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會這10大框架,不怕你寫不出既快又好的文章

2020-12-27 杜豆豆萬卷好書讀書會

文/杜豆豆

「寫作一部分是科學,一部分是藝術。需要建構且遵循規則的部分是科學,可以根據每種情境進行變化的部分是藝術。」——《一本小小的紅色寫作書》,布蘭登羅伊爾

寫出一流文章,天賦不可少。但寫出合格的好文章,是有規則可循的。會利用套路,將大大提升你的寫作效率,尤其是千字左右的短文章。

這裡,我從秋葉大叔的《寫作7堂課》中,為你總結出10個寫作框架,不僅簡單易學,而且廣為流行。學會這10種套路,不怕你寫不出既快又好的合格文章。

1、日記體

用自己的話回顧一天的所見所聞,寫出故事、共情和金句,就是一篇日記體的好文章。

典型結構是:做了什麼事+為什麼值得分享+金句點題。

2、清單體

就是將平時自己擅長領域的知識點積累成一個清單話題,然後用數字標註或者分行羅列的方式寫出來的文章。

比如,我現在這篇就是清單體。還有像什麼:2020年5月必讀的10本新書、一輩子必須去的中國十大景點等等,都是清單體。

3、語錄體

直接摘抄、引用名言或者把好內容、好觀點轉化成語錄,然後總結到一個主題下,羅列出來分享。這種文體不講究文採和前後邏輯,只要語言夠精煉、夠有啟發性就行。

比如,最近高考很火,你可以考慮把關於高考的語錄搜集整理,就能寫出一篇《想考好大學,你必須要記住的10條高考經驗》。

4、資訊體

就是每日重要信息的通報。如果你在一個行業裡,就可以把這些信息整理後,發成消息報導。一般有三五條就可以了,不一定非要短小精悍,但如果能給這些資訊加點兒個性化點評,會比較添彩。

比如,對熱點文的追蹤,可以把熱詞放在標題裡,給熱門事件做個合適的微評論,就可能會是一篇高閱讀量的文章。

5、點評體

生活中的衣食住行,我們生動形象地描繪一番,從感官上製造出誘人的吸引力,通過你享受到的體驗,吸引別人去體驗,這種寫法就是點評體。

寫點評體,有三個技巧:一是寫出感覺,二是用名人背書,三是將平凡的東西升華成一種生活態度,四是活用對比。

比如,《神奇的牛軋糖蔥香米餅,一口咬下54層》(美食臺),誘發的是你的味覺;《今年頭採的西湖龍井,慈禧太后喝的就是這家的茶》(一條),用了慈禧太后來增加熱度;《吃掉一隻優秀的小龍蝦,就抓住了南京的夏天》(ENJOY美食),將小龍蝦上升到南京的夏日生活,就是一種生活態度;《吃過這枚鳳梨酥,其他的都是將就》(艾格吃飽了),就是對比手法。

6、圖片體

曬圖片+配文字,用圖片將話題串聯起來,就是圖片體。

這種方法,特別適合寫美食、經典,或者企業活動、體育賽事、電影評論。

7、問答體

這種文體有兩種,一種是簡要回答多個人的問題,打包成一篇主題差不多在一個範圍內的文章;還有一種是將一個複雜問題,拆分成一系列問題,一個一個回答。

比如,《2020年樓市,北京市民最關心的十大問題》;《10個心理測試題,讓你明白自己有多愛TA》。

8、互動體

就是作者提供話題,讓讀者留言創造內容,通過回復和置頂優質留言,讓更多人參與互動的玩法。比如,端午節馬上到了,家家都開始吃粽子,你就可以開一個話題,讓大家曬曬各種粽子的花式吃法。

9、實用體

就是提供實用性強的知識點歸納的文章。常見有三種寫法:

第一種是歷史思考:以史為鑑,對某話題進行深度思考;

第二種是學科見解:從某個學科角度,深入探索某現象或事物背後的秘密;

第三種是深度評論:從不同角度、不同維度分析某件事背後的觀點和矛盾。比如熱點時評,凡寫得有深度的,多數是這種寫法。

寫實用體,最簡單的結構框架有兩個:(1)2W1H:是什麼+為什麼+怎麼辦;(2)SCQA:情景+衝突+疑問+回答。

10、雞湯體

抓痛點,然後放大,激起情緒共鳴的文章,都可以被稱為雞湯體。比如,「十點讀書」,就常常發表比較側重心理療愈類、給人溫暖感覺的文章。

典型寫法就是:三個故事+一個哲理結論。

(本文結束)

參考文獻:《一本小小的紅色寫作書》《秋葉訓練營:寫作7堂課》

傾一生之力,讀經典好書,寫有厚度的文字,過有深度的人生。我是杜豆豆,感謝您的關注。

作者簡介:杜豆豆,IT從業20餘年,曾先後研修英語、計算機、美學和心理學專業。早年創過業,後就職多家全球知名IT外企,現工作於某研究院。書痴一枚,閒時碼碼字。兼任多家平臺籤約作者,簡書會員合伙人,萬卷好書工作室、萬卷好書讀書會創立人。

相關焦點

  • 寫不出好文章很慌?別怕!學會這一招,快速駕馭10個寫作「套路」
    秋葉大叔在書裡給出了這樣的解釋:結構化寫作方法,可以理解為寫作的框架,也可以理解為是用一個框架幫我們完成一個落地寫作靈感的捷徑。它和框架式寫作的區別在於,框架式寫作是快速搞定可以寫文的方向,而結構化寫作是給每個方向寫出好文章。
  • 讀了10本書還是寫不出1篇文章?那是因為你沒有學會這6點
    這裡我建議每次讀完一本書或者文章,用寫筆記的形式把那些知識點記錄下來,即使文筆不通順也沒關係,重點在於已經輸出過。⑥應用:就把知識點結合自己的理解,運用到寫文章上去。這是一個分享的過程,也是做讀書筆記最為重要的一點。
  • 如何寫好一篇文章的框架|寫作
    在寫作中,你是否有遇到這樣的問題:思想像脫僵的野馬,想到哪兒寫到哪兒。一篇文章雖然很快就寫完,但不論自己怎麼讀,感覺總不對勁,讀者閱讀起來,也不知道你在表達什麼!這就是典型的邏輯混亂。長此下去,文章閱讀量下降,自己寫作水平也沒提升,到最後就徹底不寫了。
  • 還在為寫不出文章苦惱?掌握「框架式寫作」,你也可以日更4000
    如果你不是寫抒情式散文,文章是需要你站在客觀的角度上去寫的,永遠都不要帶著偏見去寫作,所以,我們必須搭建好結構框架,把靈感和素材規範起來。究竟怎麼列框架?通常在寫一篇文章的時候,我們都需要列一份大綱,剛開始肯定寫不出來一份完善的大綱,不要著急,由粗到細,先列出一個大範圍的大綱來,往後有搜集到這個主題的素材再填寫進去。更細緻地來講,比如想把一個人寫得活靈活現,就先寫你們認識的途徑,這個人的聲音是怎樣的?穿著打扮是怎樣的?給你怎樣的感受?他做了什麼樣的事情讓你感到很震驚?他背後又付出了什麼不為人知的汗水?
  • 掌握好了這4點,不愁寫不出10W+的好文章
    為什麼都不後悔?緊接著會想,真的嗎?真的都不後悔嗎?不可能吧!於是讀者迫不及待地打開了這篇文章,想一探究竟。我們要記住,不管我們的文章主題是什麼,我們都應該儘量在標題裡體現人們更加熟悉的事物,讓讀者感到,這篇文章跟自己有關。那我們要如何做,才能寫出一見傾心的好標題呢?
  • 有情緒,沒心情,寫不出,三個寫作技巧讓你有情緒也能寫出好文章
    一個會駕駛汽車的人並不會在心情不好的時候就不會開車了,甚者還可以一邊開車一邊打電話(當然我們不提倡),是因為他掌握了開車的方法,成為自身的一種技能;當我們有情緒的時候,起床也會刷牙洗臉,如果不刷牙洗臉就會覺得不舒服,因為我們已經養成了習慣;寫作也是一樣,哪有沒情緒的寫作者,只是人家養成了好習慣、掌握了好方法罷了!
  • 最詳細的吐司製作教程,學會了不怕做不出好吐司,配方收藏好
    每次做了這款吐司,我喜歡將它切片夾上火腿片和芝士做成三明治,有時候我還會在吐司片表面撒上培根和馬蘇裡拉芝士碎,做成簡易披薩,這兩種吃法是兒子最愛的,我喜歡直接撕著吃,吐司小小一個,組織非常細膩,口感特別鬆軟,我一個人就能吃掉一整條呢!相信很多人跟我一樣喜歡吃吐司吧,特別是上班族們,早餐吃上幾片吐司,一個荷包蛋,一杯牛奶,既營養又美味,一整天都能量滿滿。
  • 學完這本寫作寶典,不愁寫不出內外兼美的好文章
    你坐3號線,在福田站下,C口出來後,往右轉,走大概500米,會看到一家大商場,一樓那家麵包店裡就有。」 相信大家都喜歡第二種表達方式,因為遵循的是「自上而下」的原則,把重要的信息放在開頭,讓人一下就能記住重點;而不像第一種,說半天也不知道到底要幹嘛。
  • 作業太多寫不完,學姐幫你想辦法,學會這3招,作業寫得快又好
    現階段大部分地區的學校都已經開學了,在過去的大半年裡,所有的學生都很少有機會在學校上課,現如今學校終於開學了,各位同學也終於又有機會坐在教室裡上課了,於是大家又回到了以前上學放學寫作業的生活了,作為學生,如何才能快速完成作業呢?今天學姐就來幫你支招啦,學渣:學會了,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 作業太多寫不完,學姐幫你想辦法,學會這3招,作業寫得快又好
    現階段大部分地區的學校都已經開學了,在過去的大半年裡,所有的學生都很少有機會在學校上課,現如今學校終於開學了,各位同學也終於又有機會坐在教室裡上課了,於是大家又回到了以前上學放學寫作業的生活了,作為學生,如何才能快速完成作業呢?今天學姐就來幫你支招啦,學渣:學會了,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 6個技巧,讓你學會寫一篇爆款文章
    同樣的一個選題,有些角度非常好寫,而且讀者願意看,而有些這個角度非常難下筆寫出來,讀者也不一定喜歡看。找角度可以從這兩方面入手。1、角度小很多人寫文章時,想把自己的各種想法都加入進去,這就是角度非常大的問題,恨不得在一篇文章中就把所有問題都說清楚,講明白。可是一篇新媒體文章一般都在2000字左右,文章太長就會影響閱讀體驗。
  • 寫人怎樣寫?這篇文章一定要看,10年經驗,教你寫出滿分作文!
    相信在輔導孩子學習這件事情上,家長朋友們用一萬句話都訴說不完心裡的苦水,特別是督促孩子寫作文,孩子抓耳撓腮想半天,也擠不出幾個字來,家長看著這種情境心裡憋著一股氣,想要發作,奈何自己也不知道怎麼教孩子寫出好作文,只能作罷。我相信很多家長在輔導孩子寫作文的時候,都深有體會。
  • 學會這三個小技巧,寫作小白也能寫出好文章
    其實很簡單,你是怎麼說的,就怎麼寫下來。拿起筆不知道咋寫,那就不寫,先說出來,然後錄下來,整理成文字稿,最後用最簡單的語法結構改一改。原觀點+自己生活案例+衍生出的選題解釋一下,比如你在看書的時候看到一句話很有感觸,先把這句話記下來,然後聯想一下自己生活中有沒有可以聯繫到這句話的實例,由此衍生出選題。
  • 如何寫新媒體文章?6個步驟,教你學會寫作
    寫文章首先要明確主題,主題明確了才能根據主題來選擇素材,所有的素材都要緊扣主題。好的主題需要新穎,因為讀者大多喜歡閱讀新鮮的故事。因此在選擇主題時,要選擇一些新鮮的素材,或者從一些常見的事情中挖掘出新意。確定了主題之後就是立意,立意是文章的中心思想,也就是文章的觀點,你寫這篇文章想要表達什麼?
  • 怎樣寫好一篇書評
    最近我看了下我在簡書上的文章,還算專注,98%以上寫的都是書評,未來的我還會繼續在這條路上努力下去。在簡書上寫作的大咖很多,比我寫書評寫得好的也大有人在,好的就多多向他們學習,在這裡,我只想說說我自己是怎樣寫好一篇書評的,同時也是對那天在簡書大學堂分享的微課做一下整理。
  • 怎麼寫好一篇乾貨文?學會五行寫作框架法立馬就能上手!
    從今年9月份帶寫作班學員開始,發現擺在很多寫作新手面前的一大難題,就是不知道如何列文章框架。今天詳細介紹下五行寫作框架法,學完直接就能用。所謂五行寫作框架,就是通過金、木、水、火、土的定位,來定整篇文章的基調,話不多說,咱直接來學習乾貨!
  • 一線教師如何寫得一手好文章?
    前段時間,學校領導讓我在行政會上分享一個話題「如何寫好文章」。這個非常重要,所謂一鼓作氣,心理強大的人做什麼事情都不怕。寫文章更不用害怕。因為葉聖陶老先生說過:寫文章不是什麼神秘的事兒,艱難的事兒。文章的材料是經驗和意思,文章的依據是語言。只要有經驗和意思,只要會說話,再加上能識字會寫字,這就能夠寫文章了。豈不是尋常不過容易不過的事兒?所謂好文章,也不過材料選得精當一點兒,話說得確切一點兒周密一點兒罷了。
  • 《寫作7堂課》:學會這三點,寫作不怕沒素材!
    但是也有的人,越寫越有料,素材就像地底下的噴出的泉水,越湧越多,寫作於他們來說,不是掏空,而是又挖掘到源泉。秋葉就是這樣的人。秋葉是武漢工程大學副教授,百萬暢銷書作家,同時也是百萬粉絲大V,秋葉商學院、秋葉PPT等創始人。他一邊授課,做講座,做培訓,一邊創作,玩微博,玩微信。從2010年開始,還保持著每年出一本書的節奏,有時甚至一年出好幾本書。
  • 工作帶娃兩不誤,每月還能堅持寫文10篇,這一招學會了你也能做到
    特別是當時比較困擾我的一個問題,如何抽出整塊時間進行安靜寫作,秋葉大叔更是直接給出了答案,不可能。因為在越來越碎片化的時代,時間已經變得支離破碎,想要整塊時間其實已經不太現實。當意識到了這一大趨勢之後,我們會接受變化,然後尋找解決的途徑。那就是寫作一定需要整塊的時間嗎?答案可想而知,當然不是。
  • 用框架式思維學會寫作、打造個人品牌
    你有沒有過以下經歷?自己心裡有很多想說的,結果說出來的跟自己想的天差地別,更有甚者,聽你說話的人還抱怨,不太明白你想說什麼。或者我們在解決問題時,要做出某個決定時,有很多的想法蹦出來。但又無法整理出一個清晰的思路,從而做出理智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