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稱中醫是中國文化保存完整、唯一沒有中斷,且力量大的傳統文化,也有人稱它為中國文化之「魂」的重要組成部分。十九大報告提出了實施「健康中國」戰略,更指明了「堅持中西醫並重,傳承發展中醫藥事業」發展思路,《中醫藥法》的頒布進一步將中醫藥的發展推向新平臺。醫隨國運,復興中醫是必然的。
北京西京中醫醫院正是在這樣的新醫改浪潮下,矢志為發展中醫藥事業做出貢獻的一份子。
名醫帶動名科、名科成就名院
北京西京中醫醫院是醫保定點中醫醫院,充分發揮中醫藥特色優勢,以中醫醫院、中醫藥人才、中醫藥技術為載體,推動中醫參與率已達100%,以提高中醫藥療效為目標,在核心診療標準、文化氛圍、環境形象等方面樹立起鮮明的中醫藥文化特色。院內通過師承、帶教培養起來的代代優秀中醫工作者,更成為醫院發展以及中醫藥事業傳承創新工作的堅實力量。
北京西京中醫醫院部分出診專家
醫院聘請了數十位來自廣安門中醫院、西苑醫院、東直門中醫院、宣武醫院等三甲醫院的名醫名家,個個都是各自專業領域裡的學科帶頭人、臨床專家。專家教授們的到來,不僅對北京西京中醫醫院的臨床診療水平和學科發展是一次極大的促進,對於整個醫院醫療資源的優化、醫療質量的提升都起到了跨越式的帶動作用和激進式的紐帶作用。所涉及的學科有中醫科、腦病科、耳鼻喉科、婦科、心血管內科、泌尿科、消化科、血液科、皮膚科等相關疾病,學科涉及面廣、學科服務量大、學科含金量重。北京西京中醫院院長孫蓉華表示,相信今後在醫院「大學科、強專科」的發展道路上充分得到各位專家的齊力助推,為北京西京中醫醫院的學科發展和醫療技術開創新動力、打造新引擎、奠定新格局。
各科室在專家的主持下,開展中醫特色療法,以低廉的價格和良好的療效在廣大患者中享有盛譽。如:周圍血管科以名譽院長楊博華教授、科主任章新根、門診專家李玉珍和劉永健為核心的專家團隊,擁有豐富的中醫藥治療周圍血管病的經驗,形成了具有鮮明中醫特色的周圍血管病治療體系。獨創了「控炎通脈法」、「消融開痺法」用來治療血管炎性疾病和血管閉塞性疾病,研製了十餘個特色血管外用治療基礎方,充分運用中藥外敷、中藥外洗、中藥足浴、中藥燻蒸、中藥拔罐、中藥包熱敷、中醫定向透藥治療、中藥離子導入、穴位治療、中醫化腐清創換藥等傳統特色中醫藥療法,根據每個患者的具體病情,制定個性化的治療方案,進行精準治療,配合優質的醫療護理服務,促進疾病的早日康復。
中醫「治病必求於本」
《黃帝內經》中有一句話,堪稱中醫思維的高度概括:「治病必求於本」。現今臨床對「治病求本」的認識主要是指治療某些疾病時,必須要尋求這些疾病的根本原因,並針對其根本原因進行治療,這也正是辨證論治的根本原則。這也是中醫不可比擬的優勢之一。
在很多人的觀念裡,中醫只能養生保健,治療還是首選西醫,其實不然。以最常見的心血管疾病為例,常用的硝酸酯類藥物從硝酸甘油發明到現在,臨床應用了100多年,心血管疾病的治療離不開它,但是患者卻仍然無法完全治癒。並且,硝酸酯類藥物只能緩解症狀,雖可應急擴血管,長期大量使用又會損傷血管。這樣的矛盾應該引起我們深思,要認識到「治病必求於本」。
《內經》記載:「正氣存內,邪不可幹」,求「本」就是要固護正氣。中醫藥對治療心血管病治療是有肯定療效的。近年來,中醫藥防治心血管病研究獲得多方面進展,如活血化瘀治療冠心病心絞痛、益氣活血或益氣養陰活血治療急性心肌梗塞或心功能不全、益氣通脈溫陽治療緩慢性心律失常、理氣活血預防冠心病介入性治療後再狹窄等。
知名作家六六接受《新民周刊》採訪時說,她患有咳嗽,西醫一直不能根治,她抱著試試看的心態看了中醫,結果治好了她10年的咳嗽,於是與中醫結緣,還系統地到廣西中醫藥大學讀研究生。像這樣由於中醫的神奇魅力而對中醫「路轉粉」的患者在臨床上有很多很多。北京西京中醫醫院的診室外,經常出現醫生還沒到開診時間,患者在清晨就排起了長隊的現象,醫院不得不採取給患者發號碼牌按順序就診的措施。
好醫離不開好藥
上乘的中藥不是從天而降,都有個臨床試用的過程,從配方、選料、炮製和製作每道工序都決定著中藥質量的好壞,關係到患者最終用藥的療效。而中藥從選品,到上架保存,到推薦給適用的患者,都需要中藥的專業知識。以前好多好的中醫開診所,都有自己的藥房,為的就是保證藥品的質量,保證自己的用藥療效不會被爛藥毀了。
北京西京中醫醫院中藥房一角
中藥師日常忙碌畫面
對一家優秀的中醫院來講,中藥房更顯得尤為重要。中藥房也是北京西京中醫醫院的一大特色之一,西京中醫院的藥材均選用道地藥材,所有中藥在上架之前由經驗豐富的藥劑師層層把關,對藥品質量、產地做到心中有數、貨真價實。尤其是西洋參、藏紅花、冬蟲夏草、阿膠等貴細藥材均選自道地產區優質藥材,加工炮製工藝考究,確保中藥療效。為方便患者,還提供中藥煎藥服務,在使用煎藥機的同時,一直保持砂鍋煎藥的傳統方法,保證療效最大化。
大力發展中醫,弘揚中醫文化
北京西京中醫醫院大力發展中醫,突出中醫特色,發揮中醫優勢,以中醫為主,中西醫結合。在各種疾病的治療中充分發揮中醫藥「簡、便、廉、驗」的特點,突出中醫診療特色,注重中醫辯證,把中醫傳統治療與現代康復治療理念有機結合,不斷提升中醫專業技能和診療水平。
同時,制定重點專科建設計劃,確定發展方向和目標,對傳統優勢科室加大管理和扶持力度,全力打造中醫特色品牌,做到「院有特色,科有特技,人有特長」,走「名醫帶動名科,名科成就名院」的發展之路。讓中醫診療發揮主導作用,除了技術性地從中醫臨床進行療效驗證外,更應傳承中醫文化、弘揚中醫思想,讓患者熟知並接受中醫的診療思維。只有中醫學科自己有底氣,才能順應時代發展實現現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