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地上幹活的農民工除「要錢難」外,還有三大煩心事

2020-12-15 吉昌

工地上幹活的農民工除「要錢難」外,還有三大「煩心事」

在工地上幹活的農民工一天掙三四百元的話算不上高工資,而且能拿三百以上的都是技術工種,比如架子工,塗料工,木工,油漆工,瓦工等等,雖說是技術活,但同樣是又危險以費力氣的活,基本上都是時間長任務重,拿命換錢,看起來單日工資高,但沒活幹的時候沒錢,所以一年下來也掙不了多少錢,其他的五險一金,有薪假期,社保,醫保等全沒有,這些倒是其次,他們還有更「煩心」的事:

煩心事之一:工錢難要。工地上幹活的很少跟建築公司籤合同的,大多是跟著包工頭幹活,找你幹活的時候都嘴巴說得好聽,幹完活了要錢太費勁,雖說工地上的活都是層層包下來的,開發商拿不到錢,下面的包工頭也拿不到錢,但起碼的流水錢還是有的,幹活的工人的工資只佔開發樓盤的九牛一毛,所以不發工資的,99%都是惡意欠薪,農民工的工資都是血汗錢,最乾淨的錢,就指望那點養家餬口了。剋扣民工工資的良心都給狗吃了。

煩心事之二:怕生病受傷。話說身體是革命的本錢,多數民工都是家裡的頂梁柱,上有老,下有小,全指望著你,而工地上的活全憑一個好身體,沒了好身體,一切都是零。一旦生病或受傷就是很要命的事,不但不能再掙錢,還成了家裡的負擔,關鍵工地上也沒意外險,失業險,而幹的活卻是又髒又累又危險,叫人膽顫心驚。

煩心事之三:無法照顧孩子和老人。父母背井離鄉去打工,把孩子留給爺爺奶奶或者其他親人撫養,爺爺奶奶大多是只管溫飽,嬌生慣養,無法享受父母在思想認識和價值觀的引導和幫助,容易養成不好的習慣,好吃懶做,情感冷漠,行為孤僻,性格內向,脾氣暴躁等。很多父母在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在外打拼幾十年,到頭來孩子不能健康成長,一切等於零。

煩心事之四:夫妻兩地分居。容易感情淡漠,有的夫妻不能一起去打工,大多是女的留在農村照顧孩子和老人。而且工地上的中青年小夥子正是血氣方剛的時候,在溫熱的夏夜裡一個人難免會感到孤獨寂寞,女的留在家裡也一樣孤獨寂寞,有的時候就會那什麼,對吧,沒辦法。

相關焦點

  • 工地幹活又累又難要錢
    周末岀去公園走走,走累了做在石臺階上休息,過了一會有兩個五十歲左右的人走過來離我六七米遠的地方做下。他們兩人一看就是從事體力勞動的人,身材不高,皮膚一看就是經常風吹雨淋的樣子。他們互相倒苦水,從談話中聽到最多的就是活幹完跟老闆要錢難要啊。
  • 在工地上幹活的農民工為什麼一天三頓喜歡吃大白菜?
    這裡面就有很多的工地承包食堂的。在工地承包食堂的這些人,基本都是去批發市場採購最晚的一撥人,也是從來不挑菜品質量的,只要是越便宜越好,最好是論堆估的批發市場批不出去的便宜菜。在工地上幹活的農民工為什麼一天三頓喜歡吃大白菜?
  • 在工地上幹活的農民工為什麼一天三頓喜愛吃大白菜?
    也別說大白菜是貴是賤,也別說老闆是為了省錢,實際上,別說工地上的農民工,就是我們生活在城市的居民,還是生活在農村的農民朋友們,大白菜都是餐桌上的主菜,也都是要吃大白菜的,至於你說的在工作上幹活的農民工,一天三頓都喜歡吃大白菜的事,也不是說農民工都喜歡吃大白菜,而是工地上的食堂做什麼菜就得吃什麼菜
  • 包工頭抱怨民工一天三四百還不認真幹活,農民工:站著說話不腰疼
    現在的農民工沒有以前幹活賣力了,一天輕鬆拿三四百元還不認真幹活,一天到晚混日子,要錢的時候卻一天也等不了,民工是大爺,最苦的是包工頭,上面建築公司不給錢,下面幹活的人隔三差五的要錢,不給錢就要死要活的,一位包工頭如此抱怨道。
  • 農民工記錄「工地社會」:苦中作樂 冷暖無人知
    今年「五一」開始,他白天為農民工義務理髮,晚上約他們在路燈下訪談———本文作者用這樣的方式走進了農民工的世界,也用最真實的筆觸和情感記錄下首都建設者的生活點滴。我們期望這份調查記錄能幫助廣大讀者了解我們身邊的「工地社會」。  他們怎麼進入工地  可以說,工地上的農民工基本上生活在熟人圈裡。
  • 在工地幹活的農民工,為什麼一天三餐都喜愛吃大白菜?
    摘要:工地的「萬金油」,農民工離不開的夥食,大白菜!工地老闆的最愛。文/田俊超白農民工確實喜歡白菜,還喜歡帶皮的土豆,沒油水的大頭菜,清湯寡水的土豆燉茄子。他們說這樣的生活容易減肥,對身體非常好。對於吃飯這件事,農民工是被動方。
  • 農民工工地打工,遭遇小包工頭工資難討,如何正確討要工資呢?
    農民工工地打工難拿到工資這問題要通過法律去訴求。我國有勞動保護法,你先去勞動局找領導,把你給他打工的事說清楚,勞動局的領導會給你解決的,如果實在解決不了的情況可以通過法律訴訟,雖然走法律程序時間有點長,但是一定有結果的,因為你打工的付出討要工資是正義的,法律會一定會支持你。
  • 農民工工地上不小心受傷,沒錢交費快停藥,負責人:隨時找我要!
    農民工工地上不小心受傷,沒錢交費快停藥,負責人:隨時找我要!圖片素材來源網絡,文章原創,歡迎關注在做些高危工作時還是要注意一下為好,這一個不小心受傷了,都有會給自己造成不可彌補的傷害。這不在鄭州有位農民工在幹活時不小心受傷,在醫院治療了,可醫藥費卻沒有辦法出,眼看著沒有錢交費要停藥,這可讓人很是著急。去找包工頭要,對方的態度卻很不耐煩,這就讓農民工兄弟很是煩惱。情況是這樣的,劉師傅在工地上工作不小心受傷,當時工地方很快地把劉師傅送到醫院治療,也墊付了8000塊錢的醫藥費,但現在眼看著快要停藥了。
  • 貴陽某工地,拖欠農民工工資老闆板一直不見面,工人該怎麼辦?
    貴陽一工地拖欠農民工工資老闆板一直不見面,工人該怎麼辦?從今年春節過後,隔壁幾個鄰居一在附近一工地上幹小工,說好工資150一天,覺得還可以,就每天埋頭苦惱的幹,雖然累,但是想到每天都有收入還是可以的,就這樣每天堅持的幹著可能差不多幹了一個月,幹活都要吃飯吧,就問帶班的要生活費,帶班某小劉話說的還是可以,說大家都不容易,就叫工人們把銀行卡交上去,過兩天就給每人發了1000塊錢的生活費
  • 夫妻在工地附近賣盒飯,10元自助管飽,網友:就是農民工想要的
    隨著社會不斷發展,物價也不斷上漲,對於農村人來說,種地只能解決溫飽問題,而其它還有很多地方要用錢,所以不得不背井離鄉到外打工,年輕一點的還可以進廠工作,但上了一定年紀的人,又沒什麼文化,只能到工地出賣體力賺點錢了;為了多節省點錢寄回家,他們都是省吃儉用,吃飯都是找最便宜的,只要能填飽肚子就行了,平時口渴了都捨不得買瓶飲料喝
  • 農民工要帳4步,按這4步,包工頭基本都給錢,環環相扣,步步制敵
    農民工幹活有一項東西,容易被大家忽略。直到今年去找包工頭要錢,才發現,我們習以為常的東西,裡面有巨大的隱患。農民工都以為老闆,不會在記工的本上做手腳。其實不然,只要你不是當天結帳,不是正規單位給的工資單。這記帳的本,就會出問題。許多農民工,都是給包工頭幹活。
  • 農民工天天幹活鍛鍊,為何沒有強健的體魄,反而腰腿疼痛
    只要動起來就覺得很心安,感覺就鍛鍊了身體,可是為啥農民工天天幹活,也是在天天活動,卻沒有強健的體魄,反而腰酸背痛腿抽筋呢?這下地幹活和體力勞動跟健身還是不一樣的,別看都是在活動身體,前者是在高強度的勞作,後者是科學的運動,運動能鍛鍊身體,使人強健體魄。而重體力活卻會讓人的各個身體零部件受到磨損,這也就是為什麼農民工一直在活動,體格反而不好的原因。
  • 積極落實農民工勞動用工實名制管理,有工地建起勞動保障服務大廳...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蔡君彥 攝影 許俊文 「原來幹活,知道給誰幹的,不知道找誰要錢;現在籤了合同,知道誰給發工資,心裡踏實了。」在中建八局鄭東新區地下空間一標段項目工地的勞動保障服務大廳,28歲的鋼筋工李康與勞務公司籤完實名制勞動合同後,笑著感慨。
  • 勞動法規:在工地幹活拖欠工資超過30天,可構成犯罪
    工程人士,尤其是農民工都知道,在工地幹活,遇到拖欠工資再平常不過了,少則兩三個月多則甚至幾年以上!面對包工頭(工程方)的拖賴,各位農民朋友真是有苦說不出,本來在工地幹活就很辛苦很累,每天吃著粗茶淡飯,想掙些辛苦錢讓家人過得好一些,卻因為包工頭的拖欠工資,甚至有時候孩子的學費家人的生活費都沒辦法拿出來,真是身體累,心更累。
  • 貴州銅仁:農民工「討薪」不再難 手機掃一掃即可在線維權
    這是在貴州省銅仁市勞動用工大數據綜合服務平臺上顯示的一組實時數據,上面還有每月參建企業的農民工工資發放記錄,一旦有項目出現拖欠工資情況,平臺便會自動預警,提醒政府部門幹預。農民工「討薪難」問題一直備受社會關注,過去,討薪難問題一直困擾著銅仁市各級政府。2017年,銅仁市開始探索通過技術手段來解決討薪難問題,通過構建勞動用工大數據綜合服務平臺,將全市在建工程項目勞動用工情況和工資發放情況進行實時監管,使拖欠農民工工資問題得到有效遏制。
  • 工地上的小工,都能日掙240了,你想去嗎?第8個評論求牽走……
    工地上的小工,都能日掙240了,你想去嗎?第8個評論求牽走……所謂工地小工,指的是在工地上沒有固定崗位,就做些雜活的人,就像工廠裡的雜工一樣。前不久看了一篇文章,講的是一個老闆回鄉,請當地的農民,去工地上幹活,可是請了幾天,別說大工,小工工資都開到240,還管飯管煙,居然都沒有幾個人願意去。大意是說現在生活條件好,新一代年輕農民工怕累,又覺得在工地幹活沒面子,而那些老的農民工很多也幹不動了,不願意出去,所以才導致這種現象。
  • 長沙農民工午餐調查:工地上大多只有一個菜(圖)
    但是,氣溫再高,建設工地上的農民工兄弟依舊堅守在施工一線,午飯對他們而言,口味、環境先暫緩考慮,最重要的還是吃飽、實惠。記者近日走訪市內部分建設工地,近距離了解農民工兄弟的午餐生活。負責食堂的生活管理員唐大兵操著一口濃濃的川音向記者介紹,這個食堂負責附近兩個工點300多人的夥食,工地上幹活要有力氣,飯菜要有油水,所以食堂基本都是葷菜,清炒素菜沒銷路。  這天食堂午餐準備了5個菜:涼拌黃瓜、芹菜豆乾回鍋肉、涼薯瘦肉、萵筍炒肉和滷豬心,除了滷豬心是22元1斤論重量賣之外,其餘幾個菜都是4.5元一份,米飯0.5元一份。
  • 農民工幹活,寧可幹300一天的,也不願幹400一天的,為啥?
    我記得在Y情的時候,村裡的一個交流群裡,很多常年在外打工的農民工相互之間聊著今年該去幹什麼。很多人都流露出焦急的情況,擔心今年不能外出打工掙錢了。可是,實際情況是,現在很多還在工地上拼命的,反而都是這些兩鬢斑白的人。並不是他們不願意去休息,而是因為家庭的壓力不得不讓他們繼續幹下去。壓力,就來自於小孩子的房貸、車貸,甚至兒子沒有結婚的,還要拼命的積攢彩禮錢。雖然很艱難,但是他們在一起聊天的時候,也並不是都很熱衷那些高日薪的工地,反而一些便宜的工地更受歡迎一些。
  • 農民工討要工錢屢遭拒 拒絕支票被毆重傷昏迷
    5月9日,記者再次來到貴陽市花溪區人民醫院腦外科病房,躺在病床上的貴州習水縣農民工楊貞洪如同一尊僵硬的雕塑,他張嘴抿了抿妻子遞到嘴邊的米湯,眼神呆滯迷茫。  就在他聽到哥哥楊貞偉在向記者描述起幾天前討薪的場景時,這位年輕的農民工一言不發,只是艱難地用手指著頭上的傷口,身體猛然劇烈顫抖起來。
  • 工地上年輕人為何越來越少?總工與項目經理說,原因有四點
    現在的工地上,大多是四五十歲甚至六十多歲的大齡工作者,從農民工到基層施工人員、再到管理層,都很少見到年輕人,即便在工地上的待遇也還不錯,不比白領的薪資低,卻依舊留不住年輕人。高齡農民工工作辛苦在工地上工作,不管你是基層的體力工人,還是管理幾十上百人的項目經理,都很少有休息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