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老病死是生命的客觀規律,也是人的生存規律。還記得小時候老年人說:人吃五穀雜糧,哪能不生病?但在今天看來,說病是吃出來的,很多都是假象。
據統計,人的疾病有數萬種,但概括地說無非是四類:即先天性疾病、創傷類疾病、傳染類疾病和亞健康與慢性病。
疾病可發生在人體各個部位,也就是八大系統中的每一個器官,如大腦、小腦和腦橋,骨骼、關節和肌肉;口腔、牙齒跟胃腸;以及眼、耳、鼻、舌、喉,心、肝、膽、肺、腎等等。從組織的角度看,又包括人體的上皮組織、結締組織、肌肉組織和神經組織。但是,從細胞學的角度看,人體又是數十萬億細胞構成。因此,人無論是在什麼地方生病,生什麼樣的病,都是細胞代謝異常和細胞受傷害造成的。
細胞生存在組織液,組織液是細胞的外環境。組織液中的營養和氧氣是靠動脈血運送,組織液中的尾物靠靜脈血運走,因此,人體中的血循環,即體循環、肺循環和微循環就是數十萬億細胞的生命線。
組織器官的血供正常,血液回流正常,組織和器官就是健康的。如果組織器官的血供異常,血液回流異常,組織器官就陷入了病態。其根本原因,就是細胞外環境異常,細胞代謝異常。
影響組織與器官血量的因素:一個是外環境的溫度和溼度,二是食物、空氣和水的安全性,三是自身的體姿和心態。
比如:溫度過高人就有可能熱傷、燙傷和熱死。溫度過低,人又可能凍傷或凍死。氣候過幹和過溼,皮膚又不適應。食物、空氣和水不安全,生存又沒有保證。
可是,氣候問題人們可以通過建房、造屋和取暖、降溫以及更換衣物等方式改變小環境,以適應大環境的變化。食物空氣和水的問題,又可以自己改變、淨化和選擇。唯獨人的體姿和心態既不能把握,又不知其理。
簡單地說,人睡覺的時候經常會翻身,翻身的實質就是讓高位的組織血少變成血多;讓低位的組織血多變成血少。這樣,人經過翻身,組織器官的血供就業中和了,累感和不適也馬上消失。
可是,人白天直立頭部血少,下腔與下肢血多,誰又想到用倒立的方式或者頭低位的方式進行中和呢?倒立或頭低位,頭部的血少就變成了血多,下腔和下肢的血多又變成了血少,這樣,血供不就中和了嗎?
人睡覺的時候還枕枕頭,枕頭的作用就是把頭墊高。無數人的實踐都證明,枕頭越高,腦部的血供就越不足。正是因為人直立和有枕睡眠的血液分配失衡,因而由血液分配失衡而導致的亞健康和慢性病也就不能避免了。
人生氣或受驚嚇的時候心率和血壓都飆升,相反,就在心率和血壓飆升的同時,微循環血管的管徑還收縮,並導致微循環失常。人生氣時的面色蒼白就是例證。可是,多數人對微循環失常並不會關心,因而由心態失諧而導致的微循環失常和由微循環失常而導致的亞健康和慢性病也就不可避免了。
生活中除極少數雜技演員、體育工作者和練瑜伽的人會倒立之外,幾乎絕大多數人都不會倒立,尤其是中年人和老年人,既不會修心,也不會倒立,還不會頭低位,因而由體姿失諧和心態失諧而導致的亞健康和慢性病也就難免了。
就概率而言,人出生的時候都是健康的,在世上生活一段時間後,不是感冒就是發燒,再就是拉肚子,慢慢地又變成了亞健康和慢性病患者。這既是血供異常的果,也是細胞代謝異常的果。
從時間上看,人每天只有8小時睡眠,其餘16個小時都是在直立、運動和久坐中度過,這樣,體姿天天都失諧。人又是感情豐富動物,只要是周圍的人事物發生了變化,心就會波動,心波動,心率和血壓就升高,微循環血管就收縮。這又是微循環失常的果,也是微循環血管收縮的果。
其實,體細胞都有極強自愈能力,這就要看主人給自己的數十萬億細胞提供什麼樣的環境了?如果提供的是失諧環境,人就會從健康步入亞健康,再進入到病態。如果提供的是和諧環境,人就會從病態中走出來,回到亞健康,再回到健康態。
讓數十萬億細胞代謝都正常,談何容易?這就要摸透血液循環的規律,摸清血液分配的規律,弄清影響組織和器官血供的規律。人只有讓失衡的血供恢復到正常,讓失諧的體姿和心態恢復到正常,組織器官的血供才能正常,細胞代謝才能正常,病體才能一天天的康復。
日夜交替是24小時平分,即白天12小時,黑夜12小時。因此,要想讓體姿和諧,就要少直立、不久坐,多一些倒立和頭低位,多一些睡眠時間,而不是肆意妄為。這樣,體姿才和諧,陰陽才和諧。
人直立的時候肌肉是最緊張。肌肉緊張,肌肉中的血液分布就失常,因而白天關節伸直,夜晚就要彎曲,讓肌肉放鬆。關節彎曲,又是什麼體姿呢?是不是頭向前傾,腰向外弓,四肢蜷曲?頭向前傾,腰向外弓,四肢蜷曲又是什麼體姿?是不是胎兒在母體時的胎姿?
胎姿是先天的體姿,是自然形成的體姿,胎姿的血循環最好,能量利用率最高,心臟的負擔又最小,細胞代謝也最和諧。因此,人在胎姿的體姿下睡大覺,睡長覺,自愈能力才是最強的。
再看看那些喜歡直體睡覺的人,不是走路慢,就是關節不靈活。同樣,凡是喜歡高枕睡覺的人,不是記憶力差,就是睡眠時間短,再就是大腦萎縮!
新生兒每天睡20小時,學齡前兒童每天睡16小時、12小時,隨著年齡的增長,慢慢地又變成了8小時、7小時、6小時,有的人還睡4小時。正是因為多數人睡眠不足,亞健康和慢性病才自然上身。
睡眠是養精蓄銳、修復受損組織、恢復體力和精力的過程,因而凡是睡眠短的人,精力都不足,體力就不行。那些在班上打哈欠的人,無一不是睡眠少的果。再看看那些天天熬夜的人,又有幾個是好身體?
人在出生之前都不枕枕頭,在嬰幼兒時期也經常不枕枕頭。因此有枕睡眠完全是母親薰染的果。
有枕頭睡覺已流傳了數千年,它帶給人的一是生亞健康,二是生慢性病,除此之外還有什麼益處?古代皇帝都枕高枕頭,大枕頭,皇帝們又有幾個是長壽的?
秦始皇為了長壽,派徐福去東海尋找不老藥。可是,徐福到了日本一去不返!其實,世間本來就沒有什麼不老藥,都是術士瞎編的。那些因吃丹藥中毒而死的皇帝,又有幾個不是受騙者?
因此要健康,要長壽,就只能靠內求,而不是靠外求。外求,必然上當,內求,才能讓體姿和諧與心態和諧。這不但是養生的訣竅,也是把自愈能力發揮到極致的訣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