的目的,能實現這種願望,可以從煩惱、痛苦當中解脫出來。不過,這時雖然你放下了對世間的貪戀,但是還沒有放下自私自利,你只為自己解脫成佛,最後證得的也是聲聞或緣覺的果位,你的福德資糧和智慧資糧還是沒有圓滿,你只能自度不能度人。所以不能這樣發心,尤其是我們這些修大圓滿法的人。因為大圓滿法屬於大乘佛法,只能為眾生,不能為自己。

求自己解脫,這是中士道的發心與動機,只能得到聲聞和緣覺的果位,最後只能成為小羅漢或獨覺佛,這不是最究竟的果位,智慧和福德都不能圓滿,將來還要進入大乘法門重新修行,最後才能成佛。所以我們不能只求自己的解脫,不能只為了聲聞和緣覺的果位而聞思修行。這樣雖然也有功德和利益,但是不廣大;雖然也有福報和智慧,但是不圓滿;雖然也是解脫成就,但是不究竟。這也是一種過患。

我們是有大福報、大根基的人,我們遇到了大圓滿法,並對大圓滿法生起了信心,應該發心為眾生成就佛果,即身成佛。成佛不能拖到來世,拖到以後的生生世世,我們只求今生解脫,只求即身成佛。我們不能只為自己的解脫而聞思修行,那樣只能成為阿羅漢,而不能成佛,更不能即身成佛。所以要調整心態,不求自己解脫。

  

——摘自達真堪布上師《成就寶鑑論》



快捷查詢

回復「1」:上師達真堪布簡介

回復「2」:上師文集

回復「首頁」:進入大圓滿法微網

恭請法寶

QQ:2991373766

微信號:dymffb 手機:15196695899

歡迎關注微信大圓滿法

微信號:dymf815

吉祥圓滿 扎西德勒

相關焦點

  • 何為慈心,何為悲心,學佛為什麼要修行慈悲心
    何為慈心,何為悲心,學佛為什麼要修行慈悲心文·風花雪月的歲月什麼是慈,什麼是悲。我們要明白,不然就不知道怎麼發心,怎麼修佛。佛法精深,裡面包含了無數的奧義,我們只有明白了這些,才算是真的明白了為什麼要學佛。
  • 茹素人生丨學佛的人為什麼要吃素?
    修行學佛就是要向佛學習。從身口意開始,學佛的身、學佛的口、學佛的意。學佛的身就是學佛的行為,行住坐臥怎樣達到最高的標準?學佛的口,在日常生活中,講話怎麼講?該有什麼標準?學佛的心,我們起心動念,也應該有一個標準,達到最高、最圓滿、真善美的標準了,這樣就能成就佛的慈悲、佛的智慧、佛的定力,乃至於佛的神通妙用都現前了。
  • 蔣揚仁欽《為什麼學佛》帶你認識佛法的十七堂智慧課
    蔣揚仁欽《為什麼學佛》帶你認識佛法的十七堂智慧課秉承那爛陀寺千年教法,用理性辯證與思考,帶你認識學佛入門之道!二○○八年,蔣揚仁欽前往哈佛修讀印梵學系,開學時,一個美國同學好奇的詢問他:「我們讀了那麼多書,身為知識份子,應該更相信人定勝天才對,怎麼會相信佛法呢?那不是迷信嗎?」
  • 《大乘五蘊論》講記(二十)——為什麼學佛越久慢心越大
    四、為什麼學佛越久慢心越大我首先想提出兩個問題,第一個就是,「為什麼學佛越久慢心越大,不知不覺有一種優越感?」這是我觀察到很多學佛的人的通病,在他學佛之後,他就會想:我是學佛的,那你們沒有學佛,就是要墮三惡道;我學佛了,我怎麼怎麼樣,乃至我受戒了,我怎麼怎麼樣。
  • 傳喜法師:為什麼學佛了不要總算命
    我們是信佛的,甚至是學佛的,別老找這些搞神通的,什麼神家、仙家,不算這些。算命,算這個、算那個,有什麼用?不是不相信他們,有的算命也算的特別準,有的看事看得特別準,這也承認。為什麼?我們偉大的佛陀,已經清清楚楚地告訴過我們,身體不好,短命多病,是曾經造業的,而且是殺生殺業重。方法都告訴我們了——懺悔!這個原因是什麼?原因是曾經造業,肯定是。曾經傷害過眾生的生命,這些眾生都是你的冤親債主,有人要你的命。他說的也沒有錯,也有這種情況,也有這種可能。但是佛已經告訴我們了,還用問嗎?
  • 天眼看塵世:為什麼要學佛?知道真相後太恐怖了!
    ,面對死亡時他們是迴避逃避這個問題的,不願意面對人生的終極命題,他們不願意面對,他們沉淪在物質的享受之中,追求物質上的東西,不願意去思考人生的意義,人生到世界上來是為了做什麼,人生的意義在哪裡,生和死的關係,為什麼會生為什麼會死?
  • 從因果和承負來看為什麼學佛人也要修道
    修行樂園| 玄門親歷| 增長見聞 | 趨吉避兇修行莫分儒釋道,也並非人云亦云,更不能自我揣測。只有通過實證,才能趨吉避兇,道業方能順勢增長!小時候,經常聽到有人做壞事時,就有人站出來訓斥對方,說要為子孫積德。誰家遇到什麼好事後,就有人說這是祖宗積德了。
  • 聽高僧法師講《金剛經》:為什麼學佛?學佛的目的是什麼?
    現在社會上有不少人在學佛,但也許並不知道為什麼學佛?學佛的目的是什麼?如果不把這兩個問題搞清楚,就無法知道學佛的意義和目標,就有可能錯失了佛法,也不能得到佛法真正的受用。經雲「宿有福田得逢佛法」,所以如果一個人過去沒有福田,就不容易遇到佛法,人遇到佛法是件非常殊勝的事,是很不容易的;一個人發心學佛,說明你有這個福田,才有機緣遇到佛法,所以一定要好好珍惜,千萬不要錯失佛法,要知道自己為什麼學佛,要知道自己學佛的目的是什麼。
  • 學佛之後不太「正常」了,是你修行方向錯了吧!
    關於修行,對佛教認識不深的佛教徒,總是對外在的形式非常的執著,以為我每天堅持誦經了,我今天燒香拜佛了,那我就是在學佛的路上了,其實,我們完全把修行的重點理解錯了,佛法最終強調的是「修心」,只有我們的內心有所轉變,這才是修行精進了。
  • 學佛人必知的六大「修行要訣」
    也就是說:我們學佛以發心最為首要,發心宜正不宜邪,要真不要偽,宜大不宜小,要圓不要偏。只有發了真正的圓滿廣大之心,才具備了學佛修行的資本。否則的話,漏囊渡海,無有是處!所以,發心以及發什麼樣的心,這點是非常重要的,大家必須知道,檢討自己。
  • 南懷瑾先生:這部經典是接發一切修行法門的總電源,學佛要先讀它
    「學佛修任何一法,都必須在根本上銜接這生發一切無量功德的總電源——《普賢行願品》。」 在南先生看來,《普賢行願品》的修法是修習一切佛法的基礎,是學佛關鍵所在。學佛時修任何一法,都必須在根本上街接這生發一切無量功德的「總電源」。
  • 學佛必知:如何做才算得上是一個真正的修行人?你能做到嗎?
    昌樂法師《大願如地藏》 第25課《地藏經》二十五講,修行的標準,如何才是真正的修行人?它的標準是過有規律的修行生活。簡單來講,就是齋戒,十齋日。經常有人問我,怎麼樣才算很好的修行?對學佛的人來講,誦經拜佛有兩種情況,心情好的時候恨不得把頭磕破了,心情不好的時候,看到菩薩都煩。但我們要讓心情好的時候的那股學佛的勁頭,在心情不好的時候也能表現出功夫來。實際上,最應該修行的時候是心情不好的時候,怎樣能讓你恢復過來?可是往往心情不好的時候,很難有這個念力讓自己恢復過來。那怎麼辦呢?
  • 為什麼有些人開始學佛,反而越來越不順了,原因就是這一點
    很多人聽說學佛有這麼多的好處,便也開始信佛學佛。他們也像其他信徒一樣,燒香供佛,誦念佛經,對佛也十分尊敬,他們也知道萬法皆空的道理,他們深信不疑,但是 他們學佛後不但煩惱沒有減少,反而增加了,甚至生活越來越不順眼了,這是為什麼呢?原因就是他們忽略了一件事,這件事就是他們執著了學佛這件事本事。沒有學佛之前他們的煩惱可能就是來源於生活之中的一件件細小的瑣事。
  • 大師南懷瑾為什麼反感當代一些學佛修行人?答案或許對你有所啟發
    但是證果之人少之又少,這是為什麼?一代宗師南懷瑾對當代修行人的態度一代宗師南懷瑾先生在世時,極其反感現在一些學佛人的態度和方法:一身佛氣、眼高手低,從不禪修。一來就要求學習大乘佛法如《楞嚴經》,追求所謂的開悟;或要求學習《法華經》,追求所謂的即身成佛;或者每天就在六根、六塵、五陰十八界上面繞來繞去。
  • 修行:為什麼說「三心二意」有利於你的進步?
    文 |法錦人生就是一場修行,可惜有的人越修越行,有的人越修越不行。在我們日常的生活或者工作中,總有人強調要一心一意比較好。今天我們提出一個不一樣的觀點和大家探討,在修行或者人生體驗中,「三心二意」可能會給你帶來更大的收穫。
  • 學佛路上,修行人需警惕11種盲修瞎煉!
    不懂佛理還學佛修行,就叫盲修瞎煉。有人總結了11種盲修瞎煉的情況,快來看看自己有沒有中招!  正知正見就是學佛修行的方向目的,方向目的不明確,就會走邪路,果不正,因就不正。學佛修行的目的,是為了眾生了脫生死,不是為了治病,更不是為了名利。有人認為積德行善就是學佛修行,其實積德行善只是佛教的世間法而已。
  • 怎樣修行才對?尤其現代人要怎樣修行?
    一、修行無非就是學做人、做事。做人、做事、學佛修道本是一體,三者是一不是三。把人做好,才能把事做好,把事做好,才能把佛道學好。因為,學佛修道就是學做事,學做事就是學做人,所以,學佛修道就是學做人。二、怎樣把修行落實於當下呢?首先,要努力完成學佛修道的一切功課,以汲取真正的修行營養;其次,要活學活用,不能做「書呆子」。
  • 南懷瑾先生:有些人不學佛還好,一學佛就變得神經兮兮,這病得治
    【懷師箴言】許多人不學佛還好,一學佛包你變得神經兮兮,怪模怪樣,原本做得好好的生意都會垮掉,搞得雞飛狗跳。為什麼呢?因為不解佛法真諦,只執迷於盤腿打坐為是,一會兒要空啊!一會要放下啊,根本沒有時間精神照顧事業。
  • 惟覺老和尚:吃素與學佛
    我們佛法的精神就是慈悲,就是平等,要想達到慈悲、平等的心,第一不殺生,第二要救生,第三就要吃素。我們把這些都做到了,慈悲心就會現前,慈悲心就是佛心,所以吃素看起來很普通,它的意義非常深遠。 有很多人學佛很久了,但沒發心吃素,他們認為修行學佛就好了,為什麼要吃素呢?前幾年有位學者發表了一篇文章,大家都認為他是大善知識,寫了很多書出來。
  • 五祖說不識本心學法無益,是否就不能學佛修行了,仁清法師開示
    五祖說不識本心學法無益,是否就不能學佛修行了, 仁清法師開示。「不識本心,學法無益」出自《六祖壇經》,是五祖對六祖說的。如果沒有認識本心所在(沒有親證本心)的話,修學佛法都將落於玄想與空談,所以學法無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