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探索體育健康專家和優秀運動員進入社區的公共服務供給模式

2020-12-17 中國荷都網

新華網上海6月10日電(記者陳靜)武術訓練與肌肉骨骼修復、老年人防摔、身心健康在跳舞.記者10日了解到,這些面向社區不同年齡段人群的體育健康課程10日率先進入上海楊浦社區黨群服務站,為社區人群提供專業、優質的體育健康公共服務,為社區人群的健康促進提供新的選擇。

上海體育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高教授、——名健身訓練專家和運動心理學專家成為為人們健康生活提供指導的「社區醫生」。優秀運動員代表王、和鄒凱還應邀擔任「社區衛生教師」項目的專家。

據了解,這些體育專家將定期深入社區黨群服務網絡平臺進行合作,並通過直播等方式擴大受眾。

楊浦區委書記謝建剛告訴記者,楊浦社區衛生服務區的全面實施,將進一步提高公共服務設施的效率,孵化一批體育創意服務企業和智能設備研發企業,形成政府、行業、科研和應用互動、相互促進的良好氛圍,有助於提高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和治理水平。

在「社區衛生教師」項目中,上海體育學院核心團隊、聯合家庭醫生和其他醫療、衛生、科研科普人員組成了「社區衛生教師」服務團隊,為公眾提供體育營養、科學健身、傷害防護和心理調適四大服務內容。將形成一系列科普書籍、視頻課程、健康講座、健康博覽會和數據報告,以不斷改善公眾的身心健康。

相關焦點

  • 運動健康應該怎麼練 怎麼吃?上海首推社區健康師探索健康管理新模式
    上海首推社區健康師探索健康管理新模式 2020年06月11日 17:26:00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為了響應社會健康管理的新要求,上海積極探索以「主動健康」為主的社會健康管理新模式,首次推出創新型社會服務項目——「社區健康師」。
  • 探路多樣化公共文化服務供給
    特別是在構建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方面,成華區深刻把握「文旅融合」背景下公共文化服務發展的特點與規律,利用政府、社會和市場等多方力量共同參與、合力共治的多元供給體制,真正滿足人民群眾多元多樣的精神文化需求,在四川乃至全國率先探索出了一條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的有效路徑。
  • 上海:醫院攜手社區等探索創新兒童早期發展服務模式
    上海:醫院攜手社區等探索創新兒童早期發展服務模式 2020-10-28 21:43:36 上海浦濱兒童醫院供圖   中新網上海10月28日電 (記者 陳靜)社區兒童保健醫生和託育機構工作者直接提供兒童早期發展服務。記者28日獲悉,上海正在探索打造醫教整合、保教結合、上下聯動、資源共享的兒童早期發展服務模式。
  • 頭條|天山路街道精準構建三位一體的社區公共體育服務網絡滿足居民...
    背景在全民健身和全民建設小康社會的今天,打造社區公共體育服務體系已經成為我國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任務,也是黨和國家群眾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歷年來,天山路街道黨工委、辦事處高度重視體育工作,通過陣地建設、隊伍建設、項目建設等積極推進社區體育工作,打造「家門口」的公共體育服務圈。做 法 與 成 效天山路街道結合街道實際,夯實基礎,大膽探索,主要從以下三方面有效的擴大公共體育服務供給,極大滿足了居民健身和健康需求。
  • 體育公共服務內涵、目標及運行機制研究
    政府在體育公共服務供給中的基本職能:一是政府站在消費者的角度,制訂體育公共服務政策。二是監管體育公共服務的生產與提供;三是付費。政府通過「付費」保證基本體育公共產品和實現體育公共服務的均等化;四是直接生產和提供某些體育公共服務。
  • 完善體育治理體系 提高體育治理能力 推進體育強市和健康青島建設...
    繼續推廣國家體育鍛鍊標準測驗「青島模式」。緊密結合「進機關、進校園、進社區、進農村、進企業、進部隊」六進活動,廣泛開展國民體質監測和健身指導活動,完成5000例樣本量測試。舉辦社會體育指導員、農村體育骨幹培訓班各4期,下發《關於做好2020年社會體育指導員工作的意見》,依託健身站點推行社會體育指導員定點指導制度,組織開展健身志願服務活動,深化科學健身指導。結合社區健身吧建設,將體醫融合理念在社區進行實踐,試點開展運動健康諮詢服務,進行運動康復幹預,打造體醫融合示範社區。(四)推動居家健身新時尚。
  • 上海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系取得階段性成效 - 國家體育總局
    上海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系取得階段性成效 發布時間:2018-06-22 來源:中國體育報 作者:周陽 字體:
  • 共治圖景下的農村公共服務供給主體研究
    一、引言  黨的十九大提出了鄉村振興戰略,而有效供給農村公共服務則有利於激發基礎性、內生性、自發性新農村建設活力,〔1〕所以通過提升農村公共服務供給效能,為農村提供充足、高質、多元化、可持續的公共服務,推進鄉村振興便成為了農村公共服務供給實踐探索和理論研究的雙重觀照焦點。
  • 為了這件關係市民健康的大事,李強今天來到社區健身中心、市民體育...
    要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建設體育強國的重要論述,認真踐行「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重要理念,緊緊圍繞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嚮往、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統籌建設全民健身場地設施和國際一流體育場館,構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系,不斷提升賽事影響力和產業競爭力,加快打造全球著名體育城市,讓人民群眾有更多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 瀋陽將探索社區「社工+志願者」服務模式
    記者5月29日從市民政局了解到,瀋陽將探索社區「社工+志願者」服務模式,開展敬老、愛幼、助殘等一系列志願服務活動。據了解,社區「社工+志願者」服務模式,即建立社區志願服務組織與社區社工服務機構的常態化合作模式,鼓勵社區志願服務組織依託社區平臺招募和使用社工,同時鼓勵社區社工服務機構在公益活動中使用社區志願者,形成優勢互補的「社工引領志願者,志願者協助社工」服務模式,不斷提升服務的專業化、規範化水平。
  • 推動「公共文化+」,上海長寧模式怎麼做?
    創建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範區的兩年多以來,長寧區公共文化服務經費投入總額達7.86億元,以打響「上海文化」品牌、塑造「長寧文化」特色品牌為指引,以建成「文化國際城區、文化時尚街區、文化活力社區」為目標,逐漸形成國際級、國家級、市級系列品牌文化活動,打造出獨具魅力、充滿活力的文化強區。
  • 四川省體育事業發展「十三五」規劃
    運動員文化教育和保障工作進一步加強,體教結合深入推進,競訓活動廣泛開展,選招423名青少年運動員進入省優秀運動隊,資助貧困學生運動員11237名,常年參加業餘訓練青少年人數保持在3萬人以上。創建了一批國家級、省級高水平體育後備人才基地、青少年體育俱樂部、體育傳統項目學校。成功舉辦四川省第十二屆運動會。  ——體育產業加快發展。
  • 總局領導調研上海體育學院「社區健康師」項目
    近日,國家體育總局黨組成員、副局長李建明,政法司司長褚波一行到上海體育學院調研社區健康師專項工作並召開專題座談會。上海市體育局黨組書記、局長徐彬,楊浦區委書記謝堅鋼、區長薛侃,上海市體育局副局長、一級巡視員趙光聖,楊浦區副區長王浩、曹曦,市體育局、市衛健委、市民政局及楊浦區有關部門負責人參加調研。
  • 江蘇省無錫市打造智慧公共體育服務模式
    無錫「e動錫城」公共體育服務平臺一期已正式上線。自此,無錫成為江蘇省第一個在微信、新聞客戶端、手機QQ三大「城市服務」入口同時上線的城市。「網際網路+」的服務體系,為無錫市650萬市民提供方便、快捷的智慧體育生活。作為政府公共服務的重要組成部分,無錫市的公共體育服務建設也深深烙上了「智慧」服務的印記。
  • 國辦發〔2019〕40號 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印發 體育強國建設綱要的通知
    到2020年,建立與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相適應的體育發展新機制,體育領域創新發展取得新成果,全民族身體素養和健康水平持續提高,公共體育服務體系初步建立,競技體育綜合實力進一步增強,體育產業在實現高質量發展上取得新進展。
  • 體育發展「十三五」規劃 - 國家體育總局
    推進基本公共體育服務示範區建設,制定結構合理、內容明確、符合實際的基本公共體育服務標準體系。加強基本公共體育服務信息化建設,建立數據採集和監測體系。以實施《全民健身計劃(2016—2020年)》為主要抓手,落實目標任務和重大政策措施,創新全民健身組織方式、活動開展方式、服務模式,開展實施效果評估和滿意度調查。
  • 淮陰:聚焦文明實踐「供給側」,探索精準服務「新模式」!
    淮陰:聚焦文明實踐「供給側」,探索精準服務「新模式」!淮陰區圍繞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要求,以志願服務為抓手、以資源整合為重點、以群眾需求為導向,積極探索文明實踐供給側模式,打造淮陰特色文明實踐品牌。
  • ...上海市委書記李強調研全民健身點、市民體育公園和F1賽車場
    要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建設體育強國的重要論述,認真踐行「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重要理念,緊緊圍繞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嚮往、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統籌建設全民健身場地設施和國際一流體育場館,構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系,不斷提升賽事影響力和產業競爭力,加快打造全球著名體育城市,讓人民群眾有更多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 上海體育行政部門角色定位與職能轉變的路徑研究
    ,這種國營化帶來的最直接後果就是上海體育行政部門事業職能的擴大,政府財政負擔的增加,同時它還限制了社會辦體育的積極性和創造性,阻礙了上海體育事業的健康發展;三是上海體育資源配置的非社會化。就目前上海而言,體育行政部門提供的體育產品和服務包括公共產品和準公共產品兩個方面。對於公共產品,如居民全民健身的公共體育場地設施、體育健身器材,普及性的科學健身知識和鍛鍊方法,體育科學研究,體育的相關政策、制度以及體育事業的相關信息等等都應該由上海市體育行政部門提供;而對於體育賽事、體育場館服務等準公共體育產品,政府則可以通過市場供給,或通過經費資助的方式由私人或民間非營利組織來提供。
  • 聚焦公共文化產品供給側改革
    由文化和旅遊部公共服務司指導,上海市文化和旅遊局、上海市長寧區人民政府主辦的上海市及長三角地區公共文化和旅遊產品採購大會(以下簡稱文採會)日前在上海舉辦。  據介紹,此次文採會是公共文化產品供給側改革的全新嘗試,也是促進文化和旅遊融合發展的一次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