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21 17:0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郭忠華,1937年6月生,務農,自幼父母離世,隨叔伯哥哥長大,進過私塾後任開陽縣城關鎮頂方村原生產大隊會計,深感文化教育的重要性,對待子女煞費苦心,堅持從嚴管教訓導子女從小遵紀守法、愛國愛家和感恩奮進。他和老伴盧碧珍曾經幾十年堅持起早貪黑、披星戴月勞作維持生計,堅持勤儉節約、講究衛生、積極向上、與鄰為善、熱心公益,特別是他任會計的珠算速算及堅持每年春節傳承手書對聯蘊含勵志、塑造團結和睦的家庭文化,一直深深影響著子女們的教育和成長成才。
受某年手書春節對聯「看今日嘔心瀝血禪精竭慮為何意,圖將來日新月異滿目春風是新家」的勵志薰陶,他對待五個子女的教育和培養歷來堅持家教從嚴,勤耕重文,崇尚禮儀,積極向上。曾經含辛茹苦通過重視培養子女文化教育,實現「就業進城工作一人,脫貧致富一家庭」,對於帶動鄰近周邊村寨群眾重視子女教育實現就業脫貧有著典型的示範效應,贏得周邊村寨群眾的尊重與讚譽,現屬於鎮村典型德高望重雙老健在的耄耋老人。他膝下五子女現有大家庭人口共計27人,其中,中共黨員有9人;碩士博士學歷有4人,大學本科學歷有6人;從事基礎教育工作有3人,在高校及國家科研院所工作有4人,在國有企業工作有4人,在黨政機關單位工作有1人。
辛勤耕耘,勵志育人
他們倆老曾經一直堅持起早貪黑、披星戴月地勞作,用以維持家庭的正常生活,年復一年,再累也從不抱怨。由於父母去世時他才幾歲,通過進入私塾學習文化當了生產大隊會計,深知「知識改變命運」的重要性,所以在對待子女的教育上可謂煞費苦心、殫精竭力,堅持從嚴管教,言傳身教訓導子女們從小就要養成遵紀守法、愛國愛家和感恩奮進的情懷,堅持養成勤儉節約、刻苦學習、講究衛生、積極向上、與鄰為善、熱心公益的良好品德,堅持每年春節傳承手書對聯蘊含勵志進取、團結和睦的家庭文化氛圍,堅持做到綠化、美化、優化人居與家居環境。
發奮圖強,追求夢想
作為農村家庭,曾經和子女們聊得最多的就是有朝一日能脫離農活進入城市生活是多麼美好的事情,甚至能擁有自行車、電視劇、縫紉機、收錄機之類的不敢想像。懷揣著這些小小的夢想,子女白天從學校放學回家就幫著幹農活,晚上飯後煤油燈下挑燈夜戰發奮學習。長子郭維坤一九七七年在縣城高中畢業後,本可以外出進入更好的單位謀份工作,可考慮到其兄妹四人還在讀書,我們通常天還沒亮就上山勞作,經常在月亮底下的田間地頭收割的狀況,便選擇進入村小邊任教邊幫助農活,同時也帶動引導著其妹妹和三個兄弟認真讀書。次子郭維祥考入師範學校畢業後在縣城參加工作,不僅帶動其後面的2個兄弟繼續努力讀書,而且又把其大哥、姐姐的孩子們接到身邊讀書培養,不分你我同甘共苦,朝著大家心中共同美好的「夢想」一直努力著。家庭在無形之中就形成了比學趕超的局面,就這樣子女們一個個的陸陸續續的讀書出去進城工作了,孫輩們也不甘示弱,傳承家庭文化,都自幼發奮好好讀書,如今孫輩些個個發憤圖強、品學兼優。這一大家庭就這樣,一如既往的通過凝心聚力的傳幫帶,彼此相互關心、相互支持、相互理解、同舟共濟,至今形成四世同堂勤儉持家、人才輩出的文明大家庭。
愛國愛家,愛崗敬業
全家人擁護中國共產黨和國家的路線、方針、政策,家庭主要成員均切實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幾十年來,他們每天都堅持收看CCTV「新聞聯播」,深入學習、深刻領會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以高度的政治自覺、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關注疫情防控、脫貧攻堅和經濟社會發展等,認真工作的同時開展好家庭教育,是一個政治上信得過的大家庭。全家至今共計27人中,從沒有出現過違法亂紀行為,能自覺做到知法、懂法、守法,能潔身自愛、自立、自強,能自覺愛國愛家、關心社情民意、關心家鄉建設等,做到各自工作學習既兢兢業業、愛崗敬業、默默耕耘,又互相激勵、互相競爭、共同提升。在家庭教育中,特別注重言傳身教、率先垂範的示範效應,注重自身言行規範和素質品位的養成教育,為子女的成長塑造好榜樣,使其成為「五講四美」的好學生、好班幹、好團員、好黨員等。工作中,幹一行愛一行,勇於吃苦,樂於奉獻,每一個小家庭都具有強烈的事業心和責任感,受組織表彰或獲獎次項若干。比如,在今年疫情防控中,全家齊心協力不僅做好各自小家防疫工作,還在工作之餘積極主動義務參與到社區疫情防控中。再比如:次子郭維祥獲評為貴州省依法治省工作五五普法先進個人,貴陽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專家等。小兒子郭育志曾獲評為貴陽市首批高層次創新型青年教師,貴州省教育學會中小學分會、貴陽市教育學會德育教育專業委員會家庭教育分會理事,曾獲開陽縣優秀共青團員、優秀黨員、優秀教師、先進教育工作者等11次項,發表國家級省部級中文核心期刊獨著專業作品9篇,參與研究國家級課題以及主持完成省市縣級教育課題7次項;在貴安新區榮獲省、新區級獎項3次。這些成績和榮譽的取得,無一不凝集著家庭成員間的關心關愛和默默無聞的支持。這是對黨組織、對國家有著深厚的感情,這種感情積極地影響著我們大家庭的每一個家人成長和發展。
尊老愛幼,家庭和諧
尊老愛幼是這個大家庭中每個小家庭的責任和義務。在子女們讀大學期間,為給家裡節省開支,通過勤工儉學不僅陶冶了情操、轉變了觀念,還使其學會自立自強。在子女們都讀書畢業進城工作的第二年,子女們就商議著把兩老從農村老家接到縣城一起生活。如今子女們都已陸陸續續的成家立業,每個小家庭都非常注重榜樣的力量,夫妻恩愛,孝敬公婆,善待嶽父母,勇挑重擔,任勞任怨。他們相互團結,有喜事共同分享,有困難互相幫助。對待父母養老家居的安排,子女們採取既要實時主動贍養又要選擇不固定與任意一小家庭居住的方式,充分尊重我們二老選擇自由靈活的生活方式,充分讓我們能「住得好、吃得香、穿得暖,有就醫、有陪伴、玩開心」。現我們雖已年邁,但還身體健康,精神樂觀,生活保障有序,形成了「小家和睦、大家和諧」的良好局面,父子關係舉杯開懷、婆媳關係相處融洽。
如今,每當他二老生日、子女們工作的國家法定節假日,子女們總是攜手小家一起自覺主動商商量量其樂融融歡聚一堂,時常懷著一顆感恩孝敬之心陪伴著二老靜享天倫之樂。曾經那副對聯依舊激勵著子女們及家庭成員的學習和工作,只是隨著時間歷史的角度,現已調整為「惜往年嘔心瀝血禪精竭慮為何意,看今朝日新月異滿目春風是新家」,這或許就是「家和萬事興」在這個大家庭最好的詮釋。
往期精彩回顧
這些三明故事久久流傳……【奮力開創百姓富生態美的多彩貴州新未來】孫華忠主持召開會議專題研究「十四五規劃」和遠景目標#中國的脫貧智慧#【多彩貴州·決勝2020】我的扶貧故事 | 黃良華:傳好「黨員」接力棒 共建特色「億元村」
原標題:《惜往年嘔心瀝血禪精竭慮為何意 看今朝日新月異滿目春風是新家——郭忠華家庭》
閱讀原文
關鍵詞 >> 媒體號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