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澤東少年時勤奮苦讀 被同學送外號"省先生"

2020-12-11 中國新聞網

  7月8日,韶山。攝氏37度。豔陽高照,遊人如織。

  由湖南日報組織的「紀念毛澤東同志誕辰120周年·青年毛澤東之路紀行」大型聯合採訪活動第一站從這裡開始。

  我們踏入韶山這塊紅色熱土,在高速公路出口、韶山景區,不時可以看到懸掛著「紀念毛澤東同志誕辰120周年」的橫幅。

  中午11時20分,採訪團來到主席銅像廣場給主席敬獻了花圈。

  我們一邊聽專家解說,一邊參觀主席故居。行走在毛主席曾經走過的紅土地上,我們的思緒飛越到103年前,仿佛看到一位躊躇滿志,胸懷天下的熱血青年,他,就是青年毛澤東。

  84歲的蘇小波,曾任韶山市委宣傳部部長、市人大常委會主任,他給我們講起了少年毛澤東的故事。

  蘇老說,少年毛澤東自學能力很強。啟蒙先生鄒春培一次對毛澤東的母親說,「石三伢子讀書很特別,竟不要我『點書』,我也難不倒他。」原來,少年毛澤東學會了查《康熙字典》,通過字典早把那些書學會了。因此,同學們給毛澤東取了個外號——「省先生」,即毛澤東讀書省了先生「點」。蘇老還給我們講了少年毛澤東勤奮思考、勤勞勇敢、富有抗爭精神的故事。在蘇小波老人的講述中,我們看到了一個形象生動,真實可愛的少年毛澤東形象。

  「孩兒立志出鄉關,學不成名誓不還,埋骨何須桑梓地,人生無處不青山!」這是毛澤東去「東山」前,留給父親的一首詩。1910年初秋的一天,毛澤東挑著簡單的行李,懷著從未有過的激動心情離開了家鄉,離開了養育他17年的韶山沖,心中豪情萬丈。臨行前,他揮筆改寫了日本人的一首詩,夾在父親每天必看的帳本裡。就這樣,毛澤東踏上了「東山」之路,也踏上了實現志向之路。

  蘇小波說,青年毛澤東改寫這首詩,是其心態志向的真實流露。從中,人們已經看到了一個胸懷不凡志向,聰慧、倔強、有著過人的記憶力和頑強毅力的毛澤東,正邁向他人生的第一個轉折點。

  有志者事竟成。因為毛澤東從小懷揣救國救民的夢想,心繫貧苦大眾,這位從韶山沖裡走出來的農民的兒子,改變了佔人類四分之一人口的中國人的命運,也改變了20世紀下半葉整個世界的格局。

  蘇小波和毛主席見過一次面,握過一次手,合過兩次影。談起那次見面,蘇老記憶猶新。他說,1959年6月26日,一大早他就來到故居去等主席,沒想到主席先到他父母墳上去了。等他上完墳回來,故居路上兩邊都站滿了鄉親們。主席一一握手,隨後還和大家一起合影。蘇老對主席的調查研究之風印象最深,他清楚地記得主席當時在松山座談時對鄉親們說,「今天我來了,有什麼問題儘管說出來,我要聽實話。」

  「聽實話」!這就是一代偉人的心胸,「聽實話」!這才是共產黨人的風格!

  從層巒疊嶂的韶山沖到舉世矚目的天安門廣場,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到一代偉人一生的足跡。至今年9月9日,毛澤東已經離開我們37年了。令人欣慰的是,隨著時間的推移,他的雄才大略和偉大之處愈加清晰並被越來越多的人所深刻認識。毛澤東改變的不僅僅是一個時代的進程,而且還改變了一代人的思想。其實事求是、群眾路線、獨立自主的核心思想,正在影響許許多多的中國人。

  一位始終不忘人民,不忘群眾的人,人民是永遠不會忘記他的。

  今年是毛主席誕辰120周年,韶山旅遊格外「火爆」。僅2月10日,大年初一那天,全國各地就有6萬多遊客冒著寒風冷雨先後來到韶山毛澤東廣場,站在毛澤東同志銅像前,給毛主席拜年。

  韶山的神聖,不僅因為它的歷史遠可追虞舜,近代出了個毛澤東,更因為它總是能夠催生追求變革和新生的人類精神,激勵人們不斷前行。

相關焦點

  • 毛澤東為他的國文老師袁吉六先生親筆題寫碑文,撥款修建墳墓
    看過《恰同學少年》電視劇的小夥伴們都知道,毛主席在湖南韶山沖上完小學後,就到了長沙求學。但找了好幾所學校,都沒有堅持讀下來,因為有的學校教的內容毛主席不想學,有的學校又因為學費太貴。1914年3月起,四師併入了湖南省立第一師範任教,袁吉六也進入一師,繼續擔任毛澤東所在的一年級八班國文課。袁吉六先生在教育教學中,能堅持因材施教原則,他發現毛澤東勤奮好學,是個有特別才華的學生,就對毛主席特別關心。
  • 恰同學少年,風華正茂---讀《恰同學少年》有感(洪璟妍)
    「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少年獨立則國獨立,少年自由則國自由,少年進步則國進步.......」這齣自梁啓超的《少年中國說》是啊!少年與國家的繁榮昌盛緊密相連。在中國漫漫的歷史長河中湧現了許多優秀的中華兒女。今天,就讓我們走近《恰同學少年》這本書,去感受屬於少年的風華正茂。
  • 恰同學少年:毛澤東和他的同學們
    原標題:恰同學少年:毛澤東和他的同學們 五四運動前夜的近代中國,正處於令人難熬和困惑的沉悶歲月。這一切使人迷惘,但又迫使新一代的先進分子不得不重新考慮天下國家之大計和個人的立身處世之道等問題。這一群體中就包括毛澤東和他的同學們。
  • 少年毛澤東勤練寫作,競賽作文得滿分,主張偶像梁啓超做外交部長
    少年時代的毛澤東,曾一度將梁啓超奉為自己的偶像,大量閱讀梁啓超的文章,學習他的理論,貫徹他的思想,就連寫作文筆也極力模仿梁啓超的風格。毛澤東在中學時的一篇競賽作文以滿分拔得頭籌,從而一鳴驚人,這都是因為他苦練寫作的成果。
  • 記教育家張幹:擔任一師校長 當過毛澤東的老師
    張幹(1884一1967),名攸凰,字次倫,1914年3月任毛澤東青年時就讀的湖南省立第一師範學校校長。1916年後相繼任省、縣督學,省教育司督學、北平國立美專教員、省教育總會評議員、湖南圖書審查會審查員等。1927年後執教省市多所名校,從教42年,桃李滿天下。
  • 名字的含義:毛澤東曾用過的26個化名
    毛澤東一師同學張昆弟1917年9月16日的日記中曾寫道:「今日星期天,約蔡和森、毛潤之、彭則厚作一兩小時之旅行……」毛澤東在早期的書信和聽課的《講堂錄》中,有時也使用「毛潤之」或「潤之」的名字。毛澤東曾以「潤之」為名發表過《浙江農民的痛苦及其反抗運動》,原載《嚮導》第179期。第三個名字是「子任」。
  • 毛澤東給同學王汝霖的回信面世
    毛澤東1950年5月7日,寫給湖南一師江永籍同學王汝霖一封回信複印件,該信原件已被中央檔案館收藏。複印件是王汝霖兒子王漠仁近日提供給學校校史室的。 該信信封為長方形,信封右側收信人地址為豎寫毛筆字草體「湖南省江永縣桃川鎮上墟街同益號」,信封中間為收信人「王汝霖先生」,信封左側寄信人地址是印刷字體「中國革命軍事委員會緘」加手書「毛寄」二字。寄信郵戳為北京,收信郵戳為「湖南永明,一九五零年五月廿一代。」
  • 毛主席的老師:曾給毛澤東圖畫考試打40分(圖)
    黃露生翻出毛澤東「一師」同班同學周世釗的《少年毛澤東的故事》,指著一段話給我們看:  「有一學期,班上來了一個姓湯的教員,他原來是在報館當編輯的,講課時能夠聯繫中國和世界的形勢,教給學生一點時事知識……毛澤東常於課餘(在湯老師家交談,有時毛澤東還幫他抱孩子)找他談話,交換對時事的看法。」  這位湯增璧老師還真是一位人物。
  • 毛澤東給徐特立寫信:「你現在仍然是我的先生」
    毛澤東與老師徐特立 當時,正在商量抗日救國大計的毛澤東,於百忙之中抽出時間,為老師寫了一封情真意切的祝壽信,並當晚派人送到了時在保安主持中華蘇維埃中央政府西北辦事處教育部工作的徐特立。信中說:「你是我二十年前的先生,你現在仍然是我的先生,你將來必定還是我的先生。
  • 暢銷兒童讀物因「給同學起外號」等內容在一些地方被禁
    然而近期,在一些地方集中清繳整治少兒非法有害出版物的工作中,米小圈系列讀物中的《米小圈上學記》不止一次登上了被禁名單,理由是書中含有「給同學起外號」等內容,對孩子影響不好。四川少年兒童出版社出版的米小圈十分暢銷,受到許多小朋友的喜愛,曾入選國家新聞出版署2018年向全國青少年推薦的百種優秀出版物。
  • 【勤奮少年】五年1班 楊家誠
    我是五年級一班楊家誠,能當選「勤奮少年」,是對我在中心小學五年成長曆程的肯定,也是老師們辛勤教育的成果。我想勤奮就是要堅持不懈的,高效率的做自己認為有意義的事,並且不畏困難的,不懈怠的堅持。
  • 破格錄取毛澤東的校長,臨終留下副對聯,毛主席連讀幾遍
    少年毛澤東    帶著這樣的堅定,毛澤東和看門人大聲理論了起來。一時間,校門口就聚集了不少學生,大伙兒指指點點地看熱鬧。直到學堂裡走出一位40來歲的先生,同學們才安靜了下來,他就是李元甫。    誠望列位同學,敬人以自敬,好人為師……    這番話,一字一句就是衝著那些富家子弟去的。站在人群裡的毛澤東,首次體會到了「尊重」二字的意義。在那樣的年代裡,這份尊重對一個少年來說,顯然是無比珍貴的。
  • 影響毛澤東人生的新化人--陳潤霖
    9月2日的湖南日報,在刊載的文章中說:毛澤東的文章引起了校長陳潤霖的關注,在毛澤東的同學賀果的回憶錄有記載:  毛澤東初識陳潤霖  賀果在報到的當天,就和毛澤東認識了,因為兩人被安排在湖南四師的同一間宿舍,而且做了「鋪鄰」。
  • 《恰同學少年》之孔昭綬:沒有這樣開明的校長,何來如虎的學生
    1936年,毛澤東在陝北與美國記者斯諾談話時曾這樣說到,「我在湖南省立第一師範學校的生活中,發生的事很多,我的政治思想也在這一時期開始形成。在這裡,我也獲得了社會活動的最初經驗。」在電視劇《恰同學少年》中,關於孔昭綬對毛澤東的影響,有很詳細的場景表現
  • 少年毛澤東以詩明志,對曾幫自己衝破藩籬的表哥,卻屢拒其請求?
    韶山沖一、小山溝裡的兩座「圖書館」開闊了少年毛澤東的眼界毛澤東2至8歲是一直住在唐家坨的外婆家。外婆家不僅給了毛澤東一個溫馨而快樂的童年,其良好的家風和嚴謹的學風,更是給毛澤東養成了一生受用不盡的良好學習習慣。毛澤東的八舅文正瑩是一位私塾先生,為人正直守節、溫文儒雅,他對毛澤東的開智啟蒙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後來,毛澤東曾回憶說:八舅父是個大好人啊,他不僅是我知識上的啟蒙老師,他還教我怎樣做人。他對我毛澤東是有大恩的!
  • 電視劇《恰同學少年》中楊昌濟和楊開慧養蘭花的片段
    1913年,湖南長沙,具有現代民主教育思想的教育家孔昭綏出任省第一師範校長,在他的主持下,第一師範大力開展新式教育改革,聘請了以楊昌濟為代表的一批優秀中外教師,學校毛澤東面貌煥然一新。嶄新的第一師範吸引了蔡和森、蕭子升等眾多青年才俊前來報考,在招生考試中,19歲的毛澤東脫穎而出,以第一名的成績考入了這所湖湘千年學府。
  • 毛澤東讀高三時的文章《商鞅徙木立信論》
    力克群英第一名 1912年春,時年19歲的毛澤東以名列榜首的優異成績,考入剛成立的湖南省公立高等中學校普通科一班,柳潛任毛澤東的國文教師兼班主任。據史料披露,毛澤東上私塾、小學和中學時,在同學中,寫字一直是佼佼者。 這個時期的書法,主要還是實用書法,這為後來的行草書打下了堅實基礎,這篇《商鞅徙木立信論》可見一斑。 今天欣賞毛澤東這篇小楷作文,更多的還是被他的思想所感動,也被老師柳潛的慧眼所折服。
  • 曲靖四名同學入選2020新時代雲南好少年
    實名認證公眾號:曲靖珠江網微信號:qjszjw根據中央文明辦等五部門《關於開展「新時代好少年」學習宣傳活動的通知》要求,省文明辦聯合省教育廳、團省委、省婦聯、省關工委、省少工委在全省未成年人中開展「新時代好少年」學習宣傳活動,選樹青少年中的典型
  • 學習用典|(155)勸學篇:少年辛苦終身事,莫向光陰惰寸功
    聽說有的同學喜歡比吃穿,比有沒有車接車送,比爸爸媽媽是幹什麼工作的,這樣就比偏了。一定不能比這些。「自古雄才多磨難,從來紈絝少偉男」、「少年辛苦終身事,莫向光陰惰寸功」。要比就比誰更有志氣、誰更勤奮學習、誰更熱愛勞動、誰更愛鍛鍊身體、誰更有愛心。
  • 我市12名同學獲評2020年湛江市「新時代好少年」
    2017年、2018年、2019年,他參加「迎新春公式百名書法家為廣大市民送春聯」、「金雞獻瑞賀新春送春聯」、團市委「文明港城、春聯進萬家」現場揮毫為市民送祝福、「青春情暖,攜愛回家」為市民送春聯送愛心活動、鑫海書城送春聯活動、湛江日報小記者惠民送春聯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