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去超市、菜市場、餐館……一定要帶好這兩樣東西!

2021-01-08 澎湃新聞
近期去超市、菜市場、餐館……一定要帶好這兩樣東西!

2021-01-06 19:2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疫情防控不能鬆懈!近日,商務部印發防控指南通知,明確商場、超市、農貿市場、餐飲服務單位、展覽等場所及活動的防控要求!

1月5日,商務部辦公廳印發《商場、超市疫情防控技術指南》、《農貿(集貿)市場疫情防控技術指南》、《餐飲服務單位新冠肺炎疫情常態化防控技術指南》及《展覽活動新冠肺炎疫情常態化防控技術指南》4個防控指南通知。其中明確,進出這些場所須落實健康碼查驗、體溫檢測、佩戴口罩等措施。

因此提醒大家:疫情常態化防控下,外出一定要帶好這兩樣東西:

01

口罩

文件要求,所有人員健康碼和體溫檢測正常、佩戴口罩方可進入商場、超市。

農貿(集貿)市場顧客應當佩戴口罩,挑選商品時建議佩戴手套。顧客不戴口罩時,拒絕其進入市場購物。

餐飲服務單位顧客及其他進店人員要按當地防控要求,科學佩戴口罩,做好體溫檢測、信息登記。

展覽場所進館人員也須落實體溫檢測、佩戴口罩等措施。

02

防疫行程卡

文件明確,對於不使用或不會操作智慧型手機的老年人等群體,其健康碼可採取憑有效身份證登記、親友代辦、出示「通信行程卡」等替代措施,做好人工服務引導。

通信行程卡在哪領?點擊下方卡片,一鍵獲取↓

對於大家最關心的吃吃吃問題

商務部也作出明確防控要求

↓↓↓

餐館應提供公筷公勺,

提倡就餐時間不超過兩小時

商務部1月5日發布的《餐飲服務單位新冠肺炎疫情常態化防控技術指南》要求,對於合餐顧客,餐飲服務單位應提供「一菜一公筷、一湯一公勺」,或者「一人一公筷、一人一公勺」服務,公勺公筷宜採用不同顏色、材質或突出標識等醒目的方式進行區分。鼓勵提供密封包裝的牙籤。有條件的餐廳(館)要積極推廣分餐制。提倡就餐時間不超過兩小時。

餐飲服務單位在店內外候餐區、取餐區、結帳區等人員易聚集區域劃設「一米線」,嚴格控制人流密度,進店人數要與餐位數相匹配,不得造成點餐、等餐、等位等人員聚集。提倡建立顧客預約制度,合理安排顧客到店時間,避免人員聚集。提倡非接觸式點餐、結帳。

用於顧客自取或外送的餐食,宜採用密封方式盛放,提倡每份餐食使用自製或訂製的封籤。如無封籤,可選用一次性使用、不可復原的材料封閉外包裝,防止運送過程中汙染餐食。餐飲外賣服務應按照外賣配送和快遞從業人員疫情健康防護的有關要求嚴格執行。

當餐飲服務單位出現新冠肺炎疑似病例或確診病例時,應當配合相關部門做好密切接觸者的追蹤和流行病學調查,立即採取暫停營業、封閉管理、全員核酸檢測等處置措施,在當地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的指導下對場所進行終末消毒,同時對空調通風系統進行清洗和消毒處理,經衛生學評價合格後方可重新啟用。

疫情防控知識,你我都要掌握

在「佛山發布」後臺回復「大闖關」

參與秋冬防疫知識大闖關

領取專屬紅包吧

佛山發布編輯部

來源:中國政府網、佛山疾控、商務部官網

原標題:《近期去超市、菜市場、餐館……一定要帶好這兩樣東西!》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近期去超市、菜市場、餐館……一定要帶好這兩樣東西!(附最新疫情...
    因此提醒大家: 疫情常態化防控下, 外出一定要帶好這兩樣東西: 1 口罩 文件要求,所有人員健康碼和體溫檢測正常
  • 去超市、菜市場、餐館……一定帶好這兩東西!
    1月5日,商務部辦公廳印發《商場、超市疫情防控技術指南》、《農貿(集貿)市場疫情防控技術指南》、《餐飲服務單位新冠肺炎疫情常態化防控技術指南
  • 超市和菜市場是早教的絕佳場所
    你去超市或者菜市場會帶孩子麼?很多家長可能跟大崔的婆婆一個思想:那種地方髒兮兮的,帶孩子去幹嘛呢?其實,超市和菜市場絕對算得上是早教的最佳場所。有時候和孩子去超市,我們只記得買買買,去忽略了,在超市可是教寶寶認識各類物品的天然場所。超市有現成的分類,現成的物品可提供我們去教寶寶任何各類物品,並告訴寶寶這些物品的類別,不僅如此,我們還能通過結帳,買東西,比較同類物品的性價比等提高寶寶的財商。經常帶寶寶逛超市菜市場,可以教孩子掌握各種知識技能。
  • 大一新生入學需要準備什麼,這兩樣東西一定要提前準備,新生必看
    各位大一新同學,過幾天又要開學了,你準備好了嗎?下面小編為大家羅列了新生入學的必備品,大一新生必看哦,沒有準備的趕緊收藏起來吧,入學前一定要準備全,以免到時候時間倉促而遺忘,帶來不必要的麻煩。>6.團員檔案、學生檔案(切記,這兩樣東西一定要提前準備,非常重要。)
  • 為什麼那麼多人喜歡去超市買東西?超市的東西好在哪裡?
    在生活中,我們會發現這樣一種現象,有時候逛超市之前,並不知道想買什麼,走出超市的時候,卻發現自己的手上多了好多東西。不管是食物還是物品,進超市之前我們並沒有想要購買。超市裡的東西,其實在路邊,或是其他小店菜市場都可以買到的,可為什麼那麼多人還是樂此不疲的去超市購買呢?
  • 為什麼年輕人買菜都不去菜市場,而選擇去超市。可能有這幾點原因
    去菜市場買菜肯定是要花費一點時間的,挑挑揀揀的,很多年輕人不想浪費那個時間。而超市賣菜的地方基本上都比較集中,菜的品種和價錢一目了然,想吃什麼菜,就可以挑什麼菜,想吃多少拿多少。還有一點就是,一般菜市場不是每個小區附近都有,但是超市卻是每個小區附近都會有一兩個,很多年輕人沒有時間或是抽開身,就只能在超市買菜了。
  • 幼兒教育超市系列集《一》:孩子在超市裡哭鬧要東西怎麼辦?
    首先在去超市購物的時候,我們要領著孩子去看一看,超市的位置在哪裡?怎麼才能到達?有幾層樓?每一層都是賣什麼的?你怎麼知道?從哪裡看出來? 家裡要購買什麼東西,寫上購物清單,讓孩子去找,在哪個地方?你怎麼才能又快又準的找到要買的東西?這樣做的目的在於培養孩子的判斷分析能力。 結帳的時候一定要讓孩子參與,親手去感知錢的多少,錢能幹什麼?
  • 為什麼很多樓下超市的菜,會經常比菜市場要便宜?
    在我們的常識裡,更方便就意味著更費錢,畢竟提供了服務,肯定是要賺錢的,然而注意生活觀察的人會發現,很多小區的老年人也特別喜歡去樓下超市買菜,這就比較有意思了,一般來說,現在的老年人過得可比年輕人要精打細算的多
  • 去香港旅行,一定要帶這幾樣東西,讓你擁有愉快旅行
    對於那些從來沒有去過香港的朋友來說,香港是一個完全陌生的城市,那麼去香港應該做什麼樣的準備呢,接下來就讓筆者帶大家一起去了解一下吧。在去年的時候,我曾經去過一次香港的西九龍市,今天就跟大家談一下我的旅行經驗,對大家做攻略有著一定的幫助。去年夏天的時候,我是一個人前去香港的,在網絡上做了許多攻略,而且做了充分的準備。
  • 寶媽、寶爸們,帶娃去菜市場打個卡吧
    運氣實在太好了!剛好看到兩位武漢大媽吵架!擠在圍觀的人群中,我一邊欣賞點評一邊傳授給女兒看熱鬧的技巧。首先要保護好貴重財物,以免被扒竊;然後要保護好自身安全,以免被誤傷。這不怪孩子,是因為他們很多人幾乎沒摸過刀,也沒聽過《隋唐演義》、《說嶽全傳》這些評書。如果帶孩子到菜市場的肉檔去觀摩一下,孩子就會知道一把刀能做出的動作是無窮無盡的,比如:剁、劈、劃、挑、剔、扎、斬、刺、抹、割、豁、批、砸、片、卸、搪——,孩子寫東西就會生動起來,將來學《庖丁解牛》和《魯提轄拳打鎮關西》也會更有畫面感。
  • 去德國留學一定要帶的12件東西!
    畢竟不是短期逗留,還是在完全陌生的環境,到時候人生地不熟的,萬一缺什麼東西一時間買不到可就麻煩了,所以收拾行李這件事不能怠慢,一定要準備充分~今天小編就為大家整理出了12件去德國一定要帶的東西!雖然德國有一些便利超市和藥妝店可以使用支付寶/銀聯支付,但是大多地方還是慣用現金。
  • 教育孩子,去一趟超市就夠了
    最頭痛的是,明明約定好這次去超市不再買玩具了,他還是非要買一把玩具槍,不答應就撒潑大哭,滿地打滾。小愛兩歲半時,我帶她去超市,出門前,我明確告訴她:挑一樣最喜歡的東西買,只能一樣。她欣喜答應。到超市後,什麼約定?都統統見鬼去吧!她推著購物車,開始用目光掃射貨架上的物品,使勁往車裡裝東西。我友好地提醒她:寶貝,我們說好了,只能選一樣。
  • 現在人為何都不愛去超市買菜,而是偏愛去菜市場,只有內行人才懂
    而且,最令小編不解的卻是:買菜的時候為什麼不選擇去既乾淨有整潔有保障的超市購買,而是選擇去條件衛生都不如超市的菜市場購買。不知你是否又發現這一現象,尤其是那些年齡稍大一點的大媽,年輕人也更是越來越多。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
  • 同是豬肉,為啥超市的要比菜市場的便宜?超市員工透露其中貓膩
    有些人一直有這樣的疑惑,同是豬肉,為啥超市裡賣的要比菜市場的看著乾淨而且還便宜呢?超市員工透露其中貓膩。豬肉現在已經成為我們生活當中的必需品,無論炒什麼菜,加上一點肉那滋味立刻就不一樣了,而且現在人講究的是葷素搭配,這樣做也符合營養學。
  • 馬來西亞留學,這些東西一定要帶
    但是,東西帶的越多真的越好麼?去馬來西亞留學的同學們,千萬要注意了,這些東西不要帶!下面就給大家來介紹一下,去大馬留學哪些東西是不需要帶的,哪些東西是必需要帶的。留學不帶這些 1.又重又不看的紙質類書籍還記得高中那會兒,每逢放假,必須背一袋子書回去,然後全封不動,又背一袋子書回學校。
  • 波波老師家庭教育系列集《一》:孩子在超市裡哭鬧要東西怎麼辦?
    家裡要購買什麼東西,寫上購物清單,讓孩子去找,在哪個地方?你怎麼才能又快又準的找到要買的東西?這樣做的目的在於培養孩子的判斷分析能力。結帳的時候一定要讓孩子參與,親手去感知錢的多少,錢能幹什麼?增強孩子初步的財商和主人翁意識,而不是孩子像木偶一樣跟隨大人在超市裡轉,最後茫然離開。在超市裡購物的時候,我們一定要多帶領孩子去觀察,去用語言表達自己的所見、所想。
  • 韓國人到中國旅行,搶著買這兩樣東西,網友:讓人匪夷所思真搞笑
    韓國人到中國來玩,肯定對我們的化妝品沒興趣,也不會對一些高大上的品牌有衝動,畢竟中國買名牌確實貴,誰都喜歡去別的國家找一些相對便宜的東西,就像我們喜歡到韓國購買化妝品,就是因為可以便宜很多,韓國人也不例外,他們到中國旅行,就想買一些自己國家貴,但是在中國便宜的貨物。韓國人到中國,最愛去的就是菜市場。
  • 每周出門花500元買菜,菜市場比超市划算多了,這星期有好菜吃了
    現在這段時間,買菜成了家家戶戶的大事,畢竟為了減少出門,都要一次買很多,起碼得夠吃上好幾天才行。我家這段時間基本上是一周出門買一次菜,每次給定量500元。前一段時間只有超市開門,而且因為物流的原因,食材也不是太豐富。
  • 她喜歡逛各地菜市場,去新都橋菜市場買點犛牛肉和蔬菜回家
    我問老闆:「這菜有沒有?」老闆說:「現在沒有魚,我問問。」說完馬上掏出手機,打了個電話,然後告訴我:「有兩條,你要吃的話,我下午去拿一條。」結帳時,我想付紙包魚的定金,老闆堅決沒要。他說:「你們出去玩,不一定晚上在哪裡吃飯,魚給你準備好,能趕回來就吃,趕不回來也沒關係。」晚上七點多回來,剛到餐館門口就驚了,竟然停滿了車。
  • 新生入學需要準備好哪些東西呢?記住這幾件東西,一定要記得帶
    大一新生要在準備好哪些東西來迎接新的校園呢?很多同學都不知道要帶哪些東西,以至於到學校的時候才發現沒有帶,今天小編從好幾個方面跟大家整理了一下,我們在校園內需要帶好哪些。首先我們需要把準備好的資料帶好來,一般來說,需要準備以下材料,錄取通知書,身份證,身份證複印件,戶口本複印件。2寸彩色照片(注意學校要求的底色)還有記得要一份電子版的,很多學校都有網上辦理預註冊的,這個時候就需要一張電子照片了。考準考證。學生檔案袋。成績條。有的同學需要貸款助學的記得帶上列印出來的相關資料。團員證。介紹信(是團員的關係轉接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