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二·九』運動的性質是?」「1935年12月16日,原定日本成立的什麼組織延期成立?」「『一二·九』運動中最流行的口號是?」……在冬日的寒風中,一群學生黨員聚集校園的草坪上,拉手圍成「網」,勇敢闖關,凝神聽題,爭先搶答。這是浙江財經大學外國語學院學生第三黨支部為紀念「一二·九運動」85周年開展的「銘記『一二·九』,弘揚愛國情」 為主題的黨日活動。活動將「學四史、講四史」專題學習教育和年輕人喜歡的趣味闖關遊戲結合起來,根據「一二·九」運動的起因、發生和發展的全過程設置了互動遊戲和答題的環節,黨支部書記郭春娟帶領學生黨員重溫了這場青年愛國主義運動,在一系列的闖關遊戲中學「四史」、悟初心。
活動設立了七重關卡,從「九一八事變」的矛盾激化到走上街頭,從各地聲援再到席捲全國的救亡怒潮,讓學生在互動參與式的體驗中感受革命先輩抗戰的艱辛。例如,第一關是根據「九一八事變」改編的「網魚」遊戲,學生如果想要贏得這個關卡,需要手拉手織成「大網」圍捕「魚」。在抓捕與被抓捕的過程中,體會到建立統一戰線的重要性,感受著那個年代中華民族的大覺醒大團結大聯合。「走上街頭」的環節是躲避沙包的遊戲,感受「一二·九」運動時期,革命先輩們遭受的槍林彈雨和血雨腥風。在每個闖關活動開始前,黨支部書記郭春娟老師作為「串講人」,介紹歷史背景,給同學們上了一堂移動的」四史課堂」,每個環節結束後,再帶領學生進行總結,推動「四史」學習入腦入心。
「大家印象中的『學四史』和主題黨日活動是比較單調的,缺少觸及靈魂的思想政治教育,我們想要以『接地氣』的方式,讓學生黨員在這種互動遊戲中親身體驗,銘記歷史,感悟時代責任。」活動的策劃者、郭春娟老師介紹道。
「一二·九」大闖關遊戲中,除了常規的填空和簡答題外,還別出心裁地設置了「你畫我猜:辨認歷史人物」和「歷史事件識別」等新穎題型。
在互動遊戲中也能完成理論學習嗎?
郭春娟老師給出了肯定的答案:「主題黨日活動,雖然是以闖關遊戲的形式開展,但是『黨味』十足。很多環節都設置了黨史知識競賽。雖然我們沒有要求大家去學習歷史,但是開展活動之前,同學們需要主動查閱相關資料,以便於贏在搶答環節,進入下一關卡。」
陶嘉慧同學分享了在本次活動中的收穫:」活動之前,查閱了大量的資料,認真學習了這段歷史,並將其中的關鍵人物和重要事件記了下來,也深刻意識到了青年學生在推動中華民族獨立和解放上發揮的重要作用。」
學生黨員施琪說:「在闖關環節中,親身感受到了青年學生抗日救亡運動的艱辛,比單純的學習黨史思考得更深入,銘記的也更多。雖然花費了一個下午才完成,其中不僅有闖關遊戲、對歷史事件的介紹,還有彼此之間的分享交流。雖然寒風肆虐,但是所有人都堅持完成了這個活動。在同樣寒冷的冬天,我們重溫了那段抗日救亡的歷史,更加激勵了我們一定要繼承和發揚革命先輩的奮鬥精神,不忘初心,砥礪前行!」 (通訊員:郭春娟)
來源:光明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