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地鐵通過首個工作日「小考」 早高峰有13696人乘坐

2020-12-19 中新網福建

2018年01月03日 18:27:57 來源:廈門網

昨日,廈門地鐵迎來正式開通後首個工作日。早尖峰時段,不少市民選擇乘坐地鐵出行。記者 陳理傑攝

  元旦過後,廈門地鐵迎來了正式開通後首個「小考」——第一個工作日的早晚高峰。經統計,昨日上午6點30分至9點30分,廈門地鐵1號線累計進站客運量為13696人次,客流量排名前三的站點分別是鎮海路站、園博苑站和烏石浦站。昨日晚高峰的客流量同樣不容小覷。

  首個早晚高峰,廈門地鐵是否經受住了考驗?廈門市民對乘坐地鐵上班感受如何?昨日,記者在早晚高峰期間坐了地鐵,並進行了採訪。

  現場 進島比出島擁擠得多

  昨日上午早高峰,記者在多個區間乘坐地鐵1號線,明顯感覺進島客流多於出島客流。往鎮海路方向的地鐵上,幾乎每個座位都有乘客,還有不少人站著;而往巖內方向的地鐵比較空,幾乎一上車就能找到座位。總的來說,沒有出現想像中擁擠的場面。

  「有些人還不習慣地鐵出行,需要適應。此外,配套設施還要跟上,如公交接駁、停車場設施等,以方便換乘。」業內人士劉先生分析。

  據悉,為保障早晚尖峰時段出行,地鐵方面對行車間隔進行了調整,早高峰為7點30分至9點30分,晚高峰為17點30分至19點30分,行車間隔為6分45秒;增設了從20點30分至22點30分的低峰時段,行車間隔為9分35秒;其餘是平峰時段,行車間隔為8分35秒。

  便捷 書才看了一半就到了

  地鐵上,記者遇到了不少學生黨,這是他們第一次乘地鐵上學。廈門一中的學生小劉告訴記者,他住在蓮花路口附近,以前大多乘坐3路公交車上學,早上7點不到就要出門了,四五十分鐘後才能到學校,「我今天晚15分鐘才出門,你看,這電子書才看一半就快到了」。

  同一列車上,上班族吳女士告訴記者,她以前住在軟體園二期附近,公司在鎮海路,平時坐公交要花費1個多小時。「去年年底我和愛人選擇了呂厝站附近的房子,今天到鎮海路只要15分鐘。」吳女士說,早上出門她特地預留了十分鐘,擔心進地鐵站後會找不到路口,沒想到站內線路不僅清楚,還有工作人員引導,她順著客流很快就進站了。

  貼心 免費WiFi覆蓋全部站點

  目前,地鐵1號線24個站均已覆蓋免費WiFi,記者看到,不少市民都「蹭」上了免費網絡。昨日,記者通過下載廈門地鐵APP,完成註冊點擊「免費上網」後,也實現了地鐵上免費看視頻、瀏覽網頁,網速不賴。

  需要注意的是,由於早晚高峰進站市民較多,為加快進站速度,建議市民可使用e通卡進站,或使用廈門地鐵APP提前購票刷二維碼進站。

  廈門地鐵方面統計,廈門地鐵1號線開通運營頭兩天,客流量爆棚。上周日累計進站客運量達203776人次,周一累計進站客運量達227572人次。

  相關連結:通過兩個名詞看懂地鐵運營

  這兩天,地鐵運營出現了兩個關鍵名詞:列車正點率和運行圖兌現率。例如1月1日地鐵列車正點率99.7%、運行圖兌現率100%,這該如何去理解呢?

  在地鐵運營中,列車的發車時間、運行時間都是有計劃的,列車正點率就是指地鐵在執行運輸計劃時,實際時間與計劃時間較為一致的列車數量與全部列車數量的比例。

  而運行圖兌現率,是指實際開行列數與計劃開行列數的比值。運行圖兌現率及列車準點率是衡量其運營好壞的一個重要標準。(記者雷妤)

相關焦點

  • 廈門地鐵開通後第一個工作日 早高峰進站1.3萬人次
    廈門地鐵1號線開通前兩天,客流量爆棚。開通首日,也就是2017年12月31日,累計進站客運量達203776人次,客流最大的三個站分別是鎮海路、中山公園和烏石浦。新年第一天,1月1日累計進站客運量達 227572人次,客流最大的三個站分別是鎮海路、廈門北站、烏石浦。昨天是廈門地鐵1號線開通後的第一個工作日。工作日第一個早高峰,地鐵迎來平穩客流,到上午9點半,地鐵1號線累計進站客運量為13696人次,前三個站分別是鎮海路、園博苑和烏石浦,都突破了1000人次。都有哪些人坐地鐵?
  • 北京地鐵10號線22日起工作日早高峰「超常超強」運行
    中新網北京4月20日電 (記者 杜燕)自2020年4月22日(周三)起工作日早尖峰時段,北京市地鐵10號線將採取超常超強列車運行方式,通過增加車輛投放,對列車運行圖進行調整優化,精準高效投放運力,突破線路最小行車間隔,降低客流高斷面區段列車滿載率、提升乘客出行體驗。
  • 北京限行首個工作日早高峰:公交平均速度提30%
    今天是地鐵3條新線開通後,同時也是「單雙號」出行後的第一個早高峰。由於人流眾多,地鐵2號線的大站啟動了限流措施;同時,全市車流量總體上降低了近一半,但仍然出現了一些時速低於20公裡的路段。  地鐵運行  10號線 運行平穩客流不多  今天是三條地鐵新線開通以後的第一個早高峰。
  • 小布帶你直擊這兩條軌交開通後的首個工作日
    12月28日,新開通的18號線迎來了首個工作日的早高峰,大量乘客選擇在御橋站換乘11號線,節省了上班路上的時間。從康橋站上車的吳女士告訴小布,自己在陸家浜路上班,原先乘坐公交車要1個半小時左右,「現在有了地鐵,上班路上的時間明顯縮短了。」
  • 復工首日北京地鐵依舊冷清,早高峰客流量仍處低位
    今天是春節假期後上班復工第一天,地鐵站內客流出現上升,不過與往年相比,今日早高峰客流仍處在低位運行。市民張先生一大早從回龍觀出發前往復興門,以往工作日擠滿人的地鐵車廂,現在一路有座。鄧先生今早特意選擇坐地鐵,想看看地鐵裡會是怎樣一番情形。到了1號線四惠站看到,原本早高峰擠都擠不上去的車廂裡,今天依舊只有稀稀拉拉幾個人。地鐵10號線安貞門站附近聚集著大量寫字樓和住宅小區,以往早高峰進出站客流十分突出。
  • 緩解工作日高峰時客流擁擠 地鐵6號線周五起增能提效
    記者從上海地鐵獲悉,為改善上海地鐵6號線工作日尖峰時段擁擠狀況,上海地鐵自我加壓、挖潛增效、優化列車運行方式。12月25日起,6號線將再次啟用新列車運行圖,通過在工作日早晚尖峰時段增投上線列車數,實現尖峰時段增能提效,提升運營質量。
  • 地鐵2號線徐涇東至淞虹路站早高峰行車間隔縮至4分鐘
    東方網記者從上海地鐵獲悉,啟用新圖後,工作日早尖峰時段徐涇東站至淞虹路站區段,列車運行間隔將由目前的平均4分30秒縮短至平均4分鐘,提升運能運力。  此前,2號線在4月19日已啟用過一次新運行圖,除工作日早高峰外的其餘時段,全線均由8節編組列車載客運行,取消廣蘭路站/唐鎮站4\8編組換乘。不過由於8節編組列車數量有限,工作日早尖峰時段2號線東延伸段至今仍舊實行4\8編列車混跑。
  • 上海地鐵3號線殷高西路站早高峰上演現實版貪吃蛇 排隊是常事
    地鐵站外,等待乘坐地鐵的乘客隊伍長近百米,一直延伸到了附近的弄堂裡面,隊伍的末尾已經接近一條廢棄的鐵路。  據常年在此經營的商家介紹,殷高西路站站外排隊這幾年已是常態,一般周一到周三早高峰人最多,從7點30分開始,短則半小時隊伍散去,長的話要9點多隊伍才能散去。「特別是到了下雨天,隊伍還要長,看著上班的乘客真的蠻辛苦的。」
  • 地鐵正處磨合期 早高峰杭州地鐵又「稍息」
    前天下午在地鐵列車中響起的這句話,成了杭州地鐵首次因設備故障停車的註腳。  可惜,24小時未到,這句話再次在杭州地鐵內響起——周一的早高峰,杭州地鐵再次出現多站點因故停車的現象,許多人的新一周有了一個「遲到」的開始。  對此,昨天下午杭州地鐵官方回應,這次因故停車是湘湖站到下沙文澤路站的單向故障停車,停車原因是九和路站附近的道岔缺油,發生故障,需要及時維修。
  • 市民:3號線早高峰好擠!地鐵集團:早高峰增加列車
    為縮短市民乘車等待時間及減少站臺滯留人員,建議早晚高峰增加發車班次,縮短發車間隔。網友的建議引起了武漢地鐵集團的關注,武漢地鐵集團表示,已從12日起增加了3號線早尖峰時段上線列車數量。「上個月26日,武漢同步開通了地鐵8號線、陽邏線和1號線徑河延伸線。8號線、陽邏線與3號線都有交叉的換乘點,我每天早上出行,感覺3號線更加擁擠了。」李女士留意到,3號線的行車間隔一直都是5分鐘,客流量變大以後,每天的早高峰上車都要靠擠。
  • 上海地鐵13號線早高峰增能 周五周六區段延時運營
    申通地鐵集團說,為緩解13號線早尖峰時段大客流狀況,滿足市民乘客周末、節假日夜間出行需求,進一步提升運營服務水平,9月20日起,13號線將啟用新列車運營圖。屆時,工作日早尖峰時段運行間隔將縮短,在一定程度上緩解高峰客流壓力;金運路站至華鵬路站區段逢周五、周六還將實施延時運營。
  • 地鐵限流首日,乘客配合有序
    首日情況如何?昨天上午,記者來到被稱為南京「最擠地鐵站」的柳洲東路站進行探訪。上午7:30,記者到達地鐵3號線柳洲東路站,雖然距離限流開始的7:45還有15分鐘,但此時3個進站口前都已排起長隊。1號口前人最多,從進站口開始,向左右兩側的江山路和柳洲東路延伸出兩支蜿蜒的長隊,其中江山路的隊伍長達100多米且還在不斷增加,排到柳洲東路的隊伍則一眼望不到頭。
  • 本周五起軌交9號線高峰增能,最短行車間隔縮至1分50秒,為上海地鐵...
    經常乘坐9號線出行的人們又有好消息了。本月11日起,9號線將啟用新列車運行圖,工作日早、晚高峰增加上線列車數,實現尖峰時段小幅增能提效,其中9號線最短行車間隔縮至1分50秒。上海地鐵表示,此間隔也是上海地鐵路網中最短行車間隔。
  • 北京:早高峰部分地鐵列車擁擠度超50%
    【來源:北京日報】早高峰部分地鐵列車擁擠度超50% 地鐵投放最大運力,實施限流等措施降低站車擁擠度 本報訊(記者 李博)隨著北京復工企業日漸增多,地鐵客流逐漸回升昨天早高峰,記者通過擁擠度查詢發現,15號線和八通線進城方向列車擁擠度已超50%。本市地鐵在投放最大運力的同時,實施限流及均衡進站方式,降低站車擁擠度。 昨天早晨7點40分,記者來到地鐵5號線天通苑站,在車站南側的B口外,工作人員正在核驗優先進站乘客的二維碼。儘管從天橋下來的乘客絡繹不絕,但進站通道相對順暢,乘客無需排隊即可進站。
  • 鄭州地鐵通過大數據繪製熱力圖:1號線每天10萬人做「潮汐運動」
    核心提示|每4個乘坐鄭州軌道交通2號線和城郊線的乘客,有1個選擇從紫荊山站換乘1號線;每天,鄭州有10萬人通過乘坐地鐵1號線,完成從東區到西區的「潮汐」運動;工作日的早高峰地鐵最為擁擠,晚高峰次之,周末擁擠度整體低於工作日。以進出站客流量為基礎,以OD數據繪製的熱力圖來分析,鄭州市軌道交通有限公司運營分公司調度票務中心創新工作室目前正在通過另一個視角來分析鄭州地鐵。
  • 廈門地鐵1號線今天10點正式開通 車站像閩南大厝
    /4公裡,採用裡程分段計價廈門人翹首以盼的地鐵時代今天開啟。2017年最後一天,廈門地鐵1號線開通首日,帶上導報,一起去感受最美海景地鐵吧!車輛共配車40列,初期24列投運廈門地鐵1號線共配車40列,採用四動兩拖六編制的B2型標準車輛。列車總長約118米,列車定員載客量1460人/列,超員載客量2062人/列。
  • 高峰出行堵了?公交地鐵擠了?官方回應來了!
    隨著疫情形勢有所緩解,我市復工復產有序推進,近期交通出行量逐步增長,尖峰時段道路交通壓力雖有所增加,但全路網尚未出現大面積持續擁堵狀況。昨天是周一,不少市民反映早高峰路面交通比較擁堵,呼籲恢復限行,也有市民反映地鐵比較擁擠。
  • 記者探訪北京地鐵早高峰:部分車廂滿座 乘客自覺分散
    原標題:部分車廂滿座 乘客自覺分散隨著北京復工企業日漸增多,地鐵客流逐漸回升。當前早高峰地鐵是否擁擠?今天記者親身前往探訪。今天7點40分,記者來到地鐵5號線天通苑站。進了站,可見站臺安全門前排起了五六人的短隊。記者在站臺上看到,列車從天通苑站開出時,車內已基本沒有空餘座位,但車廂內尚未出現擁擠情況,坐在座位上的乘客均自覺留出了一定空隙,一排可坐6人的長椅,往往只坐了4到5人,不少乘客自覺分散地站在了車廂各處。8點25分,記者從天通苑站登上一列進城方向的列車。
  • 早高峰背「鹿頭背包」擠地鐵 網友:尖角易傷人
    原標題:早高峰背「鹿頭背包」擠地鐵  網友:尖角易傷人近日,有網友發微博稱,早高峰期間,目擊到有乘客背著一隻鹿頭裝飾的雙肩包乘坐地鐵。網友坦言,在如此擁擠的車廂內,尖銳的「鹿角」,一旦「刺」到其他乘客,很容易造成傷害事故。  「鹿頭背包」背上地鐵  記者從網友拍攝的照片上看到,一隻碩大的暗黃色塑膠鹿頭,被安在一名乘客的黑色雙肩包外側。鹿頭上布滿數十個尖銳的鹿角,或短或長。
  • 廣州地鐵早高峰50萬人!站外候乘隊伍長達一兩百米
    南方網訊 「當前進入客流尖峰時段,請大家聽從工作人員指引有序進站乘車。」3月2日下午5點半,廣州地鐵多個站點滾動播放著久違的客流控制提醒。在經歷了連續三周客流穩步增長之後,3月2日,地鐵全線網的新一輪客流高峰如約而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