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南海島礁眾多,並且基本集中在中部海域地區,南部,以及東南部地區島礁較少,並且跨度大。中國南海南華水道與北康暗沙之間的海域跨度超過430公裡,在如此之大的範圍之內,分布有9座孤立礁體,這些礁體或以地理位置,或以礁體環境,或以發展潛力等等,均在中國南海佔有重要的地位。這9座礁體的具體位置以及礁體概況詳情將在下文介紹。
中國南海東部大陸架外是深度達到上千公裡的深海漕,這部分深海漕的平均寬度為140公裡,是天然的南海西部航道,在海漕之外,海底驟然凸起,形成海底高地。在這部分高地之上,有很多的海底高山孤立而起,在造礁珊瑚的幫助下,發育成為了眾多的南沙群島島礁。中國南海東部430公裡範圍內發育的礁體共有9座,從北向南依次為:司令礁、榆亞暗沙、安渡灘、簸箕礁、南海礁、光星礁、彈丸礁、黃路礁、南通礁等。
這九座島礁之中有三座位列南沙群島8大孤立礁體,分別為榆亞暗沙、司令礁、南海礁;也有中國南海超大型環礁-安渡灘,南海具有重要重要戰略地位的彈丸礁,礁體周邊石油資源豐富的南通礁等等。南通礁由於位於中國南海偏南部,距離曾母盆地,北康與南康暗沙距離均比較近,是天然的油氣聚集帶,同時也是出水礁體,對中國南海以南地區的油氣開採具有一定價值。
司令礁與南海礁司令礁(菲佔)是南華水道東部盡頭的一座孤立礁體,礁體面積為27.5平方公裡,潟湖面積2.3平方公裡,司令礁具有雙潟湖,整個潟湖面積也比較大,礁體形狀如同南海礁,均為眼鏡形,並且均有雙潟湖。南海礁(馬佔)的礁體面積為21.7平方公裡,比司令礁略小,二者之間相距146公裡,橫跨榆亞暗沙。因為同屬南沙8大孤立礁體,二者礁體環境較好,是中國南海東部具有重要價值的島礁,具有較好的發展前景。如果填海造陸,飛機跑道,港口之類的均滿足建造條件。
榆亞暗沙與安渡灘榆亞暗沙(馬佔)與安渡灘(馬佔)是整個南沙群島面積較大的礁體。安渡灘面積大小為1287平方公裡,可謂是南沙群島中的巨無霸,大小足足有19個柏礁。雖然面積巨大,但是安渡灘環礁大部分礁體處在海平面之下,只有東北部的破浪礁與西南部的光星仔礁露出水面。當然,假以時日,這些礁體在造礁珊瑚的作用下有可能會全部露出水面。榆亞暗沙面積也比較大,整個礁體為111.7平方公裡,潟湖面積達到了49平方公裡。其在東部,中部,西部分別發育有破浪礁,二角礁,以及線頭礁,並且整個礁體距離水面較淺,基本露出水面,是難得的好礁。
光星礁與簸箕礁光星礁(馬佔)與簸箕礁(馬佔)在中國南海的存在感比較低,也是小編目前唯一沒有介紹過的兩座礁體,其或由於礁體環境,或由於地理位置,一般很少會出現在大眾視野之中。光星礁與簸箕礁圍繞在安渡灘附近,簸箕礁面積為5平方公裡,光星礁面積較大,達到了14.7平方公裡,屬於是很低調的礁體了。
南通礁與皇路礁南通礁(無人)的價值比較高,但是整個礁盤面積僅為0.32平方公裡,又是一座臺礁,所以沒有潟湖,礁體環境較差。南通礁處在中國南海曾母盆地的北部,海底油氣資源比較豐富,價值較高。皇路礁(無人)因為具有內部潟湖,礁體面積比南通礁稍大,兩者之間南北相距77.4公裡。在中國南海南部,從皇路礁一路南下,距離最近的唯一礁體就是南通礁,再往南便為北康暗沙與南康暗沙,皇路礁可作為南通礁的中繼礁。
彈丸礁在地理位置上,彈丸礁(馬佔)具有重要的功能,其距離北康暗沙長達200公裡,距離皇路礁55公裡,彈丸礁與皇路礁,以及南通礁是中國南海東部,安渡灘與北康暗沙之間僅有的3座礁體。彈丸礁的礁體面積為16平方公裡,並且具有潟湖,是一座中型礁體,礁體環境比較優良。
以上,中國南海東部9座礁體介紹完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