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詩經, 給自己一個樸實而意義深遠的筆名

2021-02-19 國文偶悟

昨天我寫了第一節《讀詩經,給自己一個美麗而典雅的筆名》,今天中午我再來寫一段學生如何給自己一個樸實而意義深遠的筆名的。

        一、東方未明——袁毅君

   「東方未明」是《詩經魏風》中的一首詩的標題,此詩是表現勞動者為了勞動早起晚睡,早上東方未明時就起來,顛倒衣裳忙碌的場景。毅君以此為筆名一來自嘲自己現在忙碌的學習生活。二來自我勉勵,要在東方未明時就要發奮圖強,提醒自己惟勤能補拙,三是世界還有很多地方值得去探索,提醒自己要保持好奇和探索欲,不要止步不前。四是這個世界還有些地方不夠明亮,需要自己去給那深邃中的黑暗送去光明,提醒自己要有責任感。

     我加一句,五是我現在還在努力,正屬於東方未明狀態,一但袁君努力奮發,東方明亮則指日可待了。沒想到《詩經》中這麼質樸的一首詩歌,能給他帶來如此多的聯想。這讓我想到自己前段時間思考為什麼要去研讀原典的話:讀原本的經典就如同是接觸一團麵團,那樣子可能不如那做好的蛋糕精緻,但是面對麵團,我們可以發揮自己的智慧去或變粗變細,或蒸或炸,或變花變色,可以還有自己的很多種加工。原典有它豐富的可塑性,有無數的可能性。因此,袁毅君的筆名讓我想到的是更要認真地去讀《詩經》。它提供給我的東西我永遠也無法限制和預料。

        二、雞鳴——蘇錚

     他寫上這個筆名時,我有些遺憾,希望他寫得更高大上一些。可經他一解說,我頓時欣賞起來。因為這裡體現了我們先民的一個思想——我的世界我來命名,我的名字我在證明。

    雞鳴出自《詩經齊風》取其雞的叫喚的意思。取其為筆名的原因:一、雞的鳴叫有引起他人注意的意圖,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二、這個詞自從太史公用來說孟嘗君後,它就和「狗盜」連用。取這個名就是為了讓我來為它正名,雄雞一唱天下白,我取它的陽剛開闊,心懷天下之意。

   如此聽來,這個名也非常不錯。 所以,筆名不在於用哪兩個字,而在於賦予這個詞何種意義和感情。這個孩子無論取哪個名都沒關係,只要他有為那個名「正名」或「證明」的意識,那麼,名字的實質也就有了。如果以前人們對此有成見,那麼我就為之正名;如果這個名本身意義就很好,我就來用自己的行為來作為證明。這不就是「名」最初的意義嗎,有名有實,名副其實。

   希望兩個孩子都能帶著自己的筆名給自己的期許,走向更廣闊更光明的未來,以己之力為社會帶來光明和正義。如此則善莫大焉。

 

   我的世界我來命名,我的名字我在證明。我們一起期待!

                                   唐中雲2017.3.16

   

 

相關焦點

  • 《詩經》這首詩,不但給了瓊瑤筆名的靈感,更帶來了一個絕妙成語
    作為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詩經》給後世帶來了非常深遠的影響。不管是它的現實主義創作傳統,還是它的創作手法技巧,都深深影響到了後世的詩詞創作。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詩經》中有很多的精妙詞語,一直到今天依然得到廣泛使用。
  • 莊子的一篇短文,樸實直白,卻意義深遠
    下面介紹莊子的一篇短文,樸實直白,卻意義深遠。這篇短文的大意是:道寫在書上,書上記載了語言,語言貴在其意義這世界上的真理總是掌握在少數人那裡,大多數人得到的只不過是經過了很多環節之後,再中轉到自己手中,有時以訛傳訛,有時早已失去原來的意義。世人以為自己掌握真諦了,但是真正實行起來卻完全是兩碼事。因為記錄在書本上的東西,無法全面和真實地反映作者的全部想法,估計當時作者還會故意保留一些沒有錄入。
  • 百位大神分享自己第一個筆名的故事
    第一個筆名叫什麼呢?  第一個筆名有什麼意義呢?  第一個筆名是因為什麼而取呢?……  我們專門邀請了一百二十一位大神分享自己的第一個筆名,現在,來看看他們是怎麼說的吧?  月關《青萍》:我一開始寫歷史文嘛,你可以說是秦時明月漢時關,有古韻。
  • 給自己取一個筆名的快感
    前兩天,一個學妹說想寫一些稿子,沒想好用真名還是筆名,自己想用筆名但同學老師建議用真名,心生疑惑,於是好奇問我為什麼要用筆名?
  • 詩經楚辭裡極好聽15個古風名字,筆名網名、給孩子起名再不用愁
    國人取名素有「女詩經男楚辭,文論語武周易」的說法。 而平時我們看古裝劇、看古代小說時,總是覺得無論男女,名字都像是帶著一陣清新的古風襲來似的。
  • 純真而浪漫的《詩經》對讀
    純真而浪漫的《詩經》對讀 ——評白麟新詩集《附庸風雅——對話〈詩經〉》 2018年09月14日 10:37 來源:文藝報 作者:趙德利 張藝可 字號 內容摘要
  • 《詩經》的意義和開篇詩——讀《詩經》有感
    《詩經》是我國歷史上的第一部詩歌總集,一共有305篇。在先秦時期人們習慣上把《詩經》叫《詩》或者直言為「詩三百」,《詩經》中大部分詩歌寫成於西周初年至春秋中期,通過歷代學者關於《詩經》的收集和編選的研究得出了大致有「王官採詩」,「孔子刪詩」和「獻詩說」三種說法。一,王官採詩說:《孔叢子.巡狩篇》載:「古者天子命史官採歌謠,以觀民風。」。
  • 《詩經》,你一生至少讀一次的不朽經典!
    唐詩宋詞是中國詩歌發展史上兩顆璀璨的明珠,但要論詩歌的起源始終繞不開《詩經》這本經典之作。經典作品是要經得起時間的考驗,是能夠得到讀者的認可。文學大家卡爾維諾在《為什麼讀經典》中寫道:「一部經典作品是一本每次重讀都好像初讀那樣帶來發現的書。」
  • 聽詩經,閱世界 新文旅新生活,從詩經開始
    10月11日,「聽詩經·閱世界」新文旅新生活創新論壇持續的第三天,藝萬象·詩經文化活動月名家大講堂,即第二十三期西鹹新區文化大講堂在詩經裡小鎮火熱開展。著名評論家、文化學者、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張頤武以《中國詩歌與中國精神——從<詩經>談起》為主題,為來自社會各界的文化愛好者帶來了一場文化盛宴。
  • 深遠造句和解釋_深遠的例句有哪些 - 小孩子點讀
    也指意義深長。[魏巍《東方》:「這場戰爭對於東方人民和世界人民來說,意義是多麼偉大、多麼深遠啊!」]指時間的久長或空間的深廣。[夏曾佑《小說原理》:「此種小說,流布深遠,無乎不至。」]深遠參考例句:1、那個新劇缺少幽默感,但寓意深遠。2、這幅潑墨山水畫風骨高峻,意境深遠,獨樹一格。3、夷陵之戰是三國初年影響深遠的一場戰爭。
  • 這些大作家取筆名這麼隨意,除了老舍,還有一個更「難」聽的
    筆名是作者發表作品的一個別名,對於很多作家來說,它甚至要比自己的本命還重要。拿魯迅先生來說,他的「魯迅」這個筆名早已經成為了一個符號,猶如高山仰止一樣,被後人讚不絕口。而中國近現代的大作家們,他們的筆名又都有何含義?
  • 深遠造句和解釋_深遠的例句有哪些-小孩子點讀
    深遠(shēn yuǎn),形容詞。近義詞有:悠久,長遠,深切,深入,深刻。反義詞有:淺近,浮淺。 [深遠的謀略。] 也指意義深長。 [魏巍《東方》:「這場戰爭對於東方人民和世界人民來說,意義是多麼偉大、多麼深遠啊!」] 指時間的久長或空間的深廣。 [夏曾佑《小說原理》:「此種小說,流布深遠,無乎不至。」]
  • 賈寶玉的筆名
    後來寶玉採納黛玉的建議,用「怡紅公子」作筆名,也給讀者留下無窮的想像空間。不過,那畢竟是兒女情長的痴情本色,而絕無寶釵那麼多機心,倒也明明白白。  以下是該文:  秋爽齋偶結海棠社,為著顯示高雅,寶玉、黛玉一個個給自己取筆名。黛玉說:「既然定要起詩社,咱們就是詩翁了,先把這些『姐妹叔嫂』的字樣改了,才不俗。」李紈馬上贊成道:「極是!何不起個別號,彼此稱呼倒雅。」
  • 金庸筆名來歷 金庸不止一個筆名其它名字也有深意
    ­  金庸代表了一個時代,曾經有人說「凡是有華人的地方,就一定有金庸的小說」,這是對金庸作品的極高的評價,金庸作品覆蓋面之廣,年齡範圍之大是前所未有的,20世紀50年代到70年代,在這20年裡金庸完成了對自己一次又一次的超越,15部作品都受到了觀眾的追捧,是當之無愧的文學巨匠。
  • 詩經起名:100個詩經裡靈動的女孩名字,句句生香,美名深藏!
    誰也不想做誰的替代品,那麼如何為自己取一個獨一無二的好名字呢?結合本文分享的同時還能結合寶寶的生辰八字,才算是名字裡的DNA。琇瑩出處:有匪君子,充耳琇瑩。「琇」讀「xiù」,而「琇瑩」在詩中的意思是指似玉的美石,寶石。
  • 周作人書信亮相 提及自己更改筆名緣由(圖)
    草草即頌  近安  遐壽白 十月卅日  印:遐壽老人(朱文)  信中提及的翻譯希臘文學和自己更改筆名的緣由頗可注意。  周作人對希臘文學的喜愛終其一生。他在《知堂回想錄》中對此有生動的描述:「在忠舍大約住有一年的樣子,起居雖然擠得很,卻還能做一點工作,我把一個餅乾洋鐵罐做臺,上面放一片板當做小桌子,翻譯了一部英國勞斯(W.H.O.Rouse)所著的《希臘的神與英雄與人》。」周作人將這部譯稿交給正在正中書局當主任的浙江五中舊學生蔣志澄,但由於書局後來解散,書稿也因此而下落不明。出獄後周作人回到北京,開始重譯勞斯的這部著作。
  • 《詩經》那麼美,讀不懂多可惜!
    本周六(3月14日)12:30,我們邀請到《陪孩子讀詩經》的繪者葉媛媛老師做客「中少直播間」,講講這套專為孩子創作的《詩經》啟蒙繪本是怎麼畫出來的。  在直播開始之前,我們先了解一下《陪孩子讀詩經》。
  • 你知道筆名為「安娜」「四珍」「歐陽鏡蓉」的真身都是誰嗎?
    老舍先生原名舒慶春,他曾起了個別名「舒舍予」,即把自己的姓拆成「舍予」二字,意為放棄私心和個人利益。文學家曹禺原名萬家寶,有人問起他的筆名有何含義,他答曰:「我姓萬(繁體字萬),這個'萬』字草字頭下是一個禺。寫文章總得有個筆名,我便將'萬』字拆為'草禺』,但'草』不像一個姓,就取其諧音'曹』。」
  • 任建國:朋友,你有筆名嗎?
    還有就是因書名而起筆名,以及根據自己的生活經歷而起筆名的。最典型的是前蘇聯作家高爾基了,高爾基原名叫阿列克賽·彼什希柯夫,那他又為何取高爾基這個筆名呢?原來他從小父母雙亡,讀了兩年書就開始在社會上謀生了,先後當過學徒、搬運工、看門人、麵包工等,遭受了很多的人間苦難,而「高爾基」在俄文中有痛苦的意思,他為了紀念自己的經歷,所以取了「高爾基」這個筆名。
  • 網文大神千千萬,這六位筆名最任性,最後一個的由來誰都猜不到
    目前,網絡文學的註冊作者1755萬人,籤約作家100多萬人,聊到自己喜歡的網文寫手,每個人都能說出幾個名字。和傳統作家文藝風的筆名不同,網文寫手的筆名可謂五花八門,腦洞大開。還有一些吃貨乾脆就用菜名或者食物來做筆名,比如:天蠶土豆、憤怒的香蕉、會說話的肘子等等,這類的筆名真的太有記憶點了,很容易就被人記住。當然了大部分寫手的筆名都是比較古風或者武俠,有情懷有意義的,這裡面比較出名的有這幾位:夢入神機,十裡劍神,淨無痕,風清揚。