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由我們日語專業跨專業直考合格了大阪大學經濟學研究科的廉同學分享他的考試經驗。日語專業想去日本留學的同學不妨了解一下!
【學員信息】
姓名:廉同學
合格院校:大阪大學
合格專業:經濟學研究科
語言成績:N1 118 託福 85
出身院校:北京郵電大學
(以下以第一人稱敘述)
● 「蓄謀已久」的留學念頭
大家好,我畢業於北京郵電大學日語專業。出於對日本社會和文化的喜愛與好奇,一直以來都想到日本留學。
在專業選擇上,我決定轉向學經濟,至於理由也只是單純的感興趣。
在北京上學的同學應該知道,北京大學有個經濟學雙學位的項目。我曾經考慮過這個項目,結果實力不夠沒考上。但對經濟學的熱忱並未讓我退縮,所以我決定藉由去日本留學的契機轉攻經濟學,同時實現兩個夢想,可謂一石二鳥。
● 樂此不疲的備考過程
最開始我並不知道修士考試是可以直接考的,本來我覺得在日本讀研挺麻煩的,因為要先申請研究生(即旁聽生),然後再去參加考試。有一天無意間看到東京學術的宣傳,了解了一下修士直考,覺得是個不錯的途徑,畢竟可以節約很多金錢和時間。因此我從大三上學期開始參加課程。
雖然起步比較早,但因為我的經濟學幾乎是零基礎,所以最開始課上內容基本上很難聽懂,就先姑且勉強跟著聽,培養專業素養。真正開始從跟著老師上課是從大三下學期開始,課程總共學了兩遍,最後在東京現地集訓了兩三個月。
有很多人會有顧慮,那就是學經濟學不可避免的要接觸大量數學。但實際上經濟考的時候其實數學挺簡單的,高中水平一般都能應對。
對於文科生來說難點無非就是微積分內容,但是微積分涉及到的很少,所以在數學上沒感覺到太大的障礙。而且在準備北大經濟雙學位時也學過一年數學,所以數學對我來講不算很大問題。
除了專業課之外還有一個重要科目就是英語和日語。因為我是日語專業出身,所以日語成績對我來說不是問題。託福去年九月考了一次,十二月份又考了一次,第一次80,第二次85。除了東大和京大,這個成績可以說是高枕無憂了。
東大的公共政策研究科聽說挺看重託福成績的,據說平均分要87分以上;京大可能也會把託福成績折算成考試成績加到總成績裡。其他學校80分以上的成績應該是完全不必擔心的。
在打牢基礎之後我就來到東京做最後的衝刺。基本上每天早上十點十一點到這裡,晚上九點回家。每天的具體任務就是將過去問仔仔細細做幾遍,如果有問題立刻問老師。
● 波瀾不驚的考試之旅
出願時我總共報了七個學校,但事實上我只考了五個學校。因為阪大成績9月5日就出了,雖然我還報了橫國和明治,但是既然阪大已經合格了就沒去考。
拿到阪大筆試合格通知時,我的內心其實毫無波動,因為他筆試合格率實在太高了。
面試的時候教授給我感覺是對研究計劃興趣不大,開始時問了一個問題,問了研究計劃書讓我介紹一下,就再也沒有問任何關於計劃書的問題了。
問的都是個人問題,比如大學成績、想學經濟學的原因、其他語言能力如何。旁邊有個老師,他會問你第一篇論文的大概內容,除此之外沒有任何關於學術的內容了。當最後得知錄取的時候第一反應沒有特別激動,而是趕緊先確認一下自己考號對不對。
● 總 結
我覺得線下衝刺這兩個月的收穫比之前一年的收穫都大。可能之前一年,我對這個也學科沒什麼系統的理解。把全部知識統合起來出題,我發現自身問題還挺大的。考早大前我做了早大過去問,感覺難度也不過爾爾。
事實上來了日本以後,遇到稍微深度一點的問題就會發現不足了,所以我覺得,來了這兩個月確實能學到很多東西。當然前提是基礎一定要打好,還要很多的練習題。如果沒有這些做基礎,你不會發現自己問題在哪裡。集訓這兩個月讓我實現了從量變到質變的提升,讓我有一種茅塞頓開的感覺。
如果非要反思的話,那就是效率偶爾會比較低。我作息習慣不太好,最開始到日本,因為在國內習慣了一兩點睡覺,雖然一個小時時差算不了什麼,但是可能也會打亂你的生物鐘,所以我到了日本兩三點才能睡著,導致早上起得晚。既影響效率又擾亂思路。
有一次去出願的時候當時沒仔細看願書,導致少寄了一個護照複印件過去,後來又多花了一千日元補寄。還有一個就是儘量不要坐夜巴,真的非常疲勞。
以上就是廉同學的考試分享,廉同學的經驗告訴我們只要你不怕學數學,經濟學真的沒有大家想像得那麼難考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