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首次登上月球45周年

2020-12-17 網易教育


Landing a man on the moon and returning him safely to the earth.--Neil Armstrong

對一個人來說,這是小小的一步,但對人類來說,這是一個巨大的飛躍。--尼爾·阿姆斯特朗

1969: Human being landed on the moon for the first time by Apollo 11 on July 21. Apollo 11 was the fifth human spaceflight of the Apollo program, the third human voyage to the moon, and the first manned mission to land on the Moon. It launched on July 16, 1969 carrying Commander Neil Armstrong, Command Module Pilot Michael Collins and Lunar Module Pilot Edwin 'Buzz' Aldrin.Armstrong and Aldrin became the first humans to set foot on the Moon.

1969年7月21日,人類乘坐阿波羅11號首次登上月球。阿波羅11號是阿波羅計劃中發射的第5艘航天飛船,第三次登月嘗試,也是第一艘載人成功登月的飛船。1969年7月16日,阿波羅1號載著機長尼爾·阿姆斯特朗、指揮艙飛行員麥可·科林斯和登月艙飛行員埃德溫·「嗡嗡叫」奧爾德林。阿姆斯特朗和奧爾德林成為最先登月的地球人。

美國「阿波羅」-11號飛船於1969年7月16日從卡納維拉爾角發射場啟程,飛船載有3名航天員:飛船指令長阿姆斯特朗、指令艙駕駛員柯林斯、登月艙駕駛員奧爾德林。

飛船由「土星」-5號火箭發射,11分鐘後進入185千米高的近地軌道,在繞地球運行一圈半後,火箭第三級啟動,使飛船脫離地球軌道進入通向月球的扁橢圓軌道。3天後,飛船到達月球附近,準確進入環繞月球的軌道。「阿波羅」-11號環繞月球飛行了13圈後,登月艙與指令艙分離,柯林斯駕駛指令艙繼續繞月飛行,阿姆斯特朗和奧爾德林乘坐登月艙開始奔向月球。在下降段,登月艙開始緩慢向月球靠近,進入預定著陸區域。在最後2千米的高度內自動操縱停止,航天員通過手控操縱控制登月艙的速度和位置,在距月面150米的高度處越過一個危險的火山口,7月20日格林威治時間20時17分登月艙在月面靜海著陸。

7月21日凌晨2時56分,「阿波羅」-11號的登月艙艙門打開,阿姆斯特朗第一個走下舷梯,在月面上留下了人類第一個腳印。18分鐘後,奧爾德林踏上月球。他們在月面插上一塊金屬紀念牌,上面鐫刻著一行大字:「公元1969年7月,來自行星地球上的人首次登上月球。我們是全人類的代表,我們為和平而來。」他們在月球上活動了24小時30分鐘,採集了28千克月壤和月石標本,安裝了月震儀、雷射反射器等實驗裝置。22日駕駛登月艙離開月球,回到月球軌道上與柯林斯會合,踏上歸程。7月24日飛船返回艙濺落到太平洋上,完成了這次劃時代的登月飛行。

本文來源:網易教育頻道綜合 責任編輯:王曉易_NE0011

相關焦點

  • 人類首次登月50周年 這些背後的故事你知道嗎?
    原標題:人類首次登月50周年 這些背後的故事你知道嗎? 據英國廣播公司(BBC)報導,1969年7月20日,美國成為第一個將人類送上月球的國家,距今已近50年。 「阿波羅11號」成功讓人類登陸月球成為美國和世界歷史的重要一刻,當時究竟發生了什麼?為什麼這一刻如此重要? 美國為何要登月?
  • 他將是第一位登上月球的華裔月球太空人,臺灣省林其兒將登上月球
    Artemis是人類重返月球的計劃,自1972年NASA阿波羅計劃結束後,迄今沒有人類登月。而在2024年,Artemis計劃將幫助第一位女性和下一位男性登上月球。美國宇航局局長JimBridenstine上周在甘迺迪太空中心國家太空委員會會議中表示:這是Artemis太空人計劃的第一支核心隊伍,未來還會有更多人加入。」
  • 人類首次登月之後!人類恍然大悟:原來月球不是「毛茸茸」的!
    這句令人啼笑皆非的話並不是玩笑,在人類登月之前,對月球的一切完全一無所知。科學家親口承認:我們確實擔心月球著陸器會沉入月球表面,因為月球表面的物質太鬆軟了!這張阿波羅12號登月艙的照片是指揮艙飛行員理察·戈登從月球軌道上拍攝的,當時兩個登月艙剛剛分離,準備著陸。
  • 慶祝Space Pen誕生50周年:唯一登上月球的鋼筆
    在將人類送上月球的阿波羅時期,美國宇航局(NASA)所面臨的諸多挑戰之一就是如何讓太空人在太空中進行記錄寫作。儘管俄羅斯方面使用了傳統鉛筆解決了這個問題,但是美國宇航局希望太空人使用鋼筆。為此Fisher Pen Company創造了Space Pen,並且於今天慶祝Space Pen誕生50周年。自Space Pen首次登錄太空之後,它已經在Space Shuttle任務和飛往MIR空間站中得到了廣泛應用,可以說這隻鋼筆見證人類每個載人航天的飛行。
  • 已經過去半個世紀了,為何人類沒有再次登上月球?原因有這幾點
    早在古代的時候,我國就有很多關於月球的傳說,比如月亮上有非常漂亮的嫦娥,而且還有這個可愛的玉兔,仿佛月亮上真的有生命一般。早在半個世紀以前美國人就已經登上過月球,但是從那以後卻停下了登月的步伐,直到今天,也一直沒有人類在月球上再次留下足跡,這到底是為什麼呢?已經過去半個世紀了,為何人類沒有再次登上月球?
  • 《登月第一人》讓人類登月真假再掀質疑,人類到底登上過月球嗎
    根據調查,在1999年的時候,只有6%的人不相信人類登上月球,但到了2013年,不相信的人攀升到了37%,這跟時間的推移和科技發展,造成人們對近50年前人類登月科技越來越懷疑。因為在這近50年間,人類就再也沒有登上過月球,按理說隨著經濟和科技的發展,如今一臺Iphone XS MAX的CPU,都能頂一個當時NASA指揮中心的運算器了,按照這種科技發展速度,現在月球應該屬於旅遊景區了,國慶檔擠滿中國人。但目前為止,只有中國做了嫦娥登月實驗,其他國家毫無動靜。
  • 同樣是"登上月球",PG3頗具未來感,而安踏這雙鞋就厲害了!
    同樣是"登上月球",PG3頗具未來感,而安踏這雙鞋就厲害了!要說球鞋最大的賣點是什麼 ,小編想那就是球鞋的設計和時代發生的事情和當下的潮流掛鈎,今年剛好是人類登月50周年,這麼特別的有紀念意義的年份一定要有一些特別的鞋款!所以Nike推出了一系列的「登上月球」的紀念版球鞋,就和小編一起來看一下吧!
  • 首次輻射測量證實人類長期探索月球是安全的
    中國嫦娥四號探測器首次詳細測量了月球表面的強烈輻射,並發現在這樣的輻射下人類探索月球是安全的。
  • 樂高10266阿波羅11號登月艙,紀念人類登上月球的偉大創舉!
    1961年人類首次太空飛行後僅三年樂高便發布了801太空火箭套裝。在之後的數十年的樂高套裝中,陸續推出了像昆蟲記,2002冰雪星球和Spyrius這樣奇特的太空子主題。但事實證明,孩子們以及成年玩家都對真正的太空飛行器和科幻著作中的太空飛行器一樣著迷。令人難忘的樂高探索系列為我們帶來了最令人驚嘆的人造太空船模型,並紀念了太空探索的裡程碑,樂高的首架「月球登陸艙」早在1976年就誕生了。
  • 嫦娥四號創造歷史 人類探測器首次在月球背面軟著陸
    新華社記者 金立旺 攝  2013年,嫦娥三號實現首次月球軟著陸後,中國國家航天局認為作為備份的嫦娥四號應開展更有挑戰的任務。  「去月球背面比去正面風險增大了很多,崎嶇的地形給我們帶來必須面對的問題,但在月面更高精度的著陸是未來所需要的。解決這次任務面臨的挑戰,可為後續的深空探測和小行星探測打下基礎。
  • 五星紅旗首次「留影」月球
    12月15日晚,正在月球上開展科學探測工作的嫦娥三號著陸器和巡視器進行互成像實驗,「兩器」順利互拍,嫦娥三號任務取得圓滿成功。未來幾天,在進行科學探測的同時,「玉兔」號月球車還將繞陸器繼續行駛,從不同角度與著陸器多次互拍。 這是北京飛控中心大屏幕上顯示嫦娥三號著陸器上的相機拍攝的「玉兔」號月球車。(新華社/圖)新華網消息,12月15日晚,第一面登上月球的五星紅旗通過電視直播「亮相」。中國探月工程總指揮馬興瑞隨後宣布,嫦娥三號任務取得圓滿成功。
  • 誰又是第一個登上月球的人?
    人類已經成功登上了月球,環繞著地球的空間站無時不刻的發回各種各樣的信息。哈勃望遠鏡飛出太陽系發回了不可思議的照片,火星探測器不停的探索著火星表面,幫助科學家不斷的更新自己的認知。回首往事,那時的宇宙還是人類無法涉足的禁地,地上的人們只能仰望浩瀚的寰宇,遐想銀河之中究竟掛著何種星體。1961年4月12日,一切發生了改變。
  • 人類走出太陽系 月球將是中轉站
    專家解讀12月17日凌晨,攜帶月壤的嫦娥五號返回器在內蒙古四子王旗著陸場著陸,標誌著我國首次月球採樣返回任務圓滿完成,這也是我國迄今複雜度最高、技術跨度最大的航天系統工程。談探月工程 集中展現我國綜合國力科技實力南方日報:嫦娥五號成功返回引發全民關注,登上全網熱搜。在您看來,這次任務的主要技術難點有哪些?
  • 一線航天人親筆書寫《月背徵途》記錄人類首次登錄月球背面全過程
    一線航天人親筆書寫,記錄人類首次登錄月球背面全過程的新書《月背徵途》,於「嫦五」凱旋日首發。2020年11月24日4點30分,我國的「嫦娥五號」從文昌航天發射場發射升空,從此成為萬眾矚目的焦點。在「嫦五」凱旋這一中國探月裡程碑時刻,由中國航天人書寫的《月背徵途:中國探月國家隊記錄人類首次登陸月球背面全過程》一書也於12月17日正式上市,並於北京航天城舉辦了新書發布會。
  • 一線航天人親筆書寫:記錄人類首次登錄月球背面全過程 新書《月背...
    一線航天人親筆書寫,記錄人類首次登錄月球背面全過程新書《月背徵途》於「嫦五」凱旋日首發2020年11月24日4點30分,我國的「嫦娥五號」從文昌航天發射場發射升空,從此成為萬眾矚目的焦點。而今,它終於「挖土」成功,攜帶珍貴的月壤順利返回。
  • 人類月球日,月相腕錶致敬
    51年前的今天,一個美國人邁出了「自己的一小步,人類的一大步」,他就是第一位登上月球的著名太空人阿姆斯特朗。於是這一天,被定為「人類月球日」。人類月球日,就在今天。一起看看腕上月亮吧浩瀚的太空承載了人類探索的熱情,神秘的月球寄託了人類對未知的嚮往。探索月球,可以說是人類現代科學文明進步的開始。格拉蘇蒂原創精緻的月相腕錶,用手工精心打磨的月相顯示盤,搭載的月相複雜裝置可以讓人於腕間隨時掌握月球陰晴圓缺的動態變化,同時作為精美的腕錶裝飾讓佩戴者感受浪漫的時計藝術。
  • 人類對月球了解多少,阿波羅計劃登月之前,人類眼中的月球是這樣
    人類對月球了解多少,阿波羅計劃登月之前,人類眼中的月球是這樣。這張阿波羅 12 號登月艙的照片是指揮艙飛行員理察 · 戈登 ( Richard Gordon ) 從月球軌道上拍攝的,當時指揮艙和登月艙剛剛別離,登月艙正準備著陸月球。
  • 紀念太空飛行:2021年,人類遺骸將在私人著陸器上飛向月球
    月球上拉庫斯·莫蒂斯(Lacus Mortis)天文機器人遊Per著陸器插圖,任務於2021年著陸。如果一切都按計劃進行,那麼傳奇科幻作家亞瑟·克拉克(Arthur C. Clarke)的DNA將在明年登上月球。
  • 三本書,帶你看看人類探索宇宙的第一站
    月亮不僅是神話傳說和文學作品中的重要意象,也曾經是激發人類探索宇宙,發展科學的最重要的動力之一。今年是人類首次登月50周年,這張清單,我就來給你說說關於登月那些事。書中有一段內容是,人類文明受到一個神秘的高級文明的指引,一步一步從蒙昧走向開化,直到登上月球,每一步的想像都合情合理,甚至啟發了很多當時科學界的研究者們。美國宇航局曾說:阿瑟·克拉克為我們的登月提供了最重要的知識動力。閱讀這本書,你一定會驚嘆作者強大的知識儲備和想像能力,推薦你閱讀。
  • 「五姑娘」成功抵達地球,其攜帶的「土」或將揭示月球身世之謎!
    圖為五姑娘返回地球12月17日凌晨,經歷19天的地外太空取樣之旅,嫦娥五號探測器攜帶2千克的月球土壤成功抵達內蒙古市的四子王旗,這是自從1976年蘇聯月球24號帶回100多克月壤以來,人類再次登上月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