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科大進入到全球有影響力的一流研究型大學行列」

2020-09-20 南國今報

中國科學院大學新聞網9月19日消息,中國科學院大學「雙一流」建設周期總結專家評審會於9月17日召開,專家組對照學校「雙一流」建設的整體方案,在對學校2016-2020年期間建設工作進行評審後一致認為,國科大 「雙一流」建設取得顯著成效,成功達到預期建設目標,進入到全球有影響力的一流研究型大學行列。

評審會現場 本文圖片均來自中國科學院大學新聞網

報導顯示,專家組認為國科大已經構建起有利於創新成果產出和優秀創新創業人才成長的體制機制,創新人才和創新成果不斷湧現,綜合辦學實力顯著提升,標誌性成果突出,全面實現了預期建設目標,科教融合辦學模式顯示出巨大優勢。

專家組建議,國科大在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中,深入研究科教融合規律、系統總結科教融合辦學經驗,進一步發展和完善有中國特色的科教融合大學治理體系。

林蕙青發言

根據中國科學院大學方面公布的名單,專家組由中國高等教育學會副會長、教育部原副部長林蕙青,北京市教委副主任張洋,北京大學常務副校長龔旗煌,清華大學副校長薛其坤,北京郵電大學校長喬建永,南開大學常務副校長許京軍,中科院原黨委副書記方新,中科院前沿科學與教育局副局長王穎,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副校長羅喜勝,中科院北京生命科學研究院院長、國科大生命科學學院院長康樂,中科院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院原黨委書記、國科大經濟與管理學院院長汪壽陽組成。

李樹深發言

中科院副院長、國科大黨委書記兼校長李樹深在致謝總結中指出,國科大在教育部、中科院、北京市的大力支持下,充分發揮科教融合的辦學優勢,整合中國科學院科教資源,多方匯聚經費,深化體制機制改革,採取有力措施,調動全校師生的積極性,紮實推進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是學校仍需按照黨和國家的需要,改進和完善大學治理體系、提升治理能力,加強大學文化建設,不斷提高人才培養水平。下一步,將根據專家組提出的寶貴意見,研討改進措施,為下一個周期建設奠定堅實基礎。學校將秉持科教融合的辦學特色,凝心聚力推進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爭取早日實現各階段目標,為國家富強、人民幸福作出歷史性貢獻。

中國科學院大學簡稱「國科大」,是一所以科教融合為辦學模式、研究生教育為辦學主體、精英化本科教育為辦學特色的創新型大學。截至2019年12月,國科大有專任教師3000餘名,其中兩院院士161人,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491人;各培養單位在崗研究生指導教師11257人,其中博士生導師6786人(含中國科學院院士237人、中國工程院院士45人)。

據校方介紹,國科大是國務院學位委員會首批授權學位自主審核的20所高校之一。根據全國第四輪學科評估結果,國科大30個學科被評為A類,其中A+學科18個。在2020年1月公布的ESI(Essential Science Indicators)最新數據中,國科大國際排名76位,位列內地高校第一位。在全部22個學科排名中,國科大材料科學和化學學科躋身ESI前萬分之一行列;材料科學、化學、環境科學與生態學、工程、植物和動物科學、農業、地球科學7個學科進入ESI前千分之一,18個學科進入ESI前百分之一學科。

相關焦點

  • 專家組:國科大進入到全球有影響力的一流研究型大學行列
    據中國科學院大學新聞網9月19日消息,中國科學院大學「雙一流」建設周期總結專家評審會於9月17日召開,專家組對照學校「雙一流」建設的整體方案,在對學校2016-2020年期間建設工作進行評審後一致認為,國科大 「雙一流」建設取得顯著成效,成功達到預期建設目標,進入到全球有影響力的一流研究型大學行列
  • 專家組:國科大進入到全球有影響力的一流研究型大學行列
    據中國科學院大學新聞網9月19日消息,中國科學院大學「雙一流」建設周期總結專家評審會於9月17日召開,專家組對照學校「雙一流」建設的整體方案,在對學校2016-2020年期間建設工作進行評審後一致認為,國科大 「雙一流」建設取得顯著成效,成功達到預期建設目標,進入到全球有影響力的一流研究型大學行列
  • 專家組:中國科學院大學進入全球有影響力的一流研究型大學行列
    專家組對照學校「雙一流」建設的整體方案,在對學校2016-2020年期間建設工作進行評審後一致認為,國科大 「雙一流」建設取得顯著成效,成功達到預期建設目標,進入到全球有影響力的一流研究型大學行列。  專家組建議,國科大在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中,深入研究科教融合規律、系統總結科教融合辦學經驗,進一步發展和完善有中國特色的科教融合大學治理體系。
  • 越過B類,中國科學院大學將直接由一流學科升為A類一流大學?
    在首輪」雙一流「建設周期中,有那麼一所高校,實力出眾,但是由於種種原因只是進了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序列,如今下一輪」雙一流「建設周期即將展開,這所高校很有可能越過B類直接成為A類一流大學,這所高校就是中國科學院大學(國科大)!
  • 下一輪很有可能入選雙一流A類的高校,湖南大學赫然在榜!
    而愁的自然就是落選雙一流評選的大學了,而比之更愁的就是落選A類的985高校了。大家都知道我國共有39所985高校,而且都是實力頂尖的,並且在雙一流評選中都是世界一流大學A類,但是有幾所大學卻淪為了B類。看著同等級的大學都入選了A類,這幾所大學怎能不愁。不過好在第二輪雙一流評選即將到來,那麼經歷了一個周期的建設,有哪些大學有可能入選雙一流A類呢?首先就是千年學府湖南大學!
  • 不僅僅清華是世界一流大學,北大、浙大、國科大和人大也是了
    2016年,我國推動了雙一流工程,建設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在2017年,有36所大學入選了一流大學建設A類名單,6所大學進入了一流大學建設B類名單,還有96所進入了一流學科建設高校名單。一晃5年過去,教育部對這些學校進行了驗收。
  • 廣西大學,進入中西部同級同類大學一流行列!
    『雙一流』建設評估專家組認為:我校(註:廣西大學)『雙一流』建設目標任務達成度高,實現了『五個翻番』和『六個顯著』,整體水平進入中西部同級同類大學一流行列。」近日,廣西壯族自治區政協副主席、廣西大學黨委書記劉正東在2021年新春賀詞中說。
  • 國科大、華東理工、河海、地大的一隻腳已踏進一流大學的門檻
    一、前言到年底第一輪雙一流建設周期結束,各高校正如火如荼開展雙一流建設周期評價,我們從專家組的發言推測哪些學校能進入下一輪的一流大學建設。(一)中國科學院大學簡介&34;隸屬於中科院,前身是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創建於1978年,是新中國第一所研究生院。2014年,國科大經教育部批准開始招收本科生。
  • 越過B類,這所高校將直接由一流學科升為A類一流大學?
    在首輪」雙一流「建設周期中,有那麼一所高校,實力出眾,但是由於種種原因只是進了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序列,如今下一輪」雙一流「建設周期即將展開,這所高校很有可能越過B類直接成為A類一流大學,這所高校就是中國科學院大學(國科大)!
  • 向光而行||國科大黨委書記、校長李樹深院士2021年元旦獻詞
    我很欣慰地看到,國科大師生在這場非同尋常的「壓力測試」中,經受住了考驗,展現出「越是艱險越向前」的堅韌和勇毅,學校各項工作穩健推進,整體辦學實力穩步提升,總體實現2020年工作目標,進入到全球有影響力的一流研究型大學行列。回顧這一年,我們在全民抗疫的戰場向光而行,這光來自堅定的抗疫必勝信念。
  • 國科大校長丁仲禮:圈定「世界一流大學」建設名單弊大於利
    國科大校長丁仲禮:圈定「世界一流大學」建設名單弊大於利 人民網 2015-11-23 23:21 來源:澎湃新聞
  • 這所大學連211都不是,卻有18個A+學科,勝過大部分985
    中國科學院大學中國科學院大學簡稱「國科大」,是一所以科教融合為辦學模式、研究生教育為辦學主體入選國家「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全校有364位從事研究生培養指導和教育教學等工作的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和資深院士。
  • 這所大學連211都不是,卻有18個A+學科,勝過大部分985
    中國科學院大學 中國科學院大學簡稱「國科大」,是一所以科教融合為辦學模式、研究生教育為辦學主體、精英化本科教育為辦學特色的創新型大學。
  • 中科院為何要集全院之力打造國科大,只因中科大在安徽不在北京?
    舉例來說,清華大學就官宣已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大學,是第一所宣稱建設為世界一流大學的我國高校;而同濟大學的評估報告則宣稱其已全面接近世界一流大學水平。已建成世界一流大學的清華大學而剛剛成立8年的中國科學院大學則被專家組評價為「已進入到全球有影響力的一流研究型大學行列」。
  • 國科大校長回應落選一流大學建設高校:不會有什麼大的影響
    在學校的規劃中,課程建設、組織建設、人才與學科建設之後,國科大應迎來更高的發展階段——從2023年起,科教融合將進入以成果引領為核心的4.0版本時期。人才培養是大學的神聖使命科研與教學是一流大學的一體兩面。對國科大來說,除了知識創新,人才培養更為重要。
  • 在國防科技大學求學的6個優勢,5個學科進入雙一流大學專業行列
    在大學的提前批招生行列之中,國防科技大學的招生錄取分數線通常與清華北大持平。與此同時,國防科技大學的招生條件相對於普通大學而言,也比較嚴格。在大學招生錄取工作當中,考生和家長對於此類大學,一般比較關心其中的求學體驗,於是我們結合相關學生的求學經歷,具體講一講國防科大的6點求學優勢。求學於國防科技大學的第一個優勢就是不用擔心學費問題,而且還有定期發放的生活費。
  • 國科大為何未能進入世界一流大學建設,僅僅是一流學科建設?
    在2017年,985,211這樣的字眼被「雙一流」取代的時候,也就是世界一流大學建設(A類和B類)和世界一流學科建設,令人感到意外的是,國科大沒能進入世界一流大學建設序列,只在世界一流學科建設說列,究其原因,主要有三點:1.國科大更像個研究所群體,不像一所常規的大
  • 新目標:2049年建成世界一流研究型大學
    根據發展規劃,到2049年,南科大將建設成為紮根中國大地、具有全球重要影響力的世界一流研究型大學。 12月20日,南方科技大學舉行建校十周年慶祝大會。
  • 【國科大】科教融合 不設「圍牆」——丁仲禮要辦世界一流大學
    2000年之後,學校形成了「三統一、四結合」的辦學方針(統一招生、教育管理及學位授予;院所結合的領導體制、師資隊伍、管理制度及培養體系)和「兩段式」培養模式(學生先在集中教學園區完成為期一年的課程學習,然後進入研究所跟隨導師在科研實踐中開展課題研究並完成學位論文)。2012年,研究生院更名為中國科學院大學,並於2014年開始招收本科生,國科大完成了從研究生院到大學的跨越。
  • 01-研究型大學
    定義結合中國高等教育現狀,以我們家長和學生選擇院校角度出發,研究型大學的具備以下幾個特徵。特徵一  領域數一數二不是一個大學所有領域的都是數一數二,有一個領域即可。具體而言教學研究方面稱為學科以及周邊相關的學科群,於研究和轉化方面稱為行業,中國特色的研究型大學一定腳踏學科和行業兩支船,因為國家的評價體系過半指標指向行業和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