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個成為老師的人,或者是想要成為老師的人,都會被問的一個問題:「你為什麼想成為一名老師?」
要是在正式的場合,我會說:「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是一個講奉獻的職責,我想把我知道的東西,教給他人,更好的實現自我的價值。」
我想,很多人在面試,或者答題的時候,基本上都會說,或者會寫上述所寫的內容。其實那樣的回答,是不正確的,或者說是不準確的,因為每一個想成為老師的人,或者是已經成為老師的人,內心都有自己的想法,但是不適合拿到人前去說。
為什麼成為老師?無非就以下7種原因
1.留在家鄉,為了照顧年邁的父母。
現在想成為老師的人,大多都屬於90後,在上個世紀九十年代,也就是90後群體出生的年代,正好趕上計劃生育的年代,很多家庭,都只有一個小孩,有些是迫於政策,有些是就想生一個小孩。因此,很多的90群體,都是家裡的獨生子女。當他們從大學校園畢業時,自己已經是二十多歲的帥哥美女。按著時間推算,他們的父母至少是五十多歲了,有些甚至是六十歲以上,反正都已年邁。
有些父母,可能身體還很硬朗,但他們希望孩子能陪在身邊;有些父母,身體有些小毛病,偶爾需要吃點藥、打針,就需要孩子照顧;有些家庭,可能是單親家庭,作為孩子,不想父親或者母親孤單的一個人生活。
為了照顧父母,很多人會選擇做老師,因為在鄉下,除了政府部門,唯一能讓我一邊工作,有一邊能夠照顧家裡的也只有學校了。
2.一份謀生的工作。
大學時候的我們,上過就業指導課程,做過就業計劃,但並不意味著我們就能很好的就業。
大一上學期就開始上就業指導課,對於沒有任何社會經驗的我們,哪裡知道什麼是就業,老師叫我們交就業計劃書,全都用百度搜資料完成的。
並不排除對未來有些充分準備的人,他們一開始就知道自己將來要做什麼。
但我們都是普通人,沒有一定的閱歷是做不出有效的計劃。
我們能做的就是給自己畢業後,多一種選擇工作的機會,所以就考了教師資格證。
畢業後,我們發現自己不想做跟專業相關性較強的工作,加上手裡有一本教師資格證書。就會想著發揮證的作用,還有就是我們總得找一份工作,畢業後不能再啃老。
3.地位高。
作為一個普通人,不為利,就是為名。(當然,有些人例外)。
老師如同我們的第二任父母,所以在社會上有較高的地位。
凡是遇到喜事,或者是一些需要知識的地方,他人就會本能的反應,想到老師,想到我們,請我們幫忙,我們喜歡這種被需要的感覺。
在公共場合講話,老師代表著一種權威,說得話,可信度較高,因為,大家都曾被這樣教育過,做人要誠實,所以老師說的話,自然就是能相信的另一代名詞。
4.有成就感。
不管是小學,還是中學,甚至是大學,我們肯定輔導過同學,或者是親戚家裡的小孩。
一開始,對方什麼都不懂,被我們輔導一番之後,瞬間明白了他們自己怎麼想都想不明白,怎麼做都做不出來的題,此刻,我們的內心,因此充滿著成就的感覺。
對一個人影響最大的是父母,但可以與父母匹敵的,當屬老師。
還是學生時候的我們,最喜歡被老師誇獎,長大後,我們成為老師,也希望能給予像我們一樣的孩子,一些關心,讓他們體會到溫暖,畢竟我們也是這樣被溫暖過,知道這樣的感受是多麼能鼓舞一個人。
5.克服自己多年的心病。
在很多人眼裡,尤其不是教師的群體裡,很多人都會認為,老師天生就是能說會道的人。
其實不是這樣的,有很多老師,之所以成為老師,是為了給自己治病,心中的病。
老師,在沒有成為老師之前,可能是一天說不超過五句話的人,因為家庭,還有所處環境的問題,很內向;有些可能是因為在讀書時,站在講臺上,說不出話,或者是不敢說話,他們想要改變這種狀態,改變這種他們討厭的自己,所以就會尋找能夠讓自己能夠表達的地方,迫使自己去考教師資格證,去做老師。
6.為了更好的教育自己的下一代。
在考教師資格證的時候,我們能夠看到,基本上每一個考場,都會有孕婦考生,也就是她們大學畢業好幾年了,準備懷孕的或者是已經懷孕的時候,才打算考教師資格證的,她們想通過自己的學習,更好的教育下一代,所以就算在懷孕期間,也在不停的看書學習。
教室資格證筆試的內容,有教育學,心理學等等。學習這些內容之後,在以後的教育孩子上,就不怕沒有對策,會多一份從容和淡定。因為她們知道自己的孩子,處在一個怎麼樣的發展時期。
7.受某個人的影響。
我們大多數人,都有自己最喜歡的老師,因為他們幫助過我們,可能是開導,可能是物質上的幫助。也因此,從小就立志成為老師那樣的人,長大後,就會選擇做老師。
有一種情況就是,自己的男朋友或者女朋友,想當老師,為了能夠陪伴在他們的身邊,也會選則去當老師,畢竟,距離容易產生讓人意想不到的事情。
也有可能是所處環境的影響,父輩們都是老師,所以自己也想成為那樣的人。
還有為了實現偉大的中國夢,通過自己的微薄之力,為祖國的教育事業,添磚加瓦。
你成為老師的原因是什麼?歡迎留言,讓我們知道你是為何選擇作為教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