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愈曾說「術業有專攻」,對於其它職業,這或許是一句至理名言,然而作為一名種植醫生,如此卻遠遠不夠。在自己的世界裡徑直的前行,繪不出種牙匠的人生圖案,他們的人生圖案,或許更像是一個圓錐,從頂點出發,一面前行,一面延伸著自己的直徑。北大進修牙周技術,美國羅馬林達大學進修種植修復技術,維也納醫科大學進修種植解剖技術,在德國法蘭克福大學進修數位化種植技術,他在用自己的一生踐行著「活到老,學到老」這句話,他就是維樂口腔中關村門診院長時邵忠,一個用學術的寬度搭建人生高度的人。
解剖是外科手術的基礎,一個出色的外科醫生需具備三方面的素質:對解剖的熟悉,嫻熟的外科技巧,以及縝密合理的診療思路。外科技巧可以訓練,臨床思路可以在前輩指導及術前分析討論中完善,而解剖知識往往決定了對手術治療風險的有效規避。
種牙是個小手術,可操作不當也會發生大問題。臨床所有治療均以安全為首要前提,而安全又從對解剖的熟知開始。面部神經豐富血運豐富氣道食道重疊在一起,方方面面都要重視。為了攻堅疑難種牙技術,讓越來越多的缺牙市民能夠重拾口福健康,提升生活質量。2018年1月,時紹忠院長到訪著名的維也納醫科大學牙醫學院,進行了為期5天的「新鮮頭顱標本解剖課程的學習」及種植牙技術的交流,並順利完成學業。
時紹忠院長和其老師prof-nentwig教授探討穿顴種植技術
據時紹忠院長介紹,此次學習經歷深刻的印象,由於是在新鮮標本上,能夠更直觀的解剖一些重要的結構,比如:口底的血管、神經,頦神經,顎部的血管神經等;還可以進行各種軟硬組織的操作,比如:無牙頜種植,即刻種植,骨環,取塊狀骨onlay植骨,上頜竇提升,結締組織及游離齦的獲取及移植等等,這些對於種植方案的制定有著重要的意義。
時紹忠院長與同學及維也納醫科大學老師合影
時紹忠院長認為:作為一名口腔種植醫生,如果要手術做的漂亮,須具備2個基本素質:豐富的解剖學功底及嫻熟的外科手術技巧,兩者都是必不可少的。當然要成為一名專業的種植大師,還需要具備大局觀及創新性。手術技巧不嫻熟可以做的慢一點,而解剖知識的匱乏會嚴重影響到手術的治療效果。我們面對的是健康和生命安全,解剖的熟知可以最大限度避免風險,最大效率的設計手術,以最小的創傷方式解決複雜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