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句曰:「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你可懂它的意思

2020-12-20 歷史龍元閣

在我國的唐朝時期,曾經湧現出過非常多的有才華的詩人。他們給後世之人留下了很多著名詩篇,為唐朝文化的繁榮做出了較為突出的貢獻。就拿詩人王之渙來講,雖然現在他生前所做的詩僅存六首,可我們後世之人照樣能夠感受到他的才氣有多高來。尤其是他生前所做的那首《涼州詞》,簡直堪稱經典。

不過,不太懂詩的人,可能對該詩中的最後兩句,也就是「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感到難以理解。這倒不是因為這兩句詩的字面意思有多難理解,而是指他們搞不懂詩人到底想藉由這兩句詩表達什麼樣的意思。下面,我們就來給大家做一番介紹。

一、這句詩的字面意思。

在給大家介紹詩人到底想藉由這兩句詩表達什麼樣的意思之前,為了便於大家理解,我們先來給大家解釋一下這句詩的字面意思。首先,詩句中的「羌笛」是指分布在甘、青、川一帶的古羌族人喜歡用的一種樂器,屬橫吹式管樂;「何須」的意思是何必;「楊柳」一詞可並非單純指楊樹和柳樹,因為在古代的時候,它主要是用來代表離別之意。

其次,將這兩句詩的意思串聯起來的話,那就成了:何必非要用羌笛吹出楊柳曲,去埋怨春風遲遲不來呢?要知道本來春風就吹不到玉門關!

二、這句詩的創作背景。

理解這首詩的字面意思其實不難,難就難在如何才能搞清楚作者想要藉由詩句表達出一種什麼樣的意思來。而要想搞清楚這個問題,了解該詩的創作背景尤為重要。王之渙在寫這首詩的時候,正處於他因被人誣陷而辭官賦閒在家期間。可想而知,他當時的內心是有多憤懣和憋屈。

好在他這個人確實有才,所以才能經常跟著友人寫詩取樂度日。這首詩就是他在與友人飲酒行樂期間打賭寫出來的,而且還被在場的最為漂亮的一個伶人選中唱了出來。

三、這句詩要表達的意思。

首先,這句詩要表達諷刺之意。這首詩其實還有另外一個名字,那就是《出塞》。而一提及這個名字,大家就應該立即明白一件事,即這首詩屬於一首邊塞詩。在該詩的前兩句中,詩人為我們描繪了西北邊地廣漠壯闊的風光。後突然轉折,感情頗含悲涼之意。

結合當時唐朝正處於盛唐時期的背景來看,不難看出詩人這是想表達一種諷刺之意。藉由春風不來玉門關,來諷刺高高在上的統治階層只顧自己行樂,而絲毫不關心一下戍守邊關的將士們的死活和需求。

其次,這句詩要表達安慰之意。詩人在此儼然已經化身為一名邊塞的守將,默默戍邊的同時,只能將內心的不滿轉換成一種自我安慰。告訴自己別想太多了,統治階層不管自己又能如何,自己不但不能反抗,而且還得繼續這樣好好戍守著邊關。

因為他們的親人也生活在大唐,守護好大唐的邊關,才能守護好自己的親人、朋友,甚至是國家。若結合詩人的遭遇,也可以理解為,詩人是在安慰自己,不要因為被冤枉就自暴自棄。反正安於現狀,對於當時的他而言,似乎也沒有什麼不好。更何況即便他不惜以辭官的方式來自證清白,統治階層不是也照樣對他不管不顧嗎?既然如此,還不如就這樣好好待著呢!

最後,這句詩要表達埋怨之意。前面我們介紹過,詩人所寫的這兩句詩有自我安慰的意思。但若設身處地站在詩人的角度來理解的話,我們不能發現,其實無論他再怎麼安慰自己,心裡也肯定會感到不舒服的。

畢竟明明他沒有犯錯,好好當著自己的官,又非常有才華,人生抱負都還沒有得以施展,就因被冤而落得個辭官回家的悲慘下場。甚至於這樣的事情在詩人身上發生後,統治階層都沒認真過問過一下,簡直讓詩人感到寒心。由此可見,此詩句明顯還有埋怨之意。

認真理解了這兩句詩要表達的意思後,想必大家也都能看出來一件事,即這首詩最具靈魂的一個字就是「」。它既有埋怨之意,又頗含無奈和自我安慰之意,實在是神來之筆。

當然了,之所以能夠得出這樣的結論,跟結合全詩的意思來理解和分析這個字的賞析做法也有比較大的關係。由此可見,閱讀古詩的時候,我們若想搞清楚詩人真正想要表達的意思,需要提前做的工作還真不少!

圖片來源於網絡,若有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

相關焦點

  • 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譯文及注釋】譯文縱目望去,黃河漸行漸遠,好像奔流在繚繞的白雲中間,就在黃河上遊的萬仞高山之中,一座孤城玉門關聳峙在那裡,顯得孤峭冷寂。何必用羌笛吹起那哀怨的楊柳曲去埋怨春光遲遲不來呢,原來玉門關一帶春風是吹不到的啊!
  • 《涼州詞》: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詩句譯文創作背景後兩句筆鋒一轉,引入羌笛之聲。折楊柳送別本是唐人風習,羌笛吹奏的<折楊柳>曲詞更能引起思鄉的離愁。可如今在這玉門關外,春風不度,想要折一枝楊柳聊寄別情也不可能,這怎能不讓人更感悲傷。全詩表現了盛唐詩人悲涼慷慨的精神風貌。
  • 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羌笛何須怨楊柳[4],春風不度玉門關[5]。[解析1]這是唐代邊塞詩人王之渙的一篇膾炙人口之作,有名的「旗亭畫壁」的故事,唱的就是這首詩。
  • 詩行天下|玉門關: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提及玉門關,許多人最先想到的大概就是王之渙的這首《涼州詞》了:黃河遠上白雲間,一片孤城萬仞山。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羌笛」是我國古代西方羌人所吹的一種笛子。「楊柳」指的是羌笛吹奏的《折楊柳》曲。大唐開元末年,唐玄宗一心沉迷玩樂,不務邊防。王之渙來到涼州城後,聽到了一曲哀怨的笛聲,於是寫下了這首《涼州詞》,表達對遠戍士卒的同情。
  • 小學生必背古詩詞75首 | 羌笛何須怨楊柳, 春風不度玉門關.
    7、羌笛:古羌族主要分布在甘、青、川一帶。羌笛是羌族樂器,屬橫吹式管樂。屬於一種樂器.8、楊柳:《折楊柳》曲。古詩文中常以楊柳喻送別情事。《詩·小雅·採薇》:「昔我往矣,楊柳依依。」北朝樂府《鼓角橫吹曲》有《折楊柳枝》,歌詞曰:「上馬不捉鞭,反拗楊柳枝。下馬吹橫笛,愁殺行客兒。」9、度:吹到過。不度:吹不到10、玉門關:漢武帝置,因西域輸入玉石取道於此而得名。
  • 登高望遠的王之渙: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譯文:黃河好像從白雲間奔流而來,玉門關孤獨地聳峙在高山中。何必用羌笛吹起那哀怨的《楊柳曲》去埋怨春光遲遲不來呢,原來玉門關一帶春風是吹不到的啊!賞析:詩的前兩句描繪了西北邊地廣漠壯闊的風光,三、四兩句含有諷刺之意,作者寫那裡沒有春風,是借自然暗喻安居於繁華帝都的最高統治者不體恤民情,置遠出玉門關戍守邊境的士兵於不顧。這首詩寫戍邊士兵的懷鄉情。
  • 春風不度玉門關,有家不可歸的感受你可懂?
    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唐代有很多詩人會寫《涼州詞》。有時候就是在涼州寫的,有時候則未必。因為《涼州詞》並不是詩的題目,而是樂曲的名字。在這個樂曲下,不同人會填上不同的歌詞。當然,大概這首曲子本身就雄赳赳氣昂昂,有種軍旅氣質,所以歌詞也往往與邊塞生活、戰爭場景有關。
  • 王者最易引起玩家共鳴的臺詞,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狼群不因長夜畏懼,雄鷹不為暴風折翼如果長得帥犯了天條,那我早已罪惡滔天縱使魔法遮蔽了眼睛,心靈依然指引著愛情如果世上還有什麼我不懂的學問,那就是女孩子們這是最好的時代,這也是最壞的時代,我們一無所有,我們巍然佇立黑暗無邊無際 人類卻妄想光明的勝利麒麟踏祥雲,人間百難消長城之上是無垠的星空,星空之上是不滅的守望候非候 王非王 千乘萬騎走北芒隔壁老奶奶,能教你什麼是正確的人生觀
  • 為何春風過不度玉門關?那些藏在詩歌裡的小百科,你知道嗎
    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注釋1、涼州詞:又名《出塞》。為當時流行的一首曲子(《涼州詞》)配的唱詞。2、黃河遠上:遠望黃河的源頭。遠上:遠遠向西望去。5、羌笛:古羌族主要分布在甘、青、川一帶。羌笛是羌族樂器,屬橫吹式管樂。屬於一種樂器。6、楊柳:《折楊柳》曲。古詩文中常以楊柳喻送別情事。《詩·小雅·採薇》:「昔我往矣,楊柳依依。」北朝樂府《鼓角橫吹曲》有《折楊柳枝》,歌詞曰:「上馬不捉鞭,反拗楊柳枝。下馬吹橫笛,愁殺行客兒。」
  • 為何「春風不度玉門關」,它和玉門關「有仇」嗎?
    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這是王之渙的一首詩,我們早就耳熟能詳,熟記於心了,把它稍微改動一下,中間缺一字,就可以變成一首詞:黃河遠上,白雲一片,孤城萬仞山。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在《涼州詞》當中,最著名的一句莫過於「春風不度玉門關」,那麼,在氣象上,這又該如何解釋呢?首先,這裡的春風指的絕對不是春天的風,而是夏季風。其次,這裡的玉門關指的是甘肅省敦煌縣境內的一處重鎮。
  • 玉門關在哪裡,為什麼春風不度玉門關?
    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這首唐代詩人王之渙的《涼州詞》,大家都能倒背如流。詩中描繪出塞外的蒼涼以及戍邊士兵的思鄉之情,雖然鄉愁難耐有些哀怨,但為國戍邊也是責任所在,並沒有頹廢之情。因此,這首詩歷來為人們所喜歡的詩詞中的經典。我們今天要說的是玉門關在哪裡,為什麼春風不度玉門關呢?
  • 王之渙「春風不度玉門關」中,春風指的是什麼?我被萌娃問蒙圈了
    「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大量的帶有「春風」的詩詞出現在我的腦海中,但又有幾個人能夠準確地回答出來「春風」指的是什麼?
  • 春風不度玉門關 | 看雲吟誦教學經典案例
    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遠上」的意思究竟是從下遊往上看,還是從上遊往下看?看雲以為,「上」字含有努力奔赴的意思,且徵夫登城,深情眺望的只該是黃河迤邐而去的方向。那是家園的方向,是楊柳春風所在的方向。那麼,「黃河遠上白雲間」的視覺效果是如何形成的呢?
  • 王之渙《涼州詞》:春風不度玉門關,中國的季風區和非季風區劃分
    春風不度玉門關涼州詞·(唐)王之渙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王之渙寫的《涼州詞》,描繪了一幅動人的邊塞畫面:遼闊的高原上,黃河滾滾而來,往西望去黃河好像是從白雲中流出來一般;邊塞上的一座孤城,巍然屹立在群山之中;忽然聽到了羌笛之聲,曲調恰巧是《折楊柳》,羌笛何須老是吹《折楊柳》呢?要知道,玉門關外本來就是春分吹不到的地方,哪裡有可以攀折的楊柳。
  • 春風不度玉門關!古代最出名的這首涼州詞,你讀懂了嗎?
    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一片孤城萬仞山」的意思是玉門關孤零零地聳立在高山之中,顯得孤峭冷寂。讓我們跟隨王之渙的視線,來看看塞上的孤城吧:在高山大河的環抱下,一座地處邊塞的孤城巍然屹立。「羌笛何須怨楊柳」的意思是羌笛何必吹起那哀怨的曲子《折楊柳》呢?這時,耳邊傳來了羌笛聲,這不禁勾起戍邊士兵們的思鄉之愁。因為"柳」和「留」諧音,所以古人常常在離別的時候折柳相贈表示留念。士兵們聽著哀怨的曲子,內心更加惆悵了。
  • 春風不度玉門關,不!這裡怎一個美字了得
    春風不度玉門關,不!這裡怎一個美字了得黃河遠上白雲間,一片孤城萬仞山,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這是唐朝著名的邊塞詩人王之渙的詩,最後一句「春風不度玉門關」說的是,過了玉門關,春風就再也吹不到了!從漢唐到如今,玉門關都是中原王朝經營西域的必經之地,也是將士們戍邊的重要補給之地,更是從古至今我國絲綢之路必經之地!
  • 春風不度玉門關,為什麼玉門關在唐詩裡出現頻率這麼高?
    我們都熟知的一句,「春風不度玉門關」。那麼玉門關是哪呢?它在今天的甘肅省敦煌市西北80公裡的戈壁灘上。今天的玉門關看上去可不怎麼起眼,只剩下一座小小的建築遺址,但在詩歌中,玉門關可不僅是一個現實中邊關哨卡的名字,更是一種文化符號。
  • 春風不度玉門關:歷史上的三個玉門關,這春風不度的是哪個?
    提到玉門關,人們一般立即會聯想到「黃河遠上白雲間,一片孤城萬仞山。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唐人王之渙的《涼州詞》將徵夫的思鄉之情表現得淋漓盡致,也使玉門關成為難以抹去的時代記憶。玉門關是古代絲綢之路必經關隘,也是重要的軍事關卡。歷史上玉門關共有3處,分別是西漢玉門關、隋唐玉門關、五代宋初玉門關。
  • 「春風不度玉門關」歷史上的玉門關究竟在什麼地方?
    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悲壯蒼涼的《涼州詞》傳誦了千年,讓一代又一代中國人記住了玉門關這座古老的關塞。玉門關究竟身處何處?恐怕沒有幾個人能說得清楚。1000多年前,絲綢之路最繁忙的年代,玉門關就靜靜矗立在關外。那時,玉門關是一個繁華的邊關,處於絲綢之路的咽喉之地。
  • 天天打卡 | 「春風不度玉門關」上一句是?
    關於詩句涉及的物候特徵,下列對應錯誤的是:A.不知近水花先發,疑是經冬雪未銷——水對溫度的調節作用B.春風疑不到天涯,二月山城未見花——海拔對植物生長的影響C.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冷鋒過境產生的天氣變化D.南枝向暖北枝寒,一種春風有兩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