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拿什麼當籌碼獲得FAA互認,再說中美雙邊適航證互認值不值

2020-12-16 中國民用航空網

前言

本來在2014年寫ARJ21得失15年這篇文章時候就說過適航證。當時就說過中國的民用航空要真正發展起來,適航證的雙邊認證很關鍵。因為適航證如同行業壁壘,這和高鐵、核電等其它高科技最本質的區別。你要按別人定下來的遊戲規則玩。

如同在2000年時,如果有人說2010年中國GDP超過日本是沒人會信的。在2014年寫那篇文章時,我自己也沒想過能在2017年這個雙邊協定能談下來。在當時收集了很多資料,包括商飛,民航局,FAA等對適航證影子審查的信息。總體FAA和CAAC分歧比較多,CAAC也認識到自己的能力不足,而且更重要的原因大家都懂。而對於ARJ項目,FAA明確說沒有直接申請FAA認證,如果ARJ要獲得FAA要不就去美國申請,要不就實際運營中證明CAAC審核能力。

雖然今年年初時候(大概4月份)看過些報導說中美航空協定有望今年落實,但沒想到真的做到了。坊間有龐巴迪收購說,也有FAA局長反水說,總之這個黑天鵝事件還是來了。這事對中國的最大影響是:終於可以上檯面玩牌了!

而其它國家比如說東方陣營,蘇聯民航局當然也有自己的一套標準。但自從蘇聯解體後,俄羅斯和12個聯邦國家按FAA細則定製了自己的適航體系AR。很多沒自己適航認證能力或者要溶入西方標準的國家都大體如此,包括中國民航局CAAC在內都是按照FAA的細則來調整(照抄)自己的適航條例。

為什麼FAA重要,因為二戰後美國是全球第一大航空市場,飛機賣不到美國就等死吧,連空客成立的目的就是賣飛機到美國。而且更要命是就算你不賣到美國,但當時很多市場只認FAA。要知道適航證的涵蓋範圍可不僅僅是出口才需要,而是連航空器進入其領空或降落都受限制。舉個例子:比如說東航買了C919,但是日本不認可CAAC只認FAA。那麼東航就不能用C919飛日本航線。這對航空公司機型使用就有一定的限制。當然中國國內市場大這種限制相對較少些。但是始終不利於機隊的利用和調配。

適航認證獲取方式

一架商用飛機要在其它國家運營要獲得運營國家的認可,頒發本國的適航證。雖然可能大家都是用FAA的條款定製的,但是這個是程序不含糊。這裡就有幾種情況可以選擇了:

單機型號認證

這種最簡單,製造商只需要獲得運營國的適航認證即可,可以是出口協定或屬於適航證認證範圍內飛行器。是夠給予認證還是看回飛機製造國的認證水平(能力)。比如說剛果(布)就給了ARJ21適航證。這種情況是運營國民航局對飛機製造商的認可。而且是單機型號的認證。C919如果將來也賣給剛果(布),當然也要重新申請一次認證。

題外話1:MC21是否會自動獲得EASA

目前沒有報導說俄羅斯的AR和歐盟的EASA有籤署全面雙邊適航協定,那麼SSJ100走的就是單機認證,MC21就算獲得了俄羅斯自己的AR認證,也需要向歐盟申請EASA認證。只是這次沒有了義大利幫忙,現在俄羅斯和歐盟關係一般,加上MC21和空客打對臺,能否順利拿也是個問題。同樣之前IL96T獲得了FAA認證,但是AR和FAA也沒籤署全面雙邊認證,所以SSJ100也不可能自動獲得FAA認證。毛子有沒有向美國申請FAA單機認證就不知道了。至少到現在也沒有這方面的新聞。

雙邊適航協議(BAA)

剛才說了,大部分的國家本國的適航都是FAA的copy版本,如果大家處於相同的技術水平(政治影響力),那麼就可以坐下來談談要不我們大家互相認可,免得每次都要重複測試。於是雙邊適航協議就出來了。但是全球民機製造商沒多少個,談來談去似乎都是圍繞著FAA來談,當然現在多了個選擇EASA了。

多邊適航協議(MAA)

這個協議是美國和歐洲用的,因為剛才說過了EASA前身JAA所制定的條例不具體法律效力,歐洲各國依然是用回本國的適航條例,所以美國與歐洲才會用這個多邊適航條例。當然2002年有了EASA,可能這個美國也不用了。

題外話2:適航證能否三方承認

比如說FAA認可了CAAC,EASA也認可了FAA,那麼是否等於EASA就直接認可CAAC?答案是不能!因為雙邊適航證是2國間談判,不涉及第3方。剛才說的多邊適航證,其實只適用於歐盟內部國家。所以CAAC獲得了FAA雙邊認證,還需要單獨和歐盟談EASA。如果地球上有不認可FAA的國家(假如有的話),CAAC還需要和這個國家單獨談判。

體外話3:狡兔N窩

中國在獲得適航認證的路上努力大家可能沒看到。其實中國怎麼可能只死磕FAA和EASA呢?我們和27個國家籤署了204份雙邊適航協議。你巴西、加拿大、俄羅斯的飛機想賣來中國?行籤個全面對等的協議,而且順帶了紐西蘭、澳大利亞、以色列,至於非洲和東南亞那片,籤訂個出口協議吧,反正暫時那邊都不可能造個飛機出來讓兔子籤對等協議的。

其實細則公布早在1991年就有了,但是到95年才實施,但是涵蓋的飛行器範圍是從91年開始的。這個協議我們全面認可了FAA的條款,但是FAA只認可我們FAR23部,TSO和轉包件(西飛生產的那些波音部件)。所以當大家看到運12可以出口到美國不要奇怪。因為運12就屬於FAR23部的內容,19座以下或19000磅重量範疇。

到了2005年10月份,中美本來要籤署了一個新的、覆蓋範圍大的雙邊航空安全協議(Bilateral Aviation Safety Agreement, BASA),內容涵蓋了適航批准、環境檢測、模擬機審定、飛行運行、維修、機組人員資格及培訓等方面開展合作和互相認可。但是這個最終沒談成。

隨著中國的ARJ項目推進,中國以此為契機,再次和美國談判。關於這個CD其實早爭論很多次了,黑子們最喜歡說ARJ拿不到FAA啦,美國不承認ARJ安全性啦。呵呵,黑子的世界觀其實挺有趣的。

先看美國小弟 巴西和加拿大的

對小弟果然是最好的,看了這麼多,巴西和加拿大的基本是最寬鬆的。所有類別的飛機及組件,電器設備等都可以允許賣到美國。

再看歐盟

雖然和EASA互認了,但是歐盟允許賣到美國的產品要根據航空協定中Annex-1部分的內容和為美國生產的產品等。看來巨頭間談判還是有保留的。

看看日本的

日本就慘些了,目前只有旋翼機(直升機)、發動機、某些電器產品允許出口到美國。畢竟MRJ還沒通過認證,暫時不會出現在這裡了。

看看俄羅斯的

俄羅斯和美國也有籤訂雙邊協議,但是明顯也不是全面的協議。允許出口到美國的產品就是最大9座,12500磅以下的小飛機(運動類小飛機,FAR23部的內容),唯一特殊的就是cargo transport category airplanes with FAA certificated engines。就是貨機及有FAA認證的發動機。看到了吧,IL96T貨機就是這樣獲得FAA認證的。有人說俄羅斯和美國也有雙邊協定,問題是範圍就是允許出口這個。否則在IL96T之後,俄羅斯搞了an140、an148、SSJ100客機這些都沒再獲得FAA。其實美國佬限制了。

鑑於大家有誤解認為獲得CAAC就自動獲得FAA,這裡重新強調一下:

FAA和CAAC籤訂的這個雙邊航空協定是程序性文件。簡單來說就是,求同存異。CAAC和FAA相同的部分,不需要再進行FAA的測試,有了CAAC的認證FAA就會自動認可。但是差異的部分,則需要通過補充認證獲得FAA認可後,FAA才會給你發證。而且並不是說中國造了架飛機,美國FAA就會自動關注的。條款已經列明各自向對方對應的飛行器管理部門提出申請。所以在細則裡面,雙方就不同條例所規定的產品給出了具體的聯絡地址和方式,直接聯絡。比如95年的那個條例中,我們就只有CAAC,美國那邊是一大串的。

所以不應該理解為「自動獲得對方認證」。而是FAA允許你申請,而且2國條款中相同的部分「FAA自動承認」。在95年的雙邊適航條例中,我們是全面承認FAA的,但是依然可以根據差異的部分卡787來中國就是這樣。所以在主貼中我也強調,以後的磕磕碰碰肯定還有。只要中美適航條款中有差異的部分(這是必然的)就要完成對方的補充認證,以後美國飛機來中國也要繼續按差異的部分卡就是了,不存在說籤訂這個我們就沒辦法卡。這就是所謂的後門了。(來源:超大軍事)

相關焦點

  • 認證認可的國際互認經歷了哪些階段?
    認證認可國際互認大體經歷了雙邊/多邊互認、區域互認到國際互認的3個階段。    1.雙邊/多邊互認   二戰前,認證基本都是以本國法規、標準為基礎,對本國市場上流通的產品實施認證制度。20世紀70年代,國家與國家之間的雙邊/多邊相互承認對方認證制度。雙邊/多邊的互認由此產生。
  • 互認成功!我國與36個國家和地區實現海關AEO互認,進出口企業互享多...
    央視財經(記者 易澤科)截至4月底,中國海關已經與歐盟、新加坡、韓國、瑞士、紐西蘭、日本、以色列、澳大利亞等9個經濟體的36個國家和地區籤署了AEO互認安排,其中包括14個「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實現貿易暢通。
  • 少考試,多拿證!注會、職稱相同、相近科目可互認互免
    會計職稱變化太大,原文通知指出重點信息:  註冊會計師、資產評估師、會計職稱等證書之間,相同、相近科目互認互免。  相同、相近科目互認互免,  少考一個試,多拿一個證!  註冊會計師、資產評估師等職業資格與會計專業技術資格考試相同或相近科目互認互免措施,讓學員不必多次考試,減少考試負擔。
  • 中法駕照互認換領 可以憑中國駕駛證和翻譯件直接駕車
    中法駕照互認換領  對於臨時進入對方境內不超過一年的,雙方駕駛證實現互認。臨時進入法國的,可以憑中國駕駛證和翻譯件直接駕車,無需換證;臨時進入中國的,可以持法國駕駛證和翻譯件直接換領臨時駕駛許可,免予體檢和考試。互認駕駛證準駕車型包括中型客車、大型貨車、小型汽車和摩託車。
  • 扶搖直上九萬裡:聊一聊國產C919客機的適航取證!
    對於一款新飛機而言只有先通過種種嚴苛的測試拿到民航局頒發的適航證才具備商業運營資格,有了商業運營的許可證才能得到潛在客戶的認可。目前有6架C-919客機在多個地方進行試飛取證的工作,101號機2017年5月5日首飛成功,主要測試不同高度、速度下飛機性能。
  • 首款國產復材飛機山河SA60L獲頒美國FAA適航證
    圖:FAA審查組給山河SA60L(阿若拉)飛機頒發適航證   7月8日,美國德州丹頓通用機場的一個機庫裡,經過三個月密集技術審查後,美國聯邦航空管理局(FAA)沃斯堡地區製造檢查辦公室副處長
  • 美國與香港籤署會計資格互認協議
    近日,在美國全國州立會計委員會聯合會(NASBA)第104屆年會上,美國國際會計資格評估委員會(U.S.IQAB)與香港會計師公會(HKICPA)籤署了一份為期五年的互認協議,為美國與香港會計行業的互利合作奠定了基礎。
  • 可蘭素檢測中心通過CNAS實驗室資質認可,達到國際互認標準!
    可蘭素檢測中心通過CNAS實驗室資質認可,達到國際互認標準!   2020年11月3日,江蘇可蘭素環保科技有限公司檢測中心通過嚴格審定,獲得「中國合格評定國家認可委員會」(簡稱CNAS)授予的CNAS認可資格證書。
  • 解讀「國際本科學術互認課程」的通俗版本
    國際本科學術互認課程,一般有三種形式,一是就是國內高校與國外院校合作,本科階段在國內外高校分別就讀,學分得到國內外兩所院校的承認,學生完成四年的學習後,可以得到兩所院校的學位證書。二是在國內學校修習國外院校的學分,也就是不出國,通過學分轉換來獲得國外學分從而獲得學位證書。
  • 職稱全國互認即將實現!江浙滬之後,京津冀也實現職稱互認
    近日,北京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下發《辦法》,稱自8月1日起,實行京津冀職稱資格互認!據建工社微課程了解,這是繼江浙滬之後,又一個實現職稱互認的地區。照此形勢發展,職稱全國互認指日可待!職稱實現全國互認,將帶來哪些影響?一起看下。
  • 中國學分互認第一案例調查
    改革:異地學分互認  2001年12月31日,各大報刊的文教版面上幾乎都刊登了這樣一條消息:高校有望實現異地學分互認。  這個1987年就在歐洲已經實現的概念,第一次以鄭重的姿態出現在中國學子面前。
  • 長三角一體化示範區專業技術人員在職稱等三方面滬蘇浙互認
    央視網消息:昨天(22日),長三角一體化示範區出臺人才資格互認辦法,示範區專業技術人員在 職業資格、職稱、繼續教育學時三方面將實現滬蘇浙互認。以職業資格為例,目前,納入《國家職業資格目錄》的有58項。
  • 高校課程、學分互認超前了嗎?
    (視覺中國/圖) (2019年11月13日—11月19日) 1.高職2020年新增九專業 教育部官網消息,教育部組織確定了2019年度高職增補專業共9個,自2020年起執行。公告顯示,此次增補專業共涉及7個專業大類,8個專業類。
  • CPA與法考證書有望互認互免?!
    證書界的「王炸組合」——CPA+法考,聽說有望互認互免?!天啦擼,這是什麼神仙操作?下面,小編帶大家一起來看看。CPA+法考互認互免並非空穴來風今年7月,人力資源社保局發布了一則《關於深化審計專業人員職稱制度改革的指導意見(徵求意見稿)》公開徵求意見的通知。
  • 推進高校間學分互認
    所謂高校學分互認,是指學生除學習原來學校課程之外,還可以學習其他院校的相關課程,所得學分可以轉換為本校學分,同時本校學分也為其他院校所承認。近幾年,隨著高等教育事業的蓬勃發展,在高教教學等領域出現了一些合作趨勢,其主要表現為在相鄰的學校間或「大學城」內開展合作,以實現資源優勢互補。
  • 江西:下學期可跨校選課學分互認
    省教育廳負責開發江西省高校學分互認管理信息系統,建立集學生註冊、選課、成績查詢、學分認定與轉換功能於一體的管理服務平臺。試點高校應在每年5月前和11月前分別制定下學期跨校開課計劃,包括課程名稱、教學內容、教學計劃、主講教師、學時、學分、人數容量等內容,並上傳至省學分互認系統予以公布。
  • 廣州36家醫院互認檢查結果 互認檢查結果醫院列表
    廣州地區36家醫院實施 互認項目包括兩大類38項  今後,在省內大醫院間就醫時轉院、轉診,將不再需要復檢重驗醫療項目。昨日起,廣東實施全省三級醫療保健機構醫學檢驗、影像檢查結果互認工作,117家機構對臨床檢驗類、醫學影像檢查共38個項目的檢驗檢查結果互認,廣州地區36家醫院實施。
  • AICPA和HKICPA互認協議延長了,互認協議細節是這樣……
    根據互認協議MRA,HKICPA可以通過加考IQEX(涵蓋部分AICPA四個科目考試內容)互認考試,獲取申請AICPA和美國某個州的CPA License的資格(仍需要符合該州的教育背景和工作經驗方面的要求)。USCPA執照持有者報考HKICPA可以豁免ABCD四個單元的考試,只用考Final Exam(綜合測試)和素質測試(香港法和香港稅法)即可申請HKICPA的執照。
  • 首批大陸學生赴臺修課 學歷互認待解決
    這一頗具指標意義的事件開啟了兩岸學校互派學生到對方修課的雙向交流,也為兩岸學歷互認問題提出要求。綜合島內媒體十七日的報導,福建信息職業技術學院、福建商業高等專業學校的二十四名學生十六日抵達臺灣,進行一年的學習。這批大陸大學生共二百人,其中四十六人安排到建國科技大學,三十二人到中州技術學院,六十九人到朝陽科大,其餘安排到中興大學學習。
  • 教育部司長本月最新發布:中國已與54個國家實現學歷學位互認
    再加上需要綜合考量各方面的評估標準,因此很多這樣的人才沒能獲得應有的待遇。好消息是2020年9月5日,教育部國際合作與交流司司長劉錦,在2020國際教育服務貿易論壇上宣布:目前,中國已與188個國家和地區、46個重要國際組織建立了教育合作與交流關係,並且與54個國家籤署了高等教育學歷學位互認協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