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杜豆豆
「寫作一部分是科學,一部分是藝術。需要建構且遵循規則的部分是科學,可以根據每種情境進行變化的部分是藝術。」——《一本小小的紅色寫作書》,布蘭登羅伊爾
寫出一流文章,天賦不可少。但寫出合格的好文章,是有規則可循的。會利用套路,將大大提升你的寫作效率,尤其是千字左右的短文章。
這裡,我從秋葉大叔的《寫作7堂課》中,為你總結出10個寫作框架,不僅簡單易學,而且廣為流行。學會這10種套路,不怕你寫不出既快又好的合格文章。
1、日記體
用自己的話回顧一天的所見所聞,寫出故事、共情和金句,就是一篇日記體的好文章。
典型結構是:做了什麼事+為什麼值得分享+金句點題。
2、清單體
就是將平時自己擅長領域的知識點積累成一個清單話題,然後用數字標註或者分行羅列的方式寫出來的文章。
比如,我現在這篇就是清單體。還有像什麼:2020年5月必讀的10本新書、一輩子必須去的中國十大景點等等,都是清單體。
3、語錄體
直接摘抄、引用名言或者把好內容、好觀點轉化成語錄,然後總結到一個主題下,羅列出來分享。這種文體不講究文採和前後邏輯,只要語言夠精煉、夠有啟發性就行。
比如,最近高考很火,你可以考慮把關於高考的語錄搜集整理,就能寫出一篇《想考好大學,你必須要記住的10條高考經驗》。
4、資訊體
就是每日重要信息的通報。如果你在一個行業裡,就可以把這些信息整理後,發成消息報導。一般有三五條就可以了,不一定非要短小精悍,但如果能給這些資訊加點兒個性化點評,會比較添彩。
比如,對熱點文的追蹤,可以把熱詞放在標題裡,給熱門事件做個合適的微評論,就可能會是一篇高閱讀量的文章。
5、點評體
生活中的衣食住行,我們生動形象地描繪一番,從感官上製造出誘人的吸引力,通過你享受到的體驗,吸引別人去體驗,這種寫法就是點評體。
寫點評體,有三個技巧:一是寫出感覺,二是用名人背書,三是將平凡的東西升華成一種生活態度,四是活用對比。
比如,《神奇的牛軋糖蔥香米餅,一口咬下54層》(美食臺),誘發的是你的味覺;《今年頭採的西湖龍井,慈禧太后喝的就是這家的茶》(一條),用了慈禧太后來增加熱度;《吃掉一隻優秀的小龍蝦,就抓住了南京的夏天》(ENJOY美食),將小龍蝦上升到南京的夏日生活,就是一種生活態度;《吃過這枚鳳梨酥,其他的都是將就》(艾格吃飽了),就是對比手法。
6、圖片體
曬圖片+配文字,用圖片將話題串聯起來,就是圖片體。
這種方法,特別適合寫美食、經典,或者企業活動、體育賽事、電影評論。
7、問答體
這種文體有兩種,一種是簡要回答多個人的問題,打包成一篇主題差不多在一個範圍內的文章;還有一種是將一個複雜問題,拆分成一系列問題,一個一個回答。
比如,《2020年樓市,北京市民最關心的十大問題》;《10個心理測試題,讓你明白自己有多愛TA》。
8、互動體
就是作者提供話題,讓讀者留言創造內容,通過回復和置頂優質留言,讓更多人參與互動的玩法。比如,端午節馬上到了,家家都開始吃粽子,你就可以開一個話題,讓大家曬曬各種粽子的花式吃法。
9、實用體
就是提供實用性強的知識點歸納的文章。常見有三種寫法:
第一種是歷史思考:以史為鑑,對某話題進行深度思考;
第二種是學科見解:從某個學科角度,深入探索某現象或事物背後的秘密;
第三種是深度評論:從不同角度、不同維度分析某件事背後的觀點和矛盾。比如熱點時評,凡寫得有深度的,多數是這種寫法。
寫實用體,最簡單的結構框架有兩個:(1)2W1H:是什麼+為什麼+怎麼辦;(2)SCQA:情景+衝突+疑問+回答。
10、雞湯體
抓痛點,然後放大,激起情緒共鳴的文章,都可以被稱為雞湯體。比如,「十點讀書」,就常常發表比較側重心理療愈類、給人溫暖感覺的文章。
典型寫法就是:三個故事+一個哲理結論。
(本文結束)
參考文獻:《一本小小的紅色寫作書》《秋葉訓練營:寫作7堂課》
傾一生之力,讀經典好書,寫有厚度的文字,過有深度的人生。我是杜豆豆,感謝您的關注。
作者簡介:杜豆豆,IT從業20餘年,曾先後研修英語、計算機、美學和心理學專業。早年創過業,後就職多家全球知名IT外企,現工作於某研究院。書痴一枚,閒時碼碼字。兼任多家平臺籤約作者,簡書會員合伙人,萬卷好書工作室、萬卷好書讀書會創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