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同一起點的人,有的會成功,而有的卻失敗了?稻盛和夫在一次交談會上提到,成功和失敗之間僅一線之隔,失敗的人往往都是在面對生活中苦難時,不知所措的人。想要獲得成功,就要學會戒掉這2個習慣,否則只會越來越糟。
抱怨的習慣
我們在遇到挫折的時候,會習慣性地去抱怨,「我怎麼這麼倒黴啊」、「好煩啊」。稻盛和夫說在他小時候,也經常說這樣的話,但他發現,自己越喜歡說這樣的話,生活給予的苦難就會越多。
這是因為抱怨產生的負能量,讓你只看到生活中不好的一面,而不好的態度導致的也是不好的後果,於是就產生了惡性循環。
「福禍交替而來的才是人生,苦難不會無窮無盡,幸運也不會一直存在」,這是稻盛和夫給世人的告誡。想要有一個正常的、幸福的人生,就要學會正視生活中的苦難。當挫折來臨時,想的應該是如何解決,而不是「我怎麼這麼倒黴」。
自私的習慣
中國有「性本惡」的說法,生活中很多人都是這樣,只想著自己獲利,但這樣的做法,在短時間內可能有收穫。但時間一長,周圍的人都知道你是什麼樣的人了,自然也就不願意和你合作,最後的結果,往往是你被所有人排斥在外。
稻盛和夫在創辦京瓷的時候,其目的並不是為社會,為員工,而是想著讓自己的陶瓷技術聞名世界,所以,在經營京瓷的時候,一切都是朝著這個方向邁進。但稻盛和夫自己的理想並不能成為整個京瓷的理想,於是在京瓷創辦3年後,最厲害的一次辭職發生了,11名員工寫血書威脅加薪。
雖然最後勸說住了他們,但這也讓稻盛和夫產生了對自己的經營理念的懷疑,在經過一段時間的思考後,稻盛和夫做了一個決定,更改公司的經營理念,將員工的物質和精神幸福作為京瓷經營和發展的目標。
這一改變,獲得了所有京瓷員工的贊成,之後的京瓷,無論在面對什麼樣的困難時,都能團結一致,共渡難關。
稻盛和夫在他的收官之作《心》中寫道:利他,是最高境界的利己。
晚年時期的稻盛和夫將自己的人生經驗與管理經營智慧都寫進書中。《稻盛和夫給年輕人的忠告》以稻盛和夫先生的人生智慧為主旨,融合當下年輕人最容易產生的困惑,從多方面為年輕人提供切實可行的方法建議,十分具有實用性,無論是上班族、創業者還是企業管理者,幾乎都能夠在這本書裡找到你問題的答案。
如果你想了解更多稻盛和夫的人生事跡與工作方法,可以閱讀他的《心》《幹法》《活法》是稻盛和夫思想的精華,分別從學習、為人處世、成長、工作、生活各個方面給出了諸多建議,特別適合當下陷入困境,不知如何破局的讀者,藉助成功前輩的經驗,來幫助自己走出泥潭。讓自己在心靈深處汲取稻盛和夫的成功力量,去積極探索讓自己幸福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